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仲舒人性论新探:以性朴论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炽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20,共7页
董仲舒事实上与荀子一样都是性朴论的代表。以性恶论说荀子的历史惯性,已受到多种质疑。以性有善有恶论或性善情恶论或综合孟荀论来说董仲舒也是大有问题的。王充对董子人性论的概括难以在他本人的著作中得到可靠的支持。性朴论肯定初... 董仲舒事实上与荀子一样都是性朴论的代表。以性恶论说荀子的历史惯性,已受到多种质疑。以性有善有恶论或性善情恶论或综合孟荀论来说董仲舒也是大有问题的。王充对董子人性论的概括难以在他本人的著作中得到可靠的支持。性朴论肯定初生人性包括着向善发展的潜质,但不肯定其中有现成的善。初生人性不够完美,但不能说成为恶。正如玉出于璞,璞中含玉质一样,善出于性,性中含善质。董仲舒批评孟子的性善论而完全没有提到所谓荀子的性恶论,这是意味深长的一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朴论 性有善有恶 荀子
下载PDF
董仲舒人性论思想之我见
2
作者 曲兴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28-30,共3页
董仲舒的人性论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儒家人性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探讨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对研究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和研究儒家人性理论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论思想 中民之 人副天数 性有善有恶 理论 三品 性有善有恶 天志 义与利 封建等级制度
下载PDF
有善有恶:王安石的人性论演变新探
3
作者 刘成国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9,共13页
王安石的人性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个阶段:早年及仁宗庆历年间,服膺孟子的“性善”论。第二个阶段:大致在皇祐、嘉祐年间,以“正名”的逻辑,指出“性不可以善恶言”,反驳诸家论性。第三个阶段:嘉祐、治平年间,确立“性有善... 王安石的人性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个阶段:早年及仁宗庆历年间,服膺孟子的“性善”论。第二个阶段:大致在皇祐、嘉祐年间,以“正名”的逻辑,指出“性不可以善恶言”,反驳诸家论性。第三个阶段:嘉祐、治平年间,确立“性有善有恶”论,以此折衷、整合各家论性。第四个阶段:神宗熙宁以后,基本不再关注人性问题,其弟子继续发挥阐述“性有善有恶”论。王氏的人性论,产生于一种论辩的语境中,其主旨是为制度确立内在的人性基础。这与理学家道德本体的人性建构,属于两种不同的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情一也 不可以 性有善有恶
原文传递
王安石人性论新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关素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4-23,共10页
王安石对儒家人性论的思考,经历了性善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三个阶段,虽几经变化,但终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安石对人性的研究只是承袭先秦告子、荀子和汉代以来的"顺气而言性"的道路,他的人性只是"... 王安石对儒家人性论的思考,经历了性善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三个阶段,虽几经变化,但终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安石对人性的研究只是承袭先秦告子、荀子和汉代以来的"顺气而言性"的道路,他的人性只是"才性""气性""气质之性",而非"天命之性""义理之性"。这既体现了王安石人性研究强调后天"习"养"作用、重视人为力量的特点,也反映了其人性研究的不彻底性。王安石主张自然的天道观,把天道与人道区分为二,从而没有构建起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这一任务只有在二程等理学家那里才得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归于 性有善有恶 不可
下载PDF
董仲舒人性论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福滨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6-22,共7页
董仲舒的人性论,将"性"视为天生的性质,在人天生的性质之中,有善的成分,亦有恶的成分;人天生有"仁、贪",如天之有"阴、阳","仁"之性为"阳"、为"善","贪"之性为&... 董仲舒的人性论,将"性"视为天生的性质,在人天生的性质之中,有善的成分,亦有恶的成分;人天生有"仁、贪",如天之有"阴、阳","仁"之性为"阳"、为"善","贪"之性为"阴"、为"恶";因有善的成分,所以人能为善;有恶的成分,所以人性不是天生即善,必须透过后天的教化,以"心"来抑制天生的"情欲",使之为善;故而,董仲舒论人性,非仅"性善论"或"性恶论"所可涵摄。文章从董仲舒人性论的证成;董仲舒对孟子性善论的批判与把握;董仲舒对荀子性恶论的修正与发展等三个面向作了探究,以期使对董仲舒的人性论有着深化的哲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性有善有恶
下载PDF
中国哲学史上人生哲学的研究
6
作者 王光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89年第4期26-30,共5页
近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人生哲学的研究是一个“热点”。其讨论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研究人生哲学的意义;人生哲学的内容、特点;各家各派人生哲学的比较;人生哲学的历史演变、现在的影响及如何建构新时代的人生哲学等问题。现分述如下: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中国传统哲学 人生问题 幸福观 性有善有恶 群体主义 人生理想 杨朱篇
下载PDF
传统性善论中的不合理因素
7
作者 南方 《南方论丛》 2009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俞吾金的文章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人性理论:一是"人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二是"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三是"人性本善论"(子思、孟子);四是"人... 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俞吾金的文章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人性理论:一是"人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二是"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三是"人性本善论"(子思、孟子);四是"人性本恶论"(荀子)。经过反复争论,"人性本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取得了主导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因素 《探索与争鸣》 性有善有恶 传统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 子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