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总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玉生 苏一帆 +4 位作者 尹东飞 李鹏辉 张少坤 苗金红 徐远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男28例、女4例),为减少性别差异的影响,从B组28例男患者中随机选取13例与4例女患者组成C组。分别在手术日晨、全麻诱导后(仰卧位)5min和摆好体位后5min测量并记录患者收缩压及心率,记录A、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为总出血量。分别对A、B两组组内及A、C两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后收缩压变化差值[d(BP)]为-19±21mm Hg,心率变化差值[d(HR)]为-7±10次/分,体位改变后收缩压及心率均下降,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由仰卧位变为坐位后d(BP)为-12±23mm Hg,收缩压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d(HR)为-3±9次/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总出血量、d(BP)、d(HR)分别为272.94±105.82ml、-19±21mm Hg、-7±10次/分,C组分别为194.12±79.69ml、-3±21mm Hg、-3±9次/分,A组手术总出血量大于C组(P<0.05),收缩压下降较C组更明显(P<0.05),两组间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俯卧位相比,坐位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减少手术总出血量,虽然两种体位下收缩压均下降且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安全范围内坐位能维持更高的血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手术体位 总出血量 收缩压 心率
下载PDF
止血带宽度与上肢止血压力和术后总失血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卢陈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止血带宽度与上肢止血压力和术后总失血量的关系。方法将上肢手术应用止血带止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使用5cm宽气囊止血带,B组应用8cm宽气囊止血带,C组应用10cm宽气囊止血带,D组应用12cm宽气囊止血带。评价4组... 目的探讨止血带宽度与上肢止血压力和术后总失血量的关系。方法将上肢手术应用止血带止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使用5cm宽气囊止血带,B组应用8cm宽气囊止血带,C组应用10cm宽气囊止血带,D组应用12cm宽气囊止血带。评价4组术中有效止血压力和计算术中、术后失血量及总失血量。结果 4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随着相应的止血压力降低,术后失血量和总失血量也随之减少(P<0.05)。结论随着上肢止血带宽度增加使止血压力相应减小、总出血量亦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宽度 上肢 止血压力 总出血量
下载PDF
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王娟娟 卢险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5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70例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35例。参考组采取常规... 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70例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35例。参考组采取常规方法诊治,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取对症支持方法诊治。通过观察两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的时间、上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总出血量评估诊治效果,用住院总时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估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时间、上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均早于参考组,总出血量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总时长短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HGB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G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APACHE-Ⅱ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支持的临床诊治效果好,可在短时间内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避免上消化道持续出血,从而降低死亡风险,同时改善预后,帮助患者尽快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上消化道出血 诊治 预后 总出血量
下载PDF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杜英妮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3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时间、浓缩红细胞输血量、恶露干净时间、血红蛋白)、止血成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时间、浓缩红细胞输血量、恶露干净时间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可缩短止血及住院时间,亦可降低术中及整体出血量,确保治疗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安全性 总出血量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止血带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立 闫冰 +2 位作者 王永才 王红川 邢更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69-72,86,共5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气囊式止血带对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图书馆及EMbase,检索时间...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气囊式止血带对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图书馆及EMbas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汇总所有术中使用止血带的试验组作为止血带组,不使用止血带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运用RevMan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9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止血带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66,95%CI(-5.94,-1.37),P=0.002],两组患者总出血量、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中使用止血带能减少手术时间,但对总出血量及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时间 总出血量 膝关节活动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对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学伟 杨伟毅 +1 位作者 梁比记 李想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两种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对围手术失血总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60例60~75岁单侧TKA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A组(30例,术中采用截骨完成后使用止血带至手术结束)和B组(30例,术中采用全...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两种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对围手术失血总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60例60~75岁单侧TKA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A组(30例,术中采用截骨完成后使用止血带至手术结束)和B组(30例,术中采用全程在止血带下完成手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比较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出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例、输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 A组在显性失血量、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例、输血量A组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KA手术当中截骨完成后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方法,是一种能够明显减少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降低输血比例及输血量的新手术方式,同时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带 围手术期总出血量 显性失血量 隐性失血量输血比例 输血量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薛铭 尹菲 刘洪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2013年10月~2020年11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2013年10月~2020年11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前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后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应激反应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ngⅡ水平、SOD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较动力髋螺钉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应激反应更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耗时 骨折愈合时间 术中总出血量 髋关节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箐 税俊文 刘峰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目的研析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与自体血回输结合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择取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40例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等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于本院实施治疗,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 目的研析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与自体血回输结合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择取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40例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等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于本院实施治疗,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滴注氨甲环酸0.5 g,B组不予以使用氨甲环酸,所有患者均行自体血回输,讨论两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总出血量、隐性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情况,并实施详细比较。结果术前、术后,对比两组Hb、Plt、PT、APTT、Hct、FIB情况,差异性不存在(P>0.05);相比B组总出血量、隐性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A组均较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显著,对血液凝血功能未造成明显影响,可有效减少总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自体血回输量 髋关节置换术 凝血功能指标 总出血量 隐性出血量
下载PDF
速即纱在隆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晓红 金玉丹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1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速即纱在隆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98例行隆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填塞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予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处理,观察组予以速... 目的探讨速即纱在隆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98例行隆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填塞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予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处理,观察组予以速即纱填塞处理,比较两组鼻腔填塞物取出时总出血量与术后1、5 d鼻部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鼻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鼻部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即纱填塞应用于隆鼻术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鼻部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术 速即纱 总出血量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