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37
1
作者 钱大玮 鞠建明 +4 位作者 朱玲英 段金廒 王宇环 张绍君 郭巧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 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 采用 HPL C法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 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 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 目的 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 采用 HPL C法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 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 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酯以二、三年生的为高 ;总黄酮在 5月份、总内酯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 总内酯 季节 树龄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效成分含量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龚晓健 李运曼 +2 位作者 卞惠敏 方伟蓉 刘国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银杏总内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Chandler氏体外血栓形成,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41.58%和59.31%;银杏总内酯可抑制PAF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钢亮 吕秀阳 +1 位作者 罗玲 徐铸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61-1063,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 ,对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校正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相关系数 (MR)分别为 0 .998和 0 986 ;对预测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 ,对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校正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相关系数 (MR)分别为 0 .998和 0 986 ;对预测集样本的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复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3和 0 .971 ,标准回收率分别为 95 71 %~ 1 0 3.3%和95 2 9%~ 1 0 4 .6 % ,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 2 .4 4 %和 3.1 9%。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测定银杏提取液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液 黄酮 总内酯 含量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同时测定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对衰老模型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六一 范丽 +3 位作者 李桂芳 郭岩 潘见 陈志武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 (totallactonesofginkgo ,TLG)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探讨TLG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和自然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心、肝组织中脂褐素(LF)的含量及肝中羟脯氨...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 (totallactonesofginkgo ,TLG)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探讨TLG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和自然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 ,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心、肝组织中脂褐素(LF)的含量及肝中羟脯氨酸 (Hyp)的含量 ,脑组织中MAO ,GSH Px的活性和NO的含量以及自然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TLG可减少D 半乳糖小鼠肝脏及心肌组织中LF的含量 ,升高肝脏组织中的Hyp的含量 ,并可提高脑组织中GSH Px的活性 ,降低脑组织中NO的含量和MAO的活性 ;能明显减少自然衰老模型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数目。结论 TLG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抑制NO生成及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衰老模型 小鼠 D-半乳糖 细胞凋亡 抗衰老作用
下载PDF
不同树龄的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仲英 唐文照 +1 位作者 丁杏苞 左春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09-910,共2页
关键词 银杏叶 银杏 黄酮 总内酯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总内酯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郜文 王丽娟 +3 位作者 景朋 姚娴 金有豫 鲁厚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458-461,共4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毒扁豆碱引起的急性震颤模型A以及单侧黑质注射微量 6 羟多巴胺造成的慢性旋转模型B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毒扁豆碱引起的急性震颤模型A以及单侧黑质注射微量 6 羟多巴胺造成的慢性旋转模型B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内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 (10 0mg/kg)、银杏总内酯 (12mg/kg)在预防给药 14d后能够明显缩短模型A的震颤时间 ;在给药治疗 14d后能减轻模型B的旋转行为 ,而且银杏总内酯 (12mg/kg)还能使模型B受损侧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升高。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总内酯 帕金森症 多巴胺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的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鞠建明 段金廒 +4 位作者 钱大玮 朱玲英 王宇环 张绍君 郭巧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索银杏叶的员适宜的种植模式和采集季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总黄酮醇苷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a-Pak 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43:57... 目的:探索银杏叶的员适宜的种植模式和采集季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总黄酮醇苷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a-Pak 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43:57),流速0.7mL·min-1,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外标法计算含量;总内酯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a-Pak 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20:12:75),流速0.6mL·min-1,ELSD漂移管温度100℃,载气流量2.5L·min-1,进样量20μL,以外标两点对数方程计算含量。结果:不同栽培模式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下降,剪枝后两者的含量明显升高。在不同的生长季节,总黄酮醇苷在5月份含量最高,以后逐月下降;总内酯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结论:这一变化规律为中药的规范化种植(GAP)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栽培模式 采集季节 黄酮醇苷 总内酯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测定 被引量:22
8
作者 庄莹 宋敏 +2 位作者 杭太俊 潘丽 张正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共5页
建立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滕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3,5-二硝基苯甲酸显色,于540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得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另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ODS 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A ... 建立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滕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3,5-二硝基苯甲酸显色,于540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得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另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ODS 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A 为甲醇,流动相 B 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0∶80),采用梯度洗脱,于218 nm 处检测,测定雷公滕内酯醇的含量。结果:以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内酯(以雷公藤内酯醇计),浓度在8~40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100.6%;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浓度在10~1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6%。测得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在0.061%~0.363%范围内,雷公滕内酯醇含量在0.002%~0.200%范围内。结论:两方法均准确可靠、耐用性良好,可用于雷公藤多苷片质量分析控制。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含量差异较大,应该加强其质量控制、保障用药安全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雷公藤总内酯 雷公藤内酯 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阿蒂莫耶番荔枝总内酯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符立梧 潘启超 +1 位作者 陈文森 梁永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番荔枝内酯(Amnonaceousacetogenins)是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得到的一类具有抗癌活性令人鼓舞的新型天然产物。同时其毒性低,活性高,极有希望成为新型的天然抗癌剂。阿蒂莫耶植物种子中番荔枝总内酯含有多... 目的:番荔枝内酯(Amnonaceousacetogenins)是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得到的一类具有抗癌活性令人鼓舞的新型天然产物。同时其毒性低,活性高,极有希望成为新型的天然抗癌剂。阿蒂莫耶植物种子中番荔枝总内酯含有多种抗癌力强的成份,本文拟探讨这种番荔枝总内酯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多种人的体外培养的细胞株进行细胞毒测定。细胞毒测定方法为MTT法。结果: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人乳腺癌多药抗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细胞株MCF-7/ADR及敏感细胞株MCF-7的IC50分别为5.83±1.43及6.10±1.06μg/ml,对咽喉癌MDR细胞株KBv200及敏感细胞株KB的IC50分别为3.58±0.81及3.64±0.79μg/ml,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IC50为2.51±0.11μg/ml。结论: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均具有很强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同时,MDR细胞株对这种番荔枝总内酯无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内酯 抗肿瘤作用 番荔枝内酯 阿蒂莫耶植物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注射液对大、小鼠脑缺血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芮菁 李元静 +1 位作者 张月玲 刘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总内酯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局部脑缺血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三氯化铁(FeCl3)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观察对缺血大鼠行为状态、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应用肾上腺素-胶原蛋白诱导... 目的:研究银杏总内酯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局部脑缺血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三氯化铁(FeCl3)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观察对缺血大鼠行为状态、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应用肾上腺素-胶原蛋白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模型,观察该药整体抗血栓作用;应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试验和葡聚糖-500造成的大鼠高血黏度试验,观察该药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银杏总内酯注射液3.0 mg.kg-1及以上剂量可改善MCAO大鼠的行为障碍,减少脑缺血区的梗死范围;6.0 mg.kg-1及以上剂量可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降低大鼠全血黏度;1.5 mg.kg-1及以上剂量可明显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注射液对动物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凝状态、抑制血小板依赖性血栓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脑缺血 血小板聚集 血液流变性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纯化银杏总内酯的新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丽娟 刘望才 +4 位作者 全艳玲 张伟 郭威 蓝绍鹏 林炳昌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将模拟移动床色谱精细分离技术用于纯化银杏总内酯,取代现行的单柱柱层析,使银杏总内酯产品的纯度提高、收率增加、成本降低,工艺简化、生产清洁度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萃取 模拟移动床 结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量与包封率 被引量:9
12
作者 盛欢欢 杨涛 +3 位作者 李岩 程雪梅 王长虹 王峥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8-462,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体积流量1.0 mL...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λ分别为226、2102、52 nm;柱温35℃。采用超滤法分离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与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分离良好,质量浓度分别在1.606~200.8μg/mL1、.648~206.0μg/mL、1.590~198.4μg/mL、1.640~205.6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8±1.88)%(、101.32±1.76)%(、100.80±1.64)%和(100.30±2.07)%,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超滤法回收率分别为(102.36±1.12)%、(100.12±0.76)%、(99.00±3.67)%、(100.26±2.54)%。4种成分的重复性实验的RSD均小于2.20%。3批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包封率分别为(80.04±0.69)%(、94.94±3.87)%(、92.17±1.60)%和(97.65±0.68)%,载药量分别为(4.11±0.04)%(、0.56±0.02)%(、0.15±0.00)%和(0.18±0.00)%。结论 HPLC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总内酯 固体脂质纳米粒 载药量 包封率 穿心莲
下载PDF
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兴力 周金彩 +1 位作者 龙红萍 韩立路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8期564-56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样品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月份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9月份后含量有所降低,12月份含量最低;总内酯含量以6月份为最高,8月份含量开始显著下降...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样品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月份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9月份后含量有所降低,12月份含量最低;总内酯含量以6月份为最高,8月份含量开始显著下降,12月份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含量差异较大,此结果为适时采收、合理开发利用银杏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银杏黄酮醇苷 银杏总内酯 含量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Kedde比色法测定复方雷公藤片中总内酯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银芳 徐群志 +3 位作者 魏惠珍 张红红 金浩鑫 饶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复方雷公藤片 总内酯 比色法测定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萜内酯 不饱和双键 雷公藤提取物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对β-淀粉样肽25-35片段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玉 杨东旭 +2 位作者 郜文 刘进学 胡小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32-1433,共2页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淀粉样肽25-35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全国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穿心莲中总内酯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山山 卫莹芳 +1 位作者 闫婕 王化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97-2799,共3页
目的测定全国8个省24个不同产地25个穿心莲样品及其中10个产地11个批次穿心莲不同部位中总内酯的含量。方法用二硝基苯甲酸和KOH试液显色,比色法在540 nm处测定穿心莲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批次穿心莲样品中总内酯的含量在... 目的测定全国8个省24个不同产地25个穿心莲样品及其中10个产地11个批次穿心莲不同部位中总内酯的含量。方法用二硝基苯甲酸和KOH试液显色,比色法在540 nm处测定穿心莲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批次穿心莲样品中总内酯的含量在0.49%~2.76%之间,有显著差异。叶在1.82%~3.68%之间,茎在0.44%~1.04%之间,药材在1.27%~2.76%之间,穿心莲不同部位总内酯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穿心莲的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总内酯 比色法
下载PDF
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志阳 杨雨微 +2 位作者 陈璟 狄留庆 郑伟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选用聚丙烯酸树酯EPO(Eudragit EPO)、共聚维酮S-630(Plasdone S-630)、羟丙基纤维素(HPC)分别与银杏总内酯以一定比例混合,运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 目的: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选用聚丙烯酸树酯EPO(Eudragit EPO)、共聚维酮S-630(Plasdone S-630)、羟丙基纤维素(HPC)分别与银杏总内酯以一定比例混合,运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其固体分散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FT-IR)、体外溶出度来表征和评价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结果:以Plasdone S-630为载体制备的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药物溶出效果最佳,在0.1 mol/L的盐酸溶出介质中5 min的银杏内酯B累计溶出达到92%,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1 h时仅有88%)。DSC及X-RD结果表明3种载体辅料所制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结论: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提高其体外溶出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挤出技术 银杏总内酯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被引量:7
18
作者 盛欢欢 邹小广 +4 位作者 杨涛 李岩 程雪梅 王峥涛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3-1479,共7页
目的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TLA-SLN)的处方。方法以穿心莲中4种内酯类成分包封率的满意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冷却高压均质法制备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药脂比、磷脂脂质比、Tween-80在水中质量分数对评价指标的... 目的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TLA-SLN)的处方。方法以穿心莲中4种内酯类成分包封率的满意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冷却高压均质法制备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药脂比、磷脂脂质比、Tween-80在水中质量分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优选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从相关系数及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冷却压均质工艺能有效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优化的最佳处方为药脂比为10%、磷脂脂质比1.25、Tween-80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4%,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偏差小于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有效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总内酯 固体脂质纳米粒 冷却均质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穿心莲总内酯的NO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芳芳 金治全 +6 位作者 石伟 马毅敏 周军 王振中 毕宇安 王智民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5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考察穿心莲总内酯对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计算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穿心莲总... 目的:考察穿心莲总内酯对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并计算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穿心莲总内酯在5-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8.58μmol·L-1,11.52μmol·L-1,8.94μmol·L-1;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5-60μmol·L-1)、脱水穿心莲内酯(5-100μmol·L-1)、新穿心莲内酯(5-100μmol·L-1)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的NO亦表现出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17.54μmol·L-1,49.54μmol·L-1,41.80μmol·L-1。结论:穿心莲总内酯的NO抑制作用优于三个单体,以上结果可为穿心莲总内酯的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总内酯 穿心莲内酯 一氧化氮 抑制率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提取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仝燕 马振山 +1 位作者 李先端 王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以银杏总内酯提取物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的含量为指标 ,通过HPLC定量及TLC薄层鉴别 ,正交优选确定了银杏总内酯的提取工艺及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各工艺参数 ,粗提物中内酯总量为 15 % ,黄酮苷总量约为 35 % ,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 以银杏总内酯提取物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的含量为指标 ,通过HPLC定量及TLC薄层鉴别 ,正交优选确定了银杏总内酯的提取工艺及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各工艺参数 ,粗提物中内酯总量为 15 % ,黄酮苷总量约为 35 % ,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各方法。采用醋酸乙酯萃取分离总内酯和总黄酮 ,工艺简单 ,成本低 ,总内酯转移率高 ,经实验室放大及工厂中试生产表明工艺放大适应性较好 ,总内酯提取物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大孔吸附树脂 提取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