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3种形态磷淋溶的影响
1
作者
金梅娟
褚军
+4 位作者
侍昊
薛建辉
吴永波
庄雪青
孙嘉曼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9,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磷素淋溶流失的影响,设定株行距分别为:2 m×5 m(LⅠ)、2 m×15 m(LⅡ)的2种密度间作系统以及单作小麦地(CK),测定距地表60 cm深处淋溶液体积与淋溶液总磷(TP)、可溶性总磷(T...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磷素淋溶流失的影响,设定株行距分别为:2 m×5 m(LⅠ)、2 m×15 m(LⅡ)的2种密度间作系统以及单作小麦地(CK),测定距地表60 cm深处淋溶液体积与淋溶液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以及总颗粒附着态磷(PP)的质量浓度及其淋失量。结果表明:1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体积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体积降低越明显。2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质量浓度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3种形态磷质量浓度降低越明显。3土壤淋溶液中磷素流失形态以TDP为主。间作密度越高,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流失量就越低。实验表明,株行距为2m×5 m(LⅠ)的间作系统对农田土壤磷淋溶的削减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麦间作
淋溶
磷
流失
总
磷
可溶性
总
磷
总颗粒附着态磷
原文传递
题名
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3种形态磷淋溶的影响
1
作者
金梅娟
褚军
侍昊
薛建辉
吴永波
庄雪青
孙嘉曼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9,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2KJA180003)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04002)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513)
文摘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磷素淋溶流失的影响,设定株行距分别为:2 m×5 m(LⅠ)、2 m×15 m(LⅡ)的2种密度间作系统以及单作小麦地(CK),测定距地表60 cm深处淋溶液体积与淋溶液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以及总颗粒附着态磷(PP)的质量浓度及其淋失量。结果表明:1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体积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体积降低越明显。2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质量浓度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3种形态磷质量浓度降低越明显。3土壤淋溶液中磷素流失形态以TDP为主。间作密度越高,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流失量就越低。实验表明,株行距为2m×5 m(LⅠ)的间作系统对农田土壤磷淋溶的削减作用较强。
关键词
杨麦间作
淋溶
磷
流失
总
磷
可溶性
总
磷
总颗粒附着态磷
Keywords
poplar-wheat intercropping
leaching
phosphorus loss
TP
TDP
PP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3种形态磷淋溶的影响
金梅娟
褚军
侍昊
薛建辉
吴永波
庄雪青
孙嘉曼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