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荀子为性趋恶论者,而非性恶论者——兼论人性发展三境界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光连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荀子性恶与孟子性善的分野在于荀子以生言性,他的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情性,其伦理境界表现为质朴的德性发展的本质和潜能,这是对告子老庄思想的批判、继承;在道德生活中,"悖于性而反于情"的伪使之复归于善。对荀子的人性不... 荀子性恶与孟子性善的分野在于荀子以生言性,他的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情性,其伦理境界表现为质朴的德性发展的本质和潜能,这是对告子老庄思想的批判、继承;在道德生活中,"悖于性而反于情"的伪使之复归于善。对荀子的人性不能以非善即恶的绝对的、既定的价值角度来考察,而需以动态的、层次的、发展的视域来观察人性的总体趋向。荀子性朴—趋恶—善伪的知性发展理路与黑格尔伦理——教化——道德的致思路径是相契的,反映了中西方性恶伦理思想在精神上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性趋恶 黑格尔
下载PDF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友广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基于回应和解决荀子人性论这一理论问题,本文首先对关于荀子人性论所提出的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考量与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郭店简《性自命出》中的“心”“性”范畴,以老庄道家和孟子思想作为重要参照,重点研究《荀子》文本所呈... 基于回应和解决荀子人性论这一理论问题,本文首先对关于荀子人性论所提出的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考量与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郭店简《性自命出》中的“心”“性”范畴,以老庄道家和孟子思想作为重要参照,重点研究《荀子》文本所呈现的心、性及其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出荀子的人性论是性朴欲趋恶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善说 朴欲
下载PDF
性朴欲趋恶论视域下的荀子政治哲学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友广 《管子学刊》 2022年第4期81-91,共11页
荀子的人性论实为性朴欲趋恶论,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荀子政治哲学的理解与把握。“性朴”,则人性可善可恶,说明人性可伪可化;“欲趋恶”,彰显人性有流于恶的可能,说明涂之人化性难为。以此为逻辑起点,荀子通过“天人相分”的理论形式对... 荀子的人性论实为性朴欲趋恶论,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荀子政治哲学的理解与把握。“性朴”,则人性可善可恶,说明人性可伪可化;“欲趋恶”,彰显人性有流于恶的可能,说明涂之人化性难为。以此为逻辑起点,荀子通过“天人相分”的理论形式对天人之间的边界进行了自觉清理与界定,充分发掘出了人的主体性,进而以此为进路探求圣王如何获得异于涂之人的“大清明”之心,从而为圣王创制礼义法度提供难以辩驳的正当性。如此,荀子的政治哲学就有了不同于孔孟政治哲学的理论面目:在没有否定圣王之德的前提下,更为重视圣王创制礼义法度之功。与孔孟的政治哲学思想相比,荀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无疑更加适应战国时期由封邦建国政治权力体系(周制)向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秦制)过渡的天下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朴欲 天人相分 大清明之心 圣人观
下载PDF
宗法的历史困境与荀子的应对之道——论荀子哲学体系对周秦之变的理论助推
4
作者 李友广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0,166,167,共14页
周秦之变是贯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规定着先秦诸子的思维理路与思考方向。处于周秦之变中的诸子如何应对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化,这是先秦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作为身处战国晚期的荀子,他主要通过天人相分彰显人文理性精神... 周秦之变是贯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规定着先秦诸子的思维理路与思考方向。处于周秦之变中的诸子如何应对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化,这是先秦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作为身处战国晚期的荀子,他主要通过天人相分彰显人文理性精神、援法入礼弱化宗法伦理、以性朴欲趋恶导向制度建设、圣王合一尊君王权威四个方面建构起了适应和助推周秦之变的哲学体系。从荀子到韩非之间的这种弱私门、张公室、强君权的思维理路,既是战国时期家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然难以调和的体现,也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前在思想领域发出的有力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之变 天人相分 援法入礼 朴欲 圣王合一
下载PDF
政治视域下的道德因素考量——荀韩哲学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友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31,共9页
在社会发生转型的春秋晚期与战国时期,政治是先秦诸子不得不直面的重大问题。在这当中,儒法两家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注最令人瞩目,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与哲学理论。作为各自学派集大成者的荀子和韩非,在儒法思想构成互补关系的战国... 在社会发生转型的春秋晚期与战国时期,政治是先秦诸子不得不直面的重大问题。在这当中,儒法两家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注最令人瞩目,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与哲学理论。作为各自学派集大成者的荀子和韩非,在儒法思想构成互补关系的战国晚期,具有可比较的价值与意义。道德是否具有工具性,能否作为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是荀韩共同关注的问题,并因立场的差异而使荀韩政治哲学思想分别呈现出道德于政治领域的弱化和政治的去道德化两种理论倾向与特征。这种既有继承又有推进的复杂关系,充分彰显了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由周制向秦制嬗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历史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法关系 朴欲 政治与道德
下载PDF
TEMPORAL TRENDS IN ETIOLOGY AND IN-HOSPITAL OUTCOM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10-YEAR EXPERIENCE OF A SINGLE CENTER
6
作者 孙寅光 沈卫峰 +1 位作者 毛原飞 Farouk Mookadam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2009年第1期32-38,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volution of et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of pericardial effusions in the recent decade. Methods All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during h...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volution of et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of pericardial effusions in the recent decade. Methods All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Hospital Inpatient System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December 2005.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echocardiographic and treatment features,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by using a standardized data collection form.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ifry-three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Mild, moderate and large pericardial effusion occurred in 61 (40%), 52 (34%) and 40 (26%)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most frequent etiologic diagnoses were tuberculous pericarditis ( n = 50, 33% ) , malignancy ( n = 36, 24% ) and idiopathic pericarditis (n = 35, 23% ). Large effusions were more likely'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cy (P 〈 0. 01 ). Compared to the initial 5 years (from 1996 to 2000) , the incidence of tuberculous effusion was decreased but neoplastic effus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recent 5 ),ears (from 2001 to 2005 ). Forty-four patients underwent percardiocentesis (tuberculous in 23, neoplastic in 16, and others in 5) and 28 patients required pericardectomy (tuberculous in 11 and neoplastic in 17). One patient with tuberculous and 3 patients with neoplastic pericardial effusion di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onclusion Tuberculosis remains the major cause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but neoplastic pericardial effusions are on the rise. Pericardial drainage or pericardectomy are often required for symptomatic relief in those with malignancy-caused pericardial ef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cardial effusion malignancy tuberculosis manag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