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斜厚煤层综放面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强 崔峰 +1 位作者 崔江 来兴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661,共5页
急斜厚煤层综放面支承压力分布范围确定是安全开采主要指标之一。以碱沟矿顶煤超前预裂为背景,基于开采技术条件与危险源辨识,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FLAC3D)模型,分析并揭示了弱化前后2巷中不同位置沿走向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超前... 急斜厚煤层综放面支承压力分布范围确定是安全开采主要指标之一。以碱沟矿顶煤超前预裂为背景,基于开采技术条件与危险源辨识,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FLAC3D)模型,分析并揭示了弱化前后2巷中不同位置沿走向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超前预裂顶煤前后,进-回风巷自底板起1.6m处压力均大于3.2m处,顶煤爆破预裂前两巷超前支承压力值较预裂后大,进-回风巷支承压力变化趋势迥异。现场监测表明:支承压力在0~10.0m内变化剧烈,10.0~50.0m范围内煤体支承压力保持平稳,为安全开采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厚煤层 综放开采 预裂爆破 支承压力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急斜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开采超前预爆破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子飞 来兴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5-849,共5页
对苇湖梁煤矿B1+2急倾斜煤层工作面的赋存环境和开采技术的复杂性、爆破参数及工艺优化,爆破效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成功实施了52 m高阶段煤体超前预裂爆破,有效弱化了煤体;最后采用RSM-SY5松动范围检测仪和YS(B)钻孔光学窥视仪检测了爆... 对苇湖梁煤矿B1+2急倾斜煤层工作面的赋存环境和开采技术的复杂性、爆破参数及工艺优化,爆破效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成功实施了52 m高阶段煤体超前预裂爆破,有效弱化了煤体;最后采用RSM-SY5松动范围检测仪和YS(B)钻孔光学窥视仪检测了爆破效果,并对爆破后支架的前后柱压力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爆破效果显著,为后续102 m和18 m高阶段煤体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急斜厚煤层 超前预爆破 52m阶段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急斜厚煤层巷道变形特征 被引量:24
3
作者 邹磊 来兴平 +2 位作者 王宁波 漆涛 蒋东晖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在急倾斜煤层的综放开采过程中,巷道变形与失稳对安全生产影响极为严重。乌鲁木齐矿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采煤层均为急倾斜特厚煤层,地压活动强烈,煤岩接触带巷道局部变形、冒顶与底鼓严重,且有局部垮塌现象。通过对大洪沟矿+555B1~B... 在急倾斜煤层的综放开采过程中,巷道变形与失稳对安全生产影响极为严重。乌鲁木齐矿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采煤层均为急倾斜特厚煤层,地压活动强烈,煤岩接触带巷道局部变形、冒顶与底鼓严重,且有局部垮塌现象。通过对大洪沟矿+555B1~B6巷道围岩松动范围进行监测分析与评价,其巷道总体稳定性较好,因其处于煤带转折附近,地质构造复杂,煤层错位、松散、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煤层 松动范围监测 稳定性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群采动应力畸变致诱动力灾害控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来兴平 杨毅然 +3 位作者 陈建强 葛睿智 崔峰 单鹏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0-1616,共7页
采动应力诱发的动力灾害是制约急斜特厚煤层群安全开采的难题之一。以乌鲁木齐矿区乌东煤矿动力灾害防控为目标,采用开采技术条件调查、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等方法与手段,揭示采动应力畸变致诱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表明:43号煤... 采动应力诱发的动力灾害是制约急斜特厚煤层群安全开采的难题之一。以乌鲁木齐矿区乌东煤矿动力灾害防控为目标,采用开采技术条件调查、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等方法与手段,揭示采动应力畸变致诱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表明:43号煤层产生的采动应力经其顶煤传导作用至层间夹持煤岩柱(sandwiched coal-rock pillar in seams,SCPS),同时受自重作用SCPS发生大变形,造成其倾向上部层位受拉伸应力而倾向下部层位受压缩应力,引发45号煤层+575水平南巷顶板应力高度集中,导致动力灾害频发。针对43号煤层工作面高于45号煤层工作面的开采布局,制定"先注水后爆破"解危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微震大事件频率由4.0次/min降至1.0次/min,电磁辐射峰值强度降至42.8 m V,动力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动力灾害 采动应力 层间夹持煤岩柱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动力学失稳现场声发射监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伟 来兴平 +3 位作者 漆涛 蒋东晖 张戈 田英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7,共5页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扰动区(Mining Disturbed Zone,MDZ)煤岩应力与变形规律复杂,采动影响下局部煤岩层滑移造成应力集中,使煤岩体产生"强烈"的动力学失稳与破坏。以大洪沟煤矿B3+6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声发...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扰动区(Mining Disturbed Zone,MDZ)煤岩应力与变形规律复杂,采动影响下局部煤岩层滑移造成应力集中,使煤岩体产生"强烈"的动力学失稳与破坏。以大洪沟煤矿B3+6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监测,分析采动条件下煤岩介质动力学失稳及破坏规律,为制定解危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动力学失稳 声发射 监测预报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扰动区(MDZ)煤岩体动力学变形失稳过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建涛 来兴平 +1 位作者 崔峰 单鹏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7-402,共6页
为研究急斜特厚煤层开采扰动区(Mining Disturbed Zone,MDZ)内煤岩动力学灾害控制问题,综合利用现场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与光学钻孔影像(Borehole Optical Image,BOI)技术方法,并依托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特厚煤层煤岩体动力学灾... 为研究急斜特厚煤层开采扰动区(Mining Disturbed Zone,MDZ)内煤岩动力学灾害控制问题,综合利用现场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与光学钻孔影像(Borehole Optical Image,BOI)技术方法,并依托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特厚煤层煤岩体动力学灾害控制为工程背景,揭示了急斜特厚煤层开采环境条件下深部开采扰动区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急斜煤层深部煤岩破裂与变形过程中"波-力"指标演化分为5个阶段(初始压密→破裂萌生→破裂加速→整体破坏→能量急剧释放);开采扰动区内覆层煤岩体局部动态演化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局部应力畸变诱发煤岩体整体结构失稳和致灾;煤岩体变形破坏致灾是开采深度、煤岩体禀赋性、顶底板夹持结构及应力非对称效应共同作用结果,为急斜特厚煤层动力学灾害预报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煤岩体 动力学变形破裂 声发射 钻孔光学影像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动态运移规律及其控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云鹏 崔峰 +1 位作者 杨文化 尉迟小骞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3,共8页
为研究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的运移规律,以乌鲁木齐乌东煤矿北采区45号特厚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相似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时,采空区顶板在倾斜方向的不同层位... 为研究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的运移规律,以乌鲁木齐乌东煤矿北采区45号特厚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相似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时,采空区顶板在倾斜方向的不同层位上表现出不同的运移特征;顶板从空间上依次可分为挤压失稳区、滑移失稳区、回转失稳区;获得挤压失稳区顶板的变形挠曲函数,滑移失稳区顶板失稳的必要条件以及回转失稳区顶板发生二次断裂的位置;最后提出了对顶板实施井下与地表相结合的弱化方案并进行了优化。揭示了采空区顶板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板将在空间上产生"挤压-滑移-回转"有规律的交替运动。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顶板的治理以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顶板运移 相似模拟 力学模型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残留煤柱稳定性分析及其动力灾害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云鹏 崔峰 +1 位作者 杨文化 尉迟小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664,共8页
为研究急斜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残留煤柱的稳定性及其应力异常区引起的回采安全问题,以乌鲁木齐矿区乌东煤矿南采区87°急斜特厚煤层为研究背景,运用块体理论构建了残留煤柱滑移失稳力学模型,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开采扰动下... 为研究急斜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残留煤柱的稳定性及其应力异常区引起的回采安全问题,以乌鲁木齐矿区乌东煤矿南采区87°急斜特厚煤层为研究背景,运用块体理论构建了残留煤柱滑移失稳力学模型,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开采扰动下残留煤柱的应力演化特征,提出了残留煤柱分段深孔爆破弱化的卸压措施。结果表明:当煤层倾角α,顶板侧围岩与残留煤柱的摩擦系数μ1,底板侧围岩与残留煤柱的摩擦系数μ2之间满足α>arctan(μ1+μ2)时,残留煤柱将发生滑移失稳;残留煤柱易使顶底板应力状态改变,在开采扰动和顶底板高应力双重作用下,残留煤柱极易诱发动力灾害;卸压措施有效削减残留煤柱内部储存的应力强度,降低动力灾害的发生频率,实现工作面安全通过煤柱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残留煤柱 力学模型 动力灾害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兵 王之禾 +1 位作者 刘志双 张建华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年第8期95-97,共3页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对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尤为重要。基于2637试验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实测结果,通过相似模拟实验观测和数据分析,顶板周期来压步距在12~18m之间,工作面支架阻力最大值为1067.6kN,低于额定值,表明所...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对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尤为重要。基于2637试验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实测结果,通过相似模拟实验观测和数据分析,顶板周期来压步距在12~18m之间,工作面支架阻力最大值为1067.6kN,低于额定值,表明所选支架可以在整个生产期间提供可靠的支护强度保证。为该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及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模拟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急斜特厚煤层巷道松动圈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子飞 柴鑫 《神华科技》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大洪沟煤矿地下巷道松动圈及钻孔窥视的联合监测,同时结合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555B1~B6巷道的失稳主要受局部地质因素和整体岩体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提出顶底帮支护与巷道局部破坏后的重新支护宜强不宜弱的论点与... 通过对大洪沟煤矿地下巷道松动圈及钻孔窥视的联合监测,同时结合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555B1~B6巷道的失稳主要受局部地质因素和整体岩体结构因素的共同影响。提出顶底帮支护与巷道局部破坏后的重新支护宜强不宜弱的论点与矿压控制措施,为后续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层 松动圈监测 稳定性
下载PDF
煤层俯孔超前预裂注水技术在急斜坚硬特厚煤层水平分层轻型放顶煤工作面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贵荣 刘永强 +1 位作者 李明 苗伟东 《山西煤炭》 2014年第12期8-9,14,共3页
根据王家山煤矿一、二号井急斜坚硬特厚煤层水平分层走向长臂轻型放顶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因煤质坚硬、煤层有冲击倾向性易于集聚弹性能等客观条件,导致回采过程中顶煤不宜放出、回采率低、坚硬煤体易生矿压显现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技... 根据王家山煤矿一、二号井急斜坚硬特厚煤层水平分层走向长臂轻型放顶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因煤质坚硬、煤层有冲击倾向性易于集聚弹性能等客观条件,导致回采过程中顶煤不宜放出、回采率低、坚硬煤体易生矿压显现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技术方案研究,提出采用用煤层俯孔超前预裂注水技术,使其具有顶煤弱化破碎效果好、兼有煤体预裂卸压作用、省工省时便于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特煤层 顶煤超前俯孔注水 回采率 卸压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参数研究
12
作者 温星星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年第11期98-99,104,共3页
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参数的合理选取,对提高顶煤回采率和降低含矸率极其重要。根据某矿2637放顶煤工作面的实际条件,通过理论计算和相似模拟试验,对该矿放顶煤工作面的放煤参数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该矿首选放煤方式为多轮间隔放煤方式... 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参数的合理选取,对提高顶煤回采率和降低含矸率极其重要。根据某矿2637放顶煤工作面的实际条件,通过理论计算和相似模拟试验,对该矿放顶煤工作面的放煤参数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该矿首选放煤方式为多轮间隔放煤方式,合理放煤步距为0.8m(一采一放),采放比为1∶2.9。在该放煤参数下,该矿放顶煤工作面达到了高产高效水准,且回采率最大,为类似工作面的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放煤参数 相似模拟 回采率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掘进防冲技术实践及安全管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三龙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第22期108-110,共3页
基于乌东煤矿掘进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巷道返修难度大的现状,开展了较多技术研究和防治实践。文章在钻屑法危险性预测的前期基础上,采用地应力监测等手段对危险区域进行监测。对具备冲击危险的区域,综合采用巷帮煤岩体卸压爆破、穿层... 基于乌东煤矿掘进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巷道返修难度大的现状,开展了较多技术研究和防治实践。文章在钻屑法危险性预测的前期基础上,采用地应力监测等手段对危险区域进行监测。对具备冲击危险的区域,综合采用巷帮煤岩体卸压爆破、穿层动压注水卸压等卸压措施,削弱了矿压显现强度,有效降低了掘进工作面强矿压显现时对巷道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强矿压显现 防冲技术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地质雷达的急斜特厚煤层顶板致裂及其效果评价
14
作者 李云鹏 侯永鹏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2,146,共5页
急斜特厚煤层采空区顶板垮落特征和缓斜煤层不同,容易形成悬空顶板,从而诱发动力灾害。以乌鲁木齐乌东煤矿北采区45°煤层为背景,通过地质雷达对采空区顶板的塑性区变化特征实施综合立体探测。探测结果表明:随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 急斜特厚煤层采空区顶板垮落特征和缓斜煤层不同,容易形成悬空顶板,从而诱发动力灾害。以乌鲁木齐乌东煤矿北采区45°煤层为背景,通过地质雷达对采空区顶板的塑性区变化特征实施综合立体探测。探测结果表明:随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没有发生较大的垮落,形成悬空顶板。提出对采空区顶板实施井下注水与爆破耦合致裂以及地表深孔爆破相结合的致裂方案。现场采用微震监测得出,顶板致裂方案有效减少了采空区顶板突然垮落所造成的动力灾害发生的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地质雷达 顶板致裂 深孔爆破 微震监测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分层综放面自燃火灾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常红 《煤炭科技》 2020年第5期68-71,共4页
为解决急斜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工作面煤自燃灾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的问题,以5521-15工作面煤自燃火灾治理为例,分析了分层综放面自然发火原因,预测了主要自然发火的位置,依此制定了采空区埋管与高位钻孔灌注三相泡沫灭火,工作面均压堵漏和... 为解决急斜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工作面煤自燃灾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的问题,以5521-15工作面煤自燃火灾治理为例,分析了分层综放面自然发火原因,预测了主要自然发火的位置,依此制定了采空区埋管与高位钻孔灌注三相泡沫灭火,工作面均压堵漏和快速推进防火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经现场应用,快速有效的消除了采空区立体隐蔽自燃火灾隐患,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分层综放面 自燃火灾 三相泡沫 均压堵漏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覆层类椭球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来兴平 孙欢 +1 位作者 单鹏飞 邱华富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6-720,共5页
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 Caving,HSTCC)工作面覆层结构稳定性预测对安全开采至关重要。以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特厚煤层安全开采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探测等综合方法,揭示了HSTCC条件下覆层... 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 Caving,HSTCC)工作面覆层结构稳定性预测对安全开采至关重要。以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特厚煤层安全开采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探测等综合方法,揭示了HSTCC条件下覆层类椭球体结构形成过程与局部化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工作面覆层垂向变形演化非对称趋势显著,顶煤与上覆残留煤矸复合形成非对称"拱结构"并演化为典型倾斜椭球体结构;拱角与拱顶煤岩滑落失稳,造成工作面局部压力畸变并诱发动力学灾害。这对急斜特厚煤层覆层结构和高度留设设计和灾害防治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覆层 煤岩动态演化 类椭球体结构 失稳致灾
原文传递
急斜煤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建涛 来兴平 闫瑞兵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9,共7页
针对乌东煤矿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问题,采用变形失稳理论构建了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力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上覆高阶段残留高阶段煤柱动态失稳过程及应力演化规律,揭示了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 针对乌东煤矿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问题,采用变形失稳理论构建了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力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上覆高阶段残留高阶段煤柱动态失稳过程及应力演化规律,揭示了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机理,提出了覆层残留高阶段煤柱诱发失稳防治措施,开展了基于微震监测的动力失稳防治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推近及推过高阶段煤柱过程中形成的应力持续性高度集中是诱发动力失稳产生的力源;工作面前方的应力增高区与煤柱形成的应力集中区产生叠加效应,应力集中系数最高达到3.7倍;将距高阶段煤柱不同位置时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峰值划分为3个区域(平稳区、过渡区、叠加区),确定高阶段煤柱诱发动力失稳危险区在煤柱前方0~60 m。动力失稳防治实践表明:采取煤岩注水、卸压爆破耦合致裂措施对上覆残留高阶段煤柱解危,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完成解危效果评估,保障工作面安全通过了上覆残留高阶段煤柱的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覆层残留煤柱 剪切滑移破坏 动力失稳 微震监测
原文传递
Study on first caving fracture mechanism of overlying roof rock in steep thick coal seam 被引量:3
18
作者 Zhang Bei Cao Shengg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Based on the elastic plate theory,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in plate for the first caving of overlying roof rock in steep mining face was establish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deflec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 Based on the elastic plate theory,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in plate for the first caving of overlying roof rock in steep mining face was establish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deflec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roof rocks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5-103 panel in Shanxi,the failure of roof rocks and the influence of seam dip on it during the exploitation wer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Meanwhile, the first c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lying rock in the steep coal sea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its stress contou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p angle has a distinct influence on the caving interval and the first caving interval for the 5-103 panel is 37 m in theory. Finally, a systematic monitoring on the behavior of rock pressures was conducted. The measur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steep coal seam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pMining fieldInitial fracture intervalThin plate theoryCoal pressure monitor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