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中总醛含量变化与大豆腥味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田三德 潘婕 +1 位作者 郝荣华 滑伟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研究用水稻芽粉对不同产地的两种大豆进行脱腥处理,并测定其总醛含量,考查总醛与豆腥味的关系。实验发现大豆的豆腥味同醛类有密切关系,豆乳总醛含量最低的工艺为:温度50℃,加酶量2%,pH8.0,加酶反应时间2hr。
关键词 大豆 总醛含量 异腥味 水稻芽干粉
下载PDF
白酒中总酸、总酯和总醛含量的连续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2-54,共3页
应用连续分析技术测定了白酒中总酸、总酯和总醛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且互不干扰,所获结果与常规法基本一致。
关键词 总醛 测定 白酒分析
下载PDF
大豆豆浆与豆粉制品中总醛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燕 张平 +2 位作者 邵弘 朱秀清 郑环宇 《大豆通报》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利用不同类型的大豆原料 ,不同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类型的大豆加工豆浆与豆粉制品 ,用碘滴定法对其进行总醛 (以己醛计 )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己醛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集市购豆 >冀黄 10 5缺失体大豆 >“绥 98- 6 0 7”缺失体大豆。
关键词 大豆 豆浆 豆粉制品 总醛 快速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 碘滴定法
下载PDF
白酒中总醛测定方法的改良
4
作者 黄晓东 曹芳 《四川食品工业科技》 CAS 1996年第3期39-41,共3页
应用氯化钠作为淀粉指示剂的防腐剂,测定白酒中总醛的含量,避免了常规碘量法需新鲜配制淀粉指示剂而给操作带来的不便,且氯化钠的存在不干扰总醛测定。
关键词 总醛测定 白酒 分析方法
下载PDF
窖泥中总酸、总酯和总醛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锋 董彩军 +2 位作者 李建华 陈学祥 戴晗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97,共3页
窖泥是生产白酒的关键材料,窖泥的成分复杂,主要有醇类、酸类、醛类、酯类、酚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窖泥中总酸、总酯和总醛的快速连续测定方法,该方法所得3种物质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 窖泥是生产白酒的关键材料,窖泥的成分复杂,主要有醇类、酸类、醛类、酯类、酚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窖泥中总酸、总酯和总醛的快速连续测定方法,该方法所得3种物质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1.81%、1.13%、0.887%,稳定性试验RSD值分别为1.35%、1.22%、0.96%,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8.10%、98.16%和98.69%。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窖泥中总酸、总酯和总醛的测定,对白酒的窖泥发酵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总醛 快速测定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总醛含量的研究
6
作者 张文诚 邵建波 +2 位作者 王武生 于维新 姜美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总醛含量的研究山东省潍坊市卫生防疫站(261041)张文诚,邵建波,王武生,于维新,姜美林酒中的总醛主要包括甲醛、乙醛、糠醛等,是相应醇类的氧化产物。其毒性均比相应的醇类强许多倍[1,2].过去对酒...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总醛含量的研究山东省潍坊市卫生防疫站(261041)张文诚,邵建波,王武生,于维新,姜美林酒中的总醛主要包括甲醛、乙醛、糠醛等,是相应醇类的氧化产物。其毒性均比相应的醇类强许多倍[1,2].过去对酒中总醛的测定,一直沿用碘量滴定法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总醛 含量 所相色谱法
下载PDF
降低氯醇法环氧丙烷中总醛含量的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旭忠 李民堂 杨元福 《氯碱工业》 CAS 2011年第6期27-28,31,共3页
介绍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丙烷生产情况,改进皂化系统、脱轻系统部分工艺指标后,环氧丙烷中总醛质量分数由0.005%降至0.001 5%,满足用户要求。
关键词 氯醇法 环氧丙烷 总醛含量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伏特加酒中总酯总醛甲醇高级醇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沛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16期9-10,共2页
伏特加酒中的总酯、总醛、甲醇、高级醇(异丁醇、异戊醇)的含量,直接进样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检出限分别为3.0mg/L、2.0mg/L、10.0mg/L、1.0mg/L、1.0mg/L,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2.5~102.1%、93.8~101.2%、91.8~99.9%、93.5~102... 伏特加酒中的总酯、总醛、甲醇、高级醇(异丁醇、异戊醇)的含量,直接进样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检出限分别为3.0mg/L、2.0mg/L、10.0mg/L、1.0mg/L、1.0mg/L,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2.5~102.1%、93.8~101.2%、91.8~99.9%、93.5~102.8%、94.2~101.3%,RSD分别为1.8~6.3%、2.6~8.2%、3.2~10.5%、2.8~8.8%、2.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分析法 伏特加 总醛 甲醇 高级醇中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苯乙烯中的总醛含量
9
作者 凡瑞红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0年第4期84-87,共4页
根据GB/T 12688.5—2019标准,使用T-50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苯乙烯中总醛含量,探讨了实验操作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分析的标准溶液及有关试剂的准确有效的前提下,滴定过程中滴定杯中的溶液搅拌速率为30%,搅拌时间为30 ... 根据GB/T 12688.5—2019标准,使用T-50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苯乙烯中总醛含量,探讨了实验操作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分析的标准溶液及有关试剂的准确有效的前提下,滴定过程中滴定杯中的溶液搅拌速率为30%,搅拌时间为30 min,滴定终点电位为295 mV时,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苯乙烯中总醛含量,其加标回收率为97.14%~103.33%,相对标准偏差为0.000~0.477%;该分析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电位滴定法 第一等当点 总醛 苯甲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浅谈电位滴定方法在苯乙烯总醛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庄俊杰 《化工管理》 2018年第11期110-110,共1页
本文探讨了将电位滴定测定分析方法,应用到苯乙烯总醛的分析中,来代替传统的手动滴定。
关键词 苯乙烯 总醛 国标(GB/T12688.5) 电位滴定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苯乙烯中的总醛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振磊 王川 张育红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88,共3页
建立了工业用苯乙烯中总醛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全扫描模式对工业用苯乙烯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确定苯乙烯中存在苯甲醛、苯乙醛及苯乙酮等3种醛酮化合物,其含量顺序为苯甲醛>苯乙醛>苯乙酮。采用气相色谱... 建立了工业用苯乙烯中总醛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全扫描模式对工业用苯乙烯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确定苯乙烯中存在苯甲醛、苯乙醛及苯乙酮等3种醛酮化合物,其含量顺序为苯甲醛>苯乙醛>苯乙酮。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对3种醛酮化合物检测,并用外标法定量。苯甲醛、苯乙醛及苯乙酮分别在5.8~221.5 mg/kg、0.7~26.1 mg/kg、0.6~24.1 mg/k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2>0.9999);加标回收率为104.3%~111.8%,相对标准偏差为0.6%~2.0%(n=5);检出限为0.061~0.078 mg/kg,总醛的检出限(以苯甲醛计)为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苯乙烯 总醛 苯甲 苯乙 苯乙酮 外标法
原文传递
白酒中总酸、总酯、总醛含量的常规连续测定 被引量:22
12
作者 黄晓东 程巢宣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2,共3页
应用连续分析技术常规测定白酒中总酸、总酯和总醛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高效,且互不干扰,所获结果与国标法基本一致。
关键词 白酒分析 总醛 连续测定
原文传递
药用辅料聚乙二醇6000中醛类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石蓉 谢莹莹 +3 位作者 郑金凤 张悦 尹林高 刘雁鸣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9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 探寻药用辅料聚乙二醇6000最有效的醛类控制方法,为其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法定标准变色酸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甲醛含量,建立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甲醛、乙醛含量,采用酚试剂法测定... 目的 探寻药用辅料聚乙二醇6000最有效的醛类控制方法,为其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法定标准变色酸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甲醛含量,建立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甲醛、乙醛含量,采用酚试剂法测定聚乙二醇6000中总醛含量,并对样品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法定标准变色酸法易受样品干扰,影响显色,造成甲醛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建立的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低,方法准确度和重复性均良好;酚试剂法操作简便,可用于聚乙二醇6000中总醛含量测定。结论 DNPH柱前衍生-HPLC法可以用于聚乙二醇6000的甲醛、乙醛定量分析,结合酚试剂测定总醛含量,可以从总体上控制聚乙二醇6000的醛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6000 变色酸法 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酚试剂法 总醛
下载PDF
北京市夏季城近郊区大气醛类含量及分布规律探讨
14
作者 白郁华 李孝珍 +1 位作者 李金龙 刘福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1986和1987年夏,对北京市城郊几个测点进行了大气甲醛和总醛的采样分析.用酚试剂法测总醛,乙酰丙酮法测甲醛。1986和1987二年大气总醛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5和9.9μg/m^3;1987年夏大气甲醛浓度平均值为4.4μg/m^3.甲醛约占总醛的50%.... 在1986和1987年夏,对北京市城郊几个测点进行了大气甲醛和总醛的采样分析.用酚试剂法测总醛,乙酰丙酮法测甲醛。1986和1987二年大气总醛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5和9.9μg/m^3;1987年夏大气甲醛浓度平均值为4.4μg/m^3.甲醛约占总醛的50%.甲醛和总醛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形,其浓度的高低与机动车密度,气象条件等关系密切.北京大气醛类化合物浓度水平是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的叠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醛 大气 北京市 分布
下载PDF
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刘绪 汪巧琴 +10 位作者 文瑞悦 张又文 陈璇 王华钦 曾晨阳 刁英 阳婧 赵思屹 辛可启 卢梦茹 张华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01-309,共9页
目的研究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其在大豆大樱桃酸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苦荞芽粉的添加量、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总醛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再以感官评分、大豆总醛... 目的研究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其在大豆大樱桃酸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苦荞芽粉的添加量、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总醛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再以感官评分、大豆总醛含量和脂肪氧合酶活性为验证指标,验证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脱腥效果。大豆生乳脱腥后加入大樱桃浆发酵得到大豆大樱桃酸奶,并与未脱腥处理发酵的大豆大樱桃酸奶进行对比。结果苦荞芽粉能抑制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大豆总醛的产生,有效降低大豆生乳的腥味。苦荞芽粉用量、作用温度和时间对大豆总醛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脱腥参数:作用温度为45℃,作用时间为2.5 h,苦荞芽粉添加量为2%,此条件下试验组比对照组总醛含量降低59%,脂肪氧合酶活性降低85%,大豆生乳豆香味浓郁,无腥味,口感细腻,无苦涩味,色泽均匀,感官评价为8.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制成的大豆大樱桃酸奶呈粉红色、香气浓郁、口感细腻,感官评分(86.0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含量为3.59 g/100 g、脂肪为2.73 g/100 g、乳酸菌4.9×10^(8)CFU/mL,大肠杆菌没有检出,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结论在大豆生乳中添加苦荞芽粉能抑制脂肪氧合酶酶活,降低总醛含量,有效降低了大豆腥味,经苦荞芽粉脱腥处理后的大豆生乳制成的大豆大樱桃酸奶品质更高,这可为提高大豆制品的食用品质及相关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大豆生乳 苦荞芽粉 大豆脂肪氧合酶 总醛含量
下载PDF
氯醇法环氧丙烷产品除醛方法的研究探讨
16
作者 湛庆新 《中国氯碱》 CAS 2020年第5期15-17,30,共4页
工业用环氧丙烷GB/T 14491-2015颁布实施后,下游聚醚客户对环氧丙烷质量要求更高。通过优化氯醇法环氧丙烷工艺降低环氧丙烷产品总醛质量分数,满足客户需求。
关键词 环氧丙烷 总醛 质量分数 硼氢化钠
下载PDF
用小麦芽有效成分消除豆腥味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平安 乔明武 +1 位作者 张建威 杨先草 《农产品加工(下)》 200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利用小麦芽粉中的醛脱氢酶(ALDH)对大豆进行脱腥处理,使大豆中的腥味物质转变为酸,从而有效消除大豆中的豆腥味。通过测定总醛含量(以己醛计),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作用温度、作用时间、ALDH添加量对豆腥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芽最佳... 利用小麦芽粉中的醛脱氢酶(ALDH)对大豆进行脱腥处理,使大豆中的腥味物质转变为酸,从而有效消除大豆中的豆腥味。通过测定总醛含量(以己醛计),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作用温度、作用时间、ALDH添加量对豆腥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芽最佳作用温度为45℃;最佳作用时间为2.5h;最佳添加量为大豆干质量的2%,对豆腥味及适口性影响的因素大小依次为: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腥味 小麦芽 脱氢酶 总醛含量
下载PDF
海藻糖抑制炒米饼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红 肖凯军 +1 位作者 郭祀远 蔡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研究了海藻糖对炒米饼的油脂氧化抑制效果,以酸价(AV)、过氧化值(POV)和总挥发醛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加速氧化方法(45℃下氧化),比较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TBHQ等四种物质抑制炒米饼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 研究了海藻糖对炒米饼的油脂氧化抑制效果,以酸价(AV)、过氧化值(POV)和总挥发醛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加速氧化方法(45℃下氧化),比较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TBHQ等四种物质抑制炒米饼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TBHQ的炒米饼,在保藏初期的AV和POV差异不大,但就挥发醛的量来看,添加海藻糖的炒米饼挥发醛特别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的炒米饼AV、POV和挥发醛量都在明显的增加,而添加TBHQ和海藻糖的炒米饼的AV、POV和挥发醛量基本不变。保存30d时,添加TBHQ炒米饼的AV、POV和总挥发醛量分别为3.12mgKOH/g油、8.76meq/kg和4.8μg/g,而添加海藻糖炒米饼的AV、POV和总挥发醛量分别为3.27mgKOH/g油、11.19meq/kg和1.2μg/g。综合三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海藻糖可以有效地减少炒米饼中总挥发醛量的生成,抑制炒米饼中油脂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米饼 海藻糖 酸价 过氧化值 挥发
下载PDF
在高度优质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微量成份的含量范围对感官质量影响的探讨
19
作者 周成俊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在高度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与己酸乙酯含量接近,使酒体放香压抑,味醇厚绵长和闷甜、带有涩味,饮后醉酒时间长、醒酒慢、偶尔还伴有失重的感觉,乳酸乙酯含量和己酯乙酯含量的量比关系适当并对总酯、总酸、高级醇、总醛量比关系的调... 在高度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与己酸乙酯含量接近,使酒体放香压抑,味醇厚绵长和闷甜、带有涩味,饮后醉酒时间长、醒酒慢、偶尔还伴有失重的感觉,乳酸乙酯含量和己酯乙酯含量的量比关系适当并对总酯、总酸、高级醇、总醛量比关系的调整,使酒体醇和回甜、不辣口、下喉舒适自然、不上头、醉后醒酒快,可以解决“放香浓、香暴、醉酒时间长、醒酒慢、醒酒后偶尔还伴有失重感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浓香型白酒 乳酸乙酯 已酸乙酯 色谱分析 高级醇 总醛
下载PDF
北方浓香型原酒周期性生产规律的探究
20
作者 沙均响 刘建芝 《酿酒》 CAS 2017年第6期60-63,共4页
跟踪了十里香原酒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详细的汇总了2号车间从2012年10月立米查到2015年初约两个周期内酒质的变化情况,探寻了相应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原酒生产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数据,从而指引生产实践。
关键词 总醛 压窖 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