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个体因素与社会影响:“疆独”恐怖主义犯罪的心理探析 |
沈壮娟
李娜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2
|
|
2
|
恐怖主义犯罪心理分析及反恐策略探析 |
赵晓风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5 |
4
|
|
3
|
恐怖主义犯罪的社会及心理原因——《群魔》的犯罪学意义分析 |
陈建新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0 |
|
4
|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及心理基础 |
李晖
|
《辽宁警专学报》
|
2002 |
0 |
|
5
|
论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基础 |
李晓明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1999 |
1
|
|
6
|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心理特点分析 |
刘青
|
《中州大学学报》
|
2001 |
2
|
|
7
|
社会转型期心理学应用之犯罪心理画像简论 |
廖非
|
《科技资讯》
|
2013 |
0 |
|
8
|
青少年犯罪心理预防及其改善 |
韩辉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02 |
1
|
|
9
|
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学研究 |
李玫瑾
|
《公安教育》
|
2001 |
7
|
|
10
|
唯意志论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思想基础 |
杨树祥
|
《河北法学》
|
1986 |
0 |
|
11
|
有组织犯罪的文化、心理透视 |
吴启孝
|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0 |
1
|
|
12
|
消费早熟与犯罪 |
胡天非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3
|
不可饶恕的罪恶──恐怖行为的心理分析及预防 |
罗亚平
|
《人民公安》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联系学生实际上好法律基础课 |
刘星
|
《北京高等教育》
|
1995 |
0 |
|
15
|
对“严打”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
张道华
|
《政法学刊》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从负面看“严打” |
张道华
|
《公安研究》
|
1995 |
0 |
|
17
|
析“人情难却” |
仓林卿
|
《党政干部学刊》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