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福建地区多中心数据分析
1
作者 吴椿萍 郑湧智 +8 位作者 李健 温红 翁开枝 庄树铨 吴兴国 华雪玲 郑浩 陈再生 乐少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地区5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初诊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相比较,并采用Kaplan...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地区5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初诊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相比较,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评估患儿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116例规范治疗的T-ALL患儿中,78例接受CCLG-ALL 2008方案治疗,38例接受CCCG-ALL 2015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ALL患儿中男性、年龄≥10岁、初诊白细胞数≥50×10^(9)/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微小残留病≥1%、诱导结束时微小残留病≥0.01%的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B-ALL患儿(P<0.05)。T-ALL患儿预期10年EFS及OS分别为59.7%和66.0%,均显著低于B-ALL患儿(P<0.001)。COX分析显示,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诱导结束时未达完全缓解是更差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CCG-ALL 2015组与CCLG-ALL 2008组相比,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5.8%vs 34.6%,P=0.042),而EFS及OS更高(73.9%vs 57.2%,PEFS=0.090;86.5%vs 62.3%,POS=0.023)。结论:T-ALL较B-ALL预后差,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诱导结束时未达完全缓解(尤其是纵隔肿物未消失)为其预后不良危险因素。CCCG-ALL 2015方案可能降低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不良事件 疗效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2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HOXB簇基因表达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3
作者 张晓 褚欣然 +3 位作者 李之珩 方芳 潘健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HOXB簇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儿童T-ALL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诊疗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5例初诊T-ALL患儿血液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HOXB簇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儿童T-ALL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诊疗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5例初诊T-ALL患儿血液标本,采用全转录组测序检测HOXB簇基因表达量,比较HOXB簇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结果 115例患儿中,10个HOXB簇基因只有HOXB2-7有高表达。HOXB2、HOXB4、HOXB7基因低表达组D15骨髓幼稚细胞≥25%的患儿多于高表达组(P值均<0.05)。HOXB簇基因表达程度不影响T患儿的预后。结论 儿童T-ALL中HOXB2、HOXB4、HOXB7基因低表达组早期治疗反应差,但对T-ALL预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B簇基因 转录组测序 儿童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预后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CCCG-ALL-2015方案单中心临床研究
4
作者 付文凤 方拥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8-1085,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采用CCCG-ALL-2015方案诊治的50例T-ALL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采用CCCG-ALL-2015方案诊治的50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T-ALL患儿中,共复发7例。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诱导缓解治疗后第46天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阳性率(≥0.01%)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50例患儿5年总体生存率为(87±5)%,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6±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诱导缓解治疗后第46天MRD水平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0.104,95%CI:0.015~0.740,P=0.024)。结论MRD对T-ALL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需根据MRD水平提供个性化治疗,预防复发、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临床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阿魏酸通过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敬茹 李中霞 +3 位作者 牛宁宁 乔缘 韩芸 林雪容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究阿魏酸是否可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在体内外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方法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魏酸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进行体外实验,对照组正常培养;阿魏酸处理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 目的探究阿魏酸是否可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在体内外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方法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魏酸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进行体外实验,对照组正常培养;阿魏酸处理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1.25、2.5、5、10、20、40、80、160µmol/L)阿魏酸,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筛选实验浓度;LY294002处理组给予50µmol/L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PTEN、p-PI3K、PI3K、p-AKT和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使用30只雄性BALB/c裸鼠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平均分为正常组和阿魏酸处理组进行体内实验,正常组接种Jurkat细胞后以生理盐水灌胃,阿魏酸处理组接种Jurkat细胞后以75 mg/kg阿魏酸灌胃,比较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变化,并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cleaved caspase-3/caspase-3、E-cadherin、N-cadherin、PTEN、p-PI3K、PI3K、p-AKT和AKT水平。结果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5、10、20µmol/L阿魏酸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Ki67、PCNA、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E-cadherin、PTEN明显升高(P<0.05)。体内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阿魏酸处理组裸鼠肿瘤质量减轻,肿瘤体积减小,肿瘤组织中Ki67、N-cadherin、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caspase-3、E-cadherin、PTEN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在体内外均可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阿魏酸 PtEN/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激酶ULK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曹秀丽 黄佩 +4 位作者 马金花 黄茂林 官亚宁 陈艳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6-383,共8页
目的 探讨ULK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C7凋亡的影响及与AMPKα/ULK1轴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予不同浓度ULK1激活剂LYN-1604(0、1.2、2μmol/L)、ULK1抑制剂MRT68921(0、1.2、2μmol/L)干预CEM-C7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药... 目的 探讨ULK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C7凋亡的影响及与AMPKα/ULK1轴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予不同浓度ULK1激活剂LYN-1604(0、1.2、2μmol/L)、ULK1抑制剂MRT68921(0、1.2、2μmol/L)干预CEM-C7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药物浓度对CEM-C7细胞株凋亡率的影响,筛选凋亡最明显的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Edu及Soft agar实验检测其对CEM-C7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CEM-C7细胞株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其对CEM-C7细胞细胞核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激活和抑制ULK1后ULK1、p-ULK1(Ser317)、Caspase3、Cleaved-caspase3、Bcl-2、Bax、PCNA、AMPKα、p-AMPKα(Ser172)的表达情况。结果 ULK1抑制剂及激活剂分别干预CEM-C7细胞24 h以后,与对照组相比,ULK1抑制剂可明显促进CEM-C7细胞发生凋亡,抑制CEM-C7细胞增殖,使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p-ULK1(Ser317)、p-AMPKα(Ser172)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而ULK1激活剂对CEM-C7细胞株无明显影响。结论 ULK1可能通过AMPKα/ULK1轴影响其对CEM-C7细胞的凋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51样激酶1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CEM-C7细胞 凋亡
下载PDF
1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并发失禁性皮炎的护理
7
作者 冯雅楠 张建 +4 位作者 段艳艳 洪键雄 曾顺菲 贺劲松 阎嶂松 《全科护理》 2024年第3期591-594,共4页
总结1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出院化疗相关性腹泻引起失禁性皮炎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护理经验。病人重度肥胖,活动受限,在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出现化疗相关性腹泻并发失禁性皮炎,针对病人粒细胞缺乏和皮肤破溃的状况,制订个体... 总结1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出院化疗相关性腹泻引起失禁性皮炎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护理经验。病人重度肥胖,活动受限,在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出现化疗相关性腹泻并发失禁性皮炎,针对病人粒细胞缺乏和皮肤破溃的状况,制订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采用降低黏膜损伤、抗感染和促进皮肤黏膜愈合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药物和敷料护理,病人失禁性皮炎痊愈,最终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失禁性皮炎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敏 李伊瑶 +4 位作者 亢培颖 王少华 王文静 张媛媛 李永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通过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体内外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人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和Jurk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通过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体内外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人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和Jurk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Res组),动物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T-ALL模型组(T-ALL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Res组)。采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Molt-4和Jurka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选取适合的给药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尾静脉注射ICN1-GFP^(+)T-ALL细胞建立T-ALL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CN1-GFP^(+)T-ALL细胞百分比,监测T-ALL小鼠造模后的一般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细胞和小鼠脾脏组织中c-Myc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和小鼠脾脏组织中β-catenin、TCF-1、LEF-1、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白藜芦醇明显抑制Molt-4和Jurkat细胞增殖能力(P<0.01),抑制作用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逐渐增强(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Molt-4和Jurkat细胞中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β-catenin、TCF-1、LEF-1及其靶蛋白c-Myc和Cyclin D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ALL小鼠脾脏组织中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β-catenin、TCF-1、LEF-1及靶蛋白c-Myc和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小鼠外周血中GFP^(+)白血病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在T-ALL细胞株和动物模型中,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TCF-1和LEF-1的表达进而抑制靶蛋白c-Myc和Cyclin D1水平,发挥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t-4细胞 JURKAt细胞 t-ALL小鼠模型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唐诗 王皓飙 +2 位作者 郭维 邹琳 刘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对支架蛋白ARRB1的转录调节及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 GL3-ARRB1-luc、p CDNA3.1-SP1及其他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RRB1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结合;利...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对支架蛋白ARRB1的转录调节及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 GL3-ARRB1-luc、p CDNA3.1-SP1及其他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RRB1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结合;利用慢病毒感染构建SP1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JK-SP1,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SP1与ARRB1表达的关系;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SP1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活性氧含量的作用。构建NCG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探讨SP1对白血病小鼠成模能力的影响。结果:p GL3-ARRB1-luc、p CDNA3.1-SP1质粒共转入HEK293T细胞后,虫荧光素高表达(P<0.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细胞株JK-SP1中ARRB1 m RNA水平、蛋白水平均增加(均P<0.01)。进一步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JK-SP1细胞凋亡比例更高(x=22.78%),细胞周期多阻滞于G1期(63.00%),活性氧含量增加。体内实验证明,尾静脉输注JK-SP1细胞的NCG小鼠生存时间更长(平均33.8 d),肝脾肿瘤细胞浸润相对较少。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直接结合于ARRB1启动子区,促进ARRB1转录与表达,进而延缓体内、体外T-ALL疾病进程。本研究完善了ARRB1调控T-ALL进程的机制并为新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SP1 ARRB1
下载PDF
应用新型免疫缺陷型NCG小鼠建立患者来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的研究
10
作者 姜鹏君 代兴斌 +8 位作者 孔祥图 徐祖琼 于慧 庞洁 夏雯 于菊华 朱光荣 田芳 朱学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1-318,共8页
目的:将患者来源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接种于NCG小鼠,建立稳定的人类T-ALL白血病动物模型。方法:分离初诊T-ALL患者骨髓来源的白血病细胞,鉴定后经尾静脉接种于NCG小鼠。定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hCD45阳性的细... 目的:将患者来源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接种于NCG小鼠,建立稳定的人类T-ALL白血病动物模型。方法:分离初诊T-ALL患者骨髓来源的白血病细胞,鉴定后经尾静脉接种于NCG小鼠。定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hCD45阳性的细胞比例,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骨髓、肝脏、脾脏等脏器组织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第一代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取脾脏细胞接种于第二代小鼠,第二代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取脾脏细胞进一步接种于第三代小鼠,定期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生长情况,以评估此T-ALL白血病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第一代小鼠在接种d 10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hCD45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其后比例逐渐增高,平均第6-7周小鼠出现精神萎靡,小鼠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见大量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小鼠脾脏明显肿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CD3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骨髓、肝脏、脾脏等。第二代、第三代小鼠能稳定发生白血病,平均生存期为4-5周。结论:采用T-ALL患者骨髓来源的白血病细胞,经尾静脉接种于NCG小鼠,可以成功构建患者来源的肿瘤细胞异种移植(PDTX)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种移植 免疫缺陷 NCG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LINC00284通过miR-3127/STAT3轴促进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1
作者 张欢 王月娇 吴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159-3165,共7页
目的:探讨LINC00284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进展中的调节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T-ALL细胞系中LINC00284、miR-3127和STAT3的表达。将干预LINC00284、miR-3127或STAT3表达的... 目的:探讨LINC00284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进展中的调节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T-ALL细胞系中LINC00284、miR-3127和STAT3的表达。将干预LINC00284、miR-3127或STAT3表达的质粒载体转染至MOLT-4细胞,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通过Transwell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通过生物信息网站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3127和LINC00284或STAT3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T-ALL细胞系中LINC00284和STAT3表达上调,miR-3127表达下调。下调LINC00284或上调miR-3127显著抑制T-ALL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LINC00284充当miR-3127的分子海绵抑制其表达,miR-3127靶向负调控STAT3表达。上调STAT3可以逆转下调LINC00284对T-ALL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这些发现表明LINC00284通过调控miR-3127/STAT3轴促进T-ALL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为T-ALL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284 miR-3127 StAt3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介导Wnt信号通路逆转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文雯 白宇 +2 位作者 王东萍 范富艳 孙延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1-627,共7页
目的: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逆转耐药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以及胞内罗丹明蓄积情况;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与蛋白表... 目的: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逆转耐药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以及胞内罗丹明蓄积情况;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膜表面蛋白MDR1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能够显著抑制CCRF-CEM及CEM/C1细胞增殖(P<0.05),促进其凋亡,并调控CCRF-CEM细胞阻滞于S期、CEM/C1细胞阻滞于G_(0)/G_(1)期。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结果显示,FA-2-b-β可抑制ABCB1、ABCG_(2)、CTNNB、MYC、BCL-2表达,并上调BAX表达。另外,FA-2-b-β可逆转CEM/C1耐药株的耐药特性,使得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罗丹明蓄积明显增多,膜表面蛋白MDR1表达减弱。加入ICG_(0)01后,该过程进一步加强。结论: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减少线粒体供能及下调MDR1蛋白表达等方式逆转CEM/C1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硒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药耐药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西达本胺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13
作者 颜妙名 李钊璇 +2 位作者 陈翀 张薇 周道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淋巴细胞、与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的CXCL9、CXCL3 m RNA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西达本...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淋巴细胞、与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的CXCL9、CXCL3 m RNA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西达本胺处理的淋巴细胞、与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的比例。结果:西达本胺上调Jurkat细胞系CXCL9的m RNA表达,上调水平呈剂量依赖(r=0.950),西达本胺5μmol/L组的CXCL9 m RNA表达是无处理组的164倍。西达本胺上调淋巴细胞CXCL9的m RNA表达,上调水平明显低于同浓度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系。与西达本胺处理的Jurkat细胞共培养,可以上调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的比例。结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西达本胺可能通过上调肿瘤细胞CXCL9的表达,增加肿瘤微环境中CXCL9的浓度,导致CD8+T细胞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
下载PDF
靶向药物结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14
作者 肖童 刘嘉 高蕾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54-658,共5页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由于T系淋巴细胞在骨髓内的异常增生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T-ALL最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化疗和自体移植。但allo-HSCT治疗T-ALL的疗效仍不理想,...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由于T系淋巴细胞在骨髓内的异常增生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T-ALL最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化疗和自体移植。但allo-HSCT治疗T-ALL的疗效仍不理想,移植后1年内仍有46%患者死于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19%。因此移植后复发是影响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探索降低T-ALL患者allo-HSCT后复发率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针对T-ALL不同发病机制的靶向药物在T-ALL治疗中崭露头角,且有可能与allo-HSCT联合降低移植后复发率、改善T-ALL移植预后,但相关临床研究报道较少。设计多中心、前瞻、对照临床研究探索靶向药物联合allo-HSCT治疗T-AL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为T-ALL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靶向药物
下载PDF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应用于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15
作者 刘琴 卓宜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5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应用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与作用。方法:择取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治疗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 目的:探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应用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与作用。方法:择取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治疗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恐慌、紧张程度,头晕、头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程度以及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接受综合护理的研究组紧张、恐惧程度显著差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头痛、头晕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病患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呕吐、恶心程度显然高于研究组,研究组对综合护理的满意程度远远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的组间数据具有一定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运用于急性白血病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干预过程中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病患恐惧和紧张的程度,同时大幅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积极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薏苡仁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姚根宏 张国栋 +4 位作者 栾建凤 叶东 严京梅 朱培元 雷千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79-882,共4页
本研究探讨薏苡仁油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别用0.4,0.8,1.6mg/ml的薏苡仁油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用CCK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Hoechst33258染色、PI及PI/Annexin V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 本研究探讨薏苡仁油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别用0.4,0.8,1.6mg/ml的薏苡仁油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用CCK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Hoechst33258染色、PI及PI/Annexin V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凋亡,然后采用JC-1染色分析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0.8和1.6mg/ml的薏苡仁油能显著抑制Jurkat细胞增殖;随着薏苡仁油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目增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薏苡仁油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而且此效应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有关,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薏苡仁油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姚根宏 栾建凤 +4 位作者 叶东 严京梅 雷千红 朱培元 金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6-509,共4页
为了研究雷公藤甲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效应,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于Jurkat细胞,用CCK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使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0%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于细胞,然后在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DNA电泳、PI以... 为了研究雷公藤甲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效应,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于Jurkat细胞,用CCK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使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0%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于细胞,然后在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DNA电泳、PI以及PI/Annexin V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抑制Jurkat细胞的生长增殖,半数细胞抑制剂量为4μg/L。4μg/L雷公藤甲素作用于Jurkat细胞12小时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Hoechest 33258染色显示细胞核呈亮蓝色;DNA断裂产生DNA ladder,细胞凋亡的亚二倍体峰出现,细胞磷脂酰丝氨酸发生转位),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增加,24小时后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结论:雷公藤甲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这为临床应用雷公藤甲素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亚停 黄科 +3 位作者 许吕宏 韩黠蔚 李欣瑜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例。7例患儿分为联合治疗(西达本胺+HSCT)组(4例)和HSCT...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例。7例患儿分为联合治疗(西达本胺+HSCT)组(4例)和HSCT(传统HSCT)组作为对照组(3例),比较2组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其它相关并发症,以及植入、复发和患儿生存情况,观察西达本胺的不良反应,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至2019年1月。结果:7例患儿均存活,植入率为100%,未出现复发;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GVHD的发生率无差异;应用西达本胺的过程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级以上不良反应有2例,均为血液学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其它的不良反应为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乏力、恶心、呕吐),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治疗组有2例在检查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didaul disease,MRD)过程中发现其并非肿瘤表达的成熟淋巴细胞,这与初诊时的免疫表型和TCR重排的比对结果,不支持残留T-ALL肿瘤细胞来源,在复查MRD的过程中发现异常T细胞有增多趋势。这说明,西达本胺可能通过一些途径诱导了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治疗儿童T-ALL的有效手段之一。部分患儿在应用西达本胺过程中出现了异常T细胞非克隆性扩增。患儿对西达本胺的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儿童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SET-NUP214融合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戴海萍 王谦 +7 位作者 吴丽丽 平娜娜 吴春晓 解珺丹 潘金兰 薛永权 吴德沛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7-105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SET-NUP214融合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分析伴有SET-NUP214的T-ALL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运用RT-PCR检测58例T-ALL患者骨髓标本中SET-NUP214的表达,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 本研究旨在探讨SET-NUP214融合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分析伴有SET-NUP214的T-ALL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运用RT-PCR检测58例T-ALL患者骨髓标本中SET-NUP214的表达,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检测9q34缺失,基因测序法检测PHF6和NOTCH1基因突变。结果表明,仅在6例T-ALL患者中检测到SET-NUP214融合基因的表达。除T系抗原标记外,这些患者均表达髓系抗原CD13和(或)CD33,其中4例患者经FISH检测到9q34缺失,3例患者经Array-CGH检测到del(9)(q34.11q34.33)。6例SET-NUP214阳性的T-ALL患者中有4例检测到PHF6基因突变,5例检测到NOTCH1基因突变。结论:SET-NUP214融合基因多由染色体9q34的缺失所致,SET-NUP214阳性的T-ALL常伴有PHF6及NOTCH1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NUP214融合基因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波 卢学春 +3 位作者 张峰 范辉 李素霞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研究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体外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痰热清注射液倍比稀释成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共9个浓度组,处理增殖期Molt4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 本研究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体外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痰热清注射液倍比稀释成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共9个浓度组,处理增殖期Molt4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采用PI染色法和PI/Annexin V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olt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处理Molt4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对Molt4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1:2至1:16稀释浓度的细胞毒性大,细胞基本死亡;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142稀释浓度。痰热清注射液1:32浓度处理72小时Molt4细胞处于S期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同时,caspase3表达升高和bcl-2表达明显减低(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抑制Molt4细胞系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S期细胞,下调bcl-2基因和上调caspase3基因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t4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