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仙湖水体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平 赵琦琳 +2 位作者 张妍 向文礼 段友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6-130,共5页
抚仙湖是中国第二大深水湖,保护好抚仙湖水质对于中国水资源战略安全至关重要。总磷是影响贫营养深水湖泊水质类别的关键因素。通过在抚仙湖湖体均匀布设立体监测点位,开展为期1 a的水质监测分析,探讨不同形态磷的水平和垂向分布及季节... 抚仙湖是中国第二大深水湖,保护好抚仙湖水质对于中国水资源战略安全至关重要。总磷是影响贫营养深水湖泊水质类别的关键因素。通过在抚仙湖湖体均匀布设立体监测点位,开展为期1 a的水质监测分析,探讨不同形态磷的水平和垂向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抚仙湖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及溶解性磷酸盐(SP)随水深几乎呈线性增加趋势;溶解性有机磷(DOP)除个别点随水深波动外,整体较为稳定;总体上,底层水体磷浓度高于表层水体磷浓度,表层底泥总磷浓度高达1926 mg/kg,可能对未来湖泊的富营养化构成风险。②不同形态磷浓度TP>DTP>SP>DOP,其中DTP占TP的比例为77.78%,为TP的主要贮存方式。③TP浓度总体是上半年高于下半年,呈现一定的冬春季表层浓度升高、底层浓度降低的趋势,该趋势与温跃层消退、湖水处于混合状态有关。研究成果可为抚仙湖水质趋势研判和精准治理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 贫营养 分布特征 深水湖泊 抚仙湖
下载PDF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磷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俊 刘芳 华桂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水样经不同的预处理,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和钼酸铵反应形成磷酸钼螯合物,加入氯化亚锡还原为钼,并呈现蓝色,用流动注射仪于700nm波长处分别测定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总溶解性磷。流动注射法简化了测定步骤,提高了分析速度,灵敏度高... 水样经不同的预处理,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和钼酸铵反应形成磷酸钼螯合物,加入氯化亚锡还原为钼,并呈现蓝色,用流动注射仪于700nm波长处分别测定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总溶解性磷。流动注射法简化了测定步骤,提高了分析速度,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满足水和废水中磷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流动注射法 酸盐 总溶解性磷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冼超彦 吴群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7,126,共5页
通过研究污染比较严重的珠江广州河段(雅岗至琶洲大桥)的六个断面,共10个采样点的上覆水和间隙水的磷形态分布特征,得上覆水总磷(TP)值为0.705~3.893mg/L,均为劣V类水质。总溶解性磷(TDP)与磷酸盐磷(PO43-)在各采样点的含量分布不均匀,... 通过研究污染比较严重的珠江广州河段(雅岗至琶洲大桥)的六个断面,共10个采样点的上覆水和间隙水的磷形态分布特征,得上覆水总磷(TP)值为0.705~3.893mg/L,均为劣V类水质。总溶解性磷(TDP)与磷酸盐磷(PO43-)在各采样点的含量分布不均匀,由PO43-含量显示,各采样点已经有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通过分析各采样点间隙水磷含量和引起其上下层含量差异的环境因素知间隙水TP与TDP有一定相关性。间隙水上下层TP,TDP,PO43-含量差异可能与沉积物有机质和氧化还原环境有一定相关性,总体上认为厌氧环境有利于促进沉积物的磷释放到间隙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广州河段 总溶解性磷 酸盐
下载PDF
德州地区地下水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文静 常春平 +3 位作者 宋帅 李静 张芳 李发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6-464,共9页
地下水质量与居民饮水安全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会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饮用水中过高的磷会降低人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潜在负面影响。本文以德州地区地下水(常作为农村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采集... 地下水质量与居民饮水安全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地下水污染会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饮用水中过高的磷会降低人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潜在负面影响。本文以德州地区地下水(常作为农村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研究区内的27个地下水样,并于现场测定pH和电导率等指标。参考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地下水中总磷、正磷酸盐、溶解性总磷和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及污染状况。借助于空间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德州地区地下水总磷含量为0-1.49 mg.L 1,正磷酸盐含量为0-0.11 mg.L 1,溶解性总磷含量为0.04-0.69 mg.L 1,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为0-0.06 mg.L 1。电导率和4种形态磷的含量均存在不同的空间差异性。整个研究区地下水电导率较高,变化范围为770-5 530μS.cm 1,总体上从河流上游到下游呈明显阶梯状递增趋势;总磷和溶解性总磷含量的空间分布整体趋势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正磷酸盐出现了较明显的高值区,而溶解性正磷酸盐的空间分布整体上较均匀。影响地下水中磷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地表水中磷的下渗和人类活动。该研究区各采样点地下水的埋深都在50 m以内,含水层为黄河冲积砂层,岩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和中砂,累计厚度10-25 m,这样的土壤地质构造较易使地表水中的磷素渗漏到地下水中,且河流是该区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源,越靠近河流越容易入渗。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当等点源污染以及农药施肥等农业非点源污染。整个研究区地下水溶解性总磷含量的最大值达0.69 mg.L 1,平均值为0.20 mg.L 1,根据欧盟规定的饮用水中总磷酸盐的标准值(0.5 mg.L 1)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Ⅱ类(0.02〈溶解性总磷≤0.1 mg.L 1)或Ⅲ类(0.1〈溶解性总磷≤0.2 mg.L 1)标准,德州地区地下水中磷的超标率分别达7.41%、62.96%和40.74%。本研究为评价地下水中磷污染对人类健康及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地区 地下水 酸盐 溶解性 溶解性酸盐 空间分布 来源
下载PDF
活性氧化铝和其他滤料除微量磷效果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俊岭 吴俊奇 +1 位作者 龙莹洁 李圭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21,共4页
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和其他7种滤料在饮用水工艺中对微量磷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溶解性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要优于其他7种滤料,对颗粒态总磷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比没有优势,活性氧化铝对... 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和其他7种滤料在饮用水工艺中对微量磷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溶解性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要优于其他7种滤料,对颗粒态总磷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比没有优势,活性氧化铝对总磷的去除优势主要在于对溶解性总磷的吸附性能,对于浊度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 除浊 溶解性 颗粒态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干流磷的沿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磊 林莉 +1 位作者 赵良元 刘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磷素的污染状况,2014年5月29日至6月7日沿长江中、下游干流在湖北武汉,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江苏的南通、镇江、南京,上海等地设置采样断面,现场监测表层、中层和底层水体中总磷(TP)、溶解性总磷(...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磷素的污染状况,2014年5月29日至6月7日沿长江中、下游干流在湖北武汉,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江苏的南通、镇江、南京,上海等地设置采样断面,现场监测表层、中层和底层水体中总磷(TP)、溶解性总磷(TDP)、颗粒态总磷(TPP)、溶解性正磷酸盐(SOP)的含量,分析干流磷的沿程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各采样地TP平均含量范围在0.15-0.25 mg/L,各采样地下游TP平均含量高于上游,各采样地下游左岸及右岸TP平均含量较中泓处高,且左岸TP平均含量较右岸高;各采样地TDP平均含量范围为0.02-0.13 mg/L,且采样地下游TDP平均含量较上游高;各采样地TPP平均含量范围为0.10-0.20mg/L,沿长江中下游沿程方向TPP占TP百分比逐渐减小,但TPP仍是长江中下游TP的主要贡献者,TPP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极为相似,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各采样地SOP平均含量范围为0.02-0.11 mg/L,且SOP平均含量沿长江中、下游沿程方向显示出增加趋势,SOP是TDP的主要组成部分,SOP平均含量占TDP平均含量70%以上。总体上,长江中下游水体中各形态磷含量较低,水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溶解性 颗粒态 溶解性酸盐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释放磷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易文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6期6401-6404,共4页
以不同污染程度的贡湖、五里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释放试验研究了有机质的去除对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的去除并没有影响溶解性活性磷(SRP)、溶解性总磷(DT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基... 以不同污染程度的贡湖、五里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释放试验研究了有机质的去除对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的去除并没有影响溶解性活性磷(SRP)、溶解性总磷(DT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基本趋势;有机质的去除提高了各沉积物的SRP和DTP的释放量、释放速率,但却降低了DOP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且有机质的去除对污染严重的五里湖沉积物释放磷的影响大于污染较轻的贡湖沉积物的影响。因此不能忽视有机质对磷释放的影响,尤其是重污染的沉积物磷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有机质 溶解性活性 溶解性 溶解性有机 释放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的形态分布研究
8
作者 冼超彦 吴群河 《广州环境科学》 2008年第4期5-9,23,共6页
通过研究污染比较严重的珠江广州河段(雅岗至琶洲大桥)的6个断面,共10个采样点的上覆水和间隙水的磷形态分布特征,得上覆水总磷(TP)值为0.705~3.893mg/L,均为劣吁类水质。总溶解性磷(TDP)与磷酸盐磷(PO43-)在各采样点的浓度分布不均匀,... 通过研究污染比较严重的珠江广州河段(雅岗至琶洲大桥)的6个断面,共10个采样点的上覆水和间隙水的磷形态分布特征,得上覆水总磷(TP)值为0.705~3.893mg/L,均为劣吁类水质。总溶解性磷(TDP)与磷酸盐磷(PO43-)在各采样点的浓度分布不均匀,由PO43-浓度显示,各采样点已经有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通过分析各采样点间隙水磷浓度和引起其上、下层浓度差异的环境因素知间隙水TP与TDP有一定相关性。间隙水上、下层TP,TDP,PO43-浓度差异可能与沉积物有机质和氧化、还原环境有一定相关性,总体上认为厌氧环境有利于促进沉积物的磷释放到间隙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广州河段 总溶解性磷 酸盐
下载PDF
德州灌区地表水中磷的空间分布与来源研究
9
作者 蔡文静 常春平 +3 位作者 宋帅 李静 张芳 李发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1059,共9页
地表水中磷污染与人类健康及水体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以黄河下游德州引黄灌区为例,采集研究区内主要水系的33个地表水样,并于现场测定pH值和电导率(EC)等指标,分析了地表水中总磷(TP)、正磷酸盐(P-ortho)、溶解性总磷(TDP)和溶... 地表水中磷污染与人类健康及水体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以黄河下游德州引黄灌区为例,采集研究区内主要水系的33个地表水样,并于现场测定pH值和电导率(EC)等指标,分析了地表水中总磷(TP)、正磷酸盐(P-ortho)、溶解性总磷(TDP)和溶解性正磷酸盐(P-D-ortho)的含量及污染状况,为引黄灌区地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总磷的含量为0.03~5.39 mg.L-1,正磷酸盐的含量为0~5.10 mg.L-1,溶解性总磷的含量为0.01~2.19 mg.L-1,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为0~1.73 mg.L-1。EC、总磷、正磷酸盐、溶解性总磷以及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河流之间相比,EC空间差异不大,但是每条河流内部都存在较大的变异性;4种形态磷含量的空间分布不均,漳卫新河各形态磷的含量均高于其他河流;其次为徒骇河,而德惠新河4种形态磷的含量均最低。此外,对悬浮物中吸附的磷进行了空间分析,受河流含沙量以及工农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磷受人类活动影响增强而增加,灌区各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整个灌区有84.9%的样点达到III类(0.10.4 mg.L-1)的样点达到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地表水 酸盐 溶解性 溶解性酸盐
下载PDF
长江涪陵段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0
作者 卢邦俊 方军毅 鞠廷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30,共4页
文章重点研究了长江涪陵段的磷(总磷和总溶解性磷)在不同水期、不同断面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水期长江总磷显现的特征总体为枯水期和平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长江水质中总磷以总溶解性磷为主;受乌江水质影响,在混合段存在水质的分层现... 文章重点研究了长江涪陵段的磷(总磷和总溶解性磷)在不同水期、不同断面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水期长江总磷显现的特征总体为枯水期和平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长江水质中总磷以总溶解性磷为主;受乌江水质影响,在混合段存在水质的分层现象,并提出了混合段的长度;同时,长江涪陵段的泥沙沉降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性磷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多段式接触氧化工艺除磷效果及污泥磷回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懿柔 吴俊奇 +5 位作者 邓易芳 刘昌强 付昆明 孙震 崔勇 赵清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0-1583,1591,共5页
利用多段式接触氧化法工艺的中试装置(有12级反应槽)处理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以污泥减量为目的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下装置的除磷效果及12格沿程的磷变化情况,探究污泥灰分磷回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24h相对于12h,装置... 利用多段式接触氧化法工艺的中试装置(有12级反应槽)处理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以污泥减量为目的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下装置的除磷效果及12格沿程的磷变化情况,探究污泥灰分磷回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24h相对于12h,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好,且磷去除率高达91.92%,优于传统生物除磷工艺,腐殖污泥磷含量74.5mgP/gDS,其灰分磷含量高达167mgP/gSA,相当于高品位磷矿,采用盐酸作为浸出剂时,可快速从腐殖污泥灰分中提取90%的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工艺 污泥 污泥灰分 溶解性 回收
下载PDF
6种湿地植物吸收污水中氮和磷的动力学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谢静 吕锡武 李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67-407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采用改进耗竭法研究水竹、金花菜、空心菜、雪里红、芋头和韭菜等6种湿地经济植物对溶解性总磷(TSP)、硝态氮(NO-3-N)及铵态氮(NH+4-N)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目的是在对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时... 为研究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采用改进耗竭法研究水竹、金花菜、空心菜、雪里红、芋头和韭菜等6种湿地经济植物对溶解性总磷(TSP)、硝态氮(NO-3-N)及铵态氮(NH+4-N)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目的是在对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经济作物。结果表明:空心菜适应任何TSP、NO-3-N及NH+4-N浓度的污水,水竹则适应TSP、NO-3-N及NH+4-N浓度较低的污染水体;韭菜与金花菜对TSP、NH+4-N浓度较高的污染水体有较大吸收效率,而雪里红则适合浓度较低的水体;对于含NO-3-N水体,韭菜与雪里红具有较大吸收速率,适宜高NO-3-N水平的养分条件,金花菜具有较大亲和力,适宜于NO-3-N浓度低的污染水体;芋头的最大吸收速率最小而亲和力最大,不适宜作为湿地植物修复污染水体。6种湿地植物都具有喜铵性,对NH+4-N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吸收动力学 溶解性 硝酸盐氮 氨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