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合并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者宫颈高级别病变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毛佳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98-202,共5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HR-HPV阳性且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370例,按照TCT结果...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HR-HPV阳性且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370例,按照TCT结果分为宫颈细胞学正常组177例、≤LSIL组104例和≥HSIL组89例;按照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正常及炎症组185例、CINI-II组99例、CINⅢ及宫颈癌组86例。应用PCR及导流杂交方法,对研究对象宫颈脱落细胞行性传播病原体检测。结果:宫颈细胞学正常组、≤LSIL组、≥HSIL组沙眼衣原体(CT)、微小脲原体(UP)、角脲支原体(UU)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HSIL组生殖支原体(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率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组(P<0.05),正常组与≤LSIL组NG、HSV-2感染率无差异(P>0.05);≥HSIL组性传播病原体单一感染率高于正常组、≤LSIL组(P<0.05),正常组与≤LSIL组单一感染率无差异(P>0.05);宫颈细胞学正常组、≤LSIL组、≥HSIL组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正常及炎症组、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UP、UU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CINⅢ及宫颈癌组NG、HSV-2感染率高于正常及炎症组(P<0.05),正常及炎症组与CINI-II组NG、HSV-2感染率无差异(P>0.05),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CT感染率高于正常及炎症组(P<0.05),CINI-II组与CINⅢ及宫颈癌组CT感染率无差异(P>0.05),正常及炎症组、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UP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细胞学≥HSIL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UU感染与宫颈细胞学≥HSIL无相关性(P>0.05),UP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UU感染与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无相关性(P>0.05)。结论:UP感染及多重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增加HR-HPV阳性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性传播病原体感染 宫颈组织 宫颈高级别病变 相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雯 孙媛媛 +4 位作者 李华 赵虹 白会会 范琳媛 刘朝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HPV检测结果阳性的154例设为研究组,阴性的501例设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间STI病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58%对50.50%,P=0.001)。HPV感染组中非常明确的STI病原体,即沙眼衣原体(CT)、生殖支原体(Mg)、淋病奈瑟菌(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总检出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9%(P=0.006)。人型支原体(Mh)在HPV感染组的检出率高于阴性组(7.79%对3.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均为解脲支原体(UU),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99%对48.10%,P=0.001),研究组中有19.8%为UU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8.70%(P=0.004),UU中以单一型微小脲原体(Up)阳性为主(79.49%对83.11%),Up3(38.46%对32.42%)、Up6(32.05%对35.16%)和Up1(8.97%对14.61%)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Uu)感染仅在≥25岁组中呈现出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③患者年龄随着共感染STI病原体的种类增加而显著降低(P=0.002)。④两组间阴道微生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TI病原体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无明显相关。⑤STI病原体与HPV感染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u感染是发生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0,95%CI:1.114~6.164,P=0.027),UU亚型及STI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将显著增加HPV的感染风险(OR=1.594,95%CI:1.070~2.375;OR=1.666,95%CI:1.245~2.229,P<0.05)。结论单一型UU是女性下生殖道的常驻菌群,与HPV感染并无相关。CT、Mg、NG、HSV-Ⅱ以及STI病原体、UU亚型的多重感染与HPV感染有关,尤其应关注≥25岁女性的STI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性传播病原体感染 生殖支原体 阴道微生态 子宫颈癌
下载PDF
下生殖道常见性传播病原体检测及其与HPV感染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连爽 马国强 +3 位作者 米玲 杨金金 云科 郭晓临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7-461,共5页
目的检测性传播感染(STIs)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CT)、人型支原体(MH)、微小脲原体(UP1、3、6、14)和解脲脲原体(UU)等在女性下生殖道的感染率,探讨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 目的检测性传播感染(STIs)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CT)、人型支原体(MH)、微小脲原体(UP1、3、6、14)和解脲脲原体(UU)等在女性下生殖道的感染率,探讨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的36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及导流杂交方法,对受试者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STIs病原体、HPV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对需要行阴道镜活检的受试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CIN组和子宫颈癌组,比较STIs感染在组间的差异。结果 (1)在360例受试者中,215例被检出STIs感染,感染率为59.7%,6种检出率较高的STIs病原体为UP6、UP3、MH、UU、CT、UP1,感染率分别为20.6%、19.2%、18.6%、10.3%、9.7%、7.5%;在感染类型中,STIs以混合型感染为主,其中单一、双重和多重感染率分别为41.3%、37.3%、21.4%;HPV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其中单一、双重、多重感染率分别为82.4%、14.1%、3.5%;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之间STIs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8,P<0.05),表明两者之间感染具有一致性。(2)10种STIs病原体与HPV感染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UP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之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OR=4.579,95%CI 1.607~13.048,P<0.05;UP1:OR=1.100,95%CI 1.060~1.140,P<0.05),提示MH、UP1感染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MH、UU感染率在子宫颈细胞学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χ^2=6.259,P<0.05;UU:χ^2=5.623,P<0.05),提示MH和UU感染与子宫颈细胞学异常呈正相关。(4)HPV感染女性中STIs感染率在病理组织学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HPV感染导致CIN乃至浸润癌的过程中与STIs病原体的感染无关。结论 HPV感染女性一般伴随STIs混合感染,两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下生殖道MH、UP1、UU感染是HPV感染和CIN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性传播病原体感染 原体 患病率 子宫颈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