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承丑女竟知名”——试论乔女性格主体之独立性与独特性
1
作者 孙鸿钧 《才智》 2010年第16期171-172,共2页
该文立足于《聊斋志异》之《乔女》的文本解析,对乔女性格主体的独立性与独特性给予了正面的分析评价:乔女的独立性源于她对自尊的执著追求;乔女的独特性以其鲜明的自主意识为标志,其性格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具有超越时空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 乔女 性格主体 独立性 独特性
原文传递
语用主体角度的表达和理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毅 毛力群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10-814,共5页
探讨语用主体在表达和理解中所起的作用 ,认为在影响主体表达理解的各种因素中 ,主体的语用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主体的性格、主体的社会角色、主体的情绪在表达理解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从主体角度 ,总结了表达理解的差异类型。
关键词 语用学 语用主体 表达理解 语用能力 主体性格 社会角色 差异类型 认知图式差异型 联想差异型 角色差异型
下载PDF
美育、时代要求与校园戏剧 被引量:9
3
作者 齐正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5-58,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理性主义弊端也日益显露,美育任重道远。校园戏剧是当代大学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校园戏剧可以塑造满足社会的健康发展所需...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理性主义弊端也日益显露,美育任重道远。校园戏剧是当代大学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校园戏剧可以塑造满足社会的健康发展所需的具有主体性格的大学生,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时代要求 校园戏剧 校园戏剧 美育 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发展 大学生 理性主义 素质培养 时代发展 主体性格
下载PDF
一样的月光 别样的观照——李白与D·H·劳伦斯作品中的“月亮”意象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寇加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在李白和劳伦斯的作品里 ,“月亮”的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和英国现代的文学巨匠都通过各自的“月亮”表现了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本文将就这一意象的不同内涵及造成这种不同的深层原因展开分析 。
关键词 李白 劳伦斯 主体性格 意象 性爱
下载PDF
在复杂矛盾中揭示人物心理——斯丹达尔小说心理描写特点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农方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5-50,共6页
斯丹达尔立足于复杂多样、变化异常的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文艺观为指导,突破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在人物描写方面开辟了新路,成功塑造了德·瑞那夫人等几个内涵丰富而性格各异的贵族妇女形象。其中对桑塞维利纳公爵夫人那种种复杂... 斯丹达尔立足于复杂多样、变化异常的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文艺观为指导,突破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在人物描写方面开辟了新路,成功塑造了德·瑞那夫人等几个内涵丰富而性格各异的贵族妇女形象。其中对桑塞维利纳公爵夫人那种种复杂矛盾心理写得尤为细腻感人。斯丹达尔笔下的人物,虽性格复杂矛盾,但每个人物都贯串一个性格核心,主体性格和各性格因素关系和谐,是“杂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世界 复杂矛盾 主体性格 性格因素 统一体
下载PDF
试论北宋党争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榕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把握苏轼的文学创作历程及其文学地位,不能不推究北宋党争对其的影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北宋朋党之争,对苏轼的政治生命和文学创作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轼一方面具有党争双方喜同恶异、党同伐异的主体性格,另一方面又形成了自己独特... 把握苏轼的文学创作历程及其文学地位,不能不推究北宋党争对其的影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北宋朋党之争,对苏轼的政治生命和文学创作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轼一方面具有党争双方喜同恶异、党同伐异的主体性格,另一方面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格,即"危言危行、独立不倚、不为苟生、有益于世"的主体性格。正是北宋党争中苏轼的这一独特的主体性格造就了苏轼的文学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北宋党争 主体性格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抒情类文学中的形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元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共7页
一文学理论中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很多,形象问题就是其中一例。过去,由于我们把文学的对象都片面地理解为客观外部世界,因而形象也被定义为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画”或“生活图景”。具体的表述或:“
关键词 文学形象 外部世界 人物性格 作家 艺术感染力 主体性格 现实生活 文学作品 艺术概括 人物形象
下载PDF
青年军官依附性人格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8
作者 关海山 梁辰 《政工导刊》 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
依附性人格,从广义上讲,是泛指一切不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性格和行为的人格;从狭义上讲,是特指在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专制政体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依赖性、服从性、被动性等特征的人格类型。依附性人格作为一... 依附性人格,从广义上讲,是泛指一切不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性格和行为的人格;从狭义上讲,是特指在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专制政体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依赖性、服从性、被动性等特征的人格类型。依附性人格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个别青年军官中也有存在。个别青年军官依附性人格的积极方面表现在组织观念强、作风纪律严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附性人格 青年军官 防治 成因 社会心理现象 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 主体性格
下载PDF
谈《荷塘月色》的和谐美
9
作者 刘黎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3年第2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和谐美 文字构图 声音组合 主体性格 高中
下载PDF
谈《荷塘月色》的和谐美
10
作者 刘黎 《湖南教育(上旬)(A)》 2003年第2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和谐美 朱自清 主体性格 山水画 朦胧美 对外经济贸易 静与动 情感体验 和谐之美
下载PDF
豪放词的生成因素
11
作者 彭国忠 《学语文》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豪放词 生成因素 创作主体 主体性格 创作个性
下载PDF
吹尽狂砂始得金——试论短篇小说情节的形成及其典型化提炼
12
作者 高尔纯 《小说评论》 1985年第4期62-66,共5页
情节的表现,在整个短篇小说创作中举足轻重,它不仅仅限于一般论者所说的对于事件开头、发展和高潮、结局的艺术处理方面,而且更表现在对于情节本身的选取和典型化提炼上。要提高短篇小说的创作质量,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较深... 情节的表现,在整个短篇小说创作中举足轻重,它不仅仅限于一般论者所说的对于事件开头、发展和高潮、结局的艺术处理方面,而且更表现在对于情节本身的选取和典型化提炼上。要提高短篇小说的创作质量,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情节与人物性格,环境的关系时,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第一,一般的世界情况,这是个别动作(情节)及其性质的时提;第二,情况的特殊性,这情况的定性使上述那种实体性的统一发生差异对立面和紧张,就是这种对立和紧张成为动作的推动力——这就是情境及其冲突;第三,主体性格对情境的掌握以及它所发生的反应动作,通过这种掌握和反应动作,才达到差异对立面的斗争与消除(矛盾的解决)——这就是真正的动作或情节。”用通俗的话来讲,“一般的世界情况”,系指作品情节(人物动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化 短篇小说 艺术情节 小说情节 人物性格 小说创作 动作过程 主体性格 文学作品 提炼
下载PDF
反面形象也要丰富多彩
13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2期133-133,共1页
李复威在《关于当代文学反面形象塑造的思考》(《北京师大》84年1期)一文中说,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反派人物的艺术表现,从生活实际出发,也是塑造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则。如果我们承认反面人物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的话... 李复威在《关于当代文学反面形象塑造的思考》(《北京师大》84年1期)一文中说,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反派人物的艺术表现,从生活实际出发,也是塑造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则。如果我们承认反面人物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的话,那么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也会是复杂的、变化的、流动的。其“主体性格”无疑具有批判与否定的基因,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性格特征 反面形象 根本原则 当代文学 艺术表现 文学作品 反面人物 主体性格 生动性
下载PDF
《老人与海》中的故事空间与叙事视角
14
作者 陈海兵 《作家》 2015年第5X期186-187,共2页
故事空间构成了作品叙事中具有结构性意义的重要维度。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以不同的叙事视角立体呈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窘迫的生活状态、大海中捕鱼的艰难过程以及其所思所想。多维叙事视角有效地营造了故事空间,从而成功地叙述了一... 故事空间构成了作品叙事中具有结构性意义的重要维度。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以不同的叙事视角立体呈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窘迫的生活状态、大海中捕鱼的艰难过程以及其所思所想。多维叙事视角有效地营造了故事空间,从而成功地叙述了一个真实的老人如何在真实的大海中真实地捕鱼的故事。这种叙事手法打破了读者惯常的审美期待,因而极具陌生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故事空间 叙事视角 主体性格 陌生化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SOCIAL CHANGE AND CHINESE WOMEN A Style of Flexibility: Re-cognition of the Female Self --As Exemplified in the Shuanglong Village of the Tujia Ethnic Group in Enshi
15
作者 Cui Yingl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of our fieldwork in Shuanglong Village of the Tujia ethnic group in Enshi, Hubei, we find that woman is neither the subjectless existence of"otherness" as traditionally regarded nor the ...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of our fieldwork in Shuanglong Village of the Tujia ethnic group in Enshi, Hubei, we find that woman is neither the subjectless existence of"otherness" as traditionally regarded nor the rational subject embodying multiple survival strategies as defined by some scholars. The female self is primarily an emotional subject with the dual feature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emale self for society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inclusive aspect provides a psycholog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society, while the exclusive aspect creates a space for breaking through this society's existing norms and cus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herness self emotional subject style of flexibility
原文传递
明清小说的美学转化问题
16
作者 何满子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美学转化,即作家如何将生活演绎为艺术形象,以创造客观上显示出形式在内容里、内容在形式里的艺术形式,这是一个可以用来照亮小说现象诸多层面的探测角度。艺术转化是贯穿形式和内容的小说美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作家美学转化的性格的,大... 美学转化,即作家如何将生活演绎为艺术形象,以创造客观上显示出形式在内容里、内容在形式里的艺术形式,这是一个可以用来照亮小说现象诸多层面的探测角度。艺术转化是贯穿形式和内容的小说美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作家美学转化的性格的,大致有三个条件:一是作家的主体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小说美学 小说现象 艺术转化 艺术形式 小说家 作家 艺术形象 小说艺术 主体性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