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二雅”怨刺诗的创作动机 |
文航生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2
|
三苏父子的怨刺诗学观 |
杨胜宽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3
|
也谈《诗经》的怨刺诗 |
刘素琴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4
|
家园意识与诗意的栖息——“二雅”战争、怨刺诗中的文人情怀 |
李亚丽
|
《戏剧之家》
|
2014 |
0 |
|
5
|
论《诗经》怨刺诗的文化精神 |
张慧
|
《陇东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诗经》中怨刺诗的认知解读 |
姜云蕾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3 |
0 |
|
7
|
《诗经》政治怨刺诗的表现方式研究 |
毛志伟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07 |
0 |
|
8
|
国风中的怨刺诗 |
翟相君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9
|
从“怨刺诗”论《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
梁佩瑶
冉建凯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21 |
0 |
|
10
|
先秦进谏制度与怨刺诗及《诗》教之关系 |
刘怀荣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1
|
论《诗经》“二雅”怨刺诗与屈原创作的因革关系 |
孙董霞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春秋时期政治生态变迁与怨刺诗类型演化 |
邵炳军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20 |
0 |
|
13
|
对《诗经》怨刺诗中意象的认知隐喻解析 |
孔元元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4
|
二雅刺诗再探 |
周东晖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3
|
|
15
|
“诗可以怨”与“发愤著书”说 |
刘怀荣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小雅怨诗探──《诗经》政治诗研究之四 |
周东晖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7
|
《诗经》中的怨刺诗 |
胡念贻
|
《文学遗产》
|
1961 |
0 |
|
18
|
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批判──从《诗经》看周秦文化传统 |
张连举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9
|
《诗经》中忠谏思想的批判精神探析 |
明晓旭
|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2 |
0 |
|
20
|
论诗人丁芒的文学贡献 |
朱寿桐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