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格双重性与性别二元对立的消解——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被引量:1
1
作者 乐传勇 程文华 席绪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探讨男女两性关系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他两性理论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本文力图展现这种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塑造消解了性别的二元对立,从而达到了这种理...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探讨男女两性关系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他两性理论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本文力图展现这种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塑造消解了性别的二元对立,从而达到了这种理想的两性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双重性 性别二元对立 两极平衡 双性同体
下载PDF
儒家传统学说的双重性格:人文主义与宗教精神
2
作者 蒋九愚 钟圆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7-114,共8页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虽然继承了中国“天帝”信仰的宗教传统,但是孔子将这一“天帝”信仰的宗教传统融摄于人的道德精神之中,从根本上奠定了儒家传统学说的人文主义性格。儒家敬畏“天命”和重视祭祀祖先、鬼神,足以说明儒家隐含着浓...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虽然继承了中国“天帝”信仰的宗教传统,但是孔子将这一“天帝”信仰的宗教传统融摄于人的道德精神之中,从根本上奠定了儒家传统学说的人文主义性格。儒家敬畏“天命”和重视祭祀祖先、鬼神,足以说明儒家隐含着浓厚的宗教精神。不完全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儒家人文主义具有自己的特色,亦具有自己的不足。儒家学说有“天”“鬼神”的信仰,但是宗教精神、超越意识相当薄弱,与其说这是宗教信仰,倒不如说这是道德信仰。要实现儒家传统学说的现代转化和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应当主动弘扬儒家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主动放弃儒家“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主义,主动放弃儒家宗教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人文主义 宗教精神 儒家文化 双重性
下载PDF
试论宪法劳动权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9-74,共6页
厘定劳动权的内涵是确定其保障范围进而做出宪法判断的先决条件。通过宪法史的考察与法释义学的阐释,可推导出劳动权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性格。而作为自由权的劳动权与作为社会权的劳动权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为此需要在个案中权衡与考... 厘定劳动权的内涵是确定其保障范围进而做出宪法判断的先决条件。通过宪法史的考察与法释义学的阐释,可推导出劳动权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性格。而作为自由权的劳动权与作为社会权的劳动权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为此需要在个案中权衡与考量以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权 双重性 冲突
下载PDF
警惕网络教育下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普庆 惠安堂 +1 位作者 郑伟 韩娟 《科技资讯》 2007年第21期130-130,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网络作为一个重要交流的载体其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网络作为一个重要交流的载体其功能呈现多元化,必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试从网络政工的特点和人双面性格的潜在危害加以分析,提出开展网络政工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工 双重性 潜在危害
下载PDF
大学二级学院院长双重性格生成的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泽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60,共9页
大学二级学院院长的履职需要同时依靠学术管理权威和行政管理权威。两种权威的异质性导致院长构建和实现权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包括学术管理性格和行政管理性格在内的双重性格。出于管理效率和效果考虑,院长在履职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对... 大学二级学院院长的履职需要同时依靠学术管理权威和行政管理权威。两种权威的异质性导致院长构建和实现权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包括学术管理性格和行政管理性格在内的双重性格。出于管理效率和效果考虑,院长在履职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对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的管理行动进行新的意义赋予和建构。在不断的行动意义赋予和建构过程中,院长必然要对自身能力、需求、动机、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心理特征进行不断调整和频繁切换,最终形成双重性格。双重性格可以通过组织结构重塑或主体心理认知优化得以消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长 双重性 权威构建 意义建构
下载PDF
论舒曼钢琴音乐中的双重性格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姚传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41-144,共4页
舒曼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曲创作和乐评写作方面成绩尤大。舒曼作品与其"激情"与"忧郁"的双重性格特征关系密切;但所谓双重性格呈现并非本能或无意识,某种意义上乃是其丰富多元之... 舒曼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曲创作和乐评写作方面成绩尤大。舒曼作品与其"激情"与"忧郁"的双重性格特征关系密切;但所谓双重性格呈现并非本能或无意识,某种意义上乃是其丰富多元之思想感情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分析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等名作,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双重性 《童年情景》
下载PDF
论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与教育的交叉影响之本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珊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34-237,共4页
基于日本民族性格的"杂种性"以及日本文化深受中西方影响的"双重性格"而在日本教育中产生划一化与个性化、等级性和平等性以及功利主义与永恒主义的教育观,以及"教育荒废"现象。本文从文化学和系统论的... 基于日本民族性格的"杂种性"以及日本文化深受中西方影响的"双重性格"而在日本教育中产生划一化与个性化、等级性和平等性以及功利主义与永恒主义的教育观,以及"教育荒废"现象。本文从文化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来阐述分析,指明矛盾的本质是以对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为媒介和渠道,以教育与文化之间互相影响、制约作为"交叉点",并最终以对日本国民性格的塑造为"落脚点",来进行看似断裂,但实际上逻辑性很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化 双重性 教育影响
下载PDF
双重性格:日本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显福 华丹 《理工高教研究》 2010年第6期76-79,共4页
日本曾通过"教育立国"战略培养出了高素质国民,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力资本,实现了快速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但同时,其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导致了日本的教育荒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及其... 日本曾通过"教育立国"战略培养出了高素质国民,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力资本,实现了快速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但同时,其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导致了日本的教育荒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及其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 日本文化 日本教育
下载PDF
双重性格的艾米莉——《我站在这儿熨烫》新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1-92,共2页
《我站在这儿熨烫》通过对话式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位心力交瘁的母亲对她19岁的女儿成长历程的回忆,展示了人类的天性、欲望和永不枯竭的潜力与抑制、压迫、扭曲、扼杀的现实生活间的碰撞与冲突。本文运用心理学潜意识理论剖析小说中女... 《我站在这儿熨烫》通过对话式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位心力交瘁的母亲对她19岁的女儿成长历程的回忆,展示了人类的天性、欲望和永不枯竭的潜力与抑制、压迫、扭曲、扼杀的现实生活间的碰撞与冲突。本文运用心理学潜意识理论剖析小说中女儿艾米莉的双重性格,揭示她成长过程中天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 潜意识 天性 后天因素
下载PDF
波特笔下双重性格的母亲——以短篇小说《他》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589,共4页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20世纪美国女作家,以细腻简练的文笔结合自身的生活背景,揭露社会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他》这篇小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位生养了弱智儿子的母亲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虐待儿子又忏悔的扭曲心理。小说运用精...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20世纪美国女作家,以细腻简练的文笔结合自身的生活背景,揭露社会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他》这篇小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位生养了弱智儿子的母亲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虐待儿子又忏悔的扭曲心理。小说运用精练细腻的文字,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在极度贫穷的生活状态下,人所体现出的在虚荣讲究的外表下掩饰的自私冷酷、弱肉强食的本能。善良仁爱的母亲和虚荣冷酷的母亲的斗争贯穿故事的始终。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波特短篇小说的特点:一是从波特的成长环境入手;二是利用技巧风格来突显主题;三是矛盾的双重性着重体现写作主题。波特把生了个傻儿子又处在生活拮据的家庭中,一位母亲心理的矛盾和纠结刻画得深刻细腻,淋漓尽致,并着重突出了人的隔阂和情感交流的困境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 写作技巧 创作主题 双重性
下载PDF
《简·爱》中简·爱双重性格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X期32-33,共2页
对人物的性格与形象的分析研究,能很好的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塑造出更加形象的人物性格。独特的性格以及艺术形象均是作家所追求的,也是读者所希望的,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能更好地体现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因此对文学作品... 对人物的性格与形象的分析研究,能很好的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塑造出更加形象的人物性格。独特的性格以及艺术形象均是作家所追求的,也是读者所希望的,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能更好地体现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因此对文学作品:《简.爱》中,主人物简.爱的多样性格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双重性 研究分析
下载PDF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奥哈拉·斯嘉丽双重性格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发表于1936年的美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以一个南方种植园主的长女奥哈拉.斯嘉丽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生活遭遇和感情纠葛为主线,着力塑造了一位由种植园主转变为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的天真与叛逆兼具、善良... 发表于1936年的美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以一个南方种植园主的长女奥哈拉.斯嘉丽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生活遭遇和感情纠葛为主线,着力塑造了一位由种植园主转变为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的天真与叛逆兼具、善良与自私共存、坚强与贪婪同在的"乱世佳人"形象。正是因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矛盾的、难以调和的鲜活的艺术形象,突出地表现了斯嘉丽的双重性格特征——既有天使的品质又有魔鬼的灵魂,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世佳人 双重性 特征 美学价值
下载PDF
浅论高觉新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云清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6-47,共2页
本文对《家》中觉新的形象进行分析,指出"长子"的悲剧。一方面,在家庭中,他必须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用他的"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方法向封建势力妥协,牺牲自己;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他是受新思潮影响... 本文对《家》中觉新的形象进行分析,指出"长子"的悲剧。一方面,在家庭中,他必须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用他的"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方法向封建势力妥协,牺牲自己;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他是受新思潮影响的青年,他信服新理论,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有所认识,在矛盾的心理历程中苦苦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子形象 双重性 悲剧 作揖主义 无抵抗主义
下载PDF
简·爱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爱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析在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身上呈现出的两种性格,一方面是理性、冷静、自我奋斗精神、激进的反抗和叛逆;另一方面则是过于虔诚、服从、保守。它们中的任何一对可相互替代或转换。
关键词 简·爱 双重性 叛逆 保守
下载PDF
浅析日本教育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丽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与其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本文从日本教育的等级性与平等性、集团教育与个人教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日本教育的双重性...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与其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本文从日本教育的等级性与平等性、集团教育与个人教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日本教育的双重性格,以期能从深层次进一步了解日本教育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双重性 集团教育 个人教育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等级性 平等性
下载PDF
慎刑与严刑:中国传统刑罚的双重性格及其原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松 熊建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4年第5期61-66,共6页
中国传统刑罚制度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 ,即慎刑与严刑的对立并存 ,而制度层面的矛盾无疑来源于思想理论层面的矛盾。应该说 ,儒家思想和法家学说分别是这两种法制现象的理论源泉 ,但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以来 ,特别是儒家法律思... 中国传统刑罚制度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 ,即慎刑与严刑的对立并存 ,而制度层面的矛盾无疑来源于思想理论层面的矛盾。应该说 ,儒家思想和法家学说分别是这两种法制现象的理论源泉 ,但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以来 ,特别是儒家法律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法制指导思想之后 ,恰恰是儒家的教化观和伦理价值的绝对化使儒家对法家的严刑主张的吸收成为必要 ,从而使这两种看似互相矛盾的制度和现象能够长期共存于中国古代法制中而并行不悖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刑罚的双重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 慎刑制度 严刑现象 思想基础 儒家学说
下载PDF
解析大卫·科波菲尔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雪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98-99,共2页
人物是小说中的一要素。对人物的理解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本文从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中流露出的细节出发,对大卫的性格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大卫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人。
关键词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双重性
下载PDF
论盖茨比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疆彤 《柳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31-33,共3页
通过考察盖茨比的双重性格,揭示了盖茨比悲剧的实质以及"美国梦"与美国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盖茨比的悲剧是他本人的性格与他的追求之间矛盾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年轻人的共同的悲剧。
关键词 盖茨比 双重性 理想 迷惘的一代 美国梦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解析艾丽丝·门罗《逃离》中卡拉性格双重性
19
作者 杜平平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7期102-104,共3页
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女主人公卡拉(Carla),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真实的"生活过程中,经历两次逃离,不断地在动态中重塑自我图式(selfschema),体现了卡拉性格中独立、自信的一面,勇敢追求自我,但同时也暴露了其过于... 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女主人公卡拉(Carla),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真实的"生活过程中,经历两次逃离,不断地在动态中重塑自我图式(selfschema),体现了卡拉性格中独立、自信的一面,勇敢追求自我,但同时也暴露了其过于依赖男性、优柔寡断的一面。从卡拉与其丈夫克拉克(Clark)、邻居西尔维亚(Sylvia)的人物关系中,可以看到卡拉的自我图式打破再被重建,进一步揭示了卡拉性格的双重性,也是读者对主题有了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 自我图式 人物关系 性格双重性
原文传递
分裂的双重性格 交织的爱恨之情——奥尼尔《长日入夜行》人物性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才忆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分析奥尼尔自传体剧本《长日入夜行》中的人物玛丽、蒂龙、杰米和爱德蒙,看出他们几乎都有分裂的双重性格。他们爱其他家庭成员,却又相互抱怨甚至憎恨,爱和恨交织在一起。奥尼尔通过对他们的刻画和剖析,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怀恋和宽容... 通过分析奥尼尔自传体剧本《长日入夜行》中的人物玛丽、蒂龙、杰米和爱德蒙,看出他们几乎都有分裂的双重性格。他们爱其他家庭成员,却又相互抱怨甚至憎恨,爱和恨交织在一起。奥尼尔通过对他们的刻画和剖析,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怀恋和宽容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尔 双重性 宽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