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兔头鲀属资源利用状况及限额捕捞量研究
1
作者 吴京桐 李璐 +3 位作者 熊美玲 李政凯 王宇航 冯波 《中国渔业经济》 2024年第2期20-29,共10页
根据2008-2022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兔头鲀属(Lagocephalus)资源的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兔头鲀属被拖网、刺网、围网、杂渔具等捕捞,捕捞量分别占其总渔获量46.90%、39.69%、5.19%和8.22%。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 根据2008-2022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兔头鲀属(Lagocephalus)资源的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兔头鲀属被拖网、刺网、围网、杂渔具等捕捞,捕捞量分别占其总渔获量46.90%、39.69%、5.19%和8.22%。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8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6,228.04吨,平衡Fox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39,109.44吨,非平衡产量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36,788.57吨。刺网151-200千瓦和刺网50千瓦以下这两个作业方式与功率段在2022年被判定为捕捞努力量水平投入过度,并且当前资源存量低于初始资源量的20%的警戒线,故应限产,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增长。考虑到既要维护渔业生产稳定,又要恢复种群,建议未来五年每年的总可捕捞量设定为1.5万吨。积极管控约束刺网50千瓦以下在南海北部的幼鱼繁育保护区内的生产活动,促进对补充群体的保护;加强兔头鲀属渔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发人工增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头鲀属 南海北部 限额捕捞 总可捕捞量
下载PDF
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制的症结及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闫海 刘若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5-78,共4页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是克服海洋渔业资源"公地悲剧"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海洋渔业捕捞限额的法制框架,逐步施行捕捞限额将成为海洋渔业管理政策的重点。但是,现有规定过于简陋,较为原则性的规范易于回避具体操...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是克服海洋渔业资源"公地悲剧"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海洋渔业捕捞限额的法制框架,逐步施行捕捞限额将成为海洋渔业管理政策的重点。但是,现有规定过于简陋,较为原则性的规范易于回避具体操作中的问题,以致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难以从纸面落实为行动。海洋渔业总可捕捞量的确定是限额捕捞的前提,需明确相关海域、鱼种及建立较为完善的渔获统计报告制度。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创设的捕捞权属于特许物权,具有可转让性。因此应当对海洋渔业捕捞限额流转的主体和程序予以限定。我国应当健全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监管机构,加强实时管理和后续监督,完善法律责任追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限额捕捞 特许物权 渔业法 总可捕捞量
下载PDF
论TAC为基础的渔业管理制度 被引量:7
3
作者 朴英爱 《中国渔业经济》 2004年第6期31-32,37,共3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际管理渔业中通用的以 TAC 为基础的渔业管理制度的内容、产生、发展和应用的情况,详细阐述了 TAC 渔业管理制度的作用及实际经验,指出我国渔业管理在借鉴 TAC 管理制度过程中的五大措施。
关键词 总可捕捞量(TAC) 管理渔业 渔业捕捞 渔业制度
下载PDF
南海北部羽鳃鲐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健 王自灵 冯波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年第3期184-189,共6页
随着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从生产要素投入控制的模式向投入和产出控制并重的管理模式转变。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的产量主要来... 随着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从生产要素投入控制的模式向投入和产出控制并重的管理模式转变。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的产量主要来自于刺网、双拖和围网,分别占总产量的54.81%、20.72%和6.52%。剩余产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北部羽鳃鲐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0217.51~23517.33 t,平均为15588.63 t。2017年的产量超过了平均最大可持续产量,表示当年发生了过度捕捞,该鱼种的总可捕量宜下调为1×10^4 t。本研究结果可为该鱼种的捕捞配额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鳃鲐 南海北部 剩余产模型 总可捕捞量
下载PDF
南海北部黄鳍马面鲀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 冯波 +1 位作者 卢伙胜 陈林征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第5期48-53,共6页
随着限额捕捞制度的试点实施,标志我国进入全面有序管理渔业资源的新时期。根据2009年-2020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利用剩余产量模型和Kobe图分析黄鳍马面鲀目前的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得出南海北部的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随着限额捕捞制度的试点实施,标志我国进入全面有序管理渔业资源的新时期。根据2009年-2020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利用剩余产量模型和Kobe图分析黄鳍马面鲀目前的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得出南海北部的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的产量主要来自单拖,占总产量的79.06%。剩余产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黄鳍马面鲀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43180.44~67001.86 t,平均为52424.72 t。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6年的产量超过了平均最大可持续产量,表明当年发生了过度捕捞。评估认为该鱼种的总可捕量宜设为34076.66 t。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海北部黄鳍马面鲀资源捕捞的总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马面鲀 南海北部 剩余产模型 总可捕捞量
下载PDF
南海北部眼镜鱼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贺文珑 胡世森 +4 位作者 孔令成 江珈敏 沈泽恩 王自灵 冯波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1期3-7,共5页
根据2008-2019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南海北部的眼镜鱼(Mene maculata)产量主要来自于灯光围网,占其总产量的93.38%。利用剩余产量模型对围网作业功率在300 kW以上、功率在200~300 kW和功率在100~200 kW的CPUE数... 根据2008-2019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南海北部的眼镜鱼(Mene maculata)产量主要来自于灯光围网,占其总产量的93.38%。利用剩余产量模型对围网作业功率在300 kW以上、功率在200~300 kW和功率在100~200 kW的CPUE数据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出南海北部眼镜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51128.99~163139.34 t,平均为155298.09 t。依据处于优势地位的围网作业功率在200~300 kW的CPUE数据的模型评估认为,2019年发生了过度捕捞。该鱼种的总可捕量宜下调为3.6×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鱼 南海北部 剩余产模型 总可捕捞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