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款保险与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协调研究——基于存款保险基金计入TLAC的视角
1
作者 陈卫东 熊启跃 杜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2,共19页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的实施,对全球大型银行经营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存款保险基金计入是TLAC监管框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实现TLAC达标、完善恢复与处置计划和提升风险处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的实施,对全球大型银行经营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存款保险基金计入是TLAC监管框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实现TLAC达标、完善恢复与处置计划和提升风险处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全球大型银行的TLAC达标策略,测算了存款保险基金计入对中资G-SIBs带来的TLAC提升效应,并分析了存款保险基金计入对G-SIBs恢复与处置计划的潜在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G-SIBs实现TLAC达标过程中,分子策略和分母策略在不同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存款保险基金计入有利于推动中资G-SIBs实现TLAC达标,强化其在中资G-SIBs风险处置中的关键作用,降低中资G-SIBs在资本和流动性恢复阶段的资金成本,提升处置效率。当前,我国需要从确立存款保险基金处置地位、完善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机制和丰富处置工具等方面入手,完善配套机制,促进中资G-SIBs实现TLAC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损失吸收能力 存款保险基金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事前承诺条款探析
2
作者 傅国耕 《西部金融》 2024年第7期3-6,共4页
2025年起,我国5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将正式开始实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相关监管要求。其中,通过存款保险基金实现TLAC监管框架下的事前承诺条款,将为我国相关银行机构带来2.5%-3.5%的TLAC抵扣,既是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 2025年起,我国5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将正式开始实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相关监管要求。其中,通过存款保险基金实现TLAC监管框架下的事前承诺条款,将为我国相关银行机构带来2.5%-3.5%的TLAC抵扣,既是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存款保险基金在风险处置情况下的重要资金义务。本文为进一步辨析事前承诺条款的相关技术细节,并围绕其在欧洲、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的应用情况,为我国的相关制度建设与操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银行损失吸收能力 存款保险基金
下载PDF
境外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类型和定价分析
3
作者 杨乐 朱玉杰 《金融会计》 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
提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来看,目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的TLAC工具主要包括契约模式、控股公司模式和立法模式TLAC工具,涵盖高级债和次级债,代表性经济... 提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来看,目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的TLAC工具主要包括契约模式、控股公司模式和立法模式TLAC工具,涵盖高级债和次级债,代表性经济体包括欧洲、美国、日本。本文对境外TLAC工具主要类型、条款和定价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契约模式 损失吸收能力 次级债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工具类型 定价分析
下载PDF
欧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的发行及启示
4
作者 陈莉 《中国货币市场》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伴随监管框架的逐步确立和几大行纳入G-SIBs名单,国内首笔TLAC非资本债呼之欲出。我国金融体系与欧盟类似,银行占主导地位。文章对欧盟非资本债的法律框架、发行模式、投资者构成、定价和期限等做了归纳总结,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非资本... 伴随监管框架的逐步确立和几大行纳入G-SIBs名单,国内首笔TLAC非资本债呼之欲出。我国金融体系与欧盟类似,银行占主导地位。文章对欧盟非资本债的法律框架、发行模式、投资者构成、定价和期限等做了归纳总结,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非资本债的法律环境、培育流通市场、细化发行实践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损失吸收能力 大型银行 系统性风险 资本重组 监管架构 公共成本 自救能力
下载PDF
总损失吸收能力标准设计机理与实施
5
作者 李新安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7-64,共8页
TLAC是金融稳定理事会为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大而不能倒"问题而推出的新政策工具。本文从TLAC分配、合格工具准则、达标期以及与巴塞尔协议Ⅲ监管资本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对TLAC标准设计机理进行研究,并对监管部门和G-SIBs... TLAC是金融稳定理事会为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大而不能倒"问题而推出的新政策工具。本文从TLAC分配、合格工具准则、达标期以及与巴塞尔协议Ⅲ监管资本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对TLAC标准设计机理进行研究,并对监管部门和G-SIBs提出了政策建议。对我国4家G-SIBs外部TLAC缺口初步静态测算表明,发行TLAC债务工具对我国债券发行总量和余额影响不大,但达标期内单个G-SIB仍面临较大的TLAC补充压力,充分利用TLAC标准中的充抵政策可减少一半左右的TLAC补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损失吸收能力 巴塞尔协议Ⅲ 自救 金融稳定
下载PDF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财政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的解读
6
《北方金融》 2021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保障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保障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人民银行 防范化解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资本重组 部门负责人 损失吸收能力 金融体系
下载PDF
国有五大银行TLAC达标展望
7
作者 胡漱寰 王雍良 《中国货币市场》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入选新一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需要在2025年初和2028年初分阶段开始满足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文章从银行资本充足现状与趋势、资本新规实施影响与TLAC存保基金计入方式等角度分析五家银行TLAC达... 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入选新一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需要在2025年初和2028年初分阶段开始满足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文章从银行资本充足现状与趋势、资本新规实施影响与TLAC存保基金计入方式等角度分析五家银行TLAC达标形势,基于合理假设测算TLAC达标潜在缺口,并从宏观政策、监管政策和银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TLAC达标路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充足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宏观政策 监管政策 损失吸收能力 达标 合理假设
下载PDF
关于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监管框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天琦 赵民 张昕宁 《清华金融评论》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2021年10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财政部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构建了全面的TLAC监管框架,有助于提高G-SIBs... 2021年10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财政部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构建了全面的TLAC监管框架,有助于提高G-SIBs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2022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我国正式推出TLAC非资本债券这一创新型工具,进一步拓宽了国内G-SIBs的TLAC补充渠道,丰富了债券市场产品序列,对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监管框架 直接融资市场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债券市场 损失吸收能力 抵御风险能力 监管要求
原文传递
TLAC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影响研究
9
作者 任森春 马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3-72,共10页
利用系统重要性银行2007—2021年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TLAC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TLAC监管会显著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水平;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TLAC监管通过提高总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比率提升... 利用系统重要性银行2007—2021年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TLAC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TLAC监管会显著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水平;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TLAC监管通过提高总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比率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水平,且在杠杆率渠道对稳定性施加影响更大;相较于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监管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定性提升效果更明显。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不断推进并完善TLAC监管、逐步建立针对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TLAC监管框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吸收能力(tlac) 系统重要性银行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多措并举 提升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建设水平
10
作者 王刚 常浩然 《债券》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是金融稳定理事会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设置的监管指标,旨在确保相关银行进入处置程序时有充足的自救能力,减轻“大而不能倒”的负外部性。根据我国的监管要求,我国G-SIBs将从2025年初开始分阶段实施TLA...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是金融稳定理事会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设置的监管指标,旨在确保相关银行进入处置程序时有充足的自救能力,减轻“大而不能倒”的负外部性。根据我国的监管要求,我国G-SIBs将从2025年初开始分阶段实施TLAC监管规则。本文回顾了我国TLAC监管实施进展,分析了G-SIBs如期达标面临的挑战,从监管政策落地实施视角归纳发达经济体的达标经验。建议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TLAC监管制度设计,有效利用豁免期,加快培育债券市场,争取以合理成本实现监管达标,提升我国G-SIBs的TLAC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损失吸收能力 监管达标
下载PDF
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达标路径及我国应对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芳 濮梦琪 《债券》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从实践来看,国际G-SIBs通过发行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替代高级债,兼顾了满足TLAC监管要求与自身主动负债需求。目前,我国监管机构已发布国内TLAC监管实施办法,创设了TLAC非资本债券,并明确了TLAC非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和发行管理规定,为我... 从实践来看,国际G-SIBs通过发行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替代高级债,兼顾了满足TLAC监管要求与自身主动负债需求。目前,我国监管机构已发布国内TLAC监管实施办法,创设了TLAC非资本债券,并明确了TLAC非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和发行管理规定,为我国G-SIBs的TLAC达标提供了依据。为按期满足TLAC监管要求,建议我国G-SIBs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做实发债准备工作;科学制定TLAC达标方案,合理统筹资本工具与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规模;充分运用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实施常态化、滚动式发行;加强市场培育,做好正面宣传和解读,优化债券评级和定价模式,合理控制发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吸收能力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监管规则 债券发行
下载PDF
G-SIBs总损失吸收能力达标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权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0,共3页
2021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当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目前实施对象为2022年1月1日前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商... 2021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当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目前实施对象为2022年1月1日前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根据《办法》规定,2025年初起G-SIBs的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得低于16%,2028年初起不得低于18%;TLAC杠杆比率2025年初起不得低于6%,2028年初起不得低于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人民银行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损失吸收能力 杠杆比率 商业银行 实施对象
原文传递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政策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费洁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2,共7页
近期,国内首部TLAC监管文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TLAC监管框架在我国的正式落地。随着该办法及后续其他相关监管规则的逐步实施,我国包含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 近期,国内首部TLAC监管文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TLAC监管框架在我国的正式落地。随着该办法及后续其他相关监管规则的逐步实施,我国包含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管控、资本管理压力均进一步增加。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国际TLAC监管要求颁布背景、框架的基础上,对比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TLAC的实施要求及达标情况,并分析了我国TLAC政策的特点以及对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的影响。最后,本文就国内商业银行满足TLAC达标要求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吸收能力 系统重要性银行 资本补充 监管政策
原文传递
我国四大行TLAC资本缺口及补充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翟舒毅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73,共6页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全球性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的资本要求,有助于弱化G-SIBs出现风险时的外溢效应.本文根据TLAC资本要求,模拟测算出作为G-SIBs的我国四大行TLAC资本缺口约为3.4万亿人民币,资本补充... 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全球性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的资本要求,有助于弱化G-SIBs出现风险时的外溢效应.本文根据TLAC资本要求,模拟测算出作为G-SIBs的我国四大行TLAC资本缺口约为3.4万亿人民币,资本补充压力较大.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G-SIBs在TLAC资本补充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四大行在TLAC资本补充方面提供创新TLAC合格债务工具、充分利用境内外金融市场融资以及提高TLAC合格债务工具发行比例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损失吸收能力 合格债务工具 资本补充
下载PDF
商业银行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关注风险自留问题——兼顾效率与安全视角的研究
15
作者 陆本立 刘一楠 《债券》 2023年第4期53-60,共8页
根据我国监管政策,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进行风险自留。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我国四大行要在2024年末前同时满足资本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做大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 根据我国监管政策,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进行风险自留。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我国四大行要在2024年末前同时满足资本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做大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规模、控制风险自留比例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资本节约效能和总损失吸收能力,提高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效能。建议商业银行从发行端和投资端协同拓宽“降分母”路径,关注优化风险自留,提升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资本节约的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风险自留与豁免 资本充足率 损失吸收能力
下载PDF
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银行资本结构设计与定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学志 王麟 +1 位作者 李坤昊 冯珊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7-3148,共12页
为了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足,以及近年来只发行或有可转债一种损失吸收型债券的银行出现的额外风险问题,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和《TLAC原则及清单》建议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新型银行资本结构... 为了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足,以及近年来只发行或有可转债一种损失吸收型债券的银行出现的额外风险问题,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和《TLAC原则及清单》建议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新型银行资本结构.首先,对资本结构的基本设定和损失吸收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银行资产、各项债务以及原股东股权的定价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含有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银行资本结构,要比含有单一损失吸收型债务的资本结构具有更强的损失吸收能力,并且存在最优的损失吸收型债务结构.对价差进行灵敏度分析表明,只有在波动率极端大水平上发行单一的损失吸收型债务才会有利于银行发行成本的节省,而在通常的波动率率水平下,银行为了节约成本都可以选择发行更短期限的TLAC债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纾困 或有可转债 损失吸收能力 结构化模型
原文传递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进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蔚 《西部金融》 2016年第5期45-50,共6页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位列其中。至此,中国的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榜上有名。随着2014年11...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位列其中。至此,中国的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榜上有名。随着2014年11月出台的关于总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TLAC)的要求,G-SIBs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对我国银行的经营和监管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国际金融监管动态,介绍了TLAC新规的内容及其与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LAC资本和债务工具的品种、特点,评估实施新规后引发的TLAC工具供需情况及对银行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应对TLAC规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系统重要性银行 损失吸收能力 监管
下载PDF
国内外主要大型银行资本结构及资本工具发行情况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辛华 李肖楠 《西南金融》 2016年第4期28-34,共7页
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商业银行合规资本工具设计原理,对巴塞尔协议Ⅲ及总风险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监管框架下的资本工具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际主要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结构及新型资本工具发行... 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商业银行合规资本工具设计原理,对巴塞尔协议Ⅲ及总风险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监管框架下的资本工具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际主要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结构及新型资本工具发行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相关特点及规律;全面梳理了国内大型银行的资本结构及资本工具发行情况,深入分析国内大型银行资本工具发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巴塞尔协议Ⅲ 风险损失吸收能力 资本工具 资本结构 资本充足率 金融监管
下载PDF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晶 《青海金融》 2017年第11期17-21,共5页
随着国内外资本监管规则的不断升级、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渐弱以及业务发展不断带来新的资本需求,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规则、国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等监管框架,分析国内大... 随着国内外资本监管规则的不断升级、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渐弱以及业务发展不断带来新的资本需求,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规则、国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等监管框架,分析国内大型银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满足的资本监管要求及达标情况,并结合国内大型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和资本工具发行实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监管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资本工具 损失吸收能力
下载PDF
BCBS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20
作者 刘泓呈 王瑞 《金融会计》 2018年第7期19-23,共5页
近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执行情况评估报告》,评估了2016年底至2017年6月全球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情况及影响(自2011年起,BCBS每年基于各经济体银行和监管当局提供的数据1,对巴塞尔协议Ⅲ实施情况评估两次... 近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执行情况评估报告》,评估了2016年底至2017年6月全球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情况及影响(自2011年起,BCBS每年基于各经济体银行和监管当局提供的数据1,对巴塞尔协议Ⅲ实施情况评估两次)。报告显示,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较为充足:所有参与调查的银行均满足2015年底巴塞尔协议Ⅲ过渡期安排中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所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都全面实施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最低流动性要求。但近期国际清算银行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等研究指出,如通胀和增长预期上升,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快于预期,利率水平较快反弹下银行体系的风险承压能力值得关注。此外,报告还评估了修订后的证券化框架对风险加权资产的影响,但报告评估范围并未涵盖2016年之后完成的监管标准(包括市场风险框架修订版和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资本充足率 流动性比率 杠杆率 损失吸收能力 证券化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