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2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活动预测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基于昆明高校的数据
1
作者 高春刚 李志强 +1 位作者 原方政 宋淑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目的:针对“男性女性化”话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体育活动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体育活动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 030份。通过交... 目的:针对“男性女性化”话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体育活动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体育活动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 030份。通过交叉表卡方检验对体育活动的每次平均持续时间、周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是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形式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检验;然后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纳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体育活动的各要素及其水平是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形式起到预测作用。结果:交叉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分化的性别角色,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小于30 min、每周1次的运动频率、无汗和微微出汗的运动强度相比,在男性化和女性化模型中,除了每周2~4次的运动频率对男性化具有正向提升之外,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双性化模型中,大于60分钟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高的运动频率、出汗较多和大汗淋漓的运动强度对双性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活动的每次持续时间、周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都可能是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原因;每次1小时以上、高于每周1次的运动频率、出汗较多的运动强度,都是双性化性别角色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通过体育参与的情况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进行初步的判别,或通过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来初步判别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性别角色 男性女性化 阳刚之气 双性化教育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后性别角色态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艳 李长安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8,共15页
人口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自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呈下降态势。基于此,文章使用CGSS2017年、2018年与2021年数据,考察了2016年中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性别角色态度对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 人口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自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呈下降态势。基于此,文章使用CGSS2017年、2018年与2021年数据,考察了2016年中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性别角色态度对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情况。除了基准回归外,还考察了夫妻相对收入水平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以及在不同人群中性别角色态度对生育意愿影响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性别角色态度趋向平等显著抑制了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再生育意愿,且对三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大于二孩生育意愿。边际效应分析显示,性别角色态度趋向平等会增加不愿意生育小孩与只愿意生育1个小孩的概率,降低愿意生育2个及以上小孩的概率。夫妻相对收入水平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显著,具体而言,“男强女弱”的家庭收入模式强化了性别角色态度趋向平等对生育意愿与再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此外,男性、农村居民、“90后”的性别角色态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更大,随着受教育程度提升、家庭经济水平提高以及社会阶层认同变高,性别角色态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大小分别呈倒U型、倒U型与U型变化。最后,针对现阶段性别角色态度趋向平等会显著抑制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这一矛盾的客观现实,提出了提高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态度 生育意愿 夫妻相对收入水平 育龄人群
下载PDF
认同或重塑:社会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郭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女性创业对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女性人才,其创业意向的提升能够有效扭转女性生存性创业的局面,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一直存在,社会性别角色被认为是影响女性创业... 女性创业对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女性人才,其创业意向的提升能够有效扭转女性生存性创业的局面,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一直存在,社会性别角色被认为是影响女性创业意向的重要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22名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建构分析框架,在女性主体性视角下探究社会性别角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及其自我调适策略。研究认为: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是其主体性建构的结果,自我实现与创业结果预期的价值拟合是女大学生产生创业意向的起点;不同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角色感知是女大学生产生创业意向的扰动项,女大学生通过社会性别角色的自我调适推进创业意向的建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高等教育与女性创业的相关研究,也可以为高等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以更好地支持和鼓励有创业意向女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创业意向 主体性建构 社会性别角色
下载PDF
互联网对性别角色观念与家庭分工的影响
4
作者 李青原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5,共18页
性别平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性别角色观念和性别分工平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教育等影响因素相比,互联网在信息、知识和文化传播及共享方面独具优势,可能在“男外女内”等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向... 性别平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性别角色观念和性别分工平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教育等影响因素相比,互联网在信息、知识和文化传播及共享方面独具优势,可能在“男外女内”等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向“性别平等”现代性别角色观念转变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观念常常主导行为且考虑互联网的经济效应,互联网的发展也可能促使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发生变化。性别角色观念和家庭分工趋于平等不仅有助于缓解女性遭遇的工作-家庭冲突,也将减轻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给男性带来的压力。本研究利用“宽带中国”政策准实验,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互联网对性别角色观念和家庭分工的影响。一方面,从性别角色观念的转变来看,互联网能够显著促使个体形成现代性别角色观念,使个体在能力、职业权利和家务等维度上的性别角色观念更加平等。对女性和男性分组回归发现两者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均持有更加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并且男性受到的影响更大,意味着未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深化可能在更大范围上缩小男女性别角色观念差距。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机制发现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促使人们接触和了解更多有关性别平等的信息,增加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度,进而影响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念。另一方面,从家庭分工的变化来看,当前互联网在改变性别角色观念的同时对家庭分工的影响仍然有限。尽管妻子的工作时长相对于丈夫有所增加,但夫妻家务时间配置即家务分工未发生显著改变,“男主外”已松动而“女主内”依旧稳固,这可能加重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上的负担。进一步检验表明家庭分工的转变仍受到传统社会规范和相对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与较多受到传统社会规范约束的地区、丈夫相对资源较多的家庭相比,在较少受到传统社会规范约束的地区、妻子相对资源较多的家庭中,妻子的工作时长相对于丈夫显著增加。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性别平等观念得以被广泛接受且男女性别角色观念差距减小,然而性别分工平等进展较为缓慢,性别平等实践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性别角色观念 家庭分工 性别平等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李正东 姜金明 尹海燕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34-48,共15页
生育意愿是人们预期生育行为的体现。文章基于中国当前“不愿生”的特征事实,通过CGSS2013至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利用OLS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了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包括生男孩意愿和生女孩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性别角... 生育意愿是人们预期生育行为的体现。文章基于中国当前“不愿生”的特征事实,通过CGSS2013至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利用OLS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了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包括生男孩意愿和生女孩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以及生男孩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相较于男性、农村、30岁及以下、高教育水平群体而言,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城镇、31岁及以上、低教育水平群体生育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父母以及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在性别角色观念和生育意愿的关系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据此,为了防止性别角色观念作用于个体生育意愿的多米诺效应,提振生育率和优化人口结构,文章认为,提高生育意愿、推动人口均衡发展,一方面,需要消弭角色观念固化的影响,从而提高生育行为的自主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从家庭层面入手,加强亲代和伴侣的干预效果,利用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引导个体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生育意愿 父母受教育水平 配偶受教育水平
下载PDF
“挤入”抑或“挤出”:互联网使用、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
6
作者 黄燕 梁丽霞 《山东工会论坛》 2024年第5期14-27,共14页
我国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呈现出较大的性别鸿沟,有序推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探究互联网使用、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 我国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呈现出较大的性别鸿沟,有序推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探究互联网使用、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参与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其中,信息型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参与;且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挤入”作用越明显。(2)现代化的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亦呈现出显著的“挤入”效应,在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女性非农就业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相比于互联网使用频率,性别角色观念在信息型互联网使用对非农就业的“挤入”效应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女性 非农就业 性别角色观念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就业和工作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2020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朱苑苑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719-730,共12页
男女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会显著影响女性的工作意愿和职业成就动机,从而影响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本文利用2020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项目数据,通过“男女分工”观念、“女人婚姻”观念和“男人家务”观念三个性别角色观念来分析其对女... 男女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会显著影响女性的工作意愿和职业成就动机,从而影响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本文利用2020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项目数据,通过“男女分工”观念、“女人婚姻”观念和“男人家务”观念三个性别角色观念来分析其对女性就业和工作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种性别角色观念中,男女分工观念、女人婚姻观念对女性群体的非农就业率、受雇于他人(固定雇主)、是否签订合同存在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男人家务观念对女性群体的就业影响则不明确。同时男女分工观念和女人的婚姻观念还会对女性的工作收入产生负面的影响,越认同“男人以事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则可能导致女性工作收入水平下降。男女分工观念和女人婚姻观念对城乡女性的工作总收入都会产生影响,但是相对来说对城镇户籍女性产生的影响要比对农村户籍女性的影响大。除了非农就业中城乡女性受到的性别角色观念影响相近,是否受雇于他人(固定雇主)、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全职工作三种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就业的影响都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就业 性别角色观念 工作收入 性别不平等
下载PDF
泉州市中学男生体育锻炼习惯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8
作者 苏彦炬 王传文 张德智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基于当前青少年性别角色倾向和体质健康不乐观的现状,对泉州市245名中学男生的性别角色、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男生体育锻炼习惯对性别角色的影响.结果显示:泉州市中学男生性别角色4种类型的比例为未分化46.5%、双性化35.5%、... 基于当前青少年性别角色倾向和体质健康不乐观的现状,对泉州市245名中学男生的性别角色、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男生体育锻炼习惯对性别角色的影响.结果显示:泉州市中学男生性别角色4种类型的比例为未分化46.5%、双性化35.5%、男性化13.1%、女性化4.9%;有锻炼习惯学生比例较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体育锻炼习惯总分及意志性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重复性因子差异性不显著;双性化类型体育锻炼习惯及意志性因子上表现最好.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得分与体育锻炼习惯及意志性因子得分均存在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表明,体育锻炼习惯的意志性因子能够正向预测男性、女性正性量表得分(P<0.05).表明:泉州市中学男生群体与性别一致的传统性别观念在中学男生中开始淡化,体育锻炼习惯不够稳定.性别角色类型与体育锻炼习惯及锻炼行为的意志性存在相关关系.体育锻炼习惯的意志性对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有正向预测作用,并可促进性别角色特质趋向双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习惯 中学男生 性别角色 泉州市
下载PDF
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综述
9
作者 任思博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41-248,共8页
近些年来,性别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性别角色对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性别角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双性化理论作为框架,综述了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关系的... 近些年来,性别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性别角色对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性别角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双性化理论作为框架,综述了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从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情绪情感三个维度探讨了性别角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且讨论了性别角色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之间的潜在联系,提供了通过塑造积极的性别角色来干预心理健康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双性化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篮球课程中对大学生男性化性别角色影响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王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篮球课程中对大学生男性化性别角色影响的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篮球教学与性别角色认知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改变了篮球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性别角色...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篮球课程中对大学生男性化性别角色影响的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篮球教学与性别角色认知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改变了篮球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篮球课程作为传统的男性化运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为挑战和重塑性别角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多重作用及其对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为促进性别平等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篮球课程 性别角色 实证研究 性别平等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社会适应与自我意识、性别角色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芳 周静茹 +4 位作者 张艳 吴霞 刘明会 宋晓艳 朱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目的 调查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社会适应、自我意识和性别角色的现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5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 目的 调查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社会适应、自我意识和性别角色的现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5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心理社会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ADQ)、性别角色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CCP女童ADQ得分为(96.04±19.41)分,27%的ICCP女童位于“边界”水平;自我意识得分为(50.78±19.21)分;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分别为108例(42.9%)、24例(9.5%)、20例(7.9%)和100例(39.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CCP女童ADQ评分与自我意识存在正相关(r=0.367,P <0.01);4种性别角色的ICPP女童A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8,P <0.05),不同性别角色的ICPP女童ADQ得分中,双性化得分最高(103.41±19.33),未分化得分最低(88.70±16.72)。结论 ICPP女童心理社会适应行为现状并不乐观,与自我意识和性别角色均存在相关性,建议可以依据这一路径干预ICPP女童心理社会适应行为,从而提升其面对疾病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心理社会适应 自我意识 性别角色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与家庭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新荣 吴涵 史宇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90,共18页
提升消费结构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内容,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会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目前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首次将消费者需求理论扩展到时间配置选择,通过构建家庭效用模型,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 提升消费结构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内容,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会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目前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首次将消费者需求理论扩展到时间配置选择,通过构建家庭效用模型,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初步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与实证分析一致表明,如果女性具有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则其所在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更低,且此结论在工具变量回归、安慰剂检验、稳健性分析等一系列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女性性别角色观念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家庭消费结构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破除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偏见不仅有助于塑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而且在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等经济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 性别角色观念 享受型消费
下载PDF
就业状态、性别角色预期与中国城镇夫妻的主观幸福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鹏 吴愈晓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并借鉴家庭压力理论,将家庭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中国城镇夫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自己或配偶的... 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并借鉴家庭压力理论,将家庭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中国城镇夫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自己或配偶的就业状态的影响。第二,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关系密切,但妻子是否就业不影响幸福感;对于女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无关,但丈夫是否就业会显著影响幸福感。这是不同性别的角色预期不同所致的。第三,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中是不一样的:相比高教育程度的男性,自己就业对低教育程度男性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要更高;丈夫就业可以提升低教育程度女性的幸福感,但是对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没有影响。这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同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相对就业状态 性别角色预期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及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晴 邹欣茹 +1 位作者 岳畅 吴红悦 《校园心理》 202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自尊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48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呈正相关(r=-0.42,P<0.01),与自尊呈负相关(r=0...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自尊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48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呈正相关(r=-0.42,P<0.01),与自尊呈负相关(r=0.37,P<0.01);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r=-0.38,P<0.01);自尊在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7,95%CI(0.04,0.10)]。结论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可以直接影响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性别角色 冲突 攻击行为 自尊
下载PDF
从敦煌西王母图像探析汉魏女性性别角色特征
15
作者 徐婷 陈露 何明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4-110,120,共8页
敦煌249窟、296窟西王母图像创作于汉魏时期。图像中的西王母在外形整饰、性别气质和角色职能三方面的表现特征反映了汉魏社会对理想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容貌端庄、位阶尊贵、气质庄重,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对女神的性别... 敦煌249窟、296窟西王母图像创作于汉魏时期。图像中的西王母在外形整饰、性别气质和角色职能三方面的表现特征反映了汉魏社会对理想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容貌端庄、位阶尊贵、气质庄重,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对女神的性别角色的型塑反映了汉魏现实的社会心理需求,显示出古代阴阳辩证思维的智慧,并且与当时佛教和本土文化的交汇融合有着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性别角色 敦煌图像 文化融合
下载PDF
已婚人口的性别角色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和家庭两个视角
16
作者 胡书芝 雷遥遥 《江汉学术》 2023年第5期81-88,共8页
女性地位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变革的进程,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境况是妇女地位的重要体现。社会经济地位体现的是个人在社会阶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夫妻相对收入则反映的是家庭权力关系。基于CGSS2017的数据,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教育和... 女性地位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变革的进程,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境况是妇女地位的重要体现。社会经济地位体现的是个人在社会阶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夫妻相对收入则反映的是家庭权力关系。基于CGSS2017的数据,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教育和收入越高,性别角色观念越现代,国有单位比无单位的性别角色观念更现代;第二,教育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女性群体的影响更大。收入的增加能够使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持续趋向现代化,而这种现象在男性群体中没有得到体现;第三,夫妻相对收入对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丈夫相对收入越高,其性别角色观念会越传统,而妻子则会出现“性别表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女性地位 性别平等 性别差异 社会经济地位
下载PDF
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的并行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乐青 董宝林 +1 位作者 陈敐 张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2,F0003,共8页
目的:探索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机制,并验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方法: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量表,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自主支持感量表,对长三角地区126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目的:探索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机制,并验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方法: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量表,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自主支持感量表,对长三角地区126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性别角色冲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均呈中等水平;性别角色冲突显著负向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性别角色冲突影响体育参与意识中起完全并行中介作用,并且,在体育锻炼意志上,同伴自主支持感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结论:提高女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社会性别地位,转变和引导女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念,创造和提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支持环境,可能是提高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引导和加强同伴间的体育交流,营造积极体育锻炼氛围可能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意识 性别角色冲突 自主支持感 女大学生
下载PDF
同伴交往促进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18
作者 周小雅 《教育进展》 2023年第3期1163-1168,共6页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儿童为能胜任某种或多种社会角色进行的角色行为模式模仿和学习的过程。同伴交往可以通过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认同,引导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和改变学前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来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但仍存在...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儿童为能胜任某种或多种社会角色进行的角色行为模式模仿和学习的过程。同伴交往可以通过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认同,引导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和改变学前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来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但仍存在着家长干预、教师不重视、教师未正确引导等问题,导致同伴交往未能发挥其积极影响。利用同伴交往促进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策略包括教师需重视家园合作,提高自身双性化教育素养,正确引导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交往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下载PDF
夫妻性别角色认同差异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19
作者 刘涛 杜苏旻 《评价与管理》 2023年第2期32-36,42,共6页
性别角色认同影响着夫妻在婚姻中的实际行为,且从另一个维度上反映我们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本文利用CGSS2017的数据,以性别角色观念,以及基于性别角色观念的家务分工情况为主要自变量,从性别差异的角度研究二者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性别角色认同影响着夫妻在婚姻中的实际行为,且从另一个维度上反映我们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本文利用CGSS2017的数据,以性别角色观念,以及基于性别角色观念的家务分工情况为主要自变量,从性别差异的角度研究二者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不论男女,性别角色观念越平等婚姻满意度越高;二、婚姻中对妻子的家务依赖程度越高,丈夫的婚姻满意度越高然而妻子的婚姻满意度越低,并且依赖程度升高会弱化得分高的性别平等观念对婚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程度;三、对子女的教育和对父母的奉养越依赖配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婚姻满意度都是越高的。此外本文研究了教育水平对婚姻满意影响的性别差异,发现对于男性来说配偶的教育水平对婚姻满意的影响不大,然而对于女性来说,配偶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婚姻满意度越高,且影响程度要大于自身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程度,这也侧面体现了我国社会婚姻中教育水平“男高女低”的形式仍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差异 家务分工 婚姻满意度
下载PDF
媒介使用对青年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性别角色态度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邓璐佳 刘皓良 +2 位作者 赵伟英 王浩 许悦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5期32-36,共5页
女性作为生育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在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今天,探究女性对于生育的态度和想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媒介化时代,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观念和态度,甚至行为。研究旨在验证媒介使用对女性生育意愿的... 女性作为生育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在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今天,探究女性对于生育的态度和想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媒介化时代,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观念和态度,甚至行为。研究旨在验证媒介使用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考察性别角色态度在媒介使用与女性生育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中825名青年女性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媒介使用并不会直接影响生育意愿,而是通过性别角色态度对女性生育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性别角色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性别角色态度正向影响女性生育意愿,性别角色态度越平等,女性生育意愿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使用 生育意愿 性别角色态度 青年女性 CG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