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的“性别践行”——以《厨房》的李译本为例
1
作者 陈欣瑶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166-172,共7页
文章从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探讨并检验《厨房》李译本对惠理子性别身份的塑造,运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解读译本中隐喻背后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隐喻行为试图引导和构建的性别现实,发现李译本的“性别践行”颠覆了原文所体现的... 文章从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探讨并检验《厨房》李译本对惠理子性别身份的塑造,运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解读译本中隐喻背后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隐喻行为试图引导和构建的性别现实,发现李译本的“性别践行”颠覆了原文所体现的惠理子性别身份的流动性,其中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反映了男性主导的权力关系,影响了译文对惠理子性别身份的重建。李译本从2004年版至2022年版历经18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女性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旧有权力关系的反抗、对性别内涵的多元认识促使人们用话语消解原有的性别印象。基于现实条件和女性主义发展的新趋势,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善于反思语言背后隐藏的性别意识形态,重视隐喻对构建性别现实的影响,关注中国语境下的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This paper explores and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Eriko’s gender identity in Li’s translation of “Kitc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structuralist feminist translation. By employing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it interprets the underlying gender ideologies embedded in the metaphor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and analyzes how thes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ttempt to guide and construct gender realitie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Li’s translation subverts the fluidity of Eriko’s gender iden-tity as presented in the original text. The implicit gender ideologies in Li’s translation reflect male-dominated power relations, which impact the reconstruction of Eriko’s gender identity in the translated work. Over the 18 years from the 2004 edition to the 2022 edition of Li’s translation, there have been profound changes in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society. Resistance to tradi-tional power relations and a diverse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connotations have led to the dissolu-tion of previous gender impressions through discourse. Given the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and new trends in feminist development, it is crucial for translators to critically reflect on the gender ideolo-gies hidden behind language, recognize the influence of metaphors on constructing gender realit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poststructuralist feminist translation within the Chinese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性别践行 批评隐喻分析 《厨房》
下载PDF
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职场性别建构--践行性别、消解性别与“玻璃扶手梯”效应
2
作者 冯静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研究职场性别建构可加深对性别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通过对19名师范生出身的新入职教师做半结构访谈,探讨男性进入“女性职业”对职场性别构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行业中的“玻璃扶手梯”效应存在于教师招聘阶段以及教师... 研究职场性别建构可加深对性别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通过对19名师范生出身的新入职教师做半结构访谈,探讨男性进入“女性职业”对职场性别构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行业中的“玻璃扶手梯”效应存在于教师招聘阶段以及教师工作场域,该效应源自“男女有别,各就其位”的教师工作性别分工。在教师招聘阶段,师范生采取弱消解性别策略应对“玻璃扶手梯”效应,即面试官的额外关注、倾向男性的“灰色操作”以及不平等的入职门槛。在教师工作阶段,男教师选择践行性别策略,通过承担非教学类工作及女教师生育期间的额外任务,获得晋升优势并构建男教师身份合理性,达到教师职业上消解性别的效果。研究结论表明职业消解性别与工作上践行性别存在矛盾之处,男性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看似打破了职业性别隔离,实际加强了社会性别遵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建构 性别 消解性别 “玻璃扶手梯”效应
下载PDF
践行性别或消解性别?——酒店女性职业人的性别建构和空间互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婷婷 刘为潍 李咪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9,共8页
本研究以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为基础,深度访谈37位酒店女性职业人,试图解析女性职业人的性别建构和空间互动问题。研究发现:第一,酒店基层女性员工认为在工作场域中恰当地践行性别是其职业初期不断摸索和协商的重要事项;第二,... 本研究以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为基础,深度访谈37位酒店女性职业人,试图解析女性职业人的性别建构和空间互动问题。研究发现:第一,酒店基层女性员工认为在工作场域中恰当地践行性别是其职业初期不断摸索和协商的重要事项;第二,消解性别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中高层员工面临突破性别定势的困境;第三,到达酒店高层岗位的女性职业人通过家庭场域的消解性别,或弱化家庭和工作场域的性别矛盾而选择回归践行性别。女性职业人对与性别关联的规范和属性进行挑战和改变,诠释了不同空间和职业发展阶段中的性别规训与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消解性别 酒店 女性职业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