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国女杰与贤妻良母:前“五四”时期女性文学期刊的性别构建
1
作者 杜若松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近代女性期刊中的文学叙事女性性别主体构建,是一个融合政治话语、历史语境、审美理想、文化象征等多种意义包含其中的有意味的形式。"内外""闺阁"与"社会"的思维定势外化为女性构建的两种路径:以国家救... 近代女性期刊中的文学叙事女性性别主体构建,是一个融合政治话语、历史语境、审美理想、文化象征等多种意义包含其中的有意味的形式。"内外""闺阁"与"社会"的思维定势外化为女性构建的两种路径:以国家救亡为功利性目标感召下的爱国"女杰"形象;以新知识武装的"新贤妻良母"系列。这两类女性形象在近代女性著名期刊《女子世界》与早期的《妇女杂志》中有充分地体现,而如柳亚子、叶圣陶等近现代知识分子也通过自身文学创作回应了两种路径的观点和主张。性别主体构建体现了前"五四"时期对于女性性别主体的"选择性忽略",女性的价值判断标准经历了"国家"到"家庭"的转换,但唯独没有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和彰显,这也预示了"五四"文学女性主题的先声和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期刊 性别构建 女杰 贤妻良母
下载PDF
公共空间的性别构建——以20世纪20年代天津《女星》为中心的探讨
2
作者 李净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09,共9页
20世纪20年代,李峙山、邓颖超等女权运动者在天津组建了女星社,并通过创办刊物《女星》为女性表达自我以及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提供了渠道,进而打破男性对公共空间话语权的垄断。借助《女星》这一平台,女性通过编辑、撰稿、投书,从被论... 20世纪20年代,李峙山、邓颖超等女权运动者在天津组建了女星社,并通过创办刊物《女星》为女性表达自我以及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提供了渠道,进而打破男性对公共空间话语权的垄断。借助《女星》这一平台,女性通过编辑、撰稿、投书,从被论说者转变为论说的主体,主动表达她们对于性别关系和现代国家的构想。在与男性对话、协商及合作的过程中,女性的话语空间得以拓展。言说与实践的结合,也为天津女星社进一步推动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星 公共空间 性别 性别构建
原文传递
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性别身份与媒介构建——聚焦女性期刊
3
作者 杜若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5,共5页
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女性社会文化空间重要的舆论媒介的众多女性刊物塑造了摩登、时尚、光鲜亮丽的都市女性形象,而透过对这些刊物中女性形象建构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中国都市性别化过程中,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商业侵略、男权... 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女性社会文化空间重要的舆论媒介的众多女性刊物塑造了摩登、时尚、光鲜亮丽的都市女性形象,而透过对这些刊物中女性形象建构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中国都市性别化过程中,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商业侵略、男权偏见以及女性自身发出的抗争性呼喊复杂纠缠,从而形成了女性刊物众声喧哗的媒体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化 性别构建 女性期刊 《玲珑》
下载PDF
性别,话语,身份政治:《喜宴》的性别角色构建研究
4
作者 王若冰 《社会科学前沿》 2020年第9期1338-1342,共5页
女性主义旨在探讨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并力图消除不对等的权力结构,助女性摆脱“第二性”的边缘身份。李安的作品在华语圈和英语世界都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艺术成就,也是文化研究的极佳文本。早期的“父亲三部曲”更是从细微平实之处,将性... 女性主义旨在探讨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并力图消除不对等的权力结构,助女性摆脱“第二性”的边缘身份。李安的作品在华语圈和英语世界都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艺术成就,也是文化研究的极佳文本。早期的“父亲三部曲”更是从细微平实之处,将性别议题、身份认同困境探讨得淋漓尽致。本文将结合文献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从《喜宴》入手,探讨女性主义视角下影片角色的构建,将性别议题放入文化、身份认同、权力结构的语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宴》 女性主义 性别构建 酷儿
下载PDF
“表演”语境中仪式音乐对性别的构建——以广西武鸣县板新村“建村”仪式为例
5
作者 姜珊 《歌海》 2020年第5期73-78,共6页
道教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流传。广西道教则通过对鬼神的崇拜来抚慰信众心灵,为信众颁赐福禄;也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18年11月20日是广西武鸣县锣圩镇板新村纪念四位老人建村108周年盛会,整个节庆仪式以古植... 道教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流传。广西道教则通过对鬼神的崇拜来抚慰信众心灵,为信众颁赐福禄;也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18年11月20日是广西武鸣县锣圩镇板新村纪念四位老人建村108周年盛会,整个节庆仪式以古植道教打斋庙为主,村民祭祀、请神、祈愿围绕着整个仪式而展开。本文通过仪式中的法器、法衣、法书及道场中的人物情节来展示古植社会历史文化,呈现特定地域“族群认同”的文化认识模式,对仪式中男扮女装的男性执仪者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构建予以分析,通过男性与女性社会历史地位的比较以及在仪式中性别审美的社会需求,来诠释性别的历史差异性和现代审美的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道教 仪式音乐 性别构建 历史差异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材中性别歧视话语构建的批评分析——以教材中的榜样人物为例
6
作者 赵杰 巢中元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0期56-58,94,共4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选取的榜样人物对学习者有终身影响。本研究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我国当下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榜样人物角色及身份的描述和表征,剖析这些文本所建构的性别歧视话语及其背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选取的榜样人物对学习者有终身影响。本研究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我国当下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榜样人物角色及身份的描述和表征,剖析这些文本所建构的性别歧视话语及其背后所传递的思想意识。教材是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主要的认知渠道,对教材话语的批评性研究十分必要,因为教材传授的知识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人物 批评性语篇分析 性别话语构建 小学语文教材
下载PDF
构建性别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途径
7
作者 陈虹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年第4期18-20,共3页
构建性别和谐社会会面临来自传统性别观念、男权社会、妇女自身以及世俗社会潜规则等多方面挑战,为此,必须加强立法、执法的力度,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社会决策主流,建立、健全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女性参政... 构建性别和谐社会会面临来自传统性别观念、男权社会、妇女自身以及世俗社会潜规则等多方面挑战,为此,必须加强立法、执法的力度,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社会决策主流,建立、健全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机会和水平,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培育女性自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性别和谐社会 挑战 解决途径
下载PDF
构建男性:近代“男界”一词流变考(1905—1935)
8
作者 李小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3-78,共6页
近代报刊上出现的新名词"男界",由女性创造。女性、男性,以及性别上较为中立的舆论都使用"男界"一词,并借此尝试构建男性的社会形象。在"男界"一词的使用过程中,女性使用"男界"一词较男性为多... 近代报刊上出现的新名词"男界",由女性创造。女性、男性,以及性别上较为中立的舆论都使用"男界"一词,并借此尝试构建男性的社会形象。在"男界"一词的使用过程中,女性使用"男界"一词较男性为多。最初女性将"男界"引为妇女救亡图存运动的"同盟军",为数不多的男性使用"男界",则没能完整地从男性角度构建男性社会形象;其后女性通过"男界",构建出了既是同盟军又是超越对象的男性社会形象,而男性则多戏谑地处理该词。最终,性别上较为中立的舆论,特别是商业广告开始广泛使用"男界"一词,将"男界"一词中所蕴含的性别构建的张力加以消解。考察"男界"一词的流变,有助于从概念史角度,探讨近代社会借由"男界"一词进行构建男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界” “女界” 性别构建 构建男性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性别隐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冬冬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135-136,139,共3页
女性主义介入翻译研究催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对性别的探索使翻译所处的低等的、再生的地位得到重新关注。翻译本身的被性别化,为整个翻译理论提供了隐喻框架。性别和翻译的隐喻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是女... 女性主义介入翻译研究催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对性别的探索使翻译所处的低等的、再生的地位得到重新关注。翻译本身的被性别化,为整个翻译理论提供了隐喻框架。性别和翻译的隐喻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性别构建 隐喻框架
下载PDF
论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的性别建构与音乐修辞
10
作者 程巨凯 《当代音乐》 2018年第5期70-72,共3页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又称《钟楼怪人》,改编自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自1998年9月16号首演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法语音乐剧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剧目。本文试从性别与音乐修辞的角度对此剧中的重要唱段进行分析,并在它的社会背景...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又称《钟楼怪人》,改编自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自1998年9月16号首演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法语音乐剧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剧目。本文试从性别与音乐修辞的角度对此剧中的重要唱段进行分析,并在它的社会背景下延伸探讨其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巴黎圣母院 性别构建 音乐修辞
下载PDF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复古时尚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雷雷 史亚娟 《设计》 2016年第13期62-64,共3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风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祖母/祖父风貌、泰迪男孩的爱德华风格装扮及复古零售商的商业运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二十世纪复古风潮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得出这一时期的复古时尚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风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祖母/祖父风貌、泰迪男孩的爱德华风格装扮及复古零售商的商业运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二十世纪复古风潮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得出这一时期的复古时尚不仅承载了跨时空的文化记忆,给予穿着者丰富的文化想象空间,也参与了时尚穿着者的身份、性别建构及阶级流动。所有这些都与当下的复古风潮有着很大不同,但历史上那段独特的复古时尚潮流及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时尚 身份构建 性别构建 阶级流动
下载PDF
女性诗歌的另一种风景——陆忆敏诗歌研究
12
作者 陈利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0-81,共2页
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女诗人相比,陆忆敏的诗歌并不拥有众多的读者和模仿者,这与时代造成的审美风尚有一定关系,陆忆敏以其古典、优雅、宁静、节制的美学风格与当时女性诗坛的偏执、激烈甚至暴力相去甚远,这种风格与创作实践为当代女性... 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女诗人相比,陆忆敏的诗歌并不拥有众多的读者和模仿者,这与时代造成的审美风尚有一定关系,陆忆敏以其古典、优雅、宁静、节制的美学风格与当时女性诗坛的偏执、激烈甚至暴力相去甚远,这种风格与创作实践为当代女性诗歌写作提供了自我认同和自我反省的精神指向,从而也为20世纪最后20年内现代汉语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向度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性别构建 死亡理念 古典情怀
下载PDF
《语篇研究导论》(2018年版)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丹 叶胜华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93,98,共4页
由Jan Renkema和Christoph Schubert两位教授合作撰写的2018年版《语篇研究导论》对2009年版做了系统修订。该书涉及多模态话语分析、关联理论、认知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性别身份构建等语篇研究的前沿课题。全书各章按概念阐释、举... 由Jan Renkema和Christoph Schubert两位教授合作撰写的2018年版《语篇研究导论》对2009年版做了系统修订。该书涉及多模态话语分析、关联理论、认知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性别身份构建等语篇研究的前沿课题。全书各章按概念阐释、举例论证、提炼总结的顺序展开,理论扎实、例证丰富、跨学科性强,对学习者具有理论指导和研究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 认知文体学 性别身份构建 跨学科性
下载PDF
Decoding the Homosexuality of Western Culture in Archetypal Approach
14
作者 黄波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3期51-56,共6页
Homosexuality is a special part of western gender studies, which has been studied by western intellectual ever since it was born. Owing to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of various cultures in different spatial-times, it was... Homosexuality is a special part of western gender studies, which has been studied by western intellectual ever since it was born. Owing to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of various cultures in different spatial-times, it was more depressed rather than accepted, but as an objective being in histor); it shows itself a static state accompanying the whole human history. Today homosexuality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streams in western intellectual movement and it is vitally important for us to give it a reasonable, precise definition in order to build up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tr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ndage of material determinism and economical monism. It will b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to delve into the human sub-consciousness to find the same essence between homosexuality and heterosexuality, to trace back to the origin of homosexuality in archetypal approach in order to reveal the anxiety of the legality of human existence and its poetic construction, which is hidden behind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sexuality heterosexuality ARCHETYPE primordial anxiety poetic construction
下载PDF
影像世界折射出女性的生存的现状
15
作者 孙旭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104-105,共2页
通过对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的女性生存状况的分析,探讨隐藏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性别差异,认为该电视剧有益地反映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源自于媒介力量、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传统、男性和自身四方面的压力。联系此影视作品的... 通过对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的女性生存状况的分析,探讨隐藏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性别差异,认为该电视剧有益地反映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源自于媒介力量、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传统、男性和自身四方面的压力。联系此影视作品的情节内容剖析女性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情感世界,并试图去探讨女性的生存空间,得出女性要想求得真正的解放要勇于走出自己的牢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媒介构建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 自我反思
下载PDF
杰克·伦敦“成长小说”中的性别关系
16
作者 宋相瑜 《作家》 2015年第5X期95-96,共2页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创作了多部"成长"小说,描写了人物对世界、对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在他的成长小说作品中,大部分都以男性为主人公,围绕男性成长展开叙述。本文结合多种理论对伦敦的成长小说中人物之间的...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创作了多部"成长"小说,描写了人物对世界、对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在他的成长小说作品中,大部分都以男性为主人公,围绕男性成长展开叙述。本文结合多种理论对伦敦的成长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性别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杰克·伦敦的性别观,以便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杰克·伦敦的成长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伦敦 成长小说 性别关系 身份认知 性别构建
原文传递
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角度读《第五个孩子》
17
作者 钱丹 《才智》 2012年第27期177-178,共2页
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自问世以来,不论在形式还是主题方面都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其适中的篇幅让人无从对其体裁进行定位,多种主题的交织也使人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女性主义解读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借助朱迪... 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自问世以来,不论在形式还是主题方面都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其适中的篇幅让人无从对其体裁进行定位,多种主题的交织也使人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女性主义解读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借助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了论证性别构建、性别表演在小说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个孩子》 性别表演 性别构建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SOCIAL CHANGE AND CHINESE WOMEN From State Dominance to Market Orientation: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Gender Discourse
18
作者 Wu Xiaoy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gender discourse. The three decades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and the three after have witnessed a clear transition in gender discourse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state-dominated pan-politic... gender discourse. The three decades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and the three after have witnessed a clear transition in gender discourse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state-dominated pan-politicization to a pan-marketization orientation. Marketization has change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state discourse and led to an alliance of market discourse with traditional discourse. The changed gender discourse is essentially a discourse of quality, one that is no longer presented as an ideological myth of equality constructed by the state and discounted in practice but as a set of deliberate response strategies which are adopted to make independent choices balancing the three forces of the state, the marke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idst of appeals for modernity and individual free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discourse TRANSITION MARKETIZATION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