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2,4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尔福特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8,共8页
吉尔福特是科学创造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创造性才能的实质是人的基本能力的组合方式,发散与转化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不等于却有利于问题解决,创造性才能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吉氏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体现了假设论证... 吉尔福特是科学创造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创造性才能的实质是人的基本能力的组合方式,发散与转化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不等于却有利于问题解决,创造性才能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吉氏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体现了假设论证、因素分析、模型操作等科学方法的魅力。吉尔福特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才 创造思维 发散加工 转化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创造力研究的新成果——《创造性才能》书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桂峰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0年第3期59-62,共4页
我们知道,人材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继承型,一类叫创造型。前者偏于继承总结,后者偏于发现、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科学技术等方面赶上或超过别的国家,别的民族,走在世界的前列,创造型人材的数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创造型人材... 我们知道,人材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继承型,一类叫创造型。前者偏于继承总结,后者偏于发现、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科学技术等方面赶上或超过别的国家,别的民族,走在世界的前列,创造型人材的数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创造型人材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能取得突破性成果,从而在某一领域里取得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才 创造思维 吉尔福特 创造型 创造力研究 发散思维能力 科学技术 应用心理学 团体智力测验 计算机
下载PDF
迭代创新取代重大创新 资本的重要性才更加突出
3
作者 宋学仁 《IT时代周刊》 2015年第12期7-9,共3页
迭代创新取代重大创新 资本的重要性才更加突出 来信点评:《IT时代周刊》总第321期,"封面故事"《创新退位中国互联网臣服于资本力量》读者观点:互联网企业具备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资本市场则是一个创新不断的场所,二者的融合将推... 迭代创新取代重大创新 资本的重要性才更加突出 来信点评:《IT时代周刊》总第321期,"封面故事"《创新退位中国互联网臣服于资本力量》读者观点:互联网企业具备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资本市场则是一个创新不断的场所,二者的融合将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建设 时代周刊 封面故事 资本力量 性才 未上市公司 创业公司 战略防御 现有业务 中国经济转型
下载PDF
必视性才是重要的
4
作者 胡智锋 《记者摇篮》 2005年第10期34-34,共1页
传媒本体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做到必视。“9·11”的直播,画面是很粗糙的,但它的震撼力却是无与伦比的,摇摇晃晃的画面里有一个巨大的信息场,它引发了我们“必视”的欲望,然后才是“可视性”。
关键词 震撼力 信息场 可视 画面 传媒
下载PDF
体现表率性和民主性才能带好班
5
作者 雷广芳 《青海教育》 2009年第3期27-27,共1页
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不少家长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寻找他们理想中的班主任,进入所谓的重点班。这就给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带好一个班级,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体现。
关键词 民主 表率 才能 班主任 激烈竞争 现实社会 工作经验
下载PDF
有科学性才有实用性
6
作者 栗子 《华夏文化》 2005年第2期1-1,共1页
关键词 实用 科学 优秀文化
下载PDF
只有理性才能离真相更近
7
作者 张静 《新闻实践》 2013年第3期12-13,共2页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渠道多元的年代:报纸电视上各种声音云集,新闻评论动辄以数千上万条计,而全国三四亿网民更是能随手发布140字微博信息。但就在我们被各种信源的消息包围时,却发现“真相沦陷”。为了帮公众剥开包裹住真相的层层...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渠道多元的年代:报纸电视上各种声音云集,新闻评论动辄以数千上万条计,而全国三四亿网民更是能随手发布140字微博信息。但就在我们被各种信源的消息包围时,却发现“真相沦陷”。为了帮公众剥开包裹住真相的层层外衣,调查性报道成为媒体近年来颇为热衷的报道形式。所谓调查性报道,即通过记者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某一社会事件或某类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度报道。一个成功的调查性报道,除了向公众陈述事实外,更重要的是找出单个、零碎表象的内在联系,并进行立体解构,从而使公众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真相。2012年底,今日早报刊发了一组有关温州楼市真相的调查报道,记者通过多天的走访调查,对当时甚嚣尘上的“楼市崩盘说”进行了深入求证。以该组报道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调查性报道采编链条上的四个关键节点,即主题认知、外围搜索、核心调查和样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相 调查报道 才能 信息爆炸 新闻评论 报道形式 深度报道
下载PDF
尊重个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益
8
作者 陈虎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5年第9期17-17,共1页
每个小学生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对待这些个性迥异的学生,否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课堂的效益。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采取因人而异态度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对所有的学生... 每个小学生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对待这些个性迥异的学生,否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课堂的效益。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采取因人而异态度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而应尊重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分别采取引导、鼓励、启发等不同的态度,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教学《虎门销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效益 教学过程 虎门销烟 差异 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体验学习 科学怪人 课外作业
下载PDF
基于SCIATRAN的临近空间氧气光谱敏感性分析
9
作者 叶松 胡双寒 +4 位作者 熊伟 李树 王新强 王方原 汪杰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全时相大气温度示踪物辐射机制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氧气作为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分布于临近空间且辐射强度明显,所以氧气探测是研究临近空间温度变化的重要基础。临近空间氧气探测... 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全时相大气温度示踪物辐射机制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氧气作为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分布于临近空间且辐射强度明显,所以氧气探测是研究临近空间温度变化的重要基础。临近空间氧气探测主要是依据太阳辐射的短波红外部分被大气层氧气分子吸收得到的吸收谱线,该谱线携带着氧气含量等重要信息。利用探测器得到的氧气光谱进行高精度反演可以得到温度等信息。探测过程中的太阳天顶角、方位角、临边切高及气溶胶参数等因素对氧气影响不同,基于SCIATRAN模型分析氧气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通过对探测方式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辐射亮度变化来分析计算氧气对其敏感性。结果表明:氧气的辐射亮度在天顶角为60°以下是随天顶角增大而增大的,但在超过60°后变化随之相反,一天内的太阳天顶角对于氧气的辐射亮度影响不超过0.01 W/m^(2)/nm/sr,且差值不超过7%;氧气辐亮度随方位角增大而减小;氧气辐射亮度随切线高增加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逐渐下降;气溶胶类型对氧气辐射亮度的影响差值比例在10%以内;气溶胶季节对氧气辐射亮度影响是春夏季节要大于秋冬季节;不同气溶胶类型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倍数对氧气辐射亮度影响的差值比例均在30%以内,且农村与海洋型气溶胶下光学厚度倍数与辐射亮度成正比,城市型气溶胶下与之相反。仿真数据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SCIATRAN模型仿真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研究为临近空间的氧气探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近空间的反演等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氧气 辐射传输 敏感
下载PDF
DIECA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海英 孔陈源 +6 位作者 茹振钢 董娜 陈向东 陈芸 黄康兴 黄紫薇 聂莹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I0002-I0004,共14页
为探究DIECA(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秋季播种(2021-10-13)和晚播(2021-12-01)条件下,于2022年春季小麦雌雄蕊... 为探究DIECA(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秋季播种(2021-10-13)和晚播(2021-12-01)条件下,于2022年春季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开花期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幼穗和花药中内源MeJA含量,采用0(清水,CK)、0.1、1、5、10、20和30 mmol·L^(-1)DIECA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全株喷施处理,用I 2-KI法测定花粉可育率;用国内法和国际法测定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在正常秋季播种条件下,在花粉母细胞期后,郑麦366内源MeJA含量出现了刺激性增长,BNS366则出现不足现象;1 mmol·L^(-1)和5 mmol·L^(-1)DIECA处理对正常秋季播种郑麦366的自交结实率具有显著降低效应,5 mmol·L^(-1)DIECA处理效应较强,其国内法自交结实率和国际自交结实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9.82%和44.68%,在不同播期下,郑麦366和BNS366其他DIECA处理的花粉可育率、国内法自交结实率和国际法自交结实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DIECA可能通过抑制郑麦366内源MeJA含量的刺激性增长,影响花药发育和正常开裂,降低了郑麦366的雄性育性,内源MeJA可能参与了BNS366雄性不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IECA
下载PDF
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基因Frl的定位研究
11
作者 叶青静 王荣青 +5 位作者 姚祝平 阮美颖 周国治 万红建 李志邈 程远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4,共11页
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近年来极具破坏性的番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为挖掘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本研究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和遗传定位对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基因进行研究。首先对来自国内外的200份番茄材料... 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近年来极具破坏性的番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为挖掘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本研究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和遗传定位对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基因进行研究。首先对来自国内外的200份番茄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番茄9号染色体定位到抗颈腐根腐病的位点,再利用抗病材料KP13及感病材料T15196的双亲群体进行连锁作图,综合GWAS和连锁作图结果,将Frl定位于标记SSR105和FrlSNP20之间,遗传距离约为0.8 cM,物理距离约为93 kb。筛选出4个属于番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SlGST)家族成员的候选基因Solyc09g011510.2.1、Solyc09g011580.2.1、Solyc09g011600.2.1和Solyc09g011630.2.1。获得1个与抗病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FrlSNP25,利用该标记对94个番茄材料进行抗性鉴定,样品基因型与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表型吻合率92.55%。本研究为番茄抗颈腐根腐病种质创新和揭示番茄抗颈腐根腐病抗性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颈腐根腐病 基因定位 鉴定
下载PDF
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与炸药量的经验关系
12
作者 王桂林 刘芳 +14 位作者 王韬 翟浩 舒雷 贾彦杰 韩晓雷 周煊超 魏建民 郭伟 苏日亚 赵艳红 张茜 尚立坚 贾昕晔 吴卫远 戴怡茹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利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爆破资料,开展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与炸药量的关系的研究。为了避免矿山地震台网地震仪在长期观测中传递函数、归一化因子、放大倍数等参数出现错误,开展同址台站对比分析,实时监控、修订参数。实测结果显... 利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爆破资料,开展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与炸药量的关系的研究。为了避免矿山地震台网地震仪在长期观测中传递函数、归一化因子、放大倍数等参数出现错误,开展同址台站对比分析,实时监控、修订参数。实测结果显示,同址两台站记录到的爆破波形特征非常一致;使用矿山地震台网资料,采用5 km以内的地方性震级M_(L)的量规函数,测定了2023年5-8月4次爆破的地方性震级M_(L);联合使用矿山台网和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到的44次爆破的数据,采用正交回归方法,得到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地方性震级M_(L)与炸药量Y之间的经验公式为:M_(L)=3.15lg Y-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岱沟露天煤矿 抛掷爆破 地方震级 炸药量
下载PDF
双合枣仁颗粒对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的影响
13
作者 杨雄杰 汪刘根 +5 位作者 吴洪雷 曲玉强 左扁头 刘锐 韩志强 黄露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双合枣仁颗粒对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干预,观察组... 目的观察双合枣仁颗粒对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合枣仁颗粒干预,2组均干预3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愈率及安全性。结果干预3周后,2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睡眠障碍与催眠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躯体焦虑因子、精神焦虑因子评分及HAMA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难睡、整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积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目赤耳鸣、口干而苦、多梦、舌苔、脉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SQI评分为标准,干预3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37.5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0,P=0.084);以HAMA评分为标准,干预3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20.313,P<0.001)。干预过程中,2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患者采用双合枣仁颗粒干预,可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和质量,改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愈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情绪 双合枣仁颗粒 睡眠质量 焦虑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情况、影响因素及相关模型构建
14
作者 杨柳 李亚婵 +5 位作者 梁潇 白雪 杜成学 刘晓敏 曹媛 陈紫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情况、影响因素,并构建发生OH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西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8例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OH发生情况分为OH组与非OH组,比较两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使...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情况、影响因素,并构建发生OH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西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8例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OH发生情况分为OH组与非OH组,比较两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D患者发生OH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以上述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发生OH的预测模型。结果208例PD患者OH发生率为26.44%(55/208)。OH组与非OH组年龄、病程、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及RBD、维生素D缺乏、昼夜血压节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368,95%CI(3.403-44.947),P<0.05]、病程[OR=14.517,95%CI(3.076-68.523),P<0.05]、反勺型昼夜血压节律[OR=3.150,95%CI(1.544-6.426),P<0.05]均为PD患者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3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Bootstrap法重复抽样内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受试者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0.828-0.931),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高龄、5年及以上病程、昼夜血压节律为反勺型的PD患者更易发生OH,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为PD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体位低血压 睡眠 昼夜血压节律 维生素D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lncRNA ANRIL和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顾玉 梁晓艳 +2 位作者 马胜辉 佟娜 阎泽君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例NS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NS组118例和TE组102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研究对象血清lncRNA ANRI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BDNF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水平与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在预测NS病人发生TE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NS组、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2.54±0.43比5.82±1.34、8.35±2.17),BDNF水平显著降低[(32.77±8.25)μg/L比(24.49±4.58)μg/L、(18.63±3.62)μg/L](P<0.05);与NS组相比较,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NS组、TE组三组的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合并TE病人血清lncRNA ANRIL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NS合并TE病人血清BDNF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ANRIL、尿蛋白和BDNF是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ANRIL、BDNF预测NS病人发生T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5,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高于lncRNA ANRIL、BDNF单独检测,特异度为83.05%,灵敏度为88.24%。结论NS伴TE病人中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二者对NS病人发生T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非编码RNA ANRIL 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血栓栓塞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Ⅰ型高草酸尿症伴慢性肾衰竭一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刘涛 王文红 +1 位作者 范树颖 吴瑕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总结罕见儿童原发性I型高草酸尿症(PH1)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1例PH1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情况,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患儿男,7岁,因“7天前吐泻2天,浮肿4天,发现尿检异常、血肌酐升高6... 目的总结罕见儿童原发性I型高草酸尿症(PH1)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1例PH1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情况,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患儿男,7岁,因“7天前吐泻2天,浮肿4天,发现尿检异常、血肌酐升高6小时”入院于我院肾脏科病房,入院后发现患儿存在肾衰竭、肾性贫血、高血压,肾脏B超提示肾结石、肾椎体钙化,基因检测提示AGXT纯合变异,结合患儿存在“肾结石、肾衰竭”家族史,诊断原发性I型高草酸尿症(AGXT基因变异),因患儿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诊断后2个月死亡。结论对于临床有肾结石的患儿应尽早行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能改善该病预后及延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高草酸尿症 AGXT 儿童 肾衰竭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外漏原因及治疗策略
17
作者 陈小光 刘福全 张德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11-3317,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骨水泥外漏作为...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骨水泥外漏作为该手术的一个潜在风险,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外漏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骨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分为骨水泥外漏组(n=27)和无骨水泥外漏组(n=73)。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骨水泥外漏的影响因素,用以构建术后骨水泥外漏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行骨水泥外漏治疗后,观察术前、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27例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27例骨水泥外漏患者中,24例均为椎间盘终板内渗漏,无明显症状及不适,无需特殊处理;1例发生肺栓塞,请呼吸科协助处理得以好转;2例有症状,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骨水泥取出术;②CT值、骨折严重程度、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骨水泥注入量是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③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均较好,且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④对于27例术后骨水泥外漏患者,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低于术后3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CT值、骨折严重程度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外漏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SD大鼠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
18
作者 卜宪敏 梁迪 +4 位作者 张斌 徐英杰 丁豪 吴彬 田荣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34-6641,共8页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已广泛用于骨修复和重建研究,能显著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已广泛用于骨修复和重建研究,能显著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并进行鉴定。3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去势组(24只)。去势组采用经典的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模型,术后12周随机选取去势组6只大鼠与假手术组6只大鼠行Micro-CT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模型验证。验证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后,将去势组剩余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构建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模型,骨折端分别注射PBS(PBS组)、1.5×10^(11)particles/mL(低浓度外泌体组)、3×10^(11)particles/mL(高浓度外泌体组)外泌体。骨折术后4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评估骨折愈合和骨组织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观察: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增快,骨折端骨痂生成量显著增加;②X射线片评分:外泌体组显著高于PB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Micro-CT三维成像: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骨折愈合加快,骨痂生成量显著增加;外泌体组骨体积分数显著高于PB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有更多的骨小梁生成,有更多的新生骨组织生长;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骨钙素与CD31的表达更加显著;高浓度外泌体组较低浓度外泌体组新生血管密度更大,骨痂生成量更多,骨折愈合增快,呈现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成骨,最终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其机制可能与CD31和骨钙素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折愈合 骨钙素 CD31
下载PDF
维生素D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
19
作者 牛国辉 谢加阳 +6 位作者 朱登纳 崔博 赵会玲 王明梅 冯欢欢 张萌萌 李停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背景 除了某些有明确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康复治疗是GDD的主要治疗方式;维生素D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但目前关于补充维生素D对GDD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 背景 除了某些有明确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康复治疗是GDD的主要治疗方式;维生素D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但目前关于补充维生素D对GDD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开展较少。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对GDD患儿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2022年6月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首次住院就诊的120例GD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化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8例)、400 U组(37例)和1 200 U组(35例)。常规组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400 U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400 U/d维生素D;1 200 U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口服1 200 U/d维生素D。收集3组患儿的性别、就诊年龄等基本资料;于入院时(治疗前)及第3个疗程末(治疗后)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评估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5个能区的发育商(DQ)];记录发生在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次数,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组患儿性别、居住地、出生季节、分娩方式、就诊年龄、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主要就诊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儿25(OH)D水平、Gesell量表各能区DQ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200 U组患儿血25(OH)D水平、Gesell量表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DQ值高于常规组(P<0.05)。第1、2疗程期间,3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期间,1 200 U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及400 U组(P<0.05)。结论 补充1 200 U维生素D对GDD患儿的康复疗效有益,且能减少康复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障碍 广泛 全面发育迟缓 维生素D Gesell量表 不良事件 康复治疗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锡锑/聚吡咯复合导电涂层棉织物性能研究
20
作者 郭敏 李智慧 +3 位作者 朱雅蕾 刘勇 黄媛 郭增革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了提高柔性电子纺织品的导电性能,探究多组分导电涂层组装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利用浸渍-层层组装技术在棉织物基底上构筑纳米氧化锡锑/聚吡咯(ATO@WPU/PPy)双组分导电涂层,测试了不同涂层棉织物的微观结构、质量、厚度、透气性、导... 为了提高柔性电子纺织品的导电性能,探究多组分导电涂层组装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利用浸渍-层层组装技术在棉织物基底上构筑纳米氧化锡锑/聚吡咯(ATO@WPU/PPy)双组分导电涂层,测试了不同涂层棉织物的微观结构、质量、厚度、透气性、导电性、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并与纳米氧化锡锑/聚二烯基丙二甲基氯化铵(ATO@WPU/PDDA)单组分导电涂层织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ATO@WPU/PPy组装层数的增加,棉织物表面涂层负载量提高,双组分复合导电涂层棉织物的表面电阻降低,最低为1.4 kΩ/sq,而相同组装层数的ATO@WPU/PDDA单组分导电涂层织物表面电阻为37.3 kΩ/sq,说明双组分复合涂层棉织物的导电性明显提高,且ATO@WPU/PPy双组分复合涂层棉织物的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也逐渐提高。认为:制备的双组分导电涂层棉织物性能优于单组分导电涂层织物,其在开发柔性电子纺织器件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锑 聚吡咯 层层组装 涂层织物 导电 阻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