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T细胞免疫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扬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29-233,共5页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常伴有T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由于免疫检查点(IC)分子表达上调引起T细胞耗竭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利用IC抑制剂治疗AML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患者T细胞耗竭的异质性很大,且还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T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多层面分...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常伴有T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由于免疫检查点(IC)分子表达上调引起T细胞耗竭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利用IC抑制剂治疗AML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患者T细胞耗竭的异质性很大,且还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T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多层面分析区分不同类型的免疫缺陷而采取相应的靶向T细胞免疫治疗才是理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T细胞 耗竭 免疫检查点分子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PCT、CRP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董明治 吴敏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3284-3288,共5页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细胞2(Th1/Th2)型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感染患者为研究...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细胞2(Th1/Th2)型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感染患者为研究组,按照不同感染程度分为17例脓毒症组与81普通感染组;同期选取98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无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同期选择98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的血清白介素-2、干扰素-γ、白介素-4、白介素-10、PCT、CRP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与普通感染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干扰素-γ、白介素-4、白介素-10、PCT、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对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干扰素-γ、PCT、CRP水平分别为(30.27±3.02) pg/mL、(280.16±31.59) pg/mL、(2.57±0.52) ng/mL、(89.42±10.36) mg/L,依次高于非感染组的(13.29±1.42) pg/mL、(229.47±23.15) pg/mL、(0.43±0.06) ng/mL、(13.28±1.54) mg/L和对照组的(6.09±1.26) pg/mL、(150.29±16.58) pg/mL、(0.21±0.03) ng/mL、(7.04±1.4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10分别为(32.39±3.75) pg/m L、(2.96±0.45) pg/m L,依次低于非感染组的(51.03±7.28) pg/m L、(4.21±0.72) pg/m L和对照组的(78.29±10.45) pg/m L、(6.50±0.51) 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干扰素-γ、PCT、CRP水平分别为(45.93±8.15) pg/m L、(340.17±40.21) pg/m L、(6.95±1.28) ng/m L、(134.73±12.81) mg/L,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的(26.98±2.57) pg/mL、(267.57±29.78) pg/mL、(1.65±0.36) ng/mL、(79.91±9.85)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10水平分别为(18.87±1.65) pg/mL、(1.29±0.31) pg/mL,明显低于普通感染组的(35.88±4.19) pg/mL、(3.31±0.4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2、干扰素-γ、白介素-4、白介素-10、PCT、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感染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89、0.798、0.827、0.786、0.766、0.962,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成人急性白血病感染患者Th1细胞因子、PCT及CRP水平明显上升,Th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临床通过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PCT、CRP水平能够辅助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感染的早期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成人 感染 辅助T细胞1/T细胞2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通过微小RNA-495-3p调控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A1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璐 郭含梦 王庆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8(MEG8)通过微小RNA-495-3p(miR-495-3p)调控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AML)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50例经确诊为AML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与52例健康骨髓...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8(MEG8)通过微小RNA-495-3p(miR-495-3p)调控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AML)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50例经确诊为AML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与52例健康骨髓捐赠者骨髓标本,常规培养人AML细胞株HL-6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MEG8 mRNA表达。将HL-60细胞分为六组,即HL-60组(HL-60细胞)、si-NC组(转染si-NC)、si-lncRNA MEG8组(转染si-lncRNA MEG8)、mimic-NC组(转染mimic-NC)、miR-495-3p mimic组(转染miR-495-3p mimic)、si-lncRNA MEG8+miR-495-3p mimic组(转染si-lncRNA MEG8+miR-495-3p mimic),CCK-8法检测培养24、48、72 h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MGA1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MEG8、miR-495-3p、HMGA1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ncRNA MEG8 mRNA表达升高(P<0.05)。与miR NC+MEG8 WT组比较,miR-495-3p mimic+MEG8 WT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P<0.05),与miR NC+HMGA1 WT组比较,miR-495-3p mimic+HMGA1 WT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P<0.05)。与HL-60组、si-NC组、mimic-NC组比较,si-lncRNA MEG8组、miR-495-3p mimic组和si-lncRNA MEG8+miR-495-3p mimic组24、48 h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si-lncRNA MEG8+miR-495-3p mimic组细胞增殖率最低(P<0.05)。与HL-60组、si-NC组和mimic-NC组比较,si-lncRNA MEG8+miR-495-3p mimic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si-lncRNA MEG8组和miR-495-3p mimic组(均P<0.05)。与HL-60组、si-NC组和mimic-NC组比较,si-lncRNA MEG8+miR-495-3p mimic组HMGA1蛋白表达低于si-lncRNA MEG8组和miR-495-3p mimic组(均P<0.05)。结论:沉默lncRNA MEG8可能通过上调miR-495-3p来下调HMGB1,来抑制HL-6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可为探索AML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表达基因8 微小RNA-495-3p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
4
作者 黄冉 孙海英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CAR)对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的84例非M3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OC曲线确定CAR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CAR)对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的84例非M3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OC曲线确定CAR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低CAR组和高CAR组,比较各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根据ROC计算CAR的AUC为0.870(95%CI:0.788~0.953,P<0.05),根据约登指数计算CAR最佳截断值为0.370,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81.8%。CAR≤0.370的35例为低CAR组,CAR>0.370的49例为高CAR组。高CAR组中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低CAR组患者诱导化疗后更容易实现首次完全缓解(P<0.05)。低CAR组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高C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CAR是影响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较高的CAR值提示非M3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的预后更差,CAR可能成为此类患者预后评价的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C反应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 预后
下载PDF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化学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 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 化学治疗 时间序贯化疗 拓扑异构酶 老年白血病
下载PDF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疗新策略
6
作者 王斌 杨建民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6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治疗后 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2/BAX 表面特异抗原 多药耐药(MDR) 联合治疗方案 跨膜转运蛋白 突变基因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海亮 刘礼平 +1 位作者 赖文鸿 李树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09-909,共1页
目的:观察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FDR)50mg静滴d1-5,阿糖胞苷1g静滴q12h、d1~5,C-CSF200μg皮下注射d0-5。结果:13例难治和复发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完全缓解(53.... 目的:观察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FDR)50mg静滴d1-5,阿糖胞苷1g静滴q12h、d1~5,C-CSF200μg皮下注射d0-5。结果:13例难治和复发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完全缓解(53.8%),部分缓解3例(23%),总有效率76.9%。结论:FLAG方案对部分难治和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有效,尤其是早期复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G方案 急性髓性白血病 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 复发白血病
下载PDF
预激方案CAG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懿建 张立群 +4 位作者 李晓林 赵谢兰 吴登蜀 舒毅刚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评价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CAG预激治疗组及常规方案化疗组,34例患者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 目的:评价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CAG预激治疗组及常规方案化疗组,34例患者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41例患者予以常规吡柔比星+阿糖胞苷(TA)或高三尖杉脂碱+阿糖胞苷(HA)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第1疗程后间歇14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CAG预激治疗组2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7.6%,总有效率达到82.4%,而常规化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仅为39.0%,总有效率为56.1%;有预后差染色体核型的患者化疗疗效差,CAG预激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常规化疗组;CAG预激组除肌肉酸痛发生率较高外,其他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化疗组。结论:CAG预激方案治疗初治AML患者较之传统常规治疗具有化疗强度温和、敏感性好、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可以减少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减少合并感染率及增加幼稚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优点,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下载PDF
77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邵彬 高彦荣 +7 位作者 王椿 颜式可 蔡琦 姜杰玲 杨隽 白海涛 赵旻 赵初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07-101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leukemia,AML)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生存期短。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AML的预后因素。方法: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2005年收治的77例老年AML患者可能影响预... 背景与目的: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leukemia,AML)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生存期短。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AML的预后因素。方法: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2005年收治的77例老年AML患者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可评价患者72例。年龄60~70岁者中位生存期(350天)显著长于年龄>70岁者(60天)(P<0.001),CR率显著提高(71.4%vs.29.4%,P=0.001);生存状态(performancestatus,PS)0或1分者中位生存期(402天)显著长于2、3、4分者(31天)(P<0.001),CR率显著提高(75.0%vs.15.0%,P<0.001);原发者中位生存期(98天)显著长于继发者(32天)(P=0.007),CR率显著提高(50.0%vs.0%,P=0.023);使用亚标准剂量的蒽环类药物者中位生存期(293天)显著长于减量使用者(35天)(P=0.006),CR率显著提高(63.6%vs.33.3%,P=0.02)。骨髓原始细胞(bonemarrowblastcell,BMblast)比率≤50%者中位生存期(98天)显著长于>50%者(55天)(P=0.006);预后良好核型者中位生存期(293天)显著长于预后不良或正常核型者(31天)(P=0.005);CD34阴性者中位生存期(201天)显著长于阳性者(36天)(P<0.001)。外周血白细胞数量(peripheralbloodwhitebloodcellcount,PBWBC)大于10×109/L者CR率(50.0%)显著高于PBWBC小于10×109/L者(25.0%)(P=0.043);化疗者CR率(50.0%)显著高于支持治疗者(0%)(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影响生存期的7个因素均具有独立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70岁、PS为2~4分、骨髓原始细胞比率>50%、继发性、不良核型、CD34+以及蒽环类药物剂量强度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预后因素,蒽环类药物剂量显著影响C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白血病 急性髓性 预后因素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和厚朴酚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茂本 郭坤元 +5 位作者 胡亮杉 邓兰 李玉华 宋朝阳 贺艳杰 陈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作用后KG1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RT-PCR法检测KG1a细胞Bcl-...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作用后KG1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RT-PCR法检测KG1a细胞Bcl-2、Bid、Bax、Bak、Bad、P53、NF-κB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HNK(2.5、5、8、10、15、20、40μg/ml)对KG1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其中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23、8.25μg/m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HNK(5、10μg/ml)处理后,KG1a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1.16±1.27)%和(21.46±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1.10)%(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HNK(10μg/ml)处理后KG1a细胞内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显著上调,Bad轻度上调;抗凋亡基因NF-κB表达显著下调。结论:HNK能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Bad基因表达上调及NF-κ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急性髓性白血病 凋亡 BAX BAD NF—κB
下载PDF
t(8;21)急性髓性白血病特征和预后分析(英文) 被引量:9
11
作者 赖悦云 邱镜滢 +6 位作者 江滨 卢锡京 黄晓军 张艳 刘艳荣 史惠琳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33-740,共8页
t(8;21)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t(8;21)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化疗缓解率较高,生存期较长,但亦有预后较差的报道。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t(8;21)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对75例t(8;21)AML患者,其中包括68例FABM2,5例... t(8;21)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t(8;21)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化疗缓解率较高,生存期较长,但亦有预后较差的报道。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t(8;21)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对75例t(8;21)AML患者,其中包括68例FABM2,5例M4,2例M5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39例患者骨髓中可见Auer小体(52%),而骨髓嗜酸细胞增多(>5%)见于5例(6.7%);免疫分型高表达CD34和HLADR,仅有13例患者表达CD19(20.9%);细胞遗传学分析示62.5%患者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附加异常类型为性染色体丢失(LOS),+4,del(9q)及+8;通过常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82.7%;随访1-96月,19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0.5月(3-42月),中位生存时间是20个月,5年预期生存率为32.3%;多因素分析显示染色体核型,髓外白血病,年龄及缓解后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生存期较单纯t(8;21)患者短(P=0.019),而不同附加异常之间无明显差异;髓外白血病亦是不良的预后因素(P=0.012),年龄≤15岁患者比年龄>15岁者生存期长(P=0.045);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预后好于单纯化疗者(P=0.030)。结论:中国人群t(8;21)AML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性,其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及髓外白血病者预后更差;对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t(8;21)AML患者应该建议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 21) 附加染色体异常 急性髓性白血病
下载PDF
PDCD5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阮国瑞 陈珊珊 +6 位作者 马曦 常艳 王卉 付家瑜 秦亚溱 李金兰 刘艳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62-465,共4页
为了研究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细胞凋亡促进分子---PDCD5的表达,以探讨PDCD5在A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21种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标记骨髓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病人及正常人骨髓不同群细胞的... 为了研究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细胞凋亡促进分子---PDCD5的表达,以探讨PDCD5在A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21种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标记骨髓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病人及正常人骨髓不同群细胞的胞内PDCD5的表达。部分标本进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AML病人及正常人骨髓细胞内PDCD5的表达。结果表明:36例未治AML病人骨髓总的有核细胞内PDCD5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30例正常人组,分别为3059±1392:7432±1261(P<0.01),其中未治AML病人骨髓粒细胞、单核细胞、幼稚细胞及淋巴细胞内PDCD5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相应的正常人组骨髓细胞,分别为3939±2121:8367±1045;3156±1635:5917±2329;2824±1592:3998±2106;1474±816:3355±2042(P值均小于0.01)。部分标本进行蛋白印迹检测的结果也显示AML病人骨髓细胞内PDCD5的表达低于正常人。结论:未治A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的PDCD5表达低于正常人,未治AML病人骨髓粒细胞、单核细胞、幼稚细胞及淋巴细胞内PDCD5表达均低于正常人组骨髓细胞。PDCD5的异常表达可能在AML的病理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PDCD5 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PTEN、P5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东风 孔佩艳 +4 位作者 陈幸华 张曦 常城 梁雪 高蕾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18,326,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TEN、P5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培养28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样本骨髓基质细胞,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质细胞HIF-1α...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TEN、P5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培养28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样本骨髓基质细胞,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质细胞HIF-1α和PTEN、P53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L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TEN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IF-1α在骨髓基质细胞的阳性表达与P53的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相关联(P<0.05)。结论HIF-1α可能是白血病异常骨髓造血微环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HIF-1α的表达可能与PTEN和P53基因表达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PTEN P53 急性髓性白血病 基质细胞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FLAG方案治疗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对白血病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春霞 姚小健 +2 位作者 易娟 陈静 魏虎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联合改良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以及对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的作用。方法:10例难治和复发AML患者采用AT联合F...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联合改良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以及对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的作用。方法:10例难治和复发AML患者采用AT联合FLAG方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骨髓中LSC和P-g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经AT联合FLAG方案治疗,持续缓解时间平均8个月(4~12个月),完全缓解率(CR)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80%、60%和25%。10例患者均出现了Ⅳ度骨髓抑制,但未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骨髓中P-gp^+细胞由治疗前的(23.55±2.75)%降为治疗后的(11.67±3.50)%;骨髓中LSC(CD34^+CD38^-CD123^+)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4.30±1.30)%和(2.60±0.70)%。结论:AT联合改良FLAG方案可有效诱导难治和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并降低患者骨髓中白血病干细胞(LSC)和P-gp^+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FLAG方案 白血病干细胞 P—gp 急性髓性白血病 复发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东辉 贺立山 +1 位作者 李志英 潘静夫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彬 秦尤文 +6 位作者 高彦荣 王椿 颜式可 蔡琦 姜杰玲 白海涛 赵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4-83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临床特征 老年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晓煜 王琰 刘乃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0期72-73,共2页
目的比较CAG预激方案与常规化疗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32例老年初治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等方案治... 目的比较CAG预激方案与常规化疗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32例老年初治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等方案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评估预后,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3%、50.0%(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预后良好及预后中等者CR例数、3年DFS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中预后差者3年DFS均为0。结论 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患者较传统常规治疗具有疾病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CAG方案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老年人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静 胡维新 +2 位作者 叶茂 何莉芳 张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雷公藤多甙对HL 6 0细胞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雷公藤多甙对HL 6 0细胞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降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其半数细胞抑制剂量 (IC50 )为5 .0 μg/ml,阻滞细胞周期于G2 /M期 (P <0 .0 5 )。雷公藤多甙实验组在形态学上可见明显凋亡细胞 ,且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 (P <0 .0 5 ) ,凝胶电泳分析有DNA梯状条带出现。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急性髓性白血病 细胞株 HL-60细胞 增殖 凋亡细胞 生长抑制 DNA 细胞周期 MT
下载PDF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免疫学表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清霞 张秋堂 +1 位作者 岳保红 刘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1,共3页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仪(FCM),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对213例AML患者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结果:AML主要表达CD117(88.73%)、CD13(90.61%)、CD33(75.59%)、CD34(62.91%)、HLA-DR...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仪(FCM),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对213例AML患者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结果:AML主要表达CD117(88.73%)、CD13(90.61%)、CD33(75.59%)、CD34(62.91%)、HLA-DR(63.85%)抗原;CD14和CD64在AML-M4中表达率为54.55%和31.82%,在AML-M5中表达率为40.00%和60.00%,CD14的特异性高于CD64。30.5%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主要是CD7(23.0%)。AML-M3患者CD117表达率为86.67%,CD34和HLA-DR表达率偏低(P<0.05)。结论:CD13、CD117和CD33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确定髓性白血病。CD14和CD64有助于确定AML-M4、M5,前者特异性更强。CD34及HLA-DR低表达为AML-M3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免疫学表型 成年人
下载PDF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分次输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急性髓性白血病2例报告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云双 陈永升 +3 位作者 聂伟业 黄琴 孔祥敬 尹晓林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分次输注(微移植)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急性髓性白血病(MDS-AML)的疗效。方法对2例确诊为MDS-AML患者分别予小剂量地西他滨或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化疗加微移...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分次输注(微移植)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急性髓性白血病(MDS-AML)的疗效。方法对2例确诊为MDS-AML患者分别予小剂量地西他滨或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化疗加微移植治疗,供者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半相合的患者子女,采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于化疗结束后约36 h分次输注。观察患者疾病状态、血小板水平、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病例1、病例2治疗后复查骨髓均未缓解,生存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4个月。病例1治疗后血小板明显上升,最高达59×109/L,未输注血小板;病例2治疗后血小板输注间隔时间延长,并逐步脱离血小板输注。2例患者均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对于老年MDS-AML患者,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微移植虽不能达到治愈目的,但可延长生存期、提高血小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分次输注 地西他滨 血小板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