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社会总供求平衡预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蒋萍 《统计研究》 1988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研究社会总供求平衡问题时,多数人侧重于供求总水平的平衡,至于是平衡基期已经形成的供需水平,还是平衡本期新增的供需水平,人们很少涉及。若把前者称为供求总量平衡法,后者称为供求增量平衡法,我认为,供求增量平衡法优于供求总量平... 在研究社会总供求平衡问题时,多数人侧重于供求总水平的平衡,至于是平衡基期已经形成的供需水平,还是平衡本期新增的供需水平,人们很少涉及。若把前者称为供求总量平衡法,后者称为供求增量平衡法,我认为,供求增量平衡法优于供求总量平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法 预警模型 社会总供求 平衡问题 总供求平衡 水平 社会供给 国民收入 增长率 投资需求
下载PDF
论货币供求及总供求的关系
2
作者 邓乐平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4-92,共9页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不存在失衡的问题,只有在货币经济取代实物经济之后,才出现了总供求失衡的各种可能。货币因素虽然不是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终极原因,但是货币的运动对社会总供求的失衡与平衡具有能动作用。货币的供求状况、利...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不存在失衡的问题,只有在货币经济取代实物经济之后,才出现了总供求失衡的各种可能。货币因素虽然不是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终极原因,但是货币的运动对社会总供求的失衡与平衡具有能动作用。货币的供求状况、利率等,都直接地影响到社会总供求的状况。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宜贬低,货币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既取决它自身的合理和强健,又取决于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需求 国民收入 总供求失衡 社会总供求 货币存量 供求均衡 均衡利率 实物经济 供给
下载PDF
社会总供求的辩证制约关系与宏观经济政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松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6期23-29,2,共8页
《社会总供求的辩证制约关系与宏观经济政策》对于一定体制模式下处于动态运行中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辩证制约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不同的供求关系状态下要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社会总供求 社会供给 社会需求 供求关系 无效供给 货币支出 宏观经济运行
下载PDF
论总供求缺口及其基本类型
4
作者 刘迎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6,共4页
论总供求缺口及其基本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迎秋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总供求缺口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全面转轨时期,受体制转换和经济运行规则不... 论总供求缺口及其基本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迎秋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总供求缺口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全面转轨时期,受体制转换和经济运行规则不健全的影响,总供求缺口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求缺口 类型 供需关系 商品
下载PDF
收入分配关系与总供求失衡——从收入分配角度探寻本轮通货紧缩发生的深层次因素
5
作者 江涛 蒋琳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收入分配关系作为影响总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因素 ,将在长期内对总供求平衡产生根本性影响。我国至 1997年以来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积累—消费比率失衡 ,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等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正确认识本次总供求... 收入分配关系作为影响总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因素 ,将在长期内对总供求平衡产生根本性影响。我国至 1997年以来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积累—消费比率失衡 ,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等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正确认识本次总供求失衡背后的收入分配因素 ,将有助于抓住影响失衡的关键性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总供求失衡 收入分配差距
下载PDF
当前我国的总供求矛盾
6
作者 谢芳 《金融经济学研究》 1999年第1期72-73,共2页
总供求关系有三个方面,一是总量是否平衡,二是结构是否对称,三是是否存在灵活的应变机制。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
关键词 总供求 供给结构 需求结构 应变机制 国有大中型企业 非国有经济 适应需求 房地产 市场化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下载PDF
总供求视角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
7
作者 温军伟 《中国货币市场》 2012年第5期13-17,共5页
文章在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一总需求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需求缺口模型,指出“均衡汇率”应该是一个区间,合意的汇率水平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权衡的结果。中国应将国内平衡作为优先目标,根据国内平衡的需要适时调整汇... 文章在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一总需求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需求缺口模型,指出“均衡汇率”应该是一个区间,合意的汇率水平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权衡的结果。中国应将国内平衡作为优先目标,根据国内平衡的需要适时调整汇率政策。中长期内,随着中国内外需求格局的转变,人民币汇率双向弹性增强并保持适度升值可能是合理和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求缺口 内外平衡 人民币均衡汇率
下载PDF
略论我国总供求政策的基本目标
8
作者 郭克莎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6期10-11,共2页
从改革开放以来,总供求的波动过程和总供求政策的变动特点,我们即可发现我国总供求政策的不成熟以及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总供求 基本目标 需求不足 潜在供给 变动特点 波动过程 如何借鉴 总供求失衡 适度目标 供给管理政策
下载PDF
基于总供求模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小婷 高玉泉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进行,从供给角度出发,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和非人力的投入以及影响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因素[Y=AS=AF(L,K)=F(C,S)];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长是由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所决定[Y=AD=F(C,I)]。经济均... 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进行,从供给角度出发,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和非人力的投入以及影响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因素[Y=AS=AF(L,K)=F(C,S)];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长是由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所决定[Y=AD=F(C,I)]。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是I=S以及投入后的产出被市场的各种需求所消化。以此模型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得出:有供给和需求作保障的投资仍然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消费需求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潜力巨大;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将越来越成为一种主要动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外部需求仍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我们既要对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又要通过相应的战略和政策措施使经济增长潜力变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求模型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动力
下载PDF
中国耕地资源总供求量预测及平衡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永福 邵兵家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0-54,共5页
中国耕地资源总供求量预测及平衡对策探讨陈永福邵兵家当前,中国不仅面临因人口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而引起的耕地资源不足,而且还存在着农产品的比较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的问题①。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市场... 中国耕地资源总供求量预测及平衡对策探讨陈永福邵兵家当前,中国不仅面临因人口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而引起的耕地资源不足,而且还存在着农产品的比较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的问题①。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市场经济国家间的贸易中,资源是通过从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耕地资源 总供求 预测 平衡对策
下载PDF
我国税收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晏鸣 《税务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4,共4页
自决的税收政策在理论上并不科学 ,不一定能有效调节总供求的平衡关系 ,在实践中存在许多缺陷。我国不宜采用自决的税收政策 ,而应采用非自决的税收政策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基于此 ,我国目前不宜用减税政策刺激需求 ,而应保持或适当... 自决的税收政策在理论上并不科学 ,不一定能有效调节总供求的平衡关系 ,在实践中存在许多缺陷。我国不宜采用自决的税收政策 ,而应采用非自决的税收政策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基于此 ,我国目前不宜用减税政策刺激需求 ,而应保持或适当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社会总供求 减税 增税 税收调节 政策选择 中国 平衡关系
下载PDF
试论国际收支关系对社会总供求状态的影响
12
作者 晓求 傅敏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11,共6页
文章考察了开放经济系统中国际收支非平衡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运用长、短期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关系的影响,探讨了国际收支非平衡态是怎样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的。
关键词 国际收支顺差 社会总供求 国际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非平衡态 国际收支逆差 国民经济系统 进出口 汇率变动 资本流入
下载PDF
我国劳动力总供求的宏观平衡和宏观调节
13
作者 曹新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7-22,共6页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和就业机会少,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四十年来,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大起大落,大大减弱了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对人口增长的失去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过快,使...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和就业机会少,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四十年来,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大起大落,大大减弱了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对人口增长的失去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过快,使社会劳动力的总供给相对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宏观平衡 总供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宏观调节 社会劳动力 就业压力 就业结构 就业人口 大力发展
下载PDF
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的偏离分析——基于总供求及货币供求辩证关系
14
作者 雷彬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货币乘数的上升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信贷支持投资增长作用减小,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偏离。因此,本文从总供求及货币供求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研究当前我国货币...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货币乘数的上升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信贷支持投资增长作用减小,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偏离。因此,本文从总供求及货币供求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研究当前我国货币错配及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探讨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的偏离,进而对我国货币流通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使政策目标的偏离程度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求 货币供求 货币流通 实体经济 辩证关系 偏离
下载PDF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调控
15
作者 江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8,共3页
具体衡量社会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状况,在西方国家,主要有物价上涨率、失业率、利息率、汇率、经济增长率等指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失业率上升,利率和汇率上浮,物价上涨率下降,经济增长减退等情况,一般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 具体衡量社会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状况,在西方国家,主要有物价上涨率、失业率、利息率、汇率、经济增长率等指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失业率上升,利率和汇率上浮,物价上涨率下降,经济增长减退等情况,一般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致。反之,如果出现失业率降低,利率和汇率下跌,物价上涨率上升,经济运转过热等情况,则一般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致。我国的具体情况与西方国家不同。在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求失衡 物价上涨率 失业率 社会需求 经济增长率 社会供给 物价指数 西方国家 需求平衡 经济发展过程
下载PDF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或不平衡都可能产生通货膨胀
16
作者 金能尔 《财经研究》 1987年第3期42-43,41,共3页
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总供给(生产)与总需求(消费)这两条函数曲线,两者相交,平衡的时候是偶然的、暂时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社会总供求 社会需求 社会供给 凯恩斯主义 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 社会生产 物资 相适应
下载PDF
从总供求关系看我国今后的宏观政策选择
17
作者 王峥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总供求关系 中国 宏观政策选择
下载PDF
我国社会总供求对比关系的探讨
18
作者 潘启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1期18-20,87,共4页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平衡的。那么,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讲,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好,还是略大于总供给好,抑或先实现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尔后实现总需求略小于总给供为好?这对国民经济能否长...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平衡的。那么,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讲,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好,还是略大于总供给好,抑或先实现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尔后实现总需求略小于总给供为好?这对国民经济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极大。本文将根据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并结合改革十年来的有关历史资料,作一些分析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与需求 社会需求 对比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 总供求 宏观经济管理 我国社会 国民经济 有计划商品经济 全民所有制单位
下载PDF
总供求失衡探因
19
作者 隋国良 《学术交流》 1988年第5期14-18,共5页
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显著改变,逐步转上大体协调发展的轨道”,同时,在谈到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时又指出:“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倾向仍然存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这是对我国国民经... 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显著改变,逐步转上大体协调发展的轨道”,同时,在谈到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时又指出:“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倾向仍然存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这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准确、清醒的认识。目前,总供求失衡依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着重解决这一矛盾,以小调整避免大调整,使国民经济能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稳定发展,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求失衡 经济过热 稳定发展 宏观经济 严重失衡 社会需求 供给 微观经济 消费需求 经济生活
下载PDF
西方的总供求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20
作者 梁俊海 《财经问题研究》 1988年第4期42-47,共6页
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仍然只用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和分析,是远远不够透彻的,1984年末国民经济出现过热状态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广泛传播和使用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 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仍然只用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和分析,是远远不够透彻的,1984年末国民经济出现过热状态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广泛传播和使用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这一通俗的说法来说明当时的过热状态,并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作为“七五”计划期间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但是,仅有社会总供求的概念似乎不够具体。我们从自然科学的实践中知道,如果没有一个(系列)给定的观察和度量方法,一个范畴就不会有明确的定义。我国统计学界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如何观察和度量社会总供求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些地方还进行了初步测算。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所设计的各种总供求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供求 社会需求 国民收入 社会供给 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 国民生产 经济体制改革 消费支出 支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