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性别系谱学批判:朱迪斯·巴特勒对性/性别二元论的驳斥
1
作者 张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为反对生理决定论,第二波女性主义者开始区分性与性别的概念。盖尔·鲁宾提出“性/性别体系”,将性别视为性经过社会生产过程的结果,促进了性别理论的发展。波伏瓦对性与性别的区分进一步固化了性/性别二元论,即性别由社会文化建构... 为反对生理决定论,第二波女性主义者开始区分性与性别的概念。盖尔·鲁宾提出“性/性别体系”,将性别视为性经过社会生产过程的结果,促进了性别理论的发展。波伏瓦对性与性别的区分进一步固化了性/性别二元论,即性别由社会文化建构形成,性则是性别的自然物质基础。朱迪斯·巴特勒反对性/性别二元论,认为它将性本身确立为不变的,这为强制的性别规范提供了本体论基础。她主张,性同性别一样是一种社会建构。为此,巴特勒运用福柯的系谱学方法对性、性别等基本范畴进行解构,消解了性/性别二元论的稳定性,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迪斯·巴特勒 性/性别二元论 系谱学
下载PDF
赛博女性主义对性别二元论的突破及其价值体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春枝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3,共7页
赛博女性主义脱胎于传统女性主义和技术女性主义,同时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二者。传统女性主义包括技术女性主义在内都属于性别二元论的分析模式,而赛博女性主义突破了性别二元论的分析模式,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可以相互融合... 赛博女性主义脱胎于传统女性主义和技术女性主义,同时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二者。传统女性主义包括技术女性主义在内都属于性别二元论的分析模式,而赛博女性主义突破了性别二元论的分析模式,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以模糊性别边界的方式实现性别平等。赛博女性主义突破性别二元论的价值在于赛博格概念有利于对自我的重新建构,进而推动文化多元,并促进女性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以此实现性别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女性主义 性别二元论 价值体现
原文传递
性别气质二元论的生成与破解——基于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的文化传播学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鹿锦秋 赵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9-62,共4页
文化传播中的性别气质二元对立论严重阻碍了两性气质的平等、自由发展。巴雷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为利器,立足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性,通过挖掘生成性别气质二元论的“刻板印象—补偿—幻觉—恢复”逻... 文化传播中的性别气质二元对立论严重阻碍了两性气质的平等、自由发展。巴雷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为利器,立足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性,通过挖掘生成性别气质二元论的“刻板印象—补偿—幻觉—恢复”逻辑,以及对父权制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合谋利用传媒制造性别气质二元论真相的揭露,提出树立科学辩证的“性别”观、根除父权制意识形态、打破传统性别劳动分工三者联动的解决路径,对破解当今文化传播中性别气质二元论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气质二元论 巴雷特 唯物主义女性主义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跨性别群体的媒介生存境遇和传播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宁 冯莉 《文学与文化》 201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近几年来跨性别人群在中国大众传媒中的呈现频度日趋增长,其媒介生存境遇值得关注。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中央电视台以及内地收视率排名前十位的省级卫视播所出的电视剧、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细读等方法,... 近几年来跨性别人群在中国大众传媒中的呈现频度日趋增长,其媒介生存境遇值得关注。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中央电视台以及内地收视率排名前十位的省级卫视播所出的电视剧、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探究这类群体是在怎样的电视叙事策略下被呈现的,他们的个体解放与电视生产逻辑之间是何种博弈关系,这些媒介形象又呈现出我国现阶段怎样的性别观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群体 大众媒介 生存境遇 性别二元论
下载PDF
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看语言性别研究
5
作者 李玉坤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两个重要概念,一为语言游戏,二为生活形式。前者强调了语言的不确定性、非理性,后者则引入语用环境或是社会文化环境确定言语的意义。而性别语言研究也经历了从早期的性别二元论到后期的后结构派女性主义的性别...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两个重要概念,一为语言游戏,二为生活形式。前者强调了语言的不确定性、非理性,后者则引入语用环境或是社会文化环境确定言语的意义。而性别语言研究也经历了从早期的性别二元论到后期的后结构派女性主义的性别观,文章从维氏后期动态的语言观以及对待模糊自然的日常语言的方法出发,借助维氏后期哲学里的这两个关键概念讨论早期性别语言研究即性别二元论存在的诟病以及后结构派女性主义对相对二元论的一些优势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哲学思想 语言游戏 生活形式 性别二元论 语言性别 后结构派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从性别歧视观看中西女性解放的差异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咪娜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女性解放是中西方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学术界也已经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如果没有将这一主题与中西方文化背景相联系,则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西方女性解放,应先对中西方性别歧视观(中国的关联式性别歧视观和... 女性解放是中西方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学术界也已经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如果没有将这一主题与中西方文化背景相联系,则很容易将两者混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西方女性解放,应先对中西方性别歧视观(中国的关联式性别歧视观和西方的二元论性别歧视观)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性别歧视观来把握中西女性解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式性别歧视观 二元论性别歧视观 中国 西方 女性解放
下载PDF
Light and Shadow Postgender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7
作者 ZHANG N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4期393-399,共7页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abbr. LHD) is composed by Ursula Le Guin as a "thought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postgender world on the planet of Gethen. By eradication of sexual difference and embracing the biologic...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abbr. LHD) is composed by Ursula Le Guin as a "thought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postgender world on the planet of Gethen. By eradication of sexual difference and embracing the biological fluidity and psychological androgeny, dualism is deconstructed, and a postgender intersubjective space is reconstructed between Genly Ai and Estraven, interluded by cyborg myth and postgenderism culture narratives. Moreover, Le Guin suggests a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mode ofyin-yang cycle from psychoanalytic light and shad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genderism INTERSUBJECTIVITY CYBORG science fiction NARRAT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