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疾病进程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秀荣 任洪佳 +1 位作者 陈黎明 韩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89-790,共2页
目的 了解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 PCR法检测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组织、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 HPV、HSV- 2、CT和 NG 4种病原微生物存在状况。结果 在宫颈组织中合并感染时 ,4种病原微... 目的 了解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 PCR法检测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组织、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 HPV、HSV- 2、CT和 NG 4种病原微生物存在状况。结果 在宫颈组织中合并感染时 ,4种病原微生物由于其间的相互作用 ,可促进宫颈疾病的进程 ,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结论 在检测宫颈炎等良性病变发现有病原微生物合并感染时 ,应提高警惕 ,及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 宫颈疾病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淋球菌等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 被引量:3
2
作者 冯文曦 曹红卫 +2 位作者 赵静怡 郑红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57-1357,1360,共2页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技术 检测 淋球菌 传播疾病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风险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山 赵世文 +1 位作者 段智泉 王旭彬 《卫生软科学》 2012年第11期974-975,共2页
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固体废物、液体废物)的产生、流转、处置和控制等方面,分析感染性废物风险的关键点,提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风险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感染废物 生物安全
下载PDF
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敏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常见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简称药敏)试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儿科收治的132例尿路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132例患儿尿液共培养出141株菌株...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常见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简称药敏)试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儿科收治的132例尿路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132例患儿尿液共培养出14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85.11%),排前3位的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8.79%)、奇异变形杆菌(6.38%)及肺炎克雷伯菌(4.96%);革兰阳性菌共19株(13.48%),排前2位的菌株为粪肠球菌(7.09%)和屎肠球菌(4.26%);同时,在尿菌培养中还培养出真菌2株(1.42%)。革兰阴性菌感染时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病情较严重患儿应尽早采用美罗培南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时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仅对急危重症感染患儿应用。结论导致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同时,观察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路感染 病原微生物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江丽丹 陈华南 高裕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3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7),对照组行常规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先进行微生物检测,...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3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7),对照组行常规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先进行微生物检测,然后依照检测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分析134例病原菌类型,对比两组感染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134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8株,其中G^(+)菌46株(35.94%),G^(-)菌43株(33.59%),真菌39株(30.47%);观察组总感染率、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可以准确诊断病原菌类型,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感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感染疾病 病原菌类型
下载PDF
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对于阴道微生态及HPV感染的相关讨论
6
作者 康龙 杨晓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阴道微生态,作为构成人体五大微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内部菌群多样且分型复杂,构成了女性生殖道健康的一道关键防御机制,同时也是女性阴道不可或缺的屏障之一。这一微生态系统由阴道独特的解剖结构、丰富的阴道菌群、女性内分泌调节系... 阴道微生态,作为构成人体五大微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内部菌群多样且分型复杂,构成了女性生殖道健康的一道关键防御机制,同时也是女性阴道不可或缺的屏障之一。这一微生态系统由阴道独特的解剖结构、丰富的阴道菌群、女性内分泌调节系统以及阴道局部的免疫系统共同构建而成。多种因素在这个微环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阴道微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状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行为传播。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STI)病原体可能通过破坏子宫颈黏膜完整性、增强HPV病毒复制等机制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诱发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aginal microecolog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ve microeco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is diverse and complex in its internal flora, which constitutes a key defense mechanism of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health, and is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barriers of female vagina. This microecosystem is built by the unique anatomy of the vagina, the rich vaginal flora, the female endocrine regulatory system, and the local immune system of the vagina. A variety of factors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this microenvironment, and jointly maintain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he vaginal microecosystem. The main transmission route of the human papilloma virus is sexual transmiss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rtain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STI) pathogens may be able to induce precancerous lesions by destroy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cervical mucosa and enhancing the replication of the HPV virus in high-risk HPV types. Persistent infec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病原感染 阴道微生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中医院校应加强新出现及复燃的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教学
7
作者 关洪全 包牧莹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 277-278,共2页
由于微生物的受异、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某些宿主自身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新出现和“复燃”的感染性疾病明显增多,已引起世界瞩目,而目前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对新出现及复燃的感染性疾病痛原微生物的教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 由于微生物的受异、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某些宿主自身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新出现和“复燃”的感染性疾病明显增多,已引起世界瞩目,而目前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对新出现及复燃的感染性疾病痛原微生物的教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随着感染性疾病变化的趋势.在医学微生物学原有的教学时数内,采取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措施.以加强其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疾病 新出现 复燃 病原微生物 中医院校 前部 改变 教学时数 校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实验诊断
8
作者 曹英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927-928,共2页
0引言 感染性腹泻病是一大类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广的常见传染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为传染病之首,因此快速、敏感、特异地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均具重要意义.能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infectious diarrheal pathogenic microorgani... 0引言 感染性腹泻病是一大类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广的常见传染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为传染病之首,因此快速、敏感、特异地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均具重要意义.能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infectious diarrhea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IDPM)近50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与寄生虫四大类.它们种类繁多,结构与化学组成复杂,代谢产物复杂,核酸类型、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特性也显著不同利用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的不同以及功能表达的不同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诊断技术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不仅对IDPM的生物学特性有所认识,还要对实验诊断技术的技术特点、优缺点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选择适当的实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腹泻 微生物 诊断 感染 病原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与阴道感染的其它病原微生物关系的探讨
9
作者 傅炜昕 侯晓娜 +1 位作者 杨婧 丁雪松 《沈阳部队医药》 2004年第2期111-111,共1页
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可以通过性传播。以往认为其主要病原是阴道加德纳菌(CV),该菌常与厌氧菌共生,故也有人称之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或加德纳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BV... 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可以通过性传播。以往认为其主要病原是阴道加德纳菌(CV),该菌常与厌氧菌共生,故也有人称之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或加德纳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BV感染可由CV单一引起,也可由CV与其它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阴道病 阴道感染 病原微生物 妇科疾病 非特异阴道炎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10
作者 次白 巴桑央吉 《西藏医药》 2009年第2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感染疾病 病原微生物检测 检验诊断技术 诊疗 临床表现 人口老龄化 病原生物 人口流动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陈佳美 周建亮 罗家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8期26-30,共5页
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可感染机体各个部位,以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流感染常见。不同部位的感染所出现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感染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差甚大,轻者可自愈,重者使用多种高级别抗生素仍未见好... 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可感染机体各个部位,以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流感染常见。不同部位的感染所出现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感染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差甚大,轻者可自愈,重者使用多种高级别抗生素仍未见好转,但早期明确病原菌种类并使用敏感抗生素可明显改善愈后。传统病原检查方法耗时长且准确性较低,大多需提前做出假设,甚至完全依靠临床经验,但病原体种类之多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mNGS)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从常见病原体感染到罕见病原体感染的检测都有运用。与传统方法比较,mNGS可同时测序标本中所有病原体且耗时短,填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为了能将mNGS更好地运用于临床,需要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 感染疾病 病原检测 展望
下载PDF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被引量:2
12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年第4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运输管理 微生物 高致病 样本 人类 感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管理条例 微生物实验室
下载PDF
不同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长江 《医学综述》 2002年第9期512-513,共2页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成人 感染心内膜炎 抗生素 治疗
下载PDF
口腔病原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三宅洋一郎 姚桢 《日本医学介绍》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关键词 口腔病原微生物 感染疾病 口腔菌群 牙周病
下载PDF
关注外源性输入型动物疫病跨区域入侵——探究堵住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及危害与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天卫 《中国动物保健》 2007年第9期76-77,共2页
由于长期、大量、多渠道地从境外引进动物,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以及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检疫检验,加之信息沟通不畅,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不力,使许多动物疫病特别是区域原本没有的动物疫病也伴随着动物的大量引进而传入。近10年来... 由于长期、大量、多渠道地从境外引进动物,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以及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检疫检验,加之信息沟通不畅,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不力,使许多动物疫病特别是区域原本没有的动物疫病也伴随着动物的大量引进而传入。近10年来,已有多种动物疫病跨区域传入我省,如禽流感和近期发生的蓝耳病已有入侵苗头。笔者指出,多种动物疫病传入,凸显了对跨区域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检验的软肋。近几年,面对国内外动物疫病复杂多变,在对检疫检验要求日益严格的新形势下,对各级检疫检验部门的要求和检疫检验水平能否与之相适应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而且,畜牧养殖业历来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特别是动物疫病多发难防,可能在旦夕之间使饲养的动物损失殆尽。由于动物疫病日趋复杂,为了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保障畜牧养殖业安全生产,农业部制定发布了国内异地引进种用动物审批条款和检疫管理办法等防范措施。各省也应加强对从境外跨区域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风险评估,出台一些相应的细则或要求,将防范措施建立在科学风险评估基础上,在引种前,要对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能造成的动物疫病传入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其盲目性造成的动物疫病侵入、传播,从而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传播途径 跨区域 病原微生物 入侵 输入型 外源 检疫检验
下载PDF
2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娄俊丽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0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236例资料,统计其尿液样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其阳性尿液中病原菌分布及...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236例资料,统计其尿液样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其阳性尿液中病原菌分布及其对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中,52例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其阳性率为22.03%;而52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52株,其中42株为革兰阴性菌占80.77%,7株为革兰阳性菌占13.46%和3株为真菌占5.77%;革兰阴性菌中阴沟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最高(均为75.00%);变形菌属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最高(均为60.0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最高(均为71.43%);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最高(占80.9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尿道感染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其对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肾病综合征 尿道感染 病原微生物 耐药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丹 李静怡 黄荷凤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83-486,504,共5页
人类生育为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妊娠妇女及其胎儿在受孕、妊娠、分娩到围生期的任何阶段都极易受到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对生殖健康造成的影响主要视妊娠的不同阶段而定,而母体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并存的感染等也是影... 人类生育为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妊娠妇女及其胎儿在受孕、妊娠、分娩到围生期的任何阶段都极易受到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对生殖健康造成的影响主要视妊娠的不同阶段而定,而母体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并存的感染等也是影响因素。明确各种感染和生物因素对生殖功能的作用机制和阻断途径、对感染和生物因素的生殖毒作用进行早期预警和有效干预,是促进生殖健康、提高生殖质量的关键。就女性生育各阶段各种病原体感染与生殖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早产 不育 女(雌) 生殖 病原微生物 感染
下载PDF
IL-17^+ γδ T细胞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春林 张仁利 姚相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36-938,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依据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生物功能的不同将CD4+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类细胞亚群,直至2005年,Th17细胞(产生IL-17的CD4+T细胞)的发现使得传统的Th1/Th2亚群分类模式被打破[1-2]。Th17细胞能特异性地产生IL-17效应因子,并在... 长期以来,人们依据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生物功能的不同将CD4+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类细胞亚群,直至2005年,Th17细胞(产生IL-17的CD4+T细胞)的发现使得传统的Th1/Th2亚群分类模式被打破[1-2]。Th17细胞能特异性地产生IL-17效应因子,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近几年免疫学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 病原微生物感染 TH1/TH2亚群 TH17细胞 自身免疫疾病 IL-17 感染疾病 细胞亚群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微生物检验工作现状探析
19
作者 王丹丹 李泽民 +1 位作者 罗飞 苏元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21-25,共5页
目的 研究基层医疗机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工作现状与不足,探索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水平的方法。 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送检的标本进行实验... 目的 研究基层医疗机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工作现状与不足,探索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水平的方法。 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送检的标本进行实验室培养,并对得到的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送检的合格标本总数8 627份,检出病原菌1 739株,检出率为20.15%,其中革兰阳性菌株646株占37.15%,革兰阴性菌株1 093株占62.85%,并得到主要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谱。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工作存在不足。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本地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本地区革兰阳性致病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葡萄糖球菌为主。基层医疗微生物检验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疾病 微生物标本检验 病原菌谱
下载PDF
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燕湘 吴秋梅 张培毅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7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正确的临床及病原学诊断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方法患者共340例。年龄60~87岁,男性214例,女性120例。有明确基础疾病的占84.7%,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化验外周血白细胞增高,X线...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正确的临床及病原学诊断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方法患者共340例。年龄60~87岁,男性214例,女性120例。有明确基础疾病的占84.7%,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化验外周血白细胞增高,X线或CT片显示肺部炎症影像。将痰培养结果阳性的病人分为两组:60-70岁为A组;71-80岁以上为B组。结果在340例病人中,痰培养阳性174例。细茵检出率51.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3%,革兰阳性球茵占22.4%,真菌占163%。B组细菌检出率、革兰阴性杆茵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仍为革兰阴性杆菌,在发病初期病原学结果尚未明确时做为经验治疗应首选敏感性高的药物。要注意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部感染 病原微生物 药物敏感 抗生素 细菌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