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学与气学的思想异动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有关宋明新儒学的历史,向来有"理学"、"心学"、"气学"三分构架的类型学设定。然而若深入理学或心学的理论构造内部,却可发现它们对"气"的问题或有重要的正面论述和理论创见,或者往往作为一种思... 有关宋明新儒学的历史,向来有"理学"、"心学"、"气学"三分构架的类型学设定。然而若深入理学或心学的理论构造内部,却可发现它们对"气"的问题或有重要的正面论述和理论创见,或者往往作为一种思想"背景"或理论"陪衬",隐伏在新儒学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而非"气学家"的专利。阳明心学有关"一气流通"、"同此一气"的气学论述充分表明"气"作为一种根源性存在的要素而得到重视。由于气与理同样具有天生的本性,故从人性论上讲,既可说"性即理也",也可顺利推出"气即是性"的命题;由此,告子"生之谓性"及孟子"形色天性"等老问题开始被重新解读乃至价值重估。随着中晚明时代心学与气学的这股思想异动的弥漫和扩散,及至明清思想转型之际,各种各样的重视形色、肯定气质甚至主张情善、气善的新奇论调层出不穷,于是,"气质何以通向道德"遂成为需要重新认知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 性即是气 生之谓 形色天命 告子重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