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颍上县人民医院开展院前急救技能考核
1
作者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132-132,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7月24日下午,颍上县人民医院由调度科120急救分站组织开展了院前急救人员急救技能考核。医务部、护理部急救专家担任考核评委,分成三组监考组进行考核,调度科医护驾全体急救人员参与考核。
关键词 急救人员 120急救 医务部 颍上县 院前急救能力 护理部 急救技能考核
下载PDF
关于急救的那些事
2
作者 刘双 《科学之友》 2024年第3期28-28,共1页
急诊急救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减轻伤害。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诊急救知识,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并鼓励大家参加急救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
关键词 急救能力 急救培训 急诊急救 急救措施 紧急情况 挽救生命 知识
下载PDF
基于院前120急救大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空间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3
作者 李鹏 邱琬钧 +4 位作者 马楠 郭建科 刘永睿 张帅 伍美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居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大连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疾病谱系也随之复杂化,居民对急救的需求与日俱增.采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大连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的历史大数据,筛选并分析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居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大连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疾病谱系也随之复杂化,居民对急救的需求与日俱增.采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大连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的历史大数据,筛选并分析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数据库,利用最近邻距离指数、核密度、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连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的空间格局分布的类型和特征.通过筛选符合标准的40 551病例后,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得到大连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男女比例为1.13∶1,疾病高峰年龄段是老年组(病发年龄≥60岁),排除不明确诊断,病种占比前3的疾病是损伤和中毒(24.727%)、心血管系统(10.219%)、呼吸系统(9.928%),且这些疾病都主要发生在老年组.院前120急救患者在空间上多呈现集聚分布,主要集中于苍山路周围、友谊广场附近、东联路与华北路相交一带、香炉礁街、联合路两侧、中山广场附近、人民路、二七广场周围、马栏北街、西山小区附近、台山街周围.以期对指导医院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制定有效的院前急救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院前120急救 急救患者大数据 GIS空间分析
下载PDF
PDCA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模式对提高门诊急救质量的研究
4
作者 邓雪芹 陈瑜 +1 位作者 陈帅军 包璇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模式对提高门诊突发事件急救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门诊护士经筛选后共3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名,女性37名,平均年龄(29.8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模式对提高门诊突发事件急救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门诊护士经筛选后共3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名,女性37名,平均年龄(29.89±5.62)岁。此外选取同一时期门诊突发急救事件共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前采用常规模式下的急救培训设为实施前,2022年1月后采用PDCA结合情景模拟模式(新模式)下的急救培训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门诊护士急救能力(理论考试、基本操作考试、综合急救能力考试)、急救病例中的急救表现(启动时间、转运时间、急救成功率、纠纷及投诉率、满意度评分)以及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模式培训后,实施后护士急救能力中的理论考试[(89.19±6.50)分比(85.11±6.84)分]、综合急救能力考试[(87.76±6.10)分比(84.38±5.19)分]及基本操作各项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实施前(均P<0.001);在真实急救病例中,实施后启动时间[(4.89±1.24)min比(5.56±1.19)min]、转运时间[(9.36±1.05)min比(10.24±1.26)min]、纠纷及投诉率(2.8%比17.1%)及满意度评分[(87.14±9.68)分比(81.63±11.18)分]也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5);实施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总评分也较实施前明显提高[(2.53±0.24)分比(2.31±0.22)分,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情景模拟模式下的急救培训可有效提升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减少其紧张焦虑情绪,并在真实突发事件中提高急救质量,急救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情景模拟 急救培训 突发事件 急救质量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
5
作者 王鑫 崔嬿嬿 +1 位作者 赵丽丽 底瑞青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样本医院收治的47例SAP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样本医院收治的47例SAP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12月应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重组院内SAP急救护理流程的47例SAP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率和救治结局。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就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3、9.136、7.075,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4,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1,P<0.001)。结论:对SAP患者应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重组急救护理流程,可提高SAP急救效果,改善患者救治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流程再造理论 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救治结局
下载PDF
《急救工作站配置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研究
6
作者 向珍君 计玉容 +1 位作者 陈辉 于海玲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急救工作站是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的固定场所。《急救工作站配置规范》地方标准编制遵循规范性、一致性、协调性、科学性原则,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规范了急救工作站功能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外观标识等... 急救工作站是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的固定场所。《急救工作站配置规范》地方标准编制遵循规范性、一致性、协调性、科学性原则,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规范了急救工作站功能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外观标识等内容,可用于指导急救工作站建设,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医疗急救 急救工作站 地方标准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李莎莎 吴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和院前急救效果,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4.05%)(P<0.05);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老年 院前急救
下载PDF
加快建立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普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多拉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4期10-11,共2页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普及仍是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提交提案,提出将每年1月20日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主题,强调急救之...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普及仍是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提交提案,提出将每年1月20日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主题,强调急救之于宝贵生命与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必要性,激发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责任感,营造“关注急救、参与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提升社会应急救护联动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中华慈善总会 院前医疗急救 参与意愿 热门话题 持续提升 生命健康 全国两会
下载PDF
院前及院内初期临床急救路径对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应用
9
作者 张磊 佟建洲 +2 位作者 孙文栋 任祎 李连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9-0112,共4页
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在院前及院内初期以临床急救路径的形式进行规范,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对我院出车接回的157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以临床急救路径的形式进行规范。结果 本组病例中... 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在院前及院内初期以临床急救路径的形式进行规范,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对我院出车接回的157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以临床急救路径的形式进行规范。结果 本组病例中,院前死亡45例,入院后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27例,死亡率4.58%,较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临床急救路径的形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及院内初期进行规范化救治,对于提高整体救治水平非常重要,可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路径 院前急救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张晶 朱俊杰 +1 位作者 邹美林 马宗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34-1837,1843,共5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本院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传统组,2023年3月-2024年1月本院实施院前院内无缝隙一...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本院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传统组,2023年3月-2024年1月本院实施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母婴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6.4±1.6 min)、院内转运时间(10.3±3.1 min)、急救物品准备时间(15.4±5.1 min)、急诊科救治时间(21.5±6.8 min)均短于传统组(8.1±1.8 min、13.8±4.2 min、24.5±6.4 min),急救总有效率(95.3%)高于传统组(85.5%),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3.5%)、新生儿窒息率(5.9%)及死亡率(1.2%)均低于传统组(16.9%、9.6%)(均P<0.05)。结论:在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采取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明显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孕产妇 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救效率 母婴结局
下载PDF
把握中风后的黄金急救期
11
作者 李然伟 孟笑男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10期60-61,共2页
秋季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体血压波动,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脑负担,故而心脑血管疾病时有发生。在遇到中风等急症时,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但此后的等待期间是自我救助的黄金时间,应好好利用。
关键词 急救电话 血压波动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循环 中风后 自我救助 黄金时间 急救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团队程式化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郭茹芳 龙嘉雯 尚晨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程式化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纳入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观...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程式化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纳入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团队程式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团队程式化急救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效率、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多学科协作团队 急救效率 急救结局
下载PDF
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
13
作者 陈金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28-2530,25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院内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胸痛缓解率情况,并分别在急诊时和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过程中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到会诊、会诊到确诊、首份心电图及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7.179、2.687、4.573、3.279,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11.250,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2.133、4.447,P<0.05)。结论:应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提升UAP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胸痛缓解率,促进患者心功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量化 急救护理模式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救效率 心功能
下载PDF
生命权与健康权视角下医疗急救的立法完善
14
作者 陈煜鹏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1,共11页
我国医疗急救制度呈现出碎片化、技术化特征,法治化程度落后于保护人民健康的需要,其关键在于缺乏对逻辑起点的反思。医疗急救权具有生命权与健康权双重属性,以基本权利竞合为基础,医疗急救权在规范适用方面存在优先适用生命权规范、优... 我国医疗急救制度呈现出碎片化、技术化特征,法治化程度落后于保护人民健康的需要,其关键在于缺乏对逻辑起点的反思。医疗急救权具有生命权与健康权双重属性,以基本权利竞合为基础,医疗急救权在规范适用方面存在优先适用生命权规范、优先适用健康权规范以及累加适用三种情形。以医疗急救权的权能为导向,应当区分防止损害扩大阶段的急救服务与消除危险阶段的诊疗服务,合理界定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阶段的法定义务。此外,应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作为医疗急救制度资金保障的核心,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建立多元化的医疗急救费用分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权 健康权 医疗急救 医疗急救制度 院前急救
下载PDF
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用于急性创伤患者转运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邓伟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1,共4页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给予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与研究组(50名,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干预)。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创伤患者入院转运前应用完善后的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工作,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伤情状况,进而缩短患者的抢救花费时长,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较高,转运途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所下降,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性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评估 院前急救分级 急性创伤患者 转运 影响效果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张翠英 李涛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入院及干预4w后恢复情况,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模式满意度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可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患者及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颇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护理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
下载PDF
家庭常见中毒,急救措施要学会
17
作者 张伟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6期76-77,共2页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品、药物等。这些物品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误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中毒事件。因此,了解家庭常见毒物中毒的预防与急救措施,对于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 有毒物质 毒物中毒 急救措施 中毒事件 家庭成员 中毒 急救 化学品 使用不当
下载PDF
智慧医疗介入脑卒中急救系统设计研究
18
作者 诸臣 张乐乐 《设计》 2024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通过智慧医疗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远程监测、主动报警、主动上门溶栓救治,实现脑卒中救治黄金期的目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升救助质量。通过梳理现有脑卒中救治流程中的痛点,将智慧医疗与脑卒中院内急救纳入院前急救环节结合,提出了运... 通过智慧医疗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远程监测、主动报警、主动上门溶栓救治,实现脑卒中救治黄金期的目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升救助质量。通过梳理现有脑卒中救治流程中的痛点,将智慧医疗与脑卒中院内急救纳入院前急救环节结合,提出了运用搭载智慧医疗技术的主动式脑卒中急救车进行施救的路径。本系统整合了智慧医疗技术、系统集成、工业设计与服务设计等领域,建立了从主动发现到上门诊断,再到远程救治的脑卒中救助服务系统。该系统借助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及远程监测与协同操作等优势,依托脑卒中急救车院前施救,压缩不必要的等待期难点,保证救治时间窗口。实现了越早发现、越早报警、越早检查、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脑卒中院前急救 脑卒中急救系统 脑卒中急救 智能手环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黄力鸥 沈国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院前急救中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急救中转运给氧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给氧,试验组(n=40)采取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结果 ... 分析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院前急救中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急救中转运给氧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给氧,试验组(n=40)采取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结果 试验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给氧后试验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HR、R低于对照组;急救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呼吸机通气给氧,临床效果佳,可以提升抢救有效率、PaO2,降低PaCO2,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前急救 呼吸机通气给氧 血气指标 急救指标
下载PDF
标准流程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王洪洪 崔娴 陆晓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23-525,538,共4页
目的 探究标准流程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如皋市中医院在2019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干预组51例... 目的 探究标准流程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如皋市中医院在2019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干预组51例实施标准流程化急救护理措施,对两组临床急救效果、不良心脏事件(MACE)、急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在预检分诊、首次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PCI治疗时间、再灌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心律失常、再次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急救护理质量满意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如皋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标准流程化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各个急救环节耗时,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急救效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标准流程化 急救护理 急救效果 心脏不良事件 急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