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在耻辱感中挣扎:读电影《耻辱》
- 1
-
-
作者
祝一勇
-
机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史蒂夫·麦奎因的影片《耻辱》中的主人公布兰顿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流浪人被异化的一种代表,具有非人化倾向。一方面他被性缠牢成为肉体的囚徒,性的放纵成为他惟一体验生存的真实,在性中短暂逃避自己的个人意识;另一方面爱的沦丧使他在真实的爱的人面前处于性无能状态,且无能力又不愿照顾、关心自己的亲人。这些让他具有强烈的耻辱感,在耻辱感中挣扎是他痛苦的根源,也是他反抗死亡和虚无,重建健康人格的基础。
-
关键词
性迷狂
性无能
耻辱感
人格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论极简主义的视觉辩证游戏与观念艺术的生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肖伟胜
-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言学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5AZW003)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WU19091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极简主义从对"特定的"物品的感知转变为对"在场"的体验,从而形成了一个由物品与观众构成的新空间。在这个视觉互动的新空间中,艺术家和作品的主/客体关系退到了边缘,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得以强化并凸显出来。这种关系重心的转移,一方面把作品内部的关系带了出来,使这些关系成为空间、光线与观看者视域的一种功能;另一方面,观众及其感知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物体与观众成为新的主/客体关系的聚焦点。在极简主义所触发的这一场视觉辩证游戏中,观者与特定的物品之间构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使观众不再像先前那样以旁观者眼光来看待"特定的"物品,而是以一种具身化方式参与其中。这种方式是将一个物把握为迷狂性的存在者,通过对这种物之迷狂的情境的感受并加以文字描述,观念艺术得以辩证地生成。
-
关键词
极简主义
在场体验
视觉互动
辩证游戏
迷狂性
-
分类号
J110.95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