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碗水端不平?中国家庭双向代际支持的性别悖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婷 钟晓慧 靳永爱 《社会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17,共22页
本研究基于三期中国老龄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家庭双向代际支持中的性别悖论,即女儿相对于儿子向父母提供的支持更多但父母却给予儿子更多支持的现象。本研究通过建立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的多元情境动机模型来解释该现象:女儿和父母... 本研究基于三期中国老龄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家庭双向代际支持中的性别悖论,即女儿相对于儿子向父母提供的支持更多但父母却给予儿子更多支持的现象。本研究通过建立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的多元情境动机模型来解释该现象:女儿和父母倾向于形成情感驱动与即时交换相混合的代际支持模式,具有日常性质;而儿子与父母倾向于形成文化规范和延时交换相混合的模式,具有托底性质。这两组模式的复合效应导致了群体层面的性别悖论。通过对性别悖论的探索,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剧烈社会转型背景下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张力,呈现出中国家庭向个体化转型过程中既受制于传统社会结构,同时也积极开展主动性文化实践的复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代际支持 性别悖论 多主体多元动机模型
原文传递
性别平等悖论:全球青少年数字性别鸿沟及其性别文化解释——基于PISA2018数据的跨国(区)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卫平 姜晓晖 张成龙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5,共17页
数字能力对信息时代女性的社会融入与赋权至关重要。尽管数字性别不平等或鸿沟已引起重视,但鲜有研究系统考察全球数字化性别不平等的真实现状及原因。受数字化不平等与社会性别平等文化理论的启发,利用PISA2018全球数据,采用跨国(区)... 数字能力对信息时代女性的社会融入与赋权至关重要。尽管数字性别不平等或鸿沟已引起重视,但鲜有研究系统考察全球数字化性别不平等的真实现状及原因。受数字化不平等与社会性别平等文化理论的启发,利用PISA2018全球数据,采用跨国(区)分析的方法考察青少年数字能力的性别不平等及文化解释的适用性,最终获得如下发现:其一,女性数字能力低于男性,该趋势在所有样本国家或地区均成立。其二,在控制多层次混淆因素后依然发现性别差距存在,证实了数字化性别不平等(鸿沟)的真实性。其三,基于多元回归技术的跨国(区)分析不仅未支持社会性别平等的解释,还发现了性别平等悖论的结论,即社会层面性别越不平等的地区,数字化性别鸿沟越小。同样令人讶异的是,社会数字态度的性别差异也无法有效解释该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鸿沟 PISA 数字能力 女性赋权 性别平等悖论
下载PDF
当代中国性别歧视的悖论
3
作者 刘睿娟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0年第2期182-183,共2页
说到当代中国的性别歧视,似乎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指的是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性别的原因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然而,文中从生育观念、受教育权利、职场性别选择、语言性别歧视等方面阐述当代中国... 说到当代中国的性别歧视,似乎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指的是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性别的原因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然而,文中从生育观念、受教育权利、职场性别选择、语言性别歧视等方面阐述当代中国性别歧视中存在的悖论,也促使人们对性别歧视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悖论 利益博弈 相对性别平等
下载PDF
在“社会”上贡献,于“市场”中受损--女性就业悖论及其破解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叶萍 石秀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5,共9页
本文关注女性就业及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认为女性在"市场"中的受损主要来自其在生育养育和家庭细胞建设方面的"社会"贡献。市场与社会的分离让女性的就业陷入了一个悖论。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由社会和市场共同向... 本文关注女性就业及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认为女性在"市场"中的受损主要来自其在生育养育和家庭细胞建设方面的"社会"贡献。市场与社会的分离让女性的就业陷入了一个悖论。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由社会和市场共同向女性提供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劳动力市场 性别歧视悖论
下载PDF
不同性别居民的个人收入与幸福感的背离现象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华山 黄姗姗 +1 位作者 周宁 段继红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90-98,共9页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平均的个人收入远远低于男性,但是女性平均幸福感与男性持平,可将这种性别之间的幸福感与个人收入相背离的现象称作"性别-收入-幸福悖论"。从家庭性别分工的角度对此悖论进行...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平均的个人收入远远低于男性,但是女性平均幸福感与男性持平,可将这种性别之间的幸福感与个人收入相背离的现象称作"性别-收入-幸福悖论"。从家庭性别分工的角度对此悖论进行了解释:性别工资差异主要由男女的家庭角色定位所导致,虽然不同性别的个人收入不同,但最终男女双方共同分享家庭总收入。所以,是家庭平均收入而非个人收入决定了幸福感的高低,因而会出现男性和女性的幸福感大体相等。实证检验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个人收入都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加入家庭平均收入之后发现,只有家庭平均收入增加才会显著提升个人幸福感。最后,稳健性检验也表明上述结论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收入-幸福悖论 家庭性别分工 不平等 幸福感
下载PDF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人格塑形与叙事策略——以《嘉年华》《找到你》《宝贝儿》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道武 《艺术探索》 2019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从《嘉年华》《找到你》再到《宝贝儿》,这三部女性题材电影都充满着某种潜在的呼应社会话语流变的意味。在美学表达和叙事策略上,中国当代女性电影较早期的女性电影有内在的承接和外在的开拓,但在女性困境的纾解这一议题的表述上,仍然... 从《嘉年华》《找到你》再到《宝贝儿》,这三部女性题材电影都充满着某种潜在的呼应社会话语流变的意味。在美学表达和叙事策略上,中国当代女性电影较早期的女性电影有内在的承接和外在的开拓,但在女性困境的纾解这一议题的表述上,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梳理和分析,是立足当下中国电影的基本面,试图从中找到女性电影新的叙事策略,从而真正体认新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新的现实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人格塑形 叙事策略 性别悖论
下载PDF
身体、叙事与悖论:当代中国电影底层形象的性别转向(1992—2019)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道武 程波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电影中底层与性别的关系作历史和逻辑的梳理,勾勒当代中国电影中底层形象性别属性的位移现象,探究底层性别属性向女性游弋背后的学理逻辑,并将身体媒介视为转向过程中底层女性形象构建的主要方法论。结合近...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电影中底层与性别的关系作历史和逻辑的梳理,勾勒当代中国电影中底层形象性别属性的位移现象,探究底层性别属性向女性游弋背后的学理逻辑,并将身体媒介视为转向过程中底层女性形象构建的主要方法论。结合近年女性主义的现实语境,表述转向后底层女性呈现的悖论及其文化表征,从中可以发现新的社会语境下中国电影呈现底层女性的某些不足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性别转向 身体媒介 性别悖论
原文传递
论社会退缩 被引量:3
8
作者 郑丹丹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31,共11页
所谓社会退缩,指的是个体对任务的放弃,其本质在于未能坚持决心,是竞争受挫后的消极反应。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由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导致的。社会退缩可以理解成一种空间转换形式,并通过可见技术和不可见技术具体实现。社会关系建... 所谓社会退缩,指的是个体对任务的放弃,其本质在于未能坚持决心,是竞争受挫后的消极反应。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由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导致的。社会退缩可以理解成一种空间转换形式,并通过可见技术和不可见技术具体实现。社会关系建构方面的退缩可能对个体心理和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严重者还可能弥散影响到整体社会心态,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建设多元差异的社会文化是减少社会退缩、改善社会消极心态的根本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退缩 意志薄弱 空间跨越 性别悖论
原文传递
困境与突围:於梨华的华人女性书写
9
作者 顾思思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於梨华被誉为“留学生文学鼻祖”,其作品中除详尽展开了留美知识分子的生存经验外,更聚焦留美女性的现实困境与可能出路,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对异域空间华人女性的困境书写,也寓指人类世界普遍的性别悖论与难题。於梨华对女性困境的书写... 於梨华被誉为“留学生文学鼻祖”,其作品中除详尽展开了留美知识分子的生存经验外,更聚焦留美女性的现实困境与可能出路,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对异域空间华人女性的困境书写,也寓指人类世界普遍的性别悖论与难题。於梨华对女性困境的书写提供了一种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理性思考,这是於梨华为华文文学做出的不可忽视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梨华 华人女性 性别悖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