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星内部核反应系统中g-T效应产生的振荡
1
作者 杜九林 李卫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研究了恒星内部核反应系统中与粒子数密度涨落有关的振荡现象,分析了这类振荡的产生条件和特征频率。结果表明,引力及温度梯度(g-T)效应可以在氦核反应扩散模型中产生超临界的密度振荡。
关键词 恒星 内部核反应系统 恒星振荡 g-T效应 温度梯度效应 特征频率
下载PDF
恒星类太阳和类长周期变星脉动激发机制的理论探讨
2
作者 熊大闰 邓李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利用一种非局部和非定常的恒星对流理论,计算了0.6~3.0 M_⊙恒星演化模型的线性非绝热脉动.结果表明,赫罗图上脉动不稳定带右方的脉动不稳定的低温恒星可以分成2大类(群).一类由主序矮星、亚巨星和中低光度红巨星组成的类太阳振荡恒星... 利用一种非局部和非定常的恒星对流理论,计算了0.6~3.0 M_⊙恒星演化模型的线性非绝热脉动.结果表明,赫罗图上脉动不稳定带右方的脉动不稳定的低温恒星可以分成2大类(群).一类由主序矮星、亚巨星和中低光度红巨星组成的类太阳振荡恒星,它们的中高阶(径向阶n_r≥12)p模是脉动不稳定的,而低阶(n_r≤5)模是脉动稳定的;另一类是由亮的红巨星和渐近巨星支星(AGB)组成的类长周期变星,它们的低阶模(n_r≤5)是脉动不稳定的,而高阶模(n_r≥12)却是脉动稳定的.能利用对流与脉动的耦合统一解释造父变星脉动不稳定带红边界、类太阳和类长周期变星脉动.对赫罗图右方的低温恒星的中低阶p模振荡,对流与脉动的耦合是主要的脉动激发和阻尼机制,而湍流的随机激发机制仅对类太阳振荡高阶p模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振荡 太阳 振荡 恒星 变星
下载PDF
恒星表面层内He^+、He^(2+)电离复合的随机过程研究
3
作者 王建民 徐树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06-509,共4页
一、前言 恒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这样的开放系统其结构和演化有许多有趣的特征。恒星振荡是其中重要特征之一。Zhevakin等人(1953)指出,恒星振荡可能受激于氦的电离区(He^+),Baker和Kippenhahn(1962)等人的线性非绝热计算证... 一、前言 恒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这样的开放系统其结构和演化有许多有趣的特征。恒星振荡是其中重要特征之一。Zhevakin等人(1953)指出,恒星振荡可能受激于氦的电离区(He^+),Baker和Kippenhahn(1962)等人的线性非绝热计算证实了Zhevakin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电离复合 恒星振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