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
1
作者 胡贝克 张玫玫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1,127,共8页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被早期学术界抨击为对道德意识的放纵,除腐蚀社会风气以外,别无任何神圣力量可言。当代学术界在精英文学边缘化和大众文学市场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重新评价该类型小说时则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认为...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被早期学术界抨击为对道德意识的放纵,除腐蚀社会风气以外,别无任何神圣力量可言。当代学术界在精英文学边缘化和大众文学市场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重新评价该类型小说时则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认为惊悚小说以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从不同层面折射出该类型小说对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伦理关系的认知及其道德行为的评价,体现出马基雅维里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人性本质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评价准则。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视角探讨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虽然该类型小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反主流伦理的性别叙事为人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文学的镜像作用,为当代通俗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出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 性别伦理叙事 善恶判断 否定与肯定 后世影响
原文传递
《边城》的民族伦理与性别叙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玉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边城》在重塑中国形象时其叙事基点是张扬民族伦理;民族伦理表速框定着文本的性别叙事:失衡的自然性别设置、抽空与变形的社会性别意涵、诗性叙述背后的传统性别文化逻辑、女主人公的"失语"与"假借"、一潜一显两... 《边城》在重塑中国形象时其叙事基点是张扬民族伦理;民族伦理表速框定着文本的性别叙事:失衡的自然性别设置、抽空与变形的社会性别意涵、诗性叙述背后的传统性别文化逻辑、女主人公的"失语"与"假借"、一潜一显两代女性的爱情悲剧与民族历史文化命运表里互村的结构等,形成了特殊的民族社会性别形象;在女性及"边城"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寄予了作者关于民族和自我的想象,隐含着"内部东方主义"的文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民族伦理 性别叙事 民族社会性别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