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均气温对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光合特性及其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章健敏 林国卫 娄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55-561,共7页
文章比较了2015—2019年五府山月均气温对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光合生理及其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9年,五府山1月的气温最低,2—6月气温逐渐提升,7—8月气温达到最高值,9—12月气温逐渐下降。随着1—6月气温逐渐提高... 文章比较了2015—2019年五府山月均气温对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光合生理及其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9年,五府山1月的气温最低,2—6月气温逐渐提升,7—8月气温达到最高值,9—12月气温逐渐下降。随着1—6月气温逐渐提高,五府山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气孔限制值(L_(s))、瞬时羧化速率(CUE)、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光下最小荧光(F′_(o))、光下最大荧光(F′_(m))、稳态荧光(F_(s))、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块根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P<0.05),胞间CO 2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下降(P<0.05);气温在7—8月达到最高值,五府山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P_(n)、G_(s)、T_(r)、L_(s)、CUE、F_(o)、F_(m)、F′_(o)、F′_(m)、F_(s)、F_(v)/F_(m)、F_(v)/F_(o)、ΦPSⅡ、F′_(v)/F′_(m)、q P和块根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C_(i)、WUE和NPQ达到最低值;9—12月气温逐渐下降,五府山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P_(n)、G_(s)、T_(r)、L_(s)、CUE、F_(o)、F_(m)、F′_(o)、F′_(m)、F_(s)、F_(v)/F_(m)、F_(v)/F_(o)、ΦPSⅡ、F′_(v)/F′_(m)、q P和块根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P<0.05),C_(i)、WUE和NPQ显著提高(P<0.05)。本试验结果可为三叶青林下容器生态栽培提供气象因子(气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均气温 三叶青 林下容器栽培苗 光合特性 块根 总黄酮含量
下载PDF
黔荞3号茎不同时期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董梦书 王唯薇 +2 位作者 李鹏程 彭琼 黄元射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96-98,103,共4页
以黔荞3号为实验材料,在春、秋两季种植后,分别采取不同时期的茎,用索氏抽取装置分别提取茎在营养期、孕花期、花期、成熟期的黄酮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吸光度,通过芦丁标准曲线计算黔荞3号在不同时期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黔... 以黔荞3号为实验材料,在春、秋两季种植后,分别采取不同时期的茎,用索氏抽取装置分别提取茎在营养期、孕花期、花期、成熟期的黄酮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吸光度,通过芦丁标准曲线计算黔荞3号在不同时期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黔荞3号在不同季节各生育期茎中的黄酮含量呈现不同的趋势,在春季种植花期达到最高,在秋季种植成熟期达到最高,两季节种植作比较,建议在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荞3号 不同时期 总黄酮含量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结合CNN-LSTM深度学习方法的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快速检测研究
3
作者 刘宗溢 张彩虹 +4 位作者 蒋健康 沈斌国 丁艳菲 张雷蕾 朱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1024,共7页
铁皮石斛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营养价值,将云南文山、广西金秀、安徽霍山、浙江台州四个产地共130个样品作为研究样本,在785 nm激光下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获得了铁皮石斛拉曼光谱,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营养价值,将云南文山、广西金秀、安徽霍山、浙江台州四个产地共130个样品作为研究样本,在785 nm激光下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获得了铁皮石斛拉曼光谱,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以每条经过归一化后的拉曼光谱数据作为输入,利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以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模型作为比较,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作为波长选择方法,对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比较研究。采用以下预测质量指标:校正集、测试集相关系数(R_(c)、R_(p)),校正集、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MSEC、RMSEP),评价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光谱在经过SNV预处理之后,CNN-LSTM方法预测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准确率最高,R_(c)、R_(p)分别为0.983和0.964,RMSEC、RMSEP分别为0.032和0.047 mg·g^(-1)。结合拉曼光谱建立的SNV-CNN-LSTM深度学习模型准确可靠,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PLS、SVM)。利用拉曼光谱结合CNN-LSTM模型对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进行预测,克服了传统的理化鉴别法的缺陷,具有快速无损的特点。该方法能对铁皮石斛的品质进行区分,并加快药食同源植物市场铁皮石斛产业化,构建自主品牌并增加其影响力,同时此项技术也可应用于消费者和市场监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拉曼光谱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总黄酮含量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菊花杂交后代总黄酮含量与叶片和花性状分析
4
作者 姜自红 卢漫 +1 位作者 叶传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53-56,共4页
对亳菊和阴歧油菊种间杂交F1代的叶片和花性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为菊花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将亳菊作为母本,阴歧油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对获得的70个种间杂交后代的叶、花形态和总黄酮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 对亳菊和阴歧油菊种间杂交F1代的叶片和花性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为菊花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将亳菊作为母本,阴歧油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对获得的70个种间杂交后代的叶、花形态和总黄酮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测试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9.92%~217.56%;舌状花全部性状和管状花数量与总黄酮含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从11个测试指标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42%;杂交后代中叶片性状和总黄酮含量的测量结果显著大于双亲该性状的测量结果,除花序直径和花心直径测量结果低于双亲该性状测量结果外,其余花性状测量结果均介于双亲该性状测量结果之间。通过种间人工杂交能将不同性状进行组合遗传给后代,从而能进行亳菊种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 阴歧油菊 杂交F1代 总黄酮含量 叶片和花性状
下载PDF
葛花菊花水煎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权春梅 李金富 +5 位作者 马省委 曹帅 修慧迪 李媛媚 李扬 汪兰兰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2期158-160,共3页
以葛花和菊花为原料,以水煎法作为提取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煎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探索合适的测量葛花菊花水煎液中总黄酮浓度的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对照品,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 以葛花和菊花为原料,以水煎法作为提取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煎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探索合适的测量葛花菊花水煎液中总黄酮浓度的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对照品,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以芦丁和鸢尾苷为对照品,分别进行可见光区和紫外的光谱扫描。结果表明,芦丁对照品溶液显色后在506 nm处有吸收峰位,而样品溶液同条件显色后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位。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芦丁对照品溶液在258 nm处有最大峰值,而样品溶液在26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值,两者的吸收峰位相差6 nm。而鸢尾苷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在波长264 nm均有吸收峰,两者吸收峰位一致。以NaNO_(2)-Al(NO_(3))_(3)-NaOH的显色法不适用于测定样品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而以鸢尾苷对照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最适用于葛花菊花水煎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通过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法是一种稳定、精密性和重复性俱佳的方法。该研究为以葛花和菊花为主要原料的解酒药方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菊花水煎液 总黄酮含量测定 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HPLC测定杜仲叶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方法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娇娇 黄莉清 +3 位作者 杨明武 欧琴 陈震 何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0-954,共5页
通过比较杜仲叶黄酮提取物经酸水解成苷元来折算总黄酮含量和直接测定未酸水解样品中黄酮总含量,优选出一种HPLC测定杜仲叶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方法。结果表明,酸水解测定比未酸水解测定总黄酮高。未水解法测定提取物中原生黄酮含量,而... 通过比较杜仲叶黄酮提取物经酸水解成苷元来折算总黄酮含量和直接测定未酸水解样品中黄酮总含量,优选出一种HPLC测定杜仲叶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方法。结果表明,酸水解测定比未酸水解测定总黄酮高。未水解法测定提取物中原生黄酮含量,而酸水解法将全部的黄酮苷水解成苷元后,测定苷元含量来换算的总黄酮含量更高,更具有代表性。所需的对照品种类更少,测定时间更短,因此,其检测成本更低,更适用于杜仲叶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提取物 总黄酮含量 测定 HPLC
下载PDF
三叶青地上部分显微结构多样性与总黄酮含量相关性
7
作者 程薪宇 郭梦桥 +4 位作者 王靖茹 徐璐珂 张彩霞 曾荧 洪森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4-1766,共13页
为揭示不同种源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Gilg)茎、叶显微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以49个三叶青种质资源(简称“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各资源茎、叶的16个比例性状进行比较,采用相关性分析对茎... 为揭示不同种源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Gilg)茎、叶显微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以49个三叶青种质资源(简称“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各资源茎、叶的16个比例性状进行比较,采用相关性分析对茎叶比例性状及其与种源地位置和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茎维系数(NSB/LSL)、茎韧纤比(SPF/LSL)、茎维宽比(SXW/LSS)和茎木比(TSL/LSS)等,以及叶部的柄翅高比(PWL/PH)、柄翅宽比(DPW/PW)、柄皮层比(PCT/PH)和气孔密度(SD)等性状资源间变异系数较大,可作为资源间鉴别的解剖学依据。各资源比例性状与种源地地理位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种源地的南移,茎维管组织越来越发达,叶柄两翅逐渐变得不明显,皮层发达;随着种源地由东向西推移,叶气孔密度逐渐降低,叶柄两翅逐渐靠近,髓部变得发达。组织化学定位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叶青地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茎部薄壁组织中,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与茎长宽比(LSL/LSS)、茎皮层比(SCT/LSL)、茎韧纤比(SPF/LSL)和茎木比(TSL/LSS)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这些茎性状可作为高黄酮三叶青品种的形态学筛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显微结构 总黄酮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梁王茶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颖琳 李自鸿 +4 位作者 孙敬 王顺康 戴鑫 段宝忠 周萍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09-113,共5页
以梁王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二倍稀释法、DPPH及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法,探讨了梁王茶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抗菌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2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48.68±1.85)μg/mg。梁王茶及不同极性部位... 以梁王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二倍稀释法、DPPH及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法,探讨了梁王茶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抗菌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2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48.68±1.85)μg/mg。梁王茶及不同极性部位具有抑菌活性,MIC值为3.13~25 mg/mL,MBC值为3.13~25 mg/mL。梁王茶及不同极性部位具有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IC 50为89.46 mg/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 50为19.3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王茶 不同极性部位 总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产地及采集时间对沙棘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建华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对山西省沙棘主产地不同类型、不同采集时间沙棘叶的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叶样品中多酚含量低于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于小果沙棘叶。沙棘叶多酚含量在5月份达到最高,为14.69%,之后先降低后升高,8月... 对山西省沙棘主产地不同类型、不同采集时间沙棘叶的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叶样品中多酚含量低于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于小果沙棘叶。沙棘叶多酚含量在5月份达到最高,为14.69%,之后先降低后升高,8月份达次高峰,为13.61%,后又逐渐降低;总黄酮含量在5月份最低,后逐渐升高,在6月至7月达到最高,8月后又逐渐降低。沙棘叶多酚含量与年均降水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生态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总黄酮含量、含水量与生态因子间均未呈现出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酚含量 总黄酮含量
下载PDF
五种滇西中草药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菌、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10
作者 李自鸿 刘衡 +3 位作者 陈佳洁 许艳飞 戴鑫 刘颖琳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1期70-73,112,共5页
以五种滇西中草药为原料,对其醇提物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鞭打绣球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含量为(363.47±1.35)μg/mg。五种中草药均表现出广谱抑菌活性,MIC值为3.13~25.00 g/mL,MBC值为3.13~25.00 g/m... 以五种滇西中草药为原料,对其醇提物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鞭打绣球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含量为(363.47±1.35)μg/mg。五种中草药均表现出广谱抑菌活性,MIC值为3.13~25.00 g/mL,MBC值为3.13~25.00 g/mL。五种中草药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掌叶梁王茶清除能力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61.61 mg/L和8.54 mg/L。本实验为滇西中草药在天然防腐剂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药物 总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罗汉果鲜果及甜甙中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54
11
作者 陈全斌 杨瑞云 +1 位作者 义祥辉 余丽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保留时间定性,证实了罗汉果中含有黄酮甙元山奈酚,并首次发现含有黄酮甙元槲皮素。利用外标法定量,测得罗汉果鲜果中总黄酮含量为5~10mg/个,甜甙中总黄酮含量为1.42%。
关键词 测定 罗汉果 甜甙 总黄酮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用价值
下载PDF
竹叶和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及其抗自由基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2
12
作者 张英 吴晓琴 俞卓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7,320,共5页
目的 :研究竹叶和银杏叶黄酮含量和抗自由基活性的差异及季节性变化规律 ,以期为竹叶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同一地块中生长的紫竹和银杏 ,逐月定时、定株、定量采集叶样 ,用硝酸铝 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 (TF)含量 ,分别采用X ... 目的 :研究竹叶和银杏叶黄酮含量和抗自由基活性的差异及季节性变化规律 ,以期为竹叶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同一地块中生长的紫竹和银杏 ,逐月定时、定株、定量采集叶样 ,用硝酸铝 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 (TF)含量 ,分别采用X XOD Luminol的O2 · 产生体系和VC Cu2 + H2 O2 酵母多糖的·OH产生体系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提取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竹叶的TF全年变化在 0 .6 7%~ 1.71% (以叶干基计 ,下同 ) ,6月最低 ,7月最高 ,随后显著下降 ,11月至翌年 4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1.38%~ 1.5 6 % ) ;而银杏叶从 4月初抽芽至 11月下旬落叶 ,TF变化在 1.4 8%~ 2 .4 9% ,随着芽苞向成叶的渐进 ,TF逐渐提高 ,在 6 ,7月达到最大值 ,随后逐渐回落 ,至 11月下旬临落叶前又出现 1个高峰。竹叶对O2 ·和·OH的半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11.0 g·mL-1和 5 .3mg·mL-1,银杏叶为 19.0 g·mL-1和 3.6mg·mL-1。结论 :竹叶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紫竹 银杏叶 总黄酮含量 自由基清除剂 季节性变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不同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8
13
作者 郭小补 廖森泰 +3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唐翠明 吴娱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6,共6页
为了明确桑树遗传因素对桑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101个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及其总抗氧化活力、清除.OH和O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总抗氧化活... 为了明确桑树遗传因素对桑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101个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及其总抗氧化活力、清除.OH和O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总抗氧化活力以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4 8、0.768 1和0.688 5。由此认为:桑叶的药用开发应加强桑品种资源筛选,桑叶总黄酮含量可作为桑叶药用品质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品种 桑叶 总黄酮含量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核桃油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4
14
作者 余旭亚 王洪钟 +2 位作者 郑桂兰 陈朝银 张荣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0,共2页
以芦丁为对照品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核桃油中的总黄酮含量 ,结果显示核桃油中的总黄酮含量为 2 4 6 7mg/10 0ml。
关键词 核桃油 总黄酮含量 测定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乌拉尔甘草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则海 曹建国 +2 位作者 李庆勇 付玉杰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5 0 %甲醇溶液提取 ,超声 45min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较好 ,适于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提取测定。无论... 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5 0 %甲醇溶液提取 ,超声 45min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较好 ,适于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提取测定。无论是野生甘草还是栽培甘草 ,在一个生长季中 ,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 ,而地下部分含量则相对较低。在 5~ 1 0月期间 ,叶的总黄酮含量逐渐下降 ,而地下部分总黄酮含量如根和根茎具有上升的趋势。甘草各部位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季存在波动现象 ,尤其在具有运输功能的部位如复叶柄、地上茎表现更为明显。野生甘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的波动可能与有性繁殖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乌拉尔甘草 总黄酮含量 超声提取 有性繁殖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杜仲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敏 李国章 +3 位作者 曹庸 于华忠 龚竹琼 李贵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 ,建立一种测定杜仲叶总黄酮的新方法。用 6 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杜仲叶有效成分 ,以芦丁为标样 ,选择激发波长 λex=4 36 nm,发射波长 λem=4 83nm,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总...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 ,建立一种测定杜仲叶总黄酮的新方法。用 6 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杜仲叶有效成分 ,以芦丁为标样 ,选择激发波长 λex=4 36 nm,发射波长 λem=4 83nm,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 ,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 ,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检出限为1.2 7× 10 -9mol·L-1,线性范围在 1.6 4× 10 -8— 3.6 3× 10 -5mol·L-1之间 ,线性回归方程 :y=17.92 3x+1.398,相关系数 r=0 .9989,平均回收率 99.8%— 10 4 .2 %。相对标准差 (RSD) 0 .84 %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总黄酮含量 荧光分光光度法 芦丁 RSD 回流提取 有效成分 荧光分析法 激发波长 AL^3+
下载PDF
广东桑桑枝总黄酮含量测定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廖森泰 何雪梅 +3 位作者 邹宇晓 刘吉平 唐翠明 吴娱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49,共5页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分析结果还显示:染色体倍数性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的影响(P>0.05);桑枝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总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逆境胁迫对苦荞花期总黄酮含量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侯伶俐 杨雄榜 +3 位作者 董雪妮 丁梦琦 朱雪梅 邵继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2,共9页
为探究花期苦荞在逆境胁迫下的总黄酮含量变化及其响应机理,以川荞3号为材料,研究了盐(Na Cl)、干旱(PEG-6000)及UV-B 3种逆境胁迫对苦荞花期各组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CHI、F3H、FLS、FLS1)表达量与花期总黄酮含... 为探究花期苦荞在逆境胁迫下的总黄酮含量变化及其响应机理,以川荞3号为材料,研究了盐(Na Cl)、干旱(PEG-6000)及UV-B 3种逆境胁迫对苦荞花期各组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CHI、F3H、FLS、FLS1)表达量与花期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胁迫处理后,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Na Cl胁迫下,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且在12 h时叶中达到最高值(160.0 mg·g^(-1));当采用PEG-6000处理后,苦荞的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叶、花对PEG-6000胁迫较其它组织敏感;UV-B胁迫也能显著提高苦荞根、茎、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且叶中总黄酮含量变化最大,但花中总黄酮含量却呈极显著下降。Real-time PCR分析表明,在上述逆境胁迫下CHI、F3H、FLS及FLS1基因的m RNA量在茎、叶、花中的变化与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花期苦荞对逆境胁迫的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苦荞在逆境下的响应机制和通过基因工程培育高黄酮苦荞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总黄酮含量 花期 逆境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品种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南迪 方妙玉 +2 位作者 吴锡鸿 段倩倩 林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为探究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以18种常见的蜂花粉为材料,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时间测定法、磷钼酸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8种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为3.470~14.306... 为探究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以18种常见的蜂花粉为材料,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时间测定法、磷钼酸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8种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为3.470~14.306mg/g,且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关系数最大为0.7780,表明总黄酮可能是蜂花粉清除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总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三种不同生境刺五加丁香苷和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曹建国 赵则海 +2 位作者 王文杰 付玉杰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和分光光度的方法对天然次生林林内、林隙和林缘三种不同生境下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丁香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刺五加不同部位丁香苷的含量不同.生境的变... 采用高效液相和分光光度的方法对天然次生林林内、林隙和林缘三种不同生境下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丁香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刺五加不同部位丁香苷的含量不同.生境的变化对枝中丁香苷的含量影响最大,林内生境枝中丁香苷的含量最低,林隙生境较高,林缘生境最高.而茎基部丁香苷的含量规律为林内生境最高,林隙生境次之,林缘生境最低.三种不同生境中根和根茎丁香苷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刺五加全株均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中叶和花中黄酮的含量较高.其总黄酮含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林内生境,刺五加叶、花和果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低,林隙生境有所提高,而林缘生境中含量最高.叶片总黄酮含量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越低.对于刺五加的枝、茎干、根和根茎而言,1~3年枝总黄酮在各个生境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茎干中总黄酮的含量表现为林内生境显著的高于林隙生境和林缘生境,后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与茎干不同,林内生境根和根茎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低,林隙和林缘的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含量 天然次生林 刺五加 丁香 叶面积指数 次生代谢产物 类物质 分光光度 高效液相 含量差异 生境条件 不同部位 林缘 林隙 规律性 根茎 负相关 茎干 叶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