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的应用现状
1
作者 张鑫悦 吴慧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84-1288,共5页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常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的一种,病变起源位于主动脉起始部与头臂干之间。该病起病紧急进展迅速,如发生主动脉破裂可迅速危及生命。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该病的主要诊断方式,超声检查的应用贯穿于...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常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的一种,病变起源位于主动脉起始部与头臂干之间。该病起病紧急进展迅速,如发生主动脉破裂可迅速危及生命。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该病的主要诊断方式,超声检查的应用贯穿于该病整个围术期。虽然超声并不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金标准检查手段,但超声得益于其快速、便捷、无创的优势,可以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本文围绕超声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的应用现状的研究,阐述超声在该病诊疗工作中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超声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中重度急性肾损伤、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程兆晶 卫金花 +2 位作者 陈祖君 刘莉莉 蔡建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AKI)、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支架象鼻手术、发病...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AKI)、院内死亡及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支架象鼻手术、发病距就诊时间<14 d且资料完整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4例。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标准进行AKI的诊断和分期,AKI 2或3期为中重度AKI,未发生AKI及AKI 1期为非中重度AKI。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及AKI的严重程度分为非中重度AKI组(n=186)和中重度AKI组(n=10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中重度AKI、院内死亡或出院时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AKI 1期、AKI 2期、AKI 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2.2%(124/294)、15.3%(45/294)、21.4%(63/294),总AKI发生率为79.3%(232/294)。需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比例为9.2%(27/294)。出院时透析依赖的患者比例为3.1%(9/294),院内死亡率为3.7%(11/294)。与非中重度AKI组相比,中重度AKI组合并高血压(79.6%vs.88.9%,P=0.040)、术前肾灌注减低的患者比例(7.0%vs.24.1%,P<0.001)均较高,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61.6±34.0)min vs.(192.2±61.1)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0.4±22.1)minvs.(104.3±29.5)min,P<0.001]均更长,术中超滤量更多[4000(3000,5000)mlvs.5000(4000,6262)m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灌注减低(OR=4.95,95%Cl:1.97~12.26,P<0.00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1,95%Cl:1.00~1.02,P=0.016)为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2,95%Cl:1.01~1.03,P=0.007)和中重度AKI(OR=10.49,95%Cl:1.22~90.62,P=0.033)是院内死亡或出院时透析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肾灌注减低、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循环时间延长和中重度AKI明显增加院内死亡及出院时透析依赖的风险,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密切关注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iR-548f-5p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杨立斌 杨旭 +3 位作者 谢林泽 王霁阳 周晓娟 杨鹏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2-9,共8页
目的探索circRNA/miR548f-5p/α-SMA轴调节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和TAAD组(n=10),收集术中主动脉壁组织和临床资料。运用qRT-PCR检测各组主动脉壁组织中miR-548f-5p... 目的探索circRNA/miR548f-5p/α-SMA轴调节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和TAAD组(n=10),收集术中主动脉壁组织和临床资料。运用qRT-PCR检测各组主动脉壁组织中miR-548f-5p及miR-548f-5p可能结合的circ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主动脉壁组织样本中α-SMA表达。结果TAAD组主动脉壁组织中miR-548f-5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生物信息推测的miR-548f-5p可能结合的hsa_circRNA_04248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85457),TAAD组主动脉组织中α-SM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R-548f-5p表达在TAAD中显著下调,与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TAAD诊断分子标志物,可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预测下游的靶基因,亦可对上游可能成环的其他circRNA进一步验证,建立circRNA/miRNA/mRNA相互关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48f-5p 环状RNA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全弓与右半弓置换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君晖 张向立 +1 位作者 梅永成 余森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全弓与右半弓置换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6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全弓组(n=36例,应用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和右半弓组(n=30例,应用主动... 目的 研究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全弓与右半弓置换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6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全弓组(n=36例,应用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和右半弓组(n=30例,应用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住ICU时间]、术前及术后48h时的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围术期死亡,术后1年内2次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ICU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围术期指标,右半弓组低于全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48h与手术前比较,CRP、D-D升高,右半弓组与相同时间全弓组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弓置换术可减少患者的体外循环等时间,减轻患者低温损伤,缓解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全功置换术 右半弓置换术
下载PDF
支架象鼻开窗简化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庞锋 陈兴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研究支架象鼻开窗简化手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研究支架象鼻开窗简化手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简化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弓置换术加支架象鼻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无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147±27)min、阻断时间(78±12)min、机械通气时间(12±4)h、ICU停留时间(1.8±0.9)d、住院时间(13±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84±23)min、阻断时间(102±13)min、机械通气时间(20±4)h、ICU停留时间(3.1±0.7)d、住院时间(16±3)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采用支架象鼻开窗简化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能够缩短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 全弓置换 简化全弓置换 开窗支架象鼻植入术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Neri C型冠状动脉受累细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
6
作者 朱贵军 严哲 +3 位作者 刘阳 宋志良 李斌 陈兴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合并Neri C型冠状动脉(冠脉)受累细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1月~2024年2月21例ATAAD合并Neri C型冠脉受累的病例资料。夹层累及冠脉,发病时间...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合并Neri C型冠状动脉(冠脉)受累细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1月~2024年2月21例ATAAD合并Neri C型冠脉受累的病例资料。夹层累及冠脉,发病时间<1周,行全主动脉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人工血管置入、升主动脉置换及冠脉处理。细化分型及冠脉处理方法:C1型(冠脉开口局部损伤破裂,与假腔部分连接,冠脉开口内外膜无分离)7例以人工材料“铜钱样”修复;C2型(冠脉开口严重损伤撕脱,与假腔完全连接,冠脉近段累及轻微,内外膜局部分离,未形成套袖)3例以8 mm人工血管置换;C3型(冠脉开口严重损伤撕脱,与假腔完全连接,冠脉近段累及严重,内外膜完全分离,且形成套袖)11例以大隐静脉旁路移植。结果院内死亡2例(均为C3型),均心脏复跳困难,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循环,分别于术后当天、第2天死亡。19例出院患者出院前复查主动脉及冠脉CTA,无冠脉开口狭窄和桥血管狭窄。术后6、12、18个月复查主动脉及冠脉CTA。19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无冠脉开口狭窄和桥血管狭窄病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4例。结论ATAAD合并Neri C型冠脉受累的细化分型对外科实施精准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i分 冠状动脉 急性A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用量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
7
作者 李碧兰 陈秒 秦超毅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用量的Coseal■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依据使用Cosea... 目的评估不同用量的Coseal■外科用封合剂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依据使用Coseal■外科用封合剂的用量分为12 ml组(32例)和16 ml组(68例),观察术后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血制品用量、止血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引流量、重症监护室驻留时间及患者早期不良事件。结果16 ml组较12 ml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中Ⅶ因子用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下降或减少(均为P<0.05)。本研究中因引流量增加再次开胸止血的患者,12 ml组多于16 ml组(9.4%比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再次手术患者出血点分布位置:12 ml组分别在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处1例,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吻合处1例,以及主动脉根部1例;16 ml组出血点位于胸骨后。术后12 ml组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16 ml组患者因心室颤动和脑卒中死亡各1例。结论对于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相比Coseal■外科用封合剂12 ml的基础用量,16 ml的用量对于术中减少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引流量及再次开胸止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 止血 外科用封合剂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范永峰 向道康 +1 位作者 刘秀伦 蒋振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 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氧合指数低于200 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62例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入院心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ATAAD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是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9
作者 殷春 王慧 郭振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时间窗分为A组(<7 d)、B...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时间窗分为A组(<7 d)、B组(7~14 d)和C组(>14 d)。比较3组一般资料、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将病人分为假腔消失组(42例)和假腔未消失组(6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A组平均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P<0.01)。A组术后真腔体积扩大率、术后假腔体积缩小率、术后覆膜支架远端真腔面积扩大率、术后覆膜支架远端真腔最长径扩大率、术后支架远端最长径和术后支架远端面积显著高于B组和C组,术后假腔内血栓化比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01)。治疗时间窗>7 d、最大腹主动脉直径>30.00 mm、假腔有分支灌注和多破口为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准确性较好。结论: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治疗时间窗>7 d、最大腹主动脉直径>30.00 mm、假腔有分支灌注和多破口为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治疗时间窗 主动脉重塑 列线图模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真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88例ATAAD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n=30)和生存组(n=258),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作...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88例ATAAD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n=30)和生存组(n=258),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患者院内死亡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白细胞计数(WB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807,95%CI:2.341,3.365)、WBC>10×10^(9)/L(OR=2.837,95%CI:2.360,3.410)、ALT≥40 U/L(OR=3.081,95%CI:2.525,3.760)均为ATAA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60岁、WBC>10×10^(9)/L、ALT≥40 U/L均为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主动脉夹层 院内死亡 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间断性停循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11
作者 危登枝 李旭 +5 位作者 舒义竹 刘秀伦 范永峰 周涛 李业涛 向道康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中,间断性停循环与非间断性停循环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孙氏手术”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20例,根据术中不同停循环方式分为间断性停循环组(观察组,n=318)和非间断...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中,间断性停循环与非间断性停循环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孙氏手术”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20例,根据术中不同停循环方式分为间断性停循环组(观察组,n=318)和非间断性停循环组(对照组,n=402),对比两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记录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即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肝衰竭(ALF)、重症肺炎(SP)、脑卒中(Stroke)事件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停循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观察组术后使用CRRT,发生MODS、ALF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死亡率更低(P<0.05),而两组在发生SP、Stroke及使用ECMO等不良事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停循环在术中缩短了停循环时间,最大限度保证了术中各器官的血流灌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为降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患者术后的死亡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Stanford A 间断性停循环 孙氏手术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套索回归分析
12
作者 张浩 贾博 +6 位作者 乔环宇 杨波 杨璟 黑飞龙 侯晓彤 朱俊明 刘永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患者的70%划分为训练集,剩余30%的患者划分为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应用套索(LASSO)回归探寻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绘制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6例患者,83例(6.9%)患者发生终点事件。LASSO回归分析表明冠脉灌注不良、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淀粉酶、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对TAAD PAMI有较高的重要度。根据预测因子构建出的模型在训练集中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3,且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模型在验证集中的C-index为0.845。在预测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低于50%的患者中,校准曲线表明预测风险和观测风险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形成的TAAD患者PAMI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干预PAMI的发生发展,进而提高TAAD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主动脉夹层 术后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预测模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孔佳杰 李召彬 +4 位作者 席树强 靳泽岳 杨帆 朱喆 柳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实施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均接受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术中均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停循环温度为28℃中... 目的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中实施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均接受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术中均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停循环温度为28℃中度低温。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2±1.8)h,其中术中停循环时间(4.5±0.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2.5±9.6)min、术中体外循环时间(206.8±16.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35.7±22.0)min。21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术后死亡。治愈出院的19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旁血滤治疗,1例因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止血。术后死亡的2例患者中,1例因冠脉事件死亡、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19例患者出院后复查主动脉CTA结果显示,支架人工血管通畅,未见钳夹损伤、变形或扭曲,远端吻合口附近无内漏形成,7例支架血管置入部位夹层假腔完全血栓化、11例部分血栓化、1例全程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腔完全血栓化。结论在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过程中,采用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阻断主动脉弓部,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有效缩短了术中停循环时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部阻断技术 远端主动脉弓部阻断技术 全弓替换手术 支架象鼻手术 中度低温停循环 急性A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对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李嘉骏 张宇聪 +2 位作者 王靖 周永智 胡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术前低氧血症与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相关性,为ATAAD术后GIB的预测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23例ATAAD患...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术前低氧血症与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相关性,为ATAAD术后GIB的预测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23例ATAAD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低氧血症与术后出现GIB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围手术期指标建立了预测ATAAD患者术后出现GIB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纳入的ATAAD患者中,术前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6.0%(32/123),术后GIB发生率为8.1%(10/12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AAD术前低氧血症(P=0.004)、C反应蛋白水平(P=0.021)、白细胞介素-6水平(P=0.020)及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1)与术后发生GIB的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氧血症(P=0.024)和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10)是ATAAD患者术后出现GIB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术前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夹层是否累及肠系膜动脉及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术后GIB的发生风险(AUC=0.913)。结论本研究发现ATAAD患者术前合并低氧血症与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是术后GIB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主动脉夹层 消化道出血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临床预测模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艾则热提艾力·麦麦提 刘圣辰 +4 位作者 李健 周越赟 陈东良 景通 黄福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0-617,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25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及其类...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25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及其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94)和神经功能障碍(neurological dysfunction,ND)组(n=64)[其中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transient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TND)38例,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ermanent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PND)26例],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64例(24.8%)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其中26例(10.1%)为PND,38例(14.7%)为TN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单侧脑灌注时间、术后低氧血症以及术后急性肾损伤是ND的危险因素。此外,Euro scoreⅡ评分对于预测术后ND具有较好的效能。与对照组相比,TND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相近而PND组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结论:Euro scoreⅡ评分高,单侧脑灌注时间延长,术后低氧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提示患者术后ND发生率较高;术中控制单侧脑灌注时间,术后积极干预低氧血症,可能会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 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治疗综合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16
作者 赵楠 陆江涛 +4 位作者 贺玲 陈晓玲 张文杰 张大发 唐宗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APP)与回输,将患者分为APP组59例和non...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APP)与回输,将患者分为APP组59例和non-APP组66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24 h(T1)、术后48 h(T2)及术后72 h(T3)凝血指标及肝肾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PLT)水平、异体血输注量、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纵隔引流量、ICU住院时长、住院总花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T1-T3时,APP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non-APP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non-APP组(P<0.05);观察术后肝功能参数,与non-APP组相比,APP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在T1、T2时相对较低(P<0.05),乳酸脱氢酶(LDH)在T1、T2、T3时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在T1时较non-APP组低(P<0.05);观察术后肾功能参数,APP组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在T1、T2、T3时均显著低于non-APP组(P<0.05);从血液保护角度考虑,相比于non-APP组,T1时APP组PLT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且APP组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注量相对较少(P<0.05);观察术后转归情况,与non-APP组相比,APP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长缩短,住院总费用更低,术后24 h纵隔引流量更少(P<0.05);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APP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non-APP组(P<0.05)。结论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能有效改善ATAAD患者凝血功能,对术后肝肾功能保护、血液保护作用明显,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和转归。另外,此项技术的开展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 急性A主动脉夹层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保护 血液保护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因素
17
作者 王春亭 王辰 +3 位作者 周轶胄 邱实 庞昕焱 孙金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90例,体外循环术后依据AKI诊断及CRRT指征将其分为AKI行CRRT 77例(CRRT组)、无AKI未行CRRT 613例(非CRRT组)。收...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90例,体外循环术后依据AKI诊断及CRRT指征将其分为AKI行CRRT 77例(CRRT组)、无AKI未行CRRT 613例(非CRRT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前血胱抑素C升高比例、血肌红蛋白升高比例、血肌酐水平及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胱抑素C升高(OR=2.213,95%CI:1.006~4.868)、红细胞输注量大(OR=2.161,95%CI:1.705~2.738)、体外循环时间长(OR=1.221,95%CI:1.150~1.295)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胱抑素C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时间长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多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易发生AKI,需行CR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新发脑梗塞的预后及解剖学特征
18
作者 张琼 景驰 肖红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合并脑梗塞时,病灶的解剖位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后续治疗情况。方法搜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657例,筛选出合并新发脑梗塞的...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合并脑梗塞时,病灶的解剖位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后续治疗情况。方法搜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657例,筛选出合并新发脑梗塞的患者47例,排除介入取栓的5例患者,以90 d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进行统计,分析脑梗塞的解剖学特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了42例患者,死亡组13例(31%),生存组29例(69%)。死亡组的NIHSS评分(35比8,P=0.001)及双侧大脑半球受累率(69.2%比31.0%,P=0.021)明显高于生存组。累及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为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额叶脑梗塞进行亚组分析显示,额叶脑梗塞的患者共17例,其中9例死亡,8例存活;与生存组相比,额叶脑梗塞的死亡组的病灶分别累及双侧额叶(55.6%比0,P=0.029)和联合基底节(33.3%比0,P=0.02)、半卵圆中心(50.0%比6.3%,P=0.008)、枕部(50.0%比11.5%,P=0.03)。确诊脑梗塞至死亡时间的中位数为7 d,下四分位数为19 d。随访期间总死亡率为33.3%,90 d时累计死亡率为31.0%。结论NIHSS评分>16分,病变累及双侧额叶,或额叶合并基底节、半卵圆中心、枕叶时,死亡风险高。脑梗塞后7 d为死亡高危期,19 d基本度过危险期,出院后远期生存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手术 脑梗塞 解剖学特征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9
作者 杨志浩 付超 +2 位作者 尤阳 刘子华 赵鑫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928-93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经孙氏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齐鲁医院接受孙氏手术的ATAAD患者,并将患者分为POAF组和non-POAF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经孙氏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齐鲁医院接受孙氏手术的ATAAD患者,并将患者分为POAF组和non-POA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入组238例患者,其中POAF患者42例(17.65%)。年龄(OR=1.039,95%CI 1.007~1.071,P=0.017)、左心房直径(OR=1.069,95%CI 1.007~1.136,P=0.029)、右心房直径(OR=1.063,95%CI 1.006~1.124,P=0.029)、术前红细胞计数(OR=0.442,95%CI 0.233~0.837,P=0.012)和既往急性冠脉综合征(OR=7.445,95%CI 2.869~19.321,P<0.001)是POAF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是0.786。重复Bootstrap自抽样及内部验证过程1000次,生成了ROC曲线,得出的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 0.806~0.810),校准曲线可见拟合度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有较高预测价值。结论ATAAD患者POAF风险预测模型可协助临床医师筛选高危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主动脉夹层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
下载PDF
术后高乳酸血症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王元博 刘建良 林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38-0041,共4页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01—2020.1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同一治疗组确诊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30例,其中男93例、女37例...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01—2020.1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同一治疗组确诊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30例,其中男93例、女37例,年龄26~79(52.9±12.1)岁。所有患者均同期行主动脉根部重建(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置入术(孙氏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血症组43例及乳酸正常组87例两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术中资料、早期预后及并发症。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症、中重度主瓣返流情况、肌酐等基线资料;(2)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高乳酸血症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全麻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乳酸正常组,高乳酸血症组术后死亡率及MODS发生率较乳酸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提示术后第一次乳酸值对早期死亡率有预测作用结论。结论 高乳酸血症在ATAAD术后患者中很常见,术后首次乳酸值可预测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并且高乳酸血症与早期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乳酸血症 急性A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