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对急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符霞 沈才杰 +2 位作者 陆曹杰 张丹 孙立勤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评价CHA2DS2VASc评分0~1分急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NVAF)患者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LA-EAT)与电复律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CHA2DS2VASc评分0~1分行电复律的ANVAF患者180例,电复律后随访终点为3个月,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是否存在心... 目的评价CHA2DS2VASc评分0~1分急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NVAF)患者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LA-EAT)与电复律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CHA2DS2VASc评分0~1分行电复律的ANVAF患者180例,电复律后随访终点为3个月,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是否存在心房颤动(房颤)分为维持窦性心律组(对照组,n=79例)和复发组(n=101例),收集两组复律前后临床基线特征,复律后经64排多层螺旋CT重建左心房、肺静脉前庭及左心耳,测定LA-EAT总体积及各区域体积.结果复发组病程、体重指数、平均心室率、第7d复发房颤及LA-EAT体积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后壁与顶部区域LA-EAT体积最大(P<0.01),侧壁+左心耳区域LA-EAT体积次之(P<0.05),复发组侧壁+左心耳、前壁、后壁及顶部区域LA-EAT体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EAT体积(OR=2.25,95%CI1.61~4.33,P<0.01)及第7天复发房颤(OR=1.34,95%CI1.09~2.92,P<0.05)是预测CHA2DS2VASc评分0~1分ANVAF患者电复律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A2DS2VASc评分0~1分ANVAF电复律后复发患者后壁及顶部区域LA-EAT体积较大,LA-EAT体积增大可增加电复律后短期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 CHA2DS2VASc评分0-1分 急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电复律 复发
下载PDF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大敏 邹露娟 +1 位作者 边云 冯强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9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IS将研究对象分为IS组(并发IS,92例)和非IS组(未并发I...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9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IS将研究对象分为IS组(并发IS,92例)和非IS组(未并发IS,14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NVAF患者并发I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239例NVAF患者中,92例(38.49%)患者并发IS。IS组患者年龄≥75岁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总胆固醇(T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左心房直径(LAD)均高于非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C、RDW、LAD是NVAF患者并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以及TC、RDW、LAD水平升高是NVAF患者并发I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3
作者 裴小锐 顾梅 张振蔚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服药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利伐沙班...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服药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统计2组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小板指标[P-选择素(P-selection,PS)、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比较2组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T、APTT延长,INR升高(P<0.05);研究组的TT、PT和APTT均延长(P<0.05),且研究组的TT、APTT较对照组均延长,INR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清PS、MPV、PAF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更佳,且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控制出血事件风险方面较华法林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华法林 瓣膜病心房颤动 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律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左心耳长链非编码RNA表达差异研究
4
作者 谭宏伟 李劲平 +3 位作者 熊琪 聂永梅 廖斌 于风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941-1950,共10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或窦性心律病人左心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病人各3例,术中取少许左心耳组织,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基因本体(GO...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或窦性心律病人左心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病人各3例,术中取少许左心耳组织,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对lncRNAs靶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分析,反向推测lncRNAs功能。结果: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存在差异lncRNAs共38条(P<0.05),表达上调15条,表达下调23条,心房颤动组较窦性心律组有显著性差异的mRNAs有1475条(P<0.05),表达上调635条,表达下调840条。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左心耳中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差异表达的lncRNAs可能与心房颤动电重构、钙处理异常机制有关,且可能与代谢途径、心肌收缩、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窦性心律 长链编码RNA 左心耳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5
作者 鲁远君 栾梅 +4 位作者 付敏 盘毓旻 刘妍汐 宋金玲 曾建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选取121例AIS患者,分为NVAF组(NVAF的AIS患者)和对照组(无房颤的AIS患者)。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选取121例AIS患者,分为NVAF组(NVAF的AIS患者)和对照组(无房颤的AIS患者)。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NVAF组血清T_(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FT_(3)、T_(4)、FT_(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AF与AIS患者的血清T_(3)水平有关。NVAF与AIS患者的死亡风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低CHA_(2)DS_(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尹 张国美 +6 位作者 王静 杨丽 李晓霞 许颖 罗继娜 成家茂 陈海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分析入院时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风险评分(CHA_(2)DS_(2)-VASc)(男性≤1分,女性≤2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病人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9月入我院的84例低CHA_(2)DS_(2)-VASc评分NVA... 目的:分析入院时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风险评分(CHA_(2)DS_(2)-VASc)(男性≤1分,女性≤2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病人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9月入我院的84例低CHA_(2)DS_(2)-VASc评分NVAF病人临床资料。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判断有无左心耳血栓状态(LAATM),并据此将病人分为LAATM组(20例)和无LAATM组(64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AATM组较无LAATM组的NVAF比例更高,B型利钠肽(BNP)浓度和左房内径(LAD)值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耳排空流速(LAA-V)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LAD增大[OR=1.375,95%CI(1.083,1.746),P=0.009]和LAA-V降低[OR=0.752,95%CI(0.615,0.921),P=0.006]。LAD预测LAATM形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最佳诊断值39 mm,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0.60%;LAA-V预测LAATM形成的AUC为0.957,最佳诊断值41 cm/s,灵敏度95.00%,特异度82.80%。结论:LAD增大和LAA-V降低是低CHA 2DS 2-VASc评分NVAF病人LAATM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此类病人,应考虑抗凝治疗以预防卒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瓣膜病心房颤动脑卒中风险评分 CHA_(2)DS_(2)-VASc评分 左心耳血栓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心房颤动类型与心力衰竭合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刘沛璇 马晓海 +1 位作者 李晓萌 许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合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人群中,不同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类型...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合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人群中,不同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类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最终入选HFrEF合并NSTE-ACS行PCI治疗的患者866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AF的类型分为三组:无AF组(n=585),阵发性AF组(n=198)和持续性/永久性AF组(n=83)。主要终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次要终点:主要终点的组成部分,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HF再住院。随访时间为3年。采用生存分析明确不同AF类型与各结局间的关系。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探索不同AF类型对结局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持续性/永久性AF组的主要结局及次要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AF组及阵发性AF组(P均<0.05)。生存分析表明:持续性/永久性AF组MACE、非致死性MI及HF再住院3年复合发生率显著高于无AF组及阵发性AF组(Log-rank P均<0.05)。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持续性/永久性AF组MA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无AF组(HR=2.19,95%CI:1.53~3.12,P<0.001)及阵发性AF组(HR=1.55,95%CI:1.03~2.32,P=0.035)。结论:在HFrEF合并NSTEACS行PCI的患者中,持续性/永久性AF患者MA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无AF组及阵发性A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利伐沙班结合优质护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葳 方心月 +2 位作者 史秋寅 张婉婉 赵冬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5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结合优质护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124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结合优质护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124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两组均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随访1、3、6个月栓塞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情况、治疗后INR达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N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伐沙班结合优质护理能提高非瓣膜病房颤患者INR达标率,有效降低患者出血及栓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利伐沙班 心房颤动 瓣膜病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钱丹丹 吴军 崔杨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采用利伐沙班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栓治疗(DAT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CS合...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采用利伐沙班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栓治疗(DAT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CS合并NVAF行P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进行质量控制剔除更改治疗方案和失访者后,最终观察组纳入57例,对照组纳入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DAT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三联抗血栓治疗(TAT方案),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评价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和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研究结束时,观察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严重程度分型比例。结果: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均较前略升高,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复合事件(支架内血栓、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或外周动脉栓塞等栓塞性疾病、再次血运重建及全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累计出血事件(出血性脑卒中、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和贫血)发生率和出血事件严重程度(轻度出血、中度出血和重度出血)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T方案对老年ACS合并NVAF行PCI患者的抗栓治疗效果与TAT方案相当,且未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瓣膜心房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双联抗血栓治疗 血栓栓塞 出血
下载PDF
脂蛋白(a)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新 张晓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313例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AI...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313例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AIS将患者分为卒中组(150例,NVAF合并AIS患者)和非卒中组(163例,单纯NVAF患者)。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a)、RDW与NVAF患者合并AI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Lp(a)、RDW对AIS的预测价值。结果卒中组平均年龄、高血压、持续性房颤病史比例及CHA2DS2-VASc评分均高于非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Lp(a)及RDW均高于非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OR=1.003,95%CI 1.002~1.005,P<0.01)和RDW(OR=1.913,95%CI 1.373~2.665,P<0.01)为NVAF患者合并AI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Lp(a)、RDW及Lp(a)联合RDW预测NVAF患者合并AI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5、0.695、0.755。结论Lp(a)和RDW是NVAF患者合并AIS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NVAF患者合并AI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心房颤动 脂蛋白(a)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景安 朱正炎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20例口服新型抗凝药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调查并评估其用药依从性...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20例口服新型抗凝药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调查并评估其用药依从性,实施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口服新型抗凝药患者中,依从性较好74例,占61.67%;依从性较差46例,占38.33%。影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因素有年龄、合并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心力衰竭≥3级、CHA2DS2-VASc评分≥5分、服用药物≥5种、合并脑卒中、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阵发性房颤、合并冠心病、合并脑卒中、CHA2DS2-VASc评分≥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围绕影响因素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心房颤动 新型抗凝药 依从性
下载PDF
高危栓塞風險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抗凝治療分析
12
作者 柯于梵 陳劍 +3 位作者 蕭湛潮 李惠潔 羅卓恩 鍾桃娟 《镜湖医学》 2023年第1期39-42,35,共5页
目的分析2014年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診療管理指南更新對高危栓塞風險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治療率和治療方案的影響,為臨床抗凝管理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1月1日~2018... 目的分析2014年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診療管理指南更新對高危栓塞風險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治療率和治療方案的影響,為臨床抗凝管理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間高危栓塞風險NVAF患者納入研究,收集臨床資料和抗凝治療情況,以2014年AF診療管理指南頒佈為界點分為:研究組(指南頒佈後)和對照組(指南頒佈前),比較兩組抗凝治療率和治療藥物的變化。結果研究人群的平均抗凝治療率為26.69±11.27%,研究觀察期間按年上升趨勢,2018年抗凝治療率比2010年增長超過3倍(43.62%vs.12.73%)。研究組抗凝治療率較對照組明顯上升(37.37%vs.18.05%,P=0.023)。抗凝藥物方面,研究組使用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non-vitamin K antagonist anticoagulants,NOACs)治療的比例比對照組增加了近10倍(20.72%vs.2.27%,P=0.014),而兩組華法林治療比例無明顯變化(16.65%vs.15.78%,P=0.624)。結論AF診療管理指南的更新和頒佈顯著提高了高危栓塞風險的NVAF抗凝治療率,有助於臨床醫生對該類患者進行規範化抗凝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療 瓣膜病心房顫動 華法林 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
下载PDF
666例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况调查 被引量:14
13
作者 秦明照 张雪松 +10 位作者 赵森 王宁 陈一文 孙颖 郑虹 马丽娜 张丽 孙静 安学志 牛红育 张洁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总结调查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险以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北京市8家三级综合医院心内科、老年医学科门诊或住院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66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合并疾病、抗栓... 总结调查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险以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北京市8家三级综合医院心内科、老年医学科门诊或住院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66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合并疾病、抗栓治疗情况等资料,依据CHADS2、CHA2DS2-VASc评分评估血栓栓塞风险,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比较不同栓塞危险分层的抗凝治疗情况。结果入选患者男416例,女250例,平均年龄(79.9±8.0)岁,其中≥80岁的高龄患者363例(54.5%)。合并高血压513例(77.0%),合并冠心病266例(39.9%),合并缺血性卒中病史患者243例(36.5%)。CHADS2评分平均为3.4±1.5,≥2分者581例(87.2%)。CHA2DS2-VASc评分平均为5.5±1.9,2分及以上者647例(97.1%)。HAS-BLED评分平均1.7±0.9,≥3分者113例(17.0%)。CHADS2≥2分的血栓栓塞高危患者中,21.5%(125/581)接受抗凝治疗,55.1%(320/581)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3.4%(136/581)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CHA2DS2-VASc≥2分的血栓栓塞高危患者中,23.3%(151/647)接受抗凝治疗,54.3%(351/647)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2.4%(145/647)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结论老年房颤患者合并疾病较多,且多处于血栓栓塞高风险状态。但接受抗凝治疗比例低,仍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瓣膜病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航 许晓刚 +1 位作者 黄品芳 王长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61,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科技期刊(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科技期刊(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14个临床试验纳入研究,共3 295例患者,其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区间在1.5~2.0(低抗凝强度组)1 403例,INR目标区间在2.0~3.0(标准抗凝强度组)1 892例。低抗凝强度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抗凝强度组(RR=0.47,95%CI:0.37~0.59,P〈0.000 01);两组血栓栓塞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35,95%CI:1.00~1.84,P=0.05;RR=1.44,95%CI:1.01~2.05,P=0.05;RR=1.06,95%CI:0.85~1.31,P=0.60)。结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与标准强度相比可降低包括致命和严重出血在内的出血发生率,可能不会提高血栓栓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瓣膜病心房颤动 抗凝强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静文 耿学峰 +1 位作者 宋丽萍 韩萍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6期576-577,共2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77例非瓣膜病AF患者按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利伐沙班治疗,B组37例,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身体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77例非瓣膜病AF患者按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利伐沙班治疗,B组37例,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身体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②不良事件:两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发生出血事件,显著低于B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白细胞计数、尿素氮等水平与治疗前的比较基本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各个指标间比较也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非瓣膜病AF患者用利伐沙班治疗的安全性较高、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瓣膜病心房颤动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锐 黄从新 +1 位作者 王建铭 吴肇贵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分...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95例和对照组105例;同时将房颤组分为阵发性房颤亚组53例和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亚组42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RDW及NLR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749、3.456,P〈0.01)。与阵发性房颤亚组相比,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亚组RDW及NLR值明显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OR=0.344,95%CI 0.152-0.777,P=0.01),而NLR不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OR=0.573,95%CI 0.271-1.209,P=0.144)。ROC曲线显示,RDW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P=0.002,95%CI 0.654-0.886),最佳诊断Cut-off值为13.0%,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7%和91.7%。结论 RDW及NLR增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相关,RDW增高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瓣膜病心房颤动
下载PDF
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华法林最佳初始剂量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澍 孙彤 +2 位作者 程仁立 谢厚田 徐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98-700,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56例,分析华法林使用情况;将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随机分为3.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56例,分析华法林使用情况;将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随机分为3.125 mg初始剂量组和5 mg初始剂量组,2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2.0~3.0,随访2个月。结果:256例患者中应用华法林者47例;高危患者164例,其中有29例应用华法林,高危患者中使用华法林的比率阵发性房颤(6.8%)低于持续性与持久性房颤(21.7%)(P<0.05);3.125 mg组达稳定INR的时间与5mg组相似,3.125 mg组的INR增高发生率低于5 mg组(P<0.05),2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目前我国部分基层医院NVAF患者多数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以3.125 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的达标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瓣膜病 华法林 初始剂量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显南 潘征 +2 位作者 李天资 刘燕 黄达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非心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非心瓣膜病房颤患者54例(房颤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条件相匹配的非心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54例为对照(非房颤组),采用免疫荧光干试定量法测定两组患者hs-CRP含量;超...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非心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非心瓣膜病房颤患者54例(房颤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条件相匹配的非心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54例为对照(非房颤组),采用免疫荧光干试定量法测定两组患者hs-CRP含量;超声检测两组心脏房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房颤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5);永久性房颤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P<0.01),房颤组左心房前后径(LA)明显大于非房颤组(P<0.05);hs-CRP与LA呈正相关(r=0.424,P<0.01)。结论房颤患者hs-CRP显著升高,房颤的发生、发展可能是由于炎症引起心房重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瓣膜病 高敏C反应蛋白 心房
下载PDF
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伟利 王桂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8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螺内酯加胺碘酮)32例及单用组(单用胺碘酮)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胺碘酮,合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观察6个月...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8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螺内酯加胺碘酮)32例及单用组(单用胺碘酮)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胺碘酮,合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观察6个月,观察两组的左心房内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的左心房内径较单用组减小[(36.3±6.56)mm比(45.2±7.4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复发率28.1%(9/32),单用组复发率52.8%(1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胺碘酮可抑制左心房结构重构,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胺碘酮 瓣膜病 心房颤动 阵发性
下载PDF
单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令抗栓治疗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斌 王亚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4期2000-2003,共4页
目的了解2010年欧洲心房颤动(房颤)指南颁布以来,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住院抗栓治疗的现状,评估华法令应用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据住院记录收集一般资料、疾病特点、临床并发症及抗栓治... 目的了解2010年欧洲心房颤动(房颤)指南颁布以来,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住院抗栓治疗的现状,评估华法令应用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据住院记录收集一般资料、疾病特点、临床并发症及抗栓治疗,并按CHA2DS2-VASc积分评估抗栓治疗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535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7.15±10.52)岁,女性68.04%。其中5.23%的患者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而71.40%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CHA2DS2-VASc≥1分的患者,118(22.26%)例未应用任何抗栓药物。2011年,2012年及2013年3个年度比较,华法令的依从性缓慢提高。年龄≥65岁患者464例,接受华法令的26例(5.6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χ2=4.21,P=0.04)、中风史(χ2=4.77,P=0.03)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χ2=4.38,P=0.04)是华法令抗栓治疗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仅中风史(OR=4.67,P=0.04)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依从性与指南要求差距甚远,而抗血小板治疗广为临床接受。年龄、中风史等出血危险因素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华法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