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夏慧 沈蕾明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385-2388,共4页
目的:探究影响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恢复情况的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患者226例,根据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优良情况评估分为A组(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优)106例,B组(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良)85例,C组(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 目的:探究影响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恢复情况的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患者226例,根据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优良情况评估分为A组(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优)106例,B组(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良)85例,C组(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差)35例。对影响患者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指标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见,年龄、断指保存方式、离断平面、损伤机制、肌腱粘连和关节面损伤是影响患者术后的主要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年龄、损伤机制、离断平面、肌腱粘连及关节面损伤是影响患者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恢复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年龄、损伤机制、离断平面、关节面损伤及肌腱粘连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指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主动活动度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躯干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佳琳 郑伟才 +1 位作者 李庆华 樊磊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躯干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 目的对比分析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躯干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躯干任意皮瓣进行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皮瓣血管蒂长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与并发症(淋巴瘘、血管危象、瘢痕挛缩)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皮瓣血管蒂长度为(789±113)cm,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瓣血管蒂长度(629±121)cm(t=6181,P<0001);住院时间为(3114±492)d、创面愈合时间为(4019±1023)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358±503)d、创面愈合时间(4662±1141)d(t=2219、2682,P=0029、0009)。术后4个月,试验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为良20例、中16例、差4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为良10例、中20例、差12例(Z=-2762,P=0006);试验组患者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为5级8例、4级12例、3级11例、2级7例、1级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为5级1例、4级10例、3级10例、2级13例、1级7例、0级1例(Z=-3005,P=0002)。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48%(χ^(2)=5224,P=0022)。结论与躯干任意皮瓣相比,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可有效修复手部电击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促进手部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降低淋巴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任意皮瓣 电击伤 软组织缺损 主动活动度 感觉功能
下载PDF
Valpar-4系统用于手部肌腱修复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宋小妹 胡琴 《甘肃医药》 2023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Valpar-4系统用手部肌腱术修复后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部肌腱损伤并行修复手术后的患者194名,其中116名接受Valpar-4系统进行康复治疗,78名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在治疗开... 目的:探讨Valpar-4系统用手部肌腱术修复后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部肌腱损伤并行修复手术后的患者194名,其中116名接受Valpar-4系统进行康复治疗,78名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在治疗开始后14天、28天及56天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手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上肢功能测定(UEFT)及功能独立性评分(FIM),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上述评分指标改善情况。结果:Valpar组随访至28天时累计8名(6.9%)患者退出,随访至56天时累计14名(12.1%)患者退出;对照组随访至28天时累计6名(7.7%)患者退出,随访至56天时累计10名(12.9%)患者退出。治疗28天后,与对照组相比,Valpar组TAM评分(64.36±15.03 vs.59.36±12.55,P=0.016)、UEFT评分(67.33±14.76 vs.62.62±13.27,P=0.005)及FIM评分(32.49±6.87 vs.27.33±6.56,P=0.02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天后,与对照组相比,Valpar组TAM评分(67.25±16.35 vs.61.25.0±11.75,P=0.007)、UEFT评分(72.39±12.44 vs.65.15±10.48,P<0.001)及FIM评分(34.26±4.22 vs.30.61±5.25,P=0.01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lpar-4系统用于手部肌腱修复术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par-4系统 康复治疗 主动活动度 上肢功能测定 功能独立性评分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断指再植指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玲 刘巧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998-1000,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断指再植指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指术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法,将患者随机编号为0.001-0.086,设0.041及以下(0.001-0.043)编号为对照组,0...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断指再植指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指术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法,将患者随机编号为0.001-0.086,设0.041及以下(0.001-0.043)编号为对照组,0.044及以上为对照组(0.044-0.086),每组各43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肌腱滑动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干预8周后手部总关节活动度评分、手部肌腱修复优良率以及手部功能评分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手部总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手部总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术后第1天有所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手部肌腱修复优良率高于术后第1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手部功能评分比较(P>0.05)。干预8周后,两组手部功能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断指再植指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促进手部肌腱的修复,提高手部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断指再植指 术后 手功能 关节活动度 肌腱修复
下载PDF
自创新型康复治疗方案对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海英 尹卓琳 +4 位作者 周子杰 周春宇 何兴辉 凌兰芬 丁带顺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创新型康复治疗方案用于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5月手指屈肌腱患者60例按随机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手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予自创新型康复治疗方案,比较... 目的:探讨自创新型康复治疗方案用于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5月手指屈肌腱患者60例按随机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手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予自创新型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予自创新型康复治疗后康复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并发症发病率16.67%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57±0.89)分低于对照组的37.67%和(2.98±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创新型康复治疗方案应用于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效果明显,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和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屈肌腱 康复 主动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手外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卫青 杨蓉 +3 位作者 张雯 郁嫣嫣 沈尊理 林玉平 《中国康复》 2006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4 2例手外伤患者分为2组各2 1例,训练组(4 0指)术后5 d即开始规范的康复训练,包括理疗,主被动伸指、牵引、按摩等;对照组(4 2指)行对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TAN法及Lovett法评定患...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4 2例手外伤患者分为2组各2 1例,训练组(4 0指)术后5 d即开始规范的康复训练,包括理疗,主被动伸指、牵引、按摩等;对照组(4 2指)行对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TAN法及Lovett法评定患者总主动活动度(TAM)及肌力(MMT)。结果:治疗3个月后,训练组患指TAM优良率1 0 0%;对照组1 9.0%。MMT评定,训练组M4-52 9指,M31 1指;对照组分别为M4-56指,M33 6指,训练组患指的功能活动度及肌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1)。结论:手外伤后规范的康复训练介入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早期康复 总活动度 肌力
下载PDF
颈椎后路不同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涛 尚平福 +2 位作者 徐钦华 王贵方 刘法敬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66-69,共4页
目的 比较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保留C2棘突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C2节段CSM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A组26例和B组21例,A组采用单... 目的 比较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保留C2棘突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C2节段CSM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A组26例和B组21例,A组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固定+伸肌群附着点重建术治疗,B组采用保留C2棘突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于术前1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术后轴性症状(AS)的发生情况;行颈椎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算颈椎总活动度和颈椎中立位曲度;在颈椎MRI横断面上,测量颈后肌群横截面积。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P均<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术后AS发生率为11.5%,B组为19.0%,A组AS发生率低于B组(P<0.05)。B组术后颈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减小(P<0.05),A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颈椎中立位曲度均较术前减小(P均<0.05),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组较A组曲度丢失更多(P均<0.05)。A组术后颈后肌群横截面积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保留C2棘突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均可解除C2节段的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前者可以更好地保留颈椎活动度并减轻颈后肌群萎缩,减少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全椎板减压术 颈椎后路减压术 钛板固定术 颈椎总活动度 颈椎中立位曲度 颈后肌群横截面积
下载PDF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术后康复治疗5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检 黄宇斌 +2 位作者 黄志斌 柳晖 林加辉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4期2321-232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52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治疗。将术后的康复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52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治疗。将术后的康复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专业的康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门诊指导性的手部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测量康复评定指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前后手指关节总活动度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部瘢痕挛缩手术结合专业康复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单纯的指导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手部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 手指关节总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手腕部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功能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许国庆 闫俊梁 李士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7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手腕部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对患指功能修复和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肌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划分为观察组(术后规律接受高频超声)29例和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手腕部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对患指功能修复和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肌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划分为观察组(术后规律接受高频超声)29例和对照组(术后未进行高频超声检查)29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16周时腱性连接7例、轻中度瘢痕连接19例、重度瘢痕连接3例,对照组腱性连接2例、轻中度瘢痕连接19例、重度瘢痕连接8例,两组均未出现肌腱断裂,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肌腱修复情况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周时TAM分级为优17例、良好8例、尚可4例,对照组TAM分级为8例优、10例良、7例可及差4例,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指动脉内径无显著差异,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指动脉直径(1.14±0.06 mm)优于对照组(1.0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手腕部肌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的患指功能评估中意义重大,有助于医师及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肌腱断裂 手指主动活动度 瘢痕
下载PDF
12号斜面注射针头治疗中重度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祥池 陈善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前瞻性研究局麻下12号斜面注射针头治疗中重度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诊断为2~4期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观察组采... 目的:通过临床前瞻性研究局麻下12号斜面注射针头治疗中重度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诊断为2~4期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观察组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下12号斜面注射针头松解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均为9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3、7和21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TAM评定标准(total active motion,手指肌腱总活动度)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麻下12号斜面注射针头治疗中重度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12号斜面注射针头 有效率 手指肌腱总活动度
下载PDF
手肌腱吻合术后的康复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燕忠 《中国康复》 2002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手肌腱吻合术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关节总活动度 康复治疗
下载PDF
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疗效的系统分析
12
作者 李德毅 张旭 +1 位作者 刘川 吴继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8期8394-8400,共7页
背景: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 背景: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主要7种骨科杂志,检索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按照文中的纳入标准进行研究。提取颈椎总活动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等相关数据,利用RevMan4.2.2软件进行异质性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与结论: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883例患者,其中Bryan颈椎间盘置换430例,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453例。Meta分析发现在治疗后3个月和24个月,Bryan颈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总活动度高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组;治疗后12个月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2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4个月2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在治疗颈椎病时,在治疗后颈椎总活动度方面,Bryan颈椎间盘置换优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但2种治疗方案的神经减压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循证医学 脊柱植入物 Bryan颈椎间盘置换 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颈椎总活动度 目测类比评分 颈部功能障碍指数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颈椎病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佐治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4例疗效及护理分析
13
作者 史晓丽 顾英 +2 位作者 郭丽萍 方巧红 史红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护理策略。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护理策略。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均进行针对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轴性症状、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JOA)评分及颈椎总活动度,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5.83%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JOA评分术前为(8.14±1.13)分,术后为(13.44±5.38)分,改善率为66.73%;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术前为(8.28±1.54)分,术后为(14.02±4.14)分,改善率为67.83%。两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颈椎总活动度分别为术前的60.18%和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均未发生"再关门"现象。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安全、有效,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轴性症状 颈椎总活动度 护理
下载PDF
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和行为敏化的影响
14
作者 张晗 聂登云 +1 位作者 江永伟 吕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188-3193,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和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实验1,30只雄性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511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CPP实验观察低、中、高剂量复方511对小鼠吗... 目的:研究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和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实验1,30只雄性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511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CPP实验观察低、中、高剂量复方511对小鼠吗啡CPP偏爱分数及总活动度和伴药箱穿梭次数的影响;实验2,30只雄性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511组、电针组、针药组,每组6只,采用CPP实验观察复方511、电针、复方511联合电针对小鼠吗啡CPP偏爱分数及总活动度和伴药箱穿梭次数的影响。结果:1)实验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偏爱分数显著升高(P<0.0001),而低、中、高剂量复方511均能降低小鼠偏爱分数,但仅中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吗啡给药后小鼠的总活动路程和伴药箱穿梭次数较训练前明显减少(P<0.01),而施用中剂量复方511能显著提高减少的总路程和伴药箱穿梭次数(P<0.05)。2)实验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偏爱分数显著增加(P<0.0001),复方511、电针、针药结合均能有效降低偏爱分数(P<0.05,P<0.05,P<0.0001),且针药结合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复方511和电针(P<0.05)。与对照组比较,训练后模型组小鼠的总活动路程和伴药箱穿梭次数较训练前明显减少(P<0.0001),而复方511、电针、针药结合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吗啡给药后的总活动度和伴药箱穿梭次数(P<0.05)。结论:复方511联合电针能有效改善小鼠吗啡诱导的CPP和行为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复方511 阿片成瘾 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 偏爱分数 行为敏化 总活动度
下载PDF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手术及康复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晓梅 张宝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治疗与常规简单的指导康复锻炼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评价康复治疗的优越性及实用性。方法2005-05~2007-04按统一标准入选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治疗与常规简单的指导康复锻炼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评价康复治疗的优越性及实用性。方法2005-05~2007-04按统一标准入选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治疗。术后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压治疗、主动被动手指活动、温水治疗、作业疗法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门诊指导性的手部功能锻炼及弹力手套加压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结果①两组患者入组时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值(T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部瘢痕挛缩手术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单纯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手部瘢痕挛缩 康复治疗 手指关节总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23例手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复发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义群 姜炜博 +1 位作者 苑生 于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手部腱鞘巨细胞瘤(TGCT)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功能锻炼及复发因素,为手部TGCT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手部TGC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情况,分析手部X线检查结果,随访患... 目的:探讨手部腱鞘巨细胞瘤(TGCT)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功能锻炼及复发因素,为手部TGCT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手部TGC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情况,分析手部X线检查结果,随访患者并行浅表局部彩超检查,嘱患者填写《密歇根大学手概况问卷调查表》(MHQ),同时采用E-link测量患者患侧与健侧握力3次,计算患侧手与健侧手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和患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手部TGCT患者,其中包括男性4例,女性19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8.5±15.1)岁。左手12例,右手11例;局部结节型TGCT(L-TGCT)21例,弥漫型TGCT(D-TGCT)2例。患者的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术前X线检查无骨质损害。随访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0±6.5)个月,浅表局部彩超检查见肿物复发1例,复发率4.3%。2例D-TGCT患者患侧握力和TAM值较健侧明显降低,21例L-TGCT患者患侧握力和TAM值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MHQ得分,80分以下3例,80分以上20例。结论:彻底切除TGCT可降低复发率,术后积极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浅表局部彩超 握力 主动活动度 复发
下载PDF
自制手部多功能外固定支具牵引修复伸指肌腱Ⅱ区损伤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志刚 梁程亮 董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61-2365,共5页
背景:国内在手部支具的研究方面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难以获得广泛推广。伸指肌腱Ⅱ区结构较为复杂,损伤后治疗恢复效果较差,目前国内外对伸指肌腱Ⅱ区损伤主要通过石膏托、夹板以及高分子材料等固定,还没有一种针对这一区域损伤修复术... 背景:国内在手部支具的研究方面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难以获得广泛推广。伸指肌腱Ⅱ区结构较为复杂,损伤后治疗恢复效果较差,目前国内外对伸指肌腱Ⅱ区损伤主要通过石膏托、夹板以及高分子材料等固定,还没有一种针对这一区域损伤修复术后较为理想的固定锻炼支具。目的:评价自制手部多功能外固定牵引康复支具对伸指肌腱Ⅱ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筛选出的76例伸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在常规伸指肌腱Ⅱ区损伤手术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适宜的康复教育加自制多功能外固定牵引康复支具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手外科常规治疗加指导功能训练。治疗后1,2,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指伸肌腱总主动活动度;治疗后2,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手灵巧度及手的精细运动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时的肌腱总主动活动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时明尼苏达手灵巧度及普渡手精细运动情况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总花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以上3个功能评分上的比较,无论哪个功能评分每改善1分试验组的花费都较对照组少(P<0.05),实现了低成本高效果的治疗。提示该支具在伸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术后的辅助锻炼治疗中起到了预防粘连及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手在关节活动度、灵活性及精细动作方面的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固定器 牵引术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多功能牵引康复支具 伸指肌腱Ⅱ区损伤 肌腱主动活动度 明尼苏达手灵巧度 普渡手精细运动
下载PDF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吐尔洪江.阿不拉 李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21-122,133,共3页
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往往根据骨化物矢状面形态、横断面形态及生理弯曲等因素来决定手术位置,而较为常见的术式就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椎管扩大术等术式。然而,传统的单开门手术仅仅是通过软组织悬挂固定椎板,有... 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往往根据骨化物矢状面形态、横断面形态及生理弯曲等因素来决定手术位置,而较为常见的术式就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椎管扩大术等术式。然而,传统的单开门手术仅仅是通过软组织悬挂固定椎板,有很大的"再关门"风险,同时也易影响局部神经功能,导致包括轴性症状在内的众多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轴性症状 JOA评分 颈椎总活动度
下载PDF
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成 冯志杰 +3 位作者 张吉龙 李宝明 马靖华 杨佐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5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者30例(指蹼组),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者30例(指背组)。比较两组皮瓣外观、感觉功能、质地及臃肿等情况,统计皮瓣成活率,计算皮瓣臃肿率,两点辨别觉,总主活动度、触觉、温度觉、压觉、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指蹼组皮肤缺损面积和皮瓣切取面积为(11.21±1.97)、(14.76±2.42) cm^(2),均明显大于指背组[(4.95±0.85)、(6.08±0.96)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和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手部有温度觉者占比为90.00%,高于指背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手部压觉、手部功能均明显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GQOL-74评分显著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其血供更可靠,适用缺损面积更大,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指蹼动脉穿支 逆行岛状皮瓣 皮瓣外观 感觉功能 皮瓣成活率 活动度
下载PDF
智能运动反馈系统在手外伤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丹丹 方琼 季益军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6-157,共2页
目的:研究智能运动反馈系统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43例)和运动反馈训练组(41例),常规康复组进行主被动运动、理疗及关节松动术治疗,而运动反馈训练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每日两次运动... 目的:研究智能运动反馈系统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43例)和运动反馈训练组(41例),常规康复组进行主被动运动、理疗及关节松动术治疗,而运动反馈训练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每日两次运动反馈手功能训练,在治疗前后进行手总主关节活动度(TAM)、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并比较结果。结果:8周康复治疗后两组TAM、UEFI指数均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后运动反馈训练组TAM、UEFI指数高于常规康复组,其中UEFI指数差异更加明显(P<0.01)。结论: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手部功能,改善手部控制能力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动反馈系统 手外伤 主关节活动度 上肢功能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