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制侮辱与强制猥亵关系之辨析——性自主法益观下性侵行为新解
1
作者 徐思秋 王焕婷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强制侮辱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侮辱罪界分的主流标准是:为满足性欲而实施奸淫以外的行为是强制猥亵妇女犯罪,为满足精神刺激而实施猥亵以外的行为是强制侮辱妇女犯罪,出于报复动机而非流氓动机的公然侮辱行为构成侮辱犯罪。这种以... 强制侮辱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侮辱罪界分的主流标准是:为满足性欲而实施奸淫以外的行为是强制猥亵妇女犯罪,为满足精神刺激而实施猥亵以外的行为是强制侮辱妇女犯罪,出于报复动机而非流氓动机的公然侮辱行为构成侮辱犯罪。这种以人格尊严是三罪共同法益为前提的论断,难以为现有立法模式提供正当性,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之法益是性自主权,侮辱罪之法益是名誉权。前者有别于后者之关键在于前者是侵犯被害人性自主权的性侵行为。从主观不法角度认定性侵行为存在诸多缺陷,应从客观不法角度将性侵行为界定为能够满足性欲的行为,并实现对强制侮辱妇女罪之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猥亵 强制侮辱 侮辱罪 法益 性侵行为
下载PDF
麻醉型性侵案中的证据运用难题
2
作者 朱梦妮 周姝希 《时代法学》 2023年第5期90-98,共9页
不同于以暴力、胁迫为手段实施的常规性侵害案件,麻醉型性侵案是指行为人利用麻醉物质致使被害人不知反抗,从而实施强奸、强制猥亵等行为。此类案件的证据具有隐蔽性、时限性和高度依赖科学技术的特点,导致案件对于证据的收集、审查的... 不同于以暴力、胁迫为手段实施的常规性侵害案件,麻醉型性侵案是指行为人利用麻醉物质致使被害人不知反抗,从而实施强奸、强制猥亵等行为。此类案件的证据具有隐蔽性、时限性和高度依赖科学技术的特点,导致案件对于证据的收集、审查的重点与常规性侵害案件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要求,审前的证据收集应遵守合法、客观、及时、全面的原则展开,注意对麻醉行为、性交行为和猥亵行为的差异化提取,真实记录各方言词证据,结合逻辑推理采集能印证的其他案件信息。在法庭调查中,注意审查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结合多种证据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完善证据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行为 证据收集 证据审查 麻醉物质
下载PDF
网络直播性侵行为加重情节的认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秉政 《中国检察官》 2021年第6期25-29,共5页
对于性侵害犯罪,我国刑法将"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作为此类犯罪的加重情节。对于网络直播性侵害行为,其在法益的侵害程度上完全能够达到加重情节的要求。但在解释路径上,还需要进一步厘清。要构成"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quo... 对于性侵害犯罪,我国刑法将"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作为此类犯罪的加重情节。对于网络直播性侵害行为,其在法益的侵害程度上完全能够达到加重情节的要求。但在解释路径上,还需要进一步厘清。要构成"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不仅要求行为场所具有"公共属性",还要求其侵害行为在犯罪过程中存在被他人感知的可能性。在网络直播的环境下,信息网络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能够实现场所性质的转化,扩展人的感知能力和"在场"的方式,从而得以适用加重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当众 网络直播 性侵行为
原文传递
校园性侵的治理与防范——教师不当性行为的引诱模式及预防研究——以女教师性侵学生为例
4
作者 詹姆斯·努尔【美】 陈波(译)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8年第3期4-13,共10页
过去的十年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当性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案件当事人甚至被追诉。公众对于女教师性侵学生事件的反应说明了社会中对性犯罪的性别偏见仍然存在。本文介绍了有关女教师性侵学生的学术观点,并梳理了性侵的行为模式和征... 过去的十年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当性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案件当事人甚至被追诉。公众对于女教师性侵学生事件的反应说明了社会中对性犯罪的性别偏见仍然存在。本文介绍了有关女教师性侵学生的学术观点,并梳理了性侵的行为模式和征兆。目前解决教师性侵行为的做法值得商榷,需要引入基本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性侵行为 犯罪 违法界限 学生受害
下载PDF
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害的文献研究评价——基于循证实践理念 被引量:4
5
作者 林萍 童峰 王颖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0-66,共7页
本文基于循证实践理念,通过系统检索CNKI、VIP等中文数据库截至2016年10月的文献,纳入已发表的31篇研究文献,运用归纳描述的定性研究方法 ,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导致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的原因。将导致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的原因分为社会、学... 本文基于循证实践理念,通过系统检索CNKI、VIP等中文数据库截至2016年10月的文献,纳入已发表的31篇研究文献,运用归纳描述的定性研究方法 ,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导致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的原因。将导致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的原因分为社会、学校、家庭、施害者、被害者五个方面来探讨,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女 性侵行为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印度“性侵”泛滥的内在根源及其出路
6
作者 肖光辉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7年第4期94-100,108,共8页
印度"性侵"泛滥,妇女普遍缺乏安全感,印度政府也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印度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对待性侵的态度,印度性侵犯罪仍然层出不穷,社会治安并未好转。"性侵"行为事关妇女人身安全与社... 印度"性侵"泛滥,妇女普遍缺乏安全感,印度政府也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印度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对待性侵的态度,印度性侵犯罪仍然层出不穷,社会治安并未好转。"性侵"行为事关妇女人身安全与社会稳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除了严厉打击性侵犯罪,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妇女人身安全外,印度还需要采取其他相关措施与方法配合解决,共同维护妇女权益,使印度妇女能够安全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行为 传统 根源
下载PDF
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目的——“年龄提高论”反思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详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102,共13页
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行为入刑的规范目的,不是“对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而是“对滥用信任地位发生性行为的禁止”。在解释论方面,“年龄提高论”面临各种难以合理解决的刑法教义学问题,“信任地位滥用论”则具有几大理论优势:与... 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行为入刑的规范目的,不是“对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而是“对滥用信任地位发生性行为的禁止”。在解释论方面,“年龄提高论”面临各种难以合理解决的刑法教义学问题,“信任地位滥用论”则具有几大理论优势:与我国宪法特别保护未成年女性的精神更加协调,在刑法规范体系内与其他相关条文的解释保持了逻辑一致性,为司法者处理特殊案件留下了合理出罪的解释空间等。考虑到“利用特殊职责关系”这一“不成文的构成要素”的司法证明难度太高,从刑事政策的维度考量,可以退一步将该构成要素的规范性质解释为立法上的推定规范。“立法推定说”完全满足设立“推定规范”所需的实体与程序的正当性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职责 性侵行为 同意年龄 不成文的构成要素 立法推定
原文传递
Small-volume solution current-time behavior study for application in reverse iontophoresis-based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被引量:4
8
作者 CHANG LingQian LIU ChunXiu +2 位作者 HE YinZeng XIAO HongHui CAI XinXi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223-230,共8页
The reverse iontophoresis-based glucose monitoring circumstance is similar to the small-volume solution in which mass diffusion controls the current response of the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In this study,the law of ... The reverse iontophoresis-based glucose monitoring circumstance is similar to the small-volume solution in which mass diffusion controls the current response of the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In this study,the law of mass transfer in this type of solution was analyzed and a mathema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pict the current-time behavior of the fabricated planar electrode used in the non-invasive meter designed by ourselves.A small-volume glucose solution was directly constructed on the electrode to simulate the reverse iontophoresis-based sensing condition.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was demonstrated by chronoamperometry.Animal assay was subsequently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model in determination of blood glucose.The results processed by the new method accurately traced the authentic value,confirm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new method and the potential in clin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nvasive detection current.time behavior small-volume solution mass transfer semi-infinite diffusion mathematic model
原文传递
Punitive Damages in China: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广新 Lin Wanp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第1期30-45,共16页
The revised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which sums up nearly twenty year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unitive damages regulations, sets out a model syst... The revised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which sums up nearly twenty year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unitive damages regulations, sets out a model system of punitive damages. These are in essence a special kind of penalty under a dual public-private legal system in which the punitive and deterrent functions of public law are realized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private law. Their applic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public law principle that the penalty should be proportionate to the offenc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penalty is appropriate aris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forms of punitive da^riages prescribed in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whether used separately or together, or in conjunction with or independently of fines or financial a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unitive damages regulations may overlap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s Food Safety Law and Tort Liability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 punitive damages aggravated tort FRAUD principleof proportional justi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