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定常环境中叶栅总压恢复系数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闫朝 季路成 +1 位作者 于海力 徐建中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利用以Ni格式和隐式双时间步法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流动的非定常性对涡轮叶栅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并与文中提出的定常模型和准定常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非定常流动能够提高叶栅的总压恢复系数,但这是... 利用以Ni格式和隐式双时间步法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流动的非定常性对涡轮叶栅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并与文中提出的定常模型和准定常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非定常流动能够提高叶栅的总压恢复系数,但这是建立在与准定常流相比较的层面上,而和定常流比较时,非定常流只会使总压恢复系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流 数值模拟 涡轮叶栅 总压恢复系数 航空发动机 定常模型
下载PDF
进气道流向伸缩对燃烧室入口总压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浩 田立丰 +1 位作者 郭美琦 桂斌 《航空科学技术》 2021年第8期24-28,共5页
采用进气道流向伸缩的方法,对某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弯道及隔离段流场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取了不同伸缩量对应的总压云图、马赫数云图和燃烧室入口总压恢复。通过对比发现,在Ma=5的巡航速度下,随着进气道向下游的伸展,燃烧室入口总... 采用进气道流向伸缩的方法,对某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弯道及隔离段流场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取了不同伸缩量对应的总压云图、马赫数云图和燃烧室入口总压恢复。通过对比发现,在Ma=5的巡航速度下,随着进气道向下游的伸展,燃烧室入口总压恢复系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伸缩量为30mm时,燃烧室入口总压恢复系数可达到0.2484,比零偏移时提升了0.4%。通过对特定高超飞行器进气道采用流向伸缩的方法得到了最优总压恢复系数,为其他研究者在飞行器进气道优化设计方向提供了一种新型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高超声速 数值模拟 燃烧室 总压恢复
下载PDF
进气道总压恢复和出口流场试验研究
3
作者 缪良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1986年第2期154-156,188-189,共5页
试验在某型飞机上进行,飞机进气锥按Ma数变化进行无级调节,进气道两侧距唇口约1.5m处各有一放气门,距唇口约5.7m处各有一风戽式辅助进气门(Ma>1.4自动关闭)。 为了测取左进气道出口总压和流场图谱,在压气机进口装有一米字耙,每支耙... 试验在某型飞机上进行,飞机进气锥按Ma数变化进行无级调节,进气道两侧距唇口约1.5m处各有一放气门,距唇口约5.7m处各有一风戽式辅助进气门(Ma>1.4自动关闭)。 为了测取左进气道出口总压和流场图谱,在压气机进口装有一米字耙,每支耙上有六个按等环面分布的总压测点,在壁面上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静压测点。 试飞由DAM-Ⅲ磁记录系统记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出口流场 超临界 总压恢复 辅助进气门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Isight的二元进气道压缩楔射流控制参数优化
4
作者 孙冯涛 史志伟 +2 位作者 张伟麟 丁保政 舒彦淋 《气体物理》 2024年第1期21-35,共15页
二元进气道常用于宽速域吸气式飞行器。宽速域飞行器的飞行速域较大,进气道要兼顾高低速条件下的飞行要求,这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射流进行前体激波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流场,并提升进气道性能,但现有的射流激励方案仅是将激波推... 二元进气道常用于宽速域吸气式飞行器。宽速域飞行器的飞行速域较大,进气道要兼顾高低速条件下的飞行要求,这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射流进行前体激波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流场,并提升进气道性能,但现有的射流激励方案仅是将激波推至唇口,不一定使得进气道达到最优性能或造成射流流量过多损失,因此射流控制参数的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Isight软件搭建优化流程,采用Hooke-Jeeves优化方法,以射流角度、射流宽度以及射流位置作为优化变量,流量系数作为约束条件,总压恢复系数最大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探究了来流Mach数为6时不同射流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ooke-Jeeves优化方法可以应用于进气道前体射流控制参数优化问题,优化后的进气道能够满足流量系数的要求,射流角度优化后的总压恢复系数相对于无射流方案提升18%,综合优化后的总压恢复系数相对于仅优化射流角度提升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ISIGHT 流动控制 参数优化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内乘波式进气道与典型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9
5
作者 朱呈祥 黄国平 +1 位作者 尤延铖 周淼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采用流线追踪技术,基于一种有利于均匀性的基本流场,按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生成了一个来流马赫数6.0且进出口形状均为矩形的内乘波式进气道。其设计马赫数、迎风面形状等因素均参照某典型侧压式进气道选取,以便与之对比。CFD计算结... 采用流线追踪技术,基于一种有利于均匀性的基本流场,按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生成了一个来流马赫数6.0且进出口形状均为矩形的内乘波式进气道。其设计马赫数、迎风面形状等因素均参照某典型侧压式进气道选取,以便与之对比。CFD计算结果给出了设计状态下该内乘波式进气道与某典型侧压式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总压恢复、动能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发现该内乘波式进气道的各项性能参数均略优于侧压式进气道。在非设计马赫数、攻角、侧滑等非设计状态下类似的性能对比研究表明,该内乘波式进气道不仅在设计状态下可捕获98%的来流,而且在各非设计状态下也可捕获91%以上的来流,流量捕获性能优势明显。以上结果证实:实现三维压缩与激波贴口的内乘波式进气道是一种高性能的定几何进气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内乘波式进气道 式进气道 流量捕获+ 总压恢复+
下载PDF
一种可利用部分冲压的直升机进气道流场特性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东 郭荣伟 +2 位作者 万大伟 李良辉 孙姝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针对可利用部分冲压、带前输出轴直升机进气道结构特点 ,实验研究了在侧滑角从 0~ 1 35°状态下的直升机进气道流场特性 ,分析了沿程静压分布、进气道出口截面流场畸变指数、总压恢复系数等进气道性能参数。研究表明 ,该类进气道... 针对可利用部分冲压、带前输出轴直升机进气道结构特点 ,实验研究了在侧滑角从 0~ 1 35°状态下的直升机进气道流场特性 ,分析了沿程静压分布、进气道出口截面流场畸变指数、总压恢复系数等进气道性能参数。研究表明 ,该类进气道在各种侧滑状态下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当侧滑角大于 90°时总压恢复系数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进气道内气流分离的区域和出口截面流场畸变指数与侧滑角和来流速度的大小有关。其中在侧滑角小于 90°时 ,进气道出口截面流场品质较好。当侧滑角大于9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进气道 侧滑 总压恢复 畸变
下载PDF
一体化红外抑制器排气出流对其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文星耀 张靖周 单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2,共15页
经地面模型实验验证,数值仿真展示了一体化红外抑制器排气出流、模拟旋翼下洗气流和模拟前飞来流相互作用下的流动和换热特征,通过改变排气出流角度和模拟前飞来流速度,计算分析一体化红外抑制器引射、混合特性以及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 经地面模型实验验证,数值仿真展示了一体化红外抑制器排气出流、模拟旋翼下洗气流和模拟前飞来流相互作用下的流动和换热特征,通过改变排气出流角度和模拟前飞来流速度,计算分析一体化红外抑制器引射、混合特性以及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模拟的前飞来流与排气出流相互作用后会造成局部排气不畅,前飞来流甚至倒灌入红外抑制器内,从而引起抑制器壁面局部高温,增加了抑制器整体红外辐射强度;改变排气角度可将之改善,且存在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兼顾的最佳角度。前飞来流速度从15 m/s提高到55 m/s,抑制器内部高温壁面温度降低,抑制器红外辐射强度峰值在3~5μm波段降低约50%,在8~14μm波段降低约20%。红外抑制器的下洗气流进口加装弯曲导流片可以对内部混合管高温壁面进行遮挡,有效降低顶部视角的红外辐射强度。最佳排气角度下,利用排气下游隔板的遮挡,正对抑制器排气出口方向(底部视角)上的3~5μm和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峰值分别降低约50%和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抑制器 波瓣喷管 总压恢复系数 红外辐射 引射系数 旋翼下洗
下载PDF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构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仔 陈林泉 +1 位作者 吴秋 王立武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36,共5页
针对不同补燃室结构参数对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各级燃烧室的长度与扩张角度对补燃室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的二阶迎风格式对补燃室掺混燃烧进行模拟,湍流模型和燃烧模型分别采用SST k-ω模... 针对不同补燃室结构参数对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掺混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各级燃烧室的长度与扩张角度对补燃室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的二阶迎风格式对补燃室掺混燃烧进行模拟,湍流模型和燃烧模型分别采用SST k-ω模型和涡团耗散模型。结果表明,提高燃烧效率与降低总压损失是相互矛盾的;燃烧效率随燃烧室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燃烧室扩张角度的增加而减小;总压恢复系数随燃烧室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燃烧室扩张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一级燃烧室的结构参数对燃烧效率与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最大。当补燃室的总长与出口面积一定时,以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参数作为补燃室构型的优化目标,对一、二级燃烧室长度与一、三级燃烧室扩张角度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燃室 固体火箭超燃冲发动机 燃烧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一种受总体限制的弹用S弯进气道的设计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旅荣 郭荣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1,共7页
在飞行器总体对发动机进气道长度、偏距和相贯位置有特定要求及叉形弹翼根部空间的限制情况下,设计了一种大偏距、短扩压的S弯进气道。进气道的设计特点是在唇口后保证有尽可能长的S弯扩压段,扩压段在采用合理的中心线变化规律和面积变... 在飞行器总体对发动机进气道长度、偏距和相贯位置有特定要求及叉形弹翼根部空间的限制情况下,设计了一种大偏距、短扩压的S弯进气道。进气道的设计特点是在唇口后保证有尽可能长的S弯扩压段,扩压段在采用合理的中心线变化规律和面积变化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变宽度的方法确定截面形状,以满足总体要求。风洞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进气道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高的总压恢复系数(σ>0.985),较低的周向稳态总压畸变指数(Δσ0<1.0%)和径向稳态总压畸变指数(Δσp<2.8%);2.在一定马赫数下,进气道性能对正攻角和偏航角不敏感,仍保持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低的畸变;3.进气道出口气流紊流度较低(—Tu<2.5%),因此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畸变指数低(w<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S弯进气道设计 风洞实验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下载PDF
不同进口边界层条件下S形扩压器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鹏 董金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1-758,共8页
为了研究S形扩压器边界层分离和二次流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进口边界层条件下的S形扩压器内流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边界层分离和二次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边界层分离带来的大面积低速区显著地加大了二次流的... 为了研究S形扩压器边界层分离和二次流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进口边界层条件下的S形扩压器内流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边界层分离和二次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边界层分离带来的大面积低速区显著地加大了二次流的强度和尺度,二次流又反过来会改变分离区的分布。S形扩压器二次流的发展可认为是两个弯道产生的流向涡相互对抗的过程,对于进口带有长等直段的方案,边界层更易发生分离,扩压器出口二次流最终发展成为"上抬涡"模式。此时总压恢复系数等于0.978,而总压畸变指数和旋流系数分别高达0.55和0.035,其气动性能明显劣于无长等直段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扩 进口边界层 边界层分离 二次流 总压恢复 畸变
下载PDF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掺混段与弹体内外流场一体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鹏 朱守梅 +3 位作者 孟宇鹏 李稳绪 马汉东 周伟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二阶迎风隐式TVD格式分区求解可压缩N S方程 ,数值模拟了导弹、进气道和掺混段内外流一体化通气模型的复杂流场。本文给出了掺混段出口压力与来流压力比为P/P∞ =3.5 ,4 .2和 4 .9情况的数值模拟结果。并分析了流场特性及激波波系结... 采用二阶迎风隐式TVD格式分区求解可压缩N S方程 ,数值模拟了导弹、进气道和掺混段内外流一体化通气模型的复杂流场。本文给出了掺混段出口压力与来流压力比为P/P∞ =3.5 ,4 .2和 4 .9情况的数值模拟结果。并分析了流场特性及激波波系结构 ,总压恢复系数σ和流量系数 φ。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表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发动机 总压恢复系数 N—S方程 TVD格式 弹体 复杂流场 二阶 隐式 激波
下载PDF
液体冲压发动机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晖 袁书生 +1 位作者 李季颖 关英勇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50-152,156,共4页
给出了液体冲压发动机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发动机的特性计算,分析了飞行高度、燃烧室后总温以及发动机部件总压恢复系数对冲压发动机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液体冲发动机 特性计算 数学模型 飞行高度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对混合扩压器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友宏 周开福 牛俊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12-2319,共8页
为了研究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对混合扩压器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一种混合扩压器和气冷稳定器一体化新型结构,基于N-S方程建立了流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对混合扩压器流场、热混合效率和流动损失的影响... 为了研究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对混合扩压器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一种混合扩压器和气冷稳定器一体化新型结构,基于N-S方程建立了流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对混合扩压器流场、热混合效率和流动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冷稳定器的诱导作用下,外涵冷空气大量入侵内涵高温燃气,使内外涵流体之间进行强力掺混,大大提高了外涵冷空气温度;随着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的增大,稳定器堵塞比增大,流动损失增大,总压恢复系数减小;14°张角模型的混合扩压器总压恢复系数最大,其值为0.992,比最小值大0.002;此外,热混合效率随气冷环向稳定器张角的增加变化较小,加力燃烧室出口热混合效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仅相差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扩 气冷环向稳定器 张角 热混合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一种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慧俊 郭荣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8-343,共6页
采用LU SGS隐式推进方法及ROE的通量差分分裂格式 ,结合带非线性限量因子的MUSCL插值方法编写了雷诺平均的三维N S方程的数值求解程序 ,并借助该流场计算程序研究了一种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在未经流场控制情况下的流动结构和气动性能(M... 采用LU SGS隐式推进方法及ROE的通量差分分裂格式 ,结合带非线性限量因子的MUSCL插值方法编写了雷诺平均的三维N S方程的数值求解程序 ,并借助该流场计算程序研究了一种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在未经流场控制情况下的流动结构和气动性能(M =1.9,H =11Km)。计算结果表明 :所编制的流场计算程序能够准确快速地求解三维粘性流场 ,并对流场间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所研究的进气道即使在未经流场控制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这体现了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的优点 ,但由于流场中存在分离流动 ,应采取抽吸附面层等流场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斜切双缩面进气道 分离流动 总压恢复系数 数值方法 战斗机 流动控制 流场计算程序
下载PDF
亚燃冲压模型燃烧室高空负压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远灏 钟华贵 +1 位作者 徐华胜 钟世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了验证亚燃冲压燃烧室在高空负压条件下稳定工作的能力,设计了带蒸发式值班火焰稳定器与直射式喷油装置的亚燃冲压模型燃烧室,对该模型燃烧室进行了冷态流阻试验、贫油熄火边界试验以及不同截面燃烧效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 为了验证亚燃冲压燃烧室在高空负压条件下稳定工作的能力,设计了带蒸发式值班火焰稳定器与直射式喷油装置的亚燃冲压模型燃烧室,对该模型燃烧室进行了冷态流阻试验、贫油熄火边界试验以及不同截面燃烧效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件的冷态流阻系数略大于1,冷态总压恢复系数0.98以上;蒸发式火焰稳定器贫油熄火边界较宽;两截面燃烧效率最低相差6%,最高相差19%,在高空负压条件下,增加燃烧段长度能显著提高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燃冲燃烧室 冷态流阻系数 冷态总压恢复系数 贫油熄火边界 燃烧效率
下载PDF
扩压式双S隐身进气道设计和流场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建华 包晓翔 +1 位作者 刘凯 李锋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7年第2期219-225,共7页
采用扩压式双S隐身进气道能够提高飞行器的隐身特性和综合性能。针对保形短程、高隐身、大偏距的亚音速隐身无人机进气道,以保形入口、中间控制面和出口截面为约束并结合多项式对中心线和面积、截面形状进行控制,实现对保形进口截面形... 采用扩压式双S隐身进气道能够提高飞行器的隐身特性和综合性能。针对保形短程、高隐身、大偏距的亚音速隐身无人机进气道,以保形入口、中间控制面和出口截面为约束并结合多项式对中心线和面积、截面形状进行控制,实现对保形进口截面形状和弯曲形式复杂的双S隐身进气道的快速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线曲率、面积分布和中间截面形状等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S进气道流场特性复杂,第二S弯处顶部的分离和空间二次涡引发的流场畸变的综合控制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截面参数约束并结合多项式能够对双S进气道内的流场品质进行控制;在中心线曲率、扩张角和多项式参数等配制上应该朝利于第二S弯流场稳定的方向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进气道 短程扩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下载PDF
保形通道式扩压器在微型涡喷发动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宣建光 康剑雄 +1 位作者 陈杰 黄国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716,共7页
采用结构新颖的保形通道式扩压器并运用其三维设计方法,对某直径16 cm的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扩压器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型微型扩压器由完整的主叶片和布置于通道后部的分流叶片构成,相较于原型的径向、轴向分段叶片式扩压器,可全程对气流的... 采用结构新颖的保形通道式扩压器并运用其三维设计方法,对某直径16 cm的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扩压器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型微型扩压器由完整的主叶片和布置于通道后部的分流叶片构成,相较于原型的径向、轴向分段叶片式扩压器,可全程对气流的扩压度和流向进行控制,避免气流在无叶转弯段的强烈掺混,减小流动损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改进前后扩压器的流量特性基本保持一致,改进型微型扩压器总压恢复系数提高5.5%,扩压能力亦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喷发动机 微型扩 数值模拟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包线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军伟 徐东来 王虎干 《航空兵器》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根据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三维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建立了较为符合实际的进气道、燃气发生器和补燃室工作数学模型,并对进气道和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包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拓宽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包线的措施,得... 根据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三维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建立了较为符合实际的进气道、燃气发生器和补燃室工作数学模型,并对进气道和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包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拓宽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包线的措施,得出对燃气流量进行调节,是扩大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包线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发动机 进气道 工作包线 总压恢复系数 流量系数
下载PDF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红超 李美金 王为丽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3期61-63,共3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巨大的民用飞机市场需求,世界几大民机发动机供应商也投入极大精力研制高性能民用发动机,以迎接新的市场。高效、环保、节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未来民用发动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涵道比 民用飞机 发动机性能 发动机发展 民机 循环参数 总压恢复系数 气机性能
下载PDF
串联式涡轮冲压发动机加力/冲压燃烧室设计及流场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锋 尚守堂 +3 位作者 郭瑞卿 唐正府 吕付国 陈骏博 《航空发动机》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串联式TBCC加力/冲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提出包含一体化整流支板、加力内锥及长短交错的径向火焰稳定器组成的TBCC加力/冲压燃烧室方案。针对TBCC发动机加力/冲压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该燃烧室在不同模态下的流场特性。计算结果显... 以串联式TBCC加力/冲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提出包含一体化整流支板、加力内锥及长短交错的径向火焰稳定器组成的TBCC加力/冲压燃烧室方案。针对TBCC发动机加力/冲压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该燃烧室在不同模态下的流场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在涡轮工作状态和涡轮/冲压共同工作状态下,TBCC发动机加力/冲压燃烧室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95%左右;在冲压工作状态下,其总压恢复系数在86%左右。可以满足在不同模态下加力/冲压燃烧室对总压恢复系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力 燃烧室 涡轮冲发动机 组合动力装置 流场 总压恢复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