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8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肠道微生物谱及其发育性变化
1
作者 张红芳 钱涛 +4 位作者 金婷 谢小玲 吴酬飞 肖英平 马灵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9,共10页
为了研究草鱼不同肠段微生物结构以及草鱼不同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试验选取24月龄生理状况良好的草鱼8尾,用MS-222对其深度麻醉,收集草鱼前肠、中肠、后肠段内容物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为了研究草鱼不同肠段微生物结构以及草鱼不同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试验选取24月龄生理状况良好的草鱼8尾,用MS-222对其深度麻醉,收集草鱼前肠、中肠、后肠段内容物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第二部分: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一典型的开化清水鱼养殖基地购买不同月龄(1、7、15、24月龄)的健康草鱼各25尾,为了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和最大限度降低个体差异,每5尾鱼的后肠段内容物混合为一个样本。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月龄草鱼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结果显示:(1)Alpha多样性表明,草鱼的后肠段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段(P<0.05);Beta多样性表明,后肠段的微生物群落与前肠段和中肠段存在显著差异(P<0.05)。(2)热图(Heatmap)显示,罗斯氏菌属(Ralstonia)是前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砷氧化菌(Aliihoeflea)是中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纤发鞘丝蓝细菌属(Leptolyngbya)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是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3)从1到24月龄,草鱼后肠段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Beta多样性表明,不同月龄的草鱼后肠段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4)热图(Heatmap)显示,Rubellimicrobium和Synechococcus是1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Aestuariimicrobium和Streptomyces是7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Kineosporia和Prevotella是15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Mesonia是24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这表明不同肠段的草鱼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存在差异,以及草鱼肠道微生物结构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呈发育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菌群 发育性变化
下载PDF
骨多尺度断裂增韧机制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2
作者 胡艺伟 陆冬亮 +1 位作者 刘发 杨鹏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3-333,共1页
目的骨黏合线、骨单元、间质骨组成的“砖泥结构”,在抑制骨折裂纹扩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力学功能。增龄会导致骨黏合线、骨单元、间质骨的组分、结构和力学行为改变,进而影响骨吸收能量、抵抗断裂的能力。老龄骨通常会表现出宏观脆性,... 目的骨黏合线、骨单元、间质骨组成的“砖泥结构”,在抑制骨折裂纹扩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力学功能。增龄会导致骨黏合线、骨单元、间质骨的组分、结构和力学行为改变,进而影响骨吸收能量、抵抗断裂的能力。老龄骨通常会表现出宏观脆性,骨折风险增加。然而,骨微观尺度结构/力学性能的增龄性变化与宏观骨折断裂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取12月龄(幼龄)、30月龄(成年)绵羊股骨中段制样,利用电子探针、拉曼光谱、micro-CT、连续成像、纳米压痕等分析骨黏合线、骨单元和间质骨的组分、结构和力学行为,及其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制备8 mm×1 mm×1.5 mm单边缺口三点弯试样测试Ⅰ型断裂韧性,研究骨特征结构的增龄性变化影响骨微观断裂行为的机理,量化骨宏、微观断裂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初步研究表明,幼龄、成年、老龄微观尺度增韧机制不同,与骨微观结构的增龄性变化密切相关;老龄骨压缩强度及模量较成年减小,但仍具有良好的塑性。结论骨微观结构的增龄性变化赋予骨不同尺度下各异的增韧机制,维持不同年龄段骨较好的韧性。下一步研究拟结合骨多尺度力学异质性,探讨骨宏、微观断裂行为之间的联系,揭示老龄骨折风险增加现象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中段 骨折风险 增龄性变化 骨单元 微观尺度 吸收能量 增韧机制 裂纹扩展过程
下载PDF
儿童上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增龄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朱绍跃 魏路明 +5 位作者 袁长永 刘浩 周瑶 刘雨苗 刘宗响 谢妮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4,1106,共7页
目的测量不同年龄组儿童上颌第一乳磨牙的解剖参数,评估牙冠增龄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估了154例4~8岁儿童患者308颗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乳磨牙的多个重要指标。结果髓顶厚度H1(... 目的测量不同年龄组儿童上颌第一乳磨牙的解剖参数,评估牙冠增龄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估了154例4~8岁儿童患者308颗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乳磨牙的多个重要指标。结果髓顶厚度H1(左侧,P=0.01;右侧,P=0.02)和髓室底厚度H3(左右侧P<0.01)与年龄呈正相关,而髓腔高度H2(左右侧P<0.01)和腭尖的高度D1(左侧P=0.003,右侧P=0.002)与年龄呈负相关。颊尖的高度与年龄无关。4、5岁年龄组与8岁年龄组之间的H1和H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年龄组与6、7岁和8岁年龄组之间的H2和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乳磨牙牙冠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通过CBCT数据进行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影像 增龄性变化 上颌第一乳磨牙 髓室
下载PDF
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刚 曾勇庆 +4 位作者 武英 魏述东 包新见 刘婵娟 孙延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体重的增长,莱芜猪50-70kg阶段LPLm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P<0.05),80 kg阶段迅速回升出现一个峰值后再次下降;鲁莱黑猪LPLmRNA表达丰度随体重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70 kg以后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其前期(40-60 kg)与后期(70-90 kg)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莱芜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量略高于鲁莱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内脂肪相对含量与肌肉组织LPL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猪肌肉组织LPL是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其编码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体重发育特征,并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肌内脂肪 LPL mRNA 发育性变化 RT-PCR
下载PDF
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 被引量:77
5
作者 马柱国 符淙斌 +5 位作者 杨庆 郑子彦 吕美霞 李明星 段亚雯 陈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961,共11页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年降水观测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 PDS...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年降水观测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 PDSI、地表湿润指数SWI及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数据反演的陆地水储量(TWS)对中国区域干旱化问题进行了再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2001~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100°E以东)"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长江上中游及江淮流域已转为显著的干旱化趋势,而华北地区的降水已转为增加趋势,东部"南旱北涝"的格局基本形成;北方过去的"西湿东干"也转变为"西干东湿"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然,中国区域的降水格局在2001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年代尺度转折性变化,两种常用干旱指数sc PDSI和SWI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但GRACE的陆地水储量(TWS)的分析却显示,最近16年来,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格局仍未发生变化,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干旱化的时段,且有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干旱化 陆地水储量(TWS) 南涝北旱 转折性变化
下载PDF
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品种和性别特点 被引量:57
6
作者 杨晓静 赵茹茜 +3 位作者 陈杰 胥清富 韦习会 陈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4,共6页
4种肌球蛋白重链的异构体 (My HC 、My HC2 a、My HC2 x、My HC2 b)分别特征性地对应 4种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2 a、2 x和 2 b)。选用生长速度快 ,但肉质较差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生长速度慢 ,但肉质较好的肥胖型猪二花脸作为实验动物 ,... 4种肌球蛋白重链的异构体 (My HC 、My HC2 a、My HC2 x、My HC2 b)分别特征性地对应 4种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2 a、2 x和 2 b)。选用生长速度快 ,但肉质较差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生长速度慢 ,但肉质较好的肥胖型猪二花脸作为实验动物 ,采用相对定量 RT- PCR方法 ,测定了背最长肌中 、2 a、2 x和 2 b4种 My HC m RNA基因的表达 ,以探讨二花脸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 、2 a、2 x和 2 b 4种肌纤维类型比例的发育性变化 ,并分析了其品种和性别特点。结果表明 :(1) 3日龄 My HC 型和 2 a型肌纤维的比例较高 ,2 b型几乎没有分化 ;(2 )从 3日龄到 2 0日龄 ,肌纤维组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My HC 型和 2 a型表达下调 ,比例下降 ,2 b型肌纤维显著上升 (P<0 .0 5 ) ,且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3) 90日龄以后 ,二花脸公猪背最长肌中 My HC 型和 2 a型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大白猪 ,同时 ,大白猪背最长肌中酵解型肌纤维 2 b的比例增加迅速 ,显著地高于二花脸 (P<0 .0 5 ) ;(4)性别间比较 ,My HC 型纤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90日龄和180日龄 ,二花脸母猪的 My HC2 b的比例显著高于二花脸公猪 (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90日龄后 ,大白猪 型纤维比例的显著下降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猪 日龄 背最长肌 二花脸猪 发育性变化 品种 肌纤维 HC 别特点 表达
下载PDF
猪胃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品种特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夏东 赵茹茜 +3 位作者 胥清富 徐金先 石子刚 陈杰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用相对定量RT PCR的方法研究二花脸猪 (Erhualian)和大白猪 (1argeWhite)胃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 (GHr)mR NA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分别于出生当天、3、2 0、30、4 5、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取纯种大白猪公猪和二花脸公猪各 4... 用相对定量RT PCR的方法研究二花脸猪 (Erhualian)和大白猪 (1argeWhite)胃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 (GHr)mR NA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分别于出生当天、3、2 0、30、4 5、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取纯种大白猪公猪和二花脸公猪各 4头宰杀并采样 ,同时记录胃重和体重。研究结果表明 :出生时胃组织中GHrmRNA水平较高 ,3日龄时显著下调 (P <0 0 5 ) ;二花脸猪胃组织中GHrmRNA水平在断奶时 (45日龄 )达到高峰 ,随后显著下降 (P <0 0 5 ) ,至 90日龄后维持相对稳定。大白猪公猪在 90日龄时胃组织中GHrmRNA水平达到高峰 ,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出生到断奶 ,二花脸猪胃组织GHrmRNA水平高于大白猪 ,2 0日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90日龄至 180日龄期间二花脸猪胃组织GHrmRNA水平低于大白猪 ,90日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胃重相对于体重的变化模式和胃组织GHrmRNA水平的发育变化呈中等强度正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为r=0 5 4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1)猪胃组织中GHr基因表达有特定的发育模式 ,并且呈现显著的品种间差异 ;(2 )GH直接作用于胃组织并调节胃的生长 ,GH是否直接参与胃的功能性发育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组织 生长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发育性变化 品种
下载PDF
云南报春花SOD、POD酶量月际性变化与UV-B辐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古今 常有礼 +2 位作者 周平 李荣春 陈宗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6-771,共6页
利用低纬高原地区获得部分不同地区紫外辐射观测资料,研究不同地区紫外辐射月际性差异引起云南报春花SOD、POD酶量的差异变化,探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UV-B辐射对植物体内SOD、POD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低纬高原地区UV-B辐射强度变化具... 利用低纬高原地区获得部分不同地区紫外辐射观测资料,研究不同地区紫外辐射月际性差异引起云南报春花SOD、POD酶量的差异变化,探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UV-B辐射对植物体内SOD、POD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低纬高原地区UV-B辐射强度变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当报春花处于幼苗生长期(2月)时,UV-B辐射强度小,SOD、POD活性表现较弱;进入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3月、4月),UV-B辐射增强,此时SOD、POD活性也随之增强;进入衰老期(5月),而UV-B继续增强,植物SOD、POD酶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报春花 SOD酶POD酶 UV B辐射 月际性变化
下载PDF
老年人步行时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梁玉 霍洪峰 +1 位作者 杨静怡 王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038-304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步行时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60岁、70岁和80岁年龄组老年人各30名,应用Footscan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步态测试与分析。主要观察冲量、时相、足轴角、足内外翻等指标。结果行走时老年人足跟... 目的研究老年人步行时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60岁、70岁和80岁年龄组老年人各30名,应用Footscan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步态测试与分析。主要观察冲量、时相、足轴角、足内外翻等指标。结果行走时老年人足跟、足弓部负荷加重存在增龄性变化特征;着地阶段比例、前掌接触阶段变长存在增龄性变化特征;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易以外八字姿态行走,易出现足内翻现象;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出步态能力迅速衰老的特征,60岁年龄段是对老年人行走能力进行运动干预的敏感时期。结论年龄对老年人步态特征有较大影响,显示出足底易疲劳部位发生变化、不稳定性增强、足部控制能力变差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行走 增龄性变化
下载PDF
莱芜猪肌肉胶原蛋白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勇庆 王根林 +5 位作者 魏述东 王林云 王刚 包新见 曹洪防 石景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讨肉质特性的构成实质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0~90kg体重莱芜猪和40~100kg体重鲁莱黑猪共84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和性质(交联度)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 【目的】探讨肉质特性的构成实质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0~90kg体重莱芜猪和40~100kg体重鲁莱黑猪共84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和性质(交联度)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莱芜猪肌肉总胶原蛋白含量(TC)、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IC)和胶原蛋白的溶解度(CS)以及肉质特性的大理石纹(MS)和剪切值(SF)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鲁莱黑猪肌肉中TC、IC、CS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SC)以及肉质特性的MS、熟肉率(CP)和拿破率(NY)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研究的两个品种猪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发育性变化基本一致,随体重的增长,肌肉中TC和IC逐渐增加,而SC和CS的总体趋势逐渐下降;肌肉MS、持水性能(WBC)是逐渐增大,肌肉嫩度则逐渐下降。与鲁莱黑猪相比,莱芜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较多且其溶解度也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肌肉MS、WBC和较低的SF。【结论】胶原结缔组织能够在肌肉、肌束乃至每根肌纤维表面以原纤维网的形式形成膜鞘结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及其溶解度的下降,能够改善肌肉的持水性能,但同时也降低肌肉的嫩度(P<0.01)。肌肉大理石纹含量的增加则能够在不影响肌肉嫩度(P>0.05)的情况下显著改善肌肉的持水性能(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胶原蛋白 肉质特 发育性变化 莱芜猪
下载PDF
温氏土鸡和白洛克鸡胚小肠EAATs mRNA表达差异及发育性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黎相广 严会超 +2 位作者 曾佩玲 张德祥 王修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74-4480,共7页
【目的】研究温氏土鸡(WYFC)和隐性白洛克(WRRC)鸡胚小肠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2(SLC1A2)和EAAT3(SLC1A1)mRNA的表达差异和发育性变化。【方法】选取蛋重相近的两品种纯系种蛋各96枚,每个品种随机分为6组,每组16枚,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目的】研究温氏土鸡(WYFC)和隐性白洛克(WRRC)鸡胚小肠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2(SLC1A2)和EAAT3(SLC1A1)mRNA的表达差异和发育性变化。【方法】选取蛋重相近的两品种纯系种蛋各96枚,每个品种随机分为6组,每组16枚,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分别就每个品种在9(E9)、12(E12)、14(E14)、17(E17)和19胚龄(E19)及出壳当天(DOH)选取16枚鸡胚,称重后采集小肠样品,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小肠EAATs 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结果】(1)9、12、14、17和19胚龄隐性白洛克胚蛋重量及出壳当天雏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温氏土鸡(P<0.01);(2)从发育性变化来看,EAAT2 mRNA在两个品种表达基本一致,即E9—14表达量下调,E17有所上调,随后下调,E12、E17、E19和DOH两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E14差异显著(P<0.05);EAAT3 mRNA在两个品种都表现为随胚龄增加而表达上调,E19两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E12差异显著(P<0.05);(3)EAAT2和EAAT3 mRNA表达丰度,温氏土鸡鸡胚小肠高于隐性白洛克,不同发育阶段对其都有影响,均存在"品种×胚龄"的互作效应。【结论】EAATs mRNA表达丰度在品种和胚龄间存在差异,不同基因表达的发育模式亦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AT2 EAAT3 鸡胚 小肠 发育性变化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浸矿过程中渗透性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罗嗣海 黄群群 +2 位作者 王观石 胡世丽 洪本根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95-99,共5页
离子型稀土矿体的渗透性对浸矿工艺和浸矿引起边坡稳定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采用室内柱浸试验研究渗流过程离子型稀土渗透性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原矿和筛分样的渗透系数变化,探讨了浸矿过程渗透系数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清水渗流过程... 离子型稀土矿体的渗透性对浸矿工艺和浸矿引起边坡稳定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采用室内柱浸试验研究渗流过程离子型稀土渗透性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原矿和筛分样的渗透系数变化,探讨了浸矿过程渗透系数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清水渗流过程中,微颗粒迁移引起渗流稳定时间增长、渗流变化幅度增大,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大,流场稳定时间减小、流量变化幅度增加;浸矿过程中,离子吸附和离子交换使渗透系数减小,微颗粒迁移引起渗透系数增加,两种相反的作用同时存在,当水力梯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引起渗透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离子吸附和离子交换,当水力梯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引起渗透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微颗粒迁移,水力梯度增大,微颗粒迁移对渗透系数的变化影响增大;由于原矿级配良好,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导致原矿比筛分样流场稳定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柱浸试验 微颗粒迁移 渗透性变化
下载PDF
皖南花猪11种血液生化指标的发育性变化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11
13
作者 盛晟 周杰 +6 位作者 舒宝屏 罗联辉 张佳 王阳 邵康 吴小雪 殷宗俊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随机选择出生30、45、90、180日龄的皖南花猪公母各5头,测定了11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瘦素(leptin)和IgG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而... 随机选择出生30、45、90、180日龄的皖南花猪公母各5头,测定了11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瘦素(leptin)和IgG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gA和IgM等没有明显的发育性变化.母猪的TG、TC、HDL-C和IgM极显著或显著大于公猪(P<0.01或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虽在总体上没有性别差异,但在有些日龄差异明显,大多表现为母猪在90或180日龄大于公猪.结果表明:皖南花猪血液生化指标有特定的发育性模式,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花猪 血液生化指标 发育性变化 别差异
下载PDF
猪肌红蛋白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品种、性别特点 被引量:6
14
作者 佟辉 杨晓静 +3 位作者 陈杰 胥清富 陈伟华 赵茹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2-826,共5页
试验动物选用生长速度慢的肥胖型猪二花脸猪与生长速度快的瘦肉型猪大白猪 ,分别于 3、2 0、90、12 0和180日龄随机屠宰大白猪公猪和二花脸公、母猪各 4头 ,采集背最长肌样品。采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 ,以 18SrRNA为内... 试验动物选用生长速度慢的肥胖型猪二花脸猪与生长速度快的瘦肉型猪大白猪 ,分别于 3、2 0、90、12 0和180日龄随机屠宰大白猪公猪和二花脸公、母猪各 4头 ,采集背最长肌样品。采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 ,以 18SrRNA为内标 ,定量分析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 (myoglobin ,MB)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并进行品种和性别间比较。结果显示 ,两品种猪背最长肌MBmRNA的表达呈现不同的发育模式。 3日龄时 ,MBmRNA表达无论在大白公猪还是二花脸公猪均处在较低水平 ,之后两品种出现分歧。大白猪 3日龄后MB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 ;而二花脸在 2 0日龄有显著的升高 (P <0 0 1) ,之后维持此高水平表达。因此 ,两品种 3日龄时MB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 ,2 0到 180日龄 ,二花脸公猪显著高于大白公猪 (P <0 0 1或P <0 0 5 )。性别间 ,二花脸公猪和母猪MBmRNA水平在 12 0日龄前无显著差异 ,180日龄时二花脸公猪极显著高于母猪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MRNA 发育性变化
下载PDF
鸭胚骨骼肌不同组织Myf6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春红 宋迟 +5 位作者 陶志云 宋卫涛 胡艳 束婧婷 陈文峰 李慧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为研究Myf6基因对鸭肌肉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技术检测Myf6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第13、17、21、25、27天及出生后7日龄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yf6基因在2个品种的胸肌和腿肌中均有表达... 为研究Myf6基因对鸭肌肉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技术检测Myf6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第13、17、21、25、27天及出生后7日龄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yf6基因在2个品种的胸肌和腿肌中均有表达,在不同品种同一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一致,而在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在胸肌组织中21胚龄时表达量最高,随后表达量下降,维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在腿肌组织中13胚龄时表达量较高,17胚龄时达到最高,随后表达量有所降低,并在21胚龄后急速下降至极低水平,但其表达在胚胎期后期(27胚龄)及初生期(7日龄)又有缓慢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Myf6基因参与了胸、腿肌组织的发育,在胸、腿肌中表达模式不同,推测Myf6基因在胸、腿肌中的调控存在差异,可能与其胸、腿肌不同肌纤维的发育与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f6基因 骨骼肌 发育性变化
下载PDF
雄尼罗罗非鱼肝脏2种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细兰 张勇 +1 位作者 刘晓春 林浩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选取同一批30日龄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置于水泥池中自然饲养,分别于30、60、80、110、140日龄取样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雄鱼的特定生长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雄鱼肝脏中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1和GHR2)的mRNA丰... 选取同一批30日龄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置于水泥池中自然饲养,分别于30、60、80、110、140日龄取样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雄鱼的特定生长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雄鱼肝脏中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1和GHR2)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30~110日龄,雄鱼特定生长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80~110日龄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雄鱼肝脏中2种GH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不相同,30~110日龄,GHR1mRNA表达逐渐上升,110日龄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显著正相关(R=0.96,P<0.01);GHR2mRNA表达在60日龄达到最高,80日龄急剧下降,之后又缓慢上升,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无相关性。提示尼罗罗非鱼生长激素可能主要通过与肝脏中GHR1受体的结合启动其促生长机制,肝脏中GHR1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其表达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生长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 发育性变化
下载PDF
二花脸猪与大白猪肝脏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胥清富 赵茹茜 +2 位作者 徐金先 夏东 陈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05-1108,共4页
选刚出生的雄性纯种二花脸猪和雄性纯种大白猪各 2 8头 ,前者按中国地方猪种饲养标准饲养 ,后者按美国NRC标准饲养。测定不同发育阶段平均日增重 (BWG) ,并分别于 0、3、2 0、30、90、12 0、180日龄宰杀取样 ,用相对定量RT PCR方法 ,以 ... 选刚出生的雄性纯种二花脸猪和雄性纯种大白猪各 2 8头 ,前者按中国地方猪种饲养标准饲养 ,后者按美国NRC标准饲养。测定不同发育阶段平均日增重 (BWG) ,并分别于 0、3、2 0、30、90、12 0、180日龄宰杀取样 ,用相对定量RT PCR方法 ,以 18SrRNA作内标 ,测肝脏生长激素受体 (GHR)mRNA丰度。结果发现 ,(1)从出生到 180日龄大白猪体重和BWG均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2 )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肝脏GHR基因表达发育性变化趋势相同 ,肝脏中GHR基因表达在出生时较低 ,随后表达逐渐增加 ,12 0日龄时达峰值 ,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发育性变化与BWG显著相关 (二花脸猪R =0 .6 8,P <0 .0 1,大白猪R =0 .96 ,P <0 .0 1)。双因子分析表明 ,大白猪肝脏GHR的表达极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P <0 .0 1) ,其中从初生到 30日龄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在 90日龄到 180日龄大白猪肝脏GHR表达明显高于二花脸猪。提示 ,肝脏中GHR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和明显的品种特征 ,肝脏中GHR基因表达对动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花脸猪 大白猪 肝脏 生长激素 受体基因 基因表达 发育性变化
下载PDF
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免疫形态学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香汝 王家鑫 +3 位作者 陈耀星 孙秉贵 崔平 邓泽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共3页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不同年龄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分布特点的增龄性变化 ,并用 Alcian bluc- safranin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 :青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少 ,中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 ,有趣的是 ...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不同年龄奶牛乳腺肥大细胞分布特点的增龄性变化 ,并用 Alcian bluc- safranin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 :青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少 ,中年奶牛乳腺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 ,有趣的是 ,老年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更多 ,AB- S染色显示 ,各年龄奶牛乳腺中只有黏膜型肥大细胞。结果表明 :奶牛乳腺肥大细胞数量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 ,但肥大细胞的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形态学 增龄性变化 乳腺 肥大细胞 奶牛 数量 类型
下载PDF
柑橘愈伤组织倍性变化及其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俊娥 郭文武 邓秀新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7-654,共8页
柑橘愈伤组织是细胞融合、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研究的良好材料。本实验室通过近20年的工作,先后诱导和保存了近80份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MT基本培养基上继代保存。在长期保存过程中,部分材料仍然保持较好的胚胎... 柑橘愈伤组织是细胞融合、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研究的良好材料。本实验室通过近20年的工作,先后诱导和保存了近80份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MT基本培养基上继代保存。在长期保存过程中,部分材料仍然保持较好的胚胎发生能力。为研究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趋势以及这种变异对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5份材料作为试材,在4年中连续3次使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待测的35种愈伤组织均存在部分细胞DNA含量加倍的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佩奇橘柚、沙漠蒂甜橙、鲁斯脐橙、印度酸橘等4种愈伤组织的DNA含量加倍的细胞有减少的趋势外,其他愈伤组织的DNA含量加倍的细胞均有增加的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在待测的35种愈伤组织中,有71.4%的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细胞出现了多倍体细胞增加的趋势。对这35种柑橘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诱导,发现只有9种愈伤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胚胎发生能力,其他26种愈伤组织不能再生。相关性分析表明,柑橘愈伤组织细胞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小,相关系数为r=-0.10(P<0.01),未达到显著水平。另外,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继代时间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愈伤组织 性变化 体细胞胚胎发生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红梅 杨娅 +4 位作者 周敏 郑晓晖 王智 何志秀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 (以P5 3蛋白表达为指标 )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老年人好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 (以P5 3蛋白表达为指标 )的增龄性变化 ,探讨老年人好发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年龄健康人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 ,研究各组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特征及P5 3蛋白表达情况 ,并用半定量法对SP染色结果进行判定。结果 ①随年龄的增长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发生系列变化 ;②随年龄增长 ,口腔黏膜组织中P5 3阳性表达率增高 ,染色分值也呈上升趋势 (P <0 0 5 )。结论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及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老年人口腔上皮易发生癌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组织结构 DNA损伤修复功能 增龄性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