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一种总体阐释学的任务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周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7,124,共9页
阐释学/解释学(Hermeneutik)具有多重意义。当代阐释学可望在保持多元样态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总体阐释学”(Gesamt-Hermeneutik),它要在哲学与方法、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哲学之间进行创造性综合,即它面临三项任务:首先,要在阐释学内部“... 阐释学/解释学(Hermeneutik)具有多重意义。当代阐释学可望在保持多元样态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总体阐释学”(Gesamt-Hermeneutik),它要在哲学与方法、科学与人文、艺术与哲学之间进行创造性综合,即它面临三项任务:首先,要在阐释学内部“平衡”作为哲学的阐释学与作为方法的阐释学;其次,要在阐释学外部“调解”作为科学(自然科学)方法的“说明”与作为哲学(人文科学)方法的“阐释”;再次,更要以现象学的思想姿态,“持守”“解构”与“建构”的二重差异化运动,开辟“艺术-哲学”或“诗-思”“二重性”(Zwiefalt)创造之道。“总体阐释学”不是要重归同一性哲学传统,而是要以未来为基本定向,成为未来哲学的思想方式(广义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现象学 总体阐释
原文传递
总体阐释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对南帆教授一文的延伸讨论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军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78,194,共7页
张江教授与南帆教授围绕"阐释的有限与无限"所展开的讨论可以引出关于文学意义总体阐释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有关文学意义阐释的总体性观念,并引入量化分析作为手段。量的判断是理性思维的认知形式之一... 张江教授与南帆教授围绕"阐释的有限与无限"所展开的讨论可以引出关于文学意义总体阐释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有关文学意义阐释的总体性观念,并引入量化分析作为手段。量的判断是理性思维的认知形式之一,数学化、数字化、数据化不断丰富量化分析的方法。所谓"阐释的有限与无限",应该从定性和量化两个角度来共同思考:量化乃质之量化,而非无质或去质之量化。量化是质的抽象化,是以"科学化手段"对社会历史范畴的描述,进而把握其背后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意义 总体阐释 量化分析
原文传递
算法阐释: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论问题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以ChatGPT和“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了“AI生成”的巨大潜力。通过算法进行运算是计算机编程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的根本差异,这也是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维度。把算法引入文学研究,一方面需要理解算法背后的逻辑,另一方面还要... 以ChatGPT和“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了“AI生成”的巨大潜力。通过算法进行运算是计算机编程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的根本差异,这也是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维度。把算法引入文学研究,一方面需要理解算法背后的逻辑,另一方面还要理解文学研究自身不断“数”化的进程。文学研究对与算法相关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不仅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控制论、信息论等作为重要的科学基础和思想来源,而且开始尽可能调用已有的文学和艺术资源,试图实现对“三论”中的观点和方法的文学化和美学化征用,这构成把算法引入文学研究的理论“先声”。研究算法阐释有两种路径。其一是将算法作为对象,通过辨析算法的运行逻辑及执行过程来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活动相比较,进而讨论以作为对象的算法阐释有何特点。基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相关理论思维,可以将算法作为对象的阐释命名为“人-机互动”的“可写阐释”。其二是将算法作为方法,通过对算法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应用及其任务实现效能的评估,为文学研究这一此前纯粹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赋能,进而提高文学研究的效能。“数字人文”(“人文计算”)便是对这一辅助性方法的命名,且已经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文学研究有可能实现对文学意义的“总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AI生成 算法阐释 可写阐释 总体阐释
下载PDF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马克思哲学总体性阐释
4
作者 李培山 周怀红 《唐都学刊》 2022年第5期55-60,共6页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历史性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本质把握和历史性追问,需要基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个总体性存在,其基本前提和本质定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又是一项...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历史性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本质把握和历史性追问,需要基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个总体性存在,其基本前提和本质定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又是一项科学战略,其所统摄的治国方略和实践纲领,内蕴着对中国道路及其进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的自觉应答以及由此而来的面向未来的建构性文明筹划。处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切实有序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提供一种全球治理的新文明形态的可能性指向,这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前景以及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马克思哲学 总体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