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S”管理模式在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关泰红 曹小勇 +2 位作者 刘宗辉 温晓梅 李谊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介绍了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配置现状及管理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指出了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管理可以改进病房单... 介绍了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配置现状及管理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指出了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管理可以改进病房单元内部分区布局、优化救治工作流程、节约救治时间、提升医护人员素养,从而提高战创伤救治质量和卫勤保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S”管理 野战医疗队 重伤急救病房单元 卫生帐篷 卫勤保障 野战方舱医院
下载PDF
儿科急救病房的病死率:南印度一所儿童医院的前瞻性研究
2
作者 张晶 樊寻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26,共1页
目的 印度有关儿科急救病房病死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急重症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研究 ,以确定与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对象和方法  1999年 ,连续观察印度马德拉斯医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急救病房两个月内入院的 12岁以下需... 目的 印度有关儿科急救病房病死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急重症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研究 ,以确定与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对象和方法  1999年 ,连续观察印度马德拉斯医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急救病房两个月内入院的 12岁以下需重症监护的患儿 ,并对其进行前瞻性纵向研究。结果 研究包括人口学参数、临床概况、诊断、治疗和入院后院内病死率。共有 115 5例患儿入选 ,死亡141例 ,病死率 12 .2 %。新生儿组病死率最高 (17.8% ) ,占总病死率的 67%。呼吸停止、喂养困难、新生儿窒息、早产是最常见的疾病。婴儿期呼吸停止、发热和惊厥较常见。对新生儿期 ,婴儿期及 1~ 12岁 3个年龄组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 ,以明确危险因素。日龄 <7d、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气性三凹征 ,肛指温差增大、需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是影响新生儿组病死率的重要因素。婴儿组的危险因素为低循环血量、呼吸衰竭、肛指温差增大、呼吸衰竭为 >1岁组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病房的病死率较高 ,尚需对可预防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患儿有低灌注和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时预后差 ,说明病情复杂、严重的患儿转入急救病房为时较晚。须在仅有较轻临床症状、体征的患儿中发现潜在的严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救病房 病死率 印度 儿童医院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帝视内镜在病房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丹 钟宝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4期40-41,45,共3页
目的 研究帝视内镜在病房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全麻气管插管治疗患者120例,按照1∶1比例配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帝视内镜气管... 目的 研究帝视内镜在病房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全麻气管插管治疗患者120例,按照1∶1比例配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帝视内镜气管插管,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插管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帝视内镜行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方便,应用安全,创伤小,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内镜 病房急救 气管插管
下载PDF
运用“五常法”加强急救外科病房安全管理
4
作者 韦秀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五常法 安全管理 急救外科病房
原文传递
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急救车的研制及其在灾害事故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岳茂兴 夏锡仪 +3 位作者 何东 卞晓星 李瑛 肖厚荣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目的为提高突发灾害事故伤员现场救护的水平,研制了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车,评价其价值。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及局部战争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 目的为提高突发灾害事故伤员现场救护的水平,研制了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车,评价其价值。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及局部战争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从车辆设备配置、技术功能等方面研制了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结果流动便携式1CU急救车上增加了救命性的手术功能及可移动的自动心肺复苏功能,即使在城市交通阻塞的情况下,伤病员也能在车上得到有效的救治。在突发灾害事故中得到了应用,能达到快速反应、有效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便携式 重症监护病房急救 快速反应 有效救护 危重病 现场急救
原文传递
沉痛悼念袁壮教授
6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29,共1页
我国著名儿童呼吸重症医学专家、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急救病房主任袁壮教授于2017年2月16日7时46分不幸因病辞世,享年80岁。
关键词 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专家 急救病房 呼吸
原文传递
讣告
7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40-240,共1页
著名儿童呼吸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硕十研究生导师、原儿科呼吸急救病房主任袁壮教授于2017年2月16日7:46分不幸因病辞世,享年80岁。袁壮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同年留校临床二院从事儿童呼... 著名儿童呼吸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硕十研究生导师、原儿科呼吸急救病房主任袁壮教授于2017年2月16日7:46分不幸因病辞世,享年80岁。袁壮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同年留校临床二院从事儿童呼吸急救专业工作。是联合国援建我国“儿科抢救中心(PICU)”设在中国医科大学中心的奠基人之一,曾任该中心主任。曾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辽宁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全科医学》特约审稿人、沈阳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袁壮教授医者仁术,面对患者的问题从来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不管是化验检查、影像资料还是病志书写、医嘱执行,他都会一一过问,推动着本学科严谨工作作风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科大学 主任医师 医学专家 急救病房 急救专业 急救医学 全科医学 主任委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