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除“次元壁”的“纸性恋”:青年虚拟恋爱的构建实践与反思
1
作者 金一凡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青年开始将情感投射于二次元世界,亲密关系也随之流动至虚拟空间。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研究“纸性恋”群体如何与虚拟人物建立情感,发现青年会通过媒介、空间实践来消除“纸性恋”的虚幻感,通过符号、空间之...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青年开始将情感投射于二次元世界,亲密关系也随之流动至虚拟空间。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研究“纸性恋”群体如何与虚拟人物建立情感,发现青年会通过媒介、空间实践来消除“纸性恋”的虚幻感,通过符号、空间之壁的消除来实现“破壁”相遇。这种看似破除次元壁的关系实际上也逃脱不了情感的异化,资本开始通过消费对情感进行改造;也侧面凸显了青年的情感境遇和生活现状,即在个体原子化加剧的背景下青年深深陷入关系茧房,加剧了自身对于现实关系的逃避与厌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二次元 性恋 虚拟情感 数字关系
下载PDF
好莱坞电影跨种族性恋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荣翼 镇涛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1期12-19,共8页
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好莱坞电影关于中西之间的跨种族性恋描写,主要涉及到“拯救”的母题、性恋的禁忌和“单身汉”(阉割)三个方面,影片都体现了隐藏着的意识形态表达。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好莱坞电影 跨种族性恋
下载PDF
父权社会下的同性恋电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谦 《艺术科技》 2016年第6期101-,共1页
随着时代的开放,同性恋逐渐被大众接受,同性恋电影的出现为大众了解前者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形式和渠道。本文选取20部电影,通过内容分析,探讨中国同性恋电影中塑造的同性恋形象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刻板类型,虽然有反抗意识但是否仍然是... 随着时代的开放,同性恋逐渐被大众接受,同性恋电影的出现为大众了解前者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形式和渠道。本文选取20部电影,通过内容分析,探讨中国同性恋电影中塑造的同性恋形象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刻板类型,虽然有反抗意识但是否仍然是父权统治下的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恋电影 父权刻板类型 性恋霸权
下载PDF
从先秦诗歌看巫风的性恋文化意蕴
4
作者 洪树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巫风是上古时代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建立在对鬼神迷信基础之上的信仰习俗。它蕴涵着人与巫女、人与神(鬼)的性恋关系,这种性恋关系具有虚幻性。《诗经》、《离骚》和《九歌》等诗具有巫风色彩的这种性恋文化的鲜明踪迹。
关键词 诗经 楚辞 巫风 虚幻 性恋
下载PDF
屈骚性恋原型的渊源及功能
5
作者 邹福清 《荆楚学刊》 2016年第2期11-15,共5页
楚地巫文化中"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祭仪中的性别搭配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娱神方式。屈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产生于楚地的巫文化,与这种娱神方式密切相关,可以称之为性恋原型。性恋原型在与祭... 楚地巫文化中"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祭仪中的性别搭配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娱神方式。屈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产生于楚地的巫文化,与这种娱神方式密切相关,可以称之为性恋原型。性恋原型在与祭歌关系密切的《九歌》中表现为潜在的性恋结构模式及哀伤的情感取向,这种结构模式和情感取向进一步深刻地影响了《离骚》,以及《九章》部分作品的情感表达甚至审美特征。正是这种原型的运用,使建构于楚文化的屈骚之"发愤以抒情"具有"同时用千万人的声音说话"的强大召唤力、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骚 巫祭 性恋原型
下载PDF
王安忆爱情小说中的性恋观
6
作者 刘栋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认识到人性中“情爱”和“性爱”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视爱情中物质性的存在,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量度,这是王安忆所呈现的更加全面、客观、进步的爱情观。她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设计和两性搭配格局的安排明显带有主观弱化、丑化男性... ∶认识到人性中“情爱”和“性爱”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视爱情中物质性的存在,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量度,这是王安忆所呈现的更加全面、客观、进步的爱情观。她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设计和两性搭配格局的安排明显带有主观弱化、丑化男性,强化、美化女性的处理痕迹,这种女性中心的思考与处理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性恋观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爱情 意识 性恋观念
下载PDF
欲望与救赎:新时期文学性恋描写透视
7
作者 王升明 方维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6-69,共4页
新时期文学是在剧烈的非人的压抑之后发生的,有关性爱的描写一开始就面临着道德与审美的冲突,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的倾向,包容着丰富的文化意识与生命体验。而从性恋文体的发展倾向与趋势来看,它正走向诗性叙述。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性恋描写 人本 冲突 叙述
下载PDF
中学生的性恋心理及其辅导方式研究
8
作者 高云峰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年第11期55-59,共5页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性恋现象,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性恋心理存在朦胧性、好奇性、好感性、冲动性、模仿性、内隐性、自控性等特点。应针对中学生性恋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如采用人格辅导、认知辅导、情绪辅导、行为...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性恋现象,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性恋心理存在朦胧性、好奇性、好感性、冲动性、模仿性、内隐性、自控性等特点。应针对中学生性恋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如采用人格辅导、认知辅导、情绪辅导、行为训练、朋辈辅导、团体辅导、移情体验、家庭治疗等方式。提高学校干预中学生性恋现象的参与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性恋心理 辅导方式
下载PDF
美国对同性恋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忠晶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7-107,共11页
在美国,同性恋越来越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以至于美国新任总统克林顿一上台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行动,既不是外交方面的,也不是国内经济方面的,而是取消军队中对同性恋者的禁令。本文拟根据国外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对美国关于同... 在美国,同性恋越来越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以至于美国新任总统克林顿一上台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行动,既不是外交方面的,也不是国内经济方面的,而是取消军队中对同性恋者的禁令。本文拟根据国外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对美国关于同性恋问题的调查研究情况作一综合性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同性恋 性恋 性恋行为 男同性恋 行为 生殖器 性恋 社会学习理论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青年男同性恋/双性恋者多性伴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健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4,194,共4页
目的了解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简称男同/双)多性伴行为,分析社会文化对多性伴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6年,在贵州省选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调查和咨询门诊调查相结合方法,对青年男同/双进行艾滋病危... 目的了解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简称男同/双)多性伴行为,分析社会文化对多性伴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6年,在贵州省选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调查和咨询门诊调查相结合方法,对青年男同/双进行艾滋病危险性行为一对一面访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青年男同/双824例,最近1年发生多性伴行为者占55.1%(454例),未发生者占44.9%(370例)。青年男双性恋者(简称男双)多性伴行为比例为68.3%(157/230),高于男同性恋者的50.0%(297/594)(P <0.01)。最近1年发生异性性行为者占19.8%(90/454),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4.4%(31/90),有时使用为46.7%(42/90),从未使用为18.9%(17/90)。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性观念[比值比(OR)=3.52],职业(OR=2.62~2.05),婚姻状况(OR=2.40),男同性恋文化影响(OR=2.40),性向(OR=1.78),感到焦虑(OR=1.60),媒体性教育(OR=0.66),居住时间(OR=0.52),书籍(OR=0.43)。结论青年男同/双尤其是男双多性伴行为比例较高;性观念、男同性恋文化影响、性向、感到焦虑、媒体性教育、书籍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多性伴行为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危险行为 男同性恋 男双性恋 社会文化因素
原文传递
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健 何孟芹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调查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分析影响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方法于201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铜仁市釆取分类滚雪球抽样(classification snowball sampling,CSS)调查和艾滋病(... 目的调查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分析影响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方法于201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铜仁市釆取分类滚雪球抽样(classification snowball sampling,CSS)调查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824例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进行AIDS危险性行为一对一面访匿名问卷调查。结果2016年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总报告率为7.8%(95%CI:5.9%~9.6%),其中,青年男双性恋者报告率为13.0%,高于男同性恋者的5.7%(P<0.001)。对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有影响的因素为月均收入(OR=6.54,P=0.005),年龄(OR=3.59,P=0.011),喜欢同性年龄(OR=2.85,P=0.004),婚姻状况(OR=2.62,P=0.005),户籍(OR=2.38,P=0.011),口交增加危险性(OR=0.42,P=0.019),感染AIDS可能性(P<0.005),公开性取向(OR=0.17,P=0.001)。结论青年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尤其是男双性恋者购买性商业同性性行为报告率较高。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为喜欢同性年龄、口交增加危险性、感染AIDS可能性和公开性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危险行为 男同性恋 男双性恋 社会文化因素
原文传递
福州市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文丽 陈剑惠 +1 位作者 张宏 薛洪洪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0-914,共5页
目的针对MSM中男同性恋(简称男同)和男双性恋(简称男双)开展研究,为MSM艾滋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通过MSM社区组织网络动员招募MSM,按照自认性向分为男同组和男双组,开展现场调查和检测。HIV检测采用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筛查结合方式。采用S... 目的针对MSM中男同性恋(简称男同)和男双性恋(简称男双)开展研究,为MSM艾滋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通过MSM社区组织网络动员招募MSM,按照自认性向分为男同组和男双组,开展现场调查和检测。HIV检测采用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筛查结合方式。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比较分析男同和男双HIV感染与不同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计调查目标MSM 7129名,男同占83.41%,男双占16.59%。男同和男双在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寻找性伴方式、肛交比例、肛交使用安全套比例、异性性行为比例、与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既往艾滋病抗体检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129人中HIV阳性率4.01%(286/7129),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大专及以上、本地居住时间2年以上、最近6个月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知晓艾滋病知识等为男同HIV感染的保护因素;最近一年曾患性病是男同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小于等于25岁、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等为男双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男同和男双具有不同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存在同性性行为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行为,应根据不同性向MSM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恋 男双性恋 行为特征 艾滋病病毒
原文传递
男同/双性恋者抑郁状况及儿童期虐待对其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李艳芳 赖志胜 +6 位作者 卢次勇 黄丽娟 湛柳华 戴丽萍 蔡梅英 陈昱丰 陈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6-1208,122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同/双性恋者的抑郁状况,探讨儿童期虐待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情况,为差异化干预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到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接受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男男性行为者(MSM...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同/双性恋者的抑郁状况,探讨儿童期虐待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情况,为差异化干预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到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接受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24名MSM,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3.87%(186人)。其中男同性恋者占70.52%(299人),男双性恋者占29.48%(125人),两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1.81%(125人)和48.80%(61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同性恋者儿童期虐待量表总得分、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得分分别为(36.89±10.84)、(6.00±1.79)、(7.84±3.11)、(9.58±5.57),均低于男双性恋者的(39.86±11.53)(t=2.524,P=0.012)、(6.62±2.76)(t=2.776,P=0.006)、(8.66±3.43)(t=2.401,P=0.017)、(11.02±6.45)(t=2.306,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量表中情感虐待得分较高是MSM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未发现儿童期虐待对MSM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与性向有关。结论广州市男同/双性恋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MSM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儿童期虐待相关。今后应注重对MSM尤其是男同/双性恋者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恋 男双性恋 艾滋病 抑郁 儿童期虐待
原文传递
《离骚》“性恋模式”试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玫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5,共8页
“香草美人”意象及“求女”等情节的运用,使得《离骚》若隐若现地隐含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性恋意识。为人们所详加讨论的“男女之恋”不过是其中一种,却往往被视为君臣关系的隐喻或象征。而从全诗所表现的诗人心态来看,《离骚》中存在三... “香草美人”意象及“求女”等情节的运用,使得《离骚》若隐若现地隐含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性恋意识。为人们所详加讨论的“男女之恋”不过是其中一种,却往往被视为君臣关系的隐喻或象征。而从全诗所表现的诗人心态来看,《离骚》中存在三种可能的性恋模式,即异性之恋、自恋和同性之恋,它们从现实层面、精神层面和意识层面反映屈原的整个情感世界和心理状态,包括其现实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性恋模式
原文传递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诊断与鉴别(附2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北陵 任春生 李学武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8期764-765,共2页
关键词 人格障碍 诊断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下载PDF
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及其自恋性障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童俊 《医学与社会》 2001年第6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弗洛依德 障碍
下载PDF
女作家自恋性写作: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断绝
17
作者 罗慧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1,共7页
本文引入"空间"视角,在当代文学变迁的大背景下对自恋现象进行整合细化,指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断绝是女作家自恋性写作的根源,并辨析女作家写作中相似自恋性空间意象中个人景观、镜像景观、物景观的差异,个人写作、私人写... 本文引入"空间"视角,在当代文学变迁的大背景下对自恋现象进行整合细化,指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断绝是女作家自恋性写作的根源,并辨析女作家写作中相似自恋性空间意象中个人景观、镜像景观、物景观的差异,个人写作、私人写作和身体写作的流变,反思这些变化隐含的文化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断绝
下载PDF
浅析王安忆“三恋”、《岗上的世纪》中的性叙事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昌忠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7期110-114,共5页
“三恋”系列小说(包括《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是王安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关于性事题材的小说,作为性叙事文本,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唯性主义”特征:就性事发端而言,是非情、非爱的;就... “三恋”系列小说(包括《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是王安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关于性事题材的小说,作为性叙事文本,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唯性主义”特征:就性事发端而言,是非情、非爱的;就性行为本身而言,是非心理、非意志、非思想的;就性事效应而言,是非目的、非功利谋求的;就叙事动机而言,是非引导、非评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主义”叙事“三”《岗上的世纪》
下载PDF
自恋双面性与行为系统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芬 刘拓 +2 位作者 齐保莉 徐绍恒 凌钲程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探索不同自恋得分的个体对奖赏与惩罚的敏感性及性别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钦佩–竞争自恋问卷(NARQ)、BIS/BAS量表在483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1... 为探索不同自恋得分的个体对奖赏与惩罚的敏感性及性别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钦佩–竞争自恋问卷(NARQ)、BIS/BAS量表在483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1)钦佩性自恋与行为趋近系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系统存在显著负相关;(2)竞争性自恋与行为抑制系统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行为趋近系统的相关不显著;(3)性别在自恋双面性与行为系统之间起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女性自恋双面性得分越高,对奖赏和惩罚均越敏感;在男性被试中未表现出这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佩 竞争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趋近系统 调节作用
下载PDF
谷歌眼镜:麻木性自恋
20
作者 徐泽辛 《科技传播》 2015年第9期134 130-,130,共2页
谷歌眼镜的发布,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学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媒介批判型的文章,以谷歌眼镜为出发点,分析了谷歌眼镜作为新技术为何可以得到大众的追捧和关注的原因外,进一步通过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批判了这种新技术关注的... 谷歌眼镜的发布,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学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媒介批判型的文章,以谷歌眼镜为出发点,分析了谷歌眼镜作为新技术为何可以得到大众的追捧和关注的原因外,进一步通过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批判了这种新技术关注的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和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人类对于速度感和负重感所导致的媒体技术演进,正如麦克卢汉口中所言的"麻木性自恋",这种自恋背后带来的潜在危害,在本文中提出了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眼镜 媒介环境学 碎片化媒介 麻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