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血清蛋白在盐酸胍和尿素体系中变性的微量热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向荣 郭伟 卢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519,共5页
在30℃时用恒温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盐酸胍、尿素诱导牛血清蛋白变性的过程.并用Privalov提出的简单键合模型对量热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表观键合常数K,简单键合的单个表观键合自由能△G和总吉布斯能△G(a),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 在30℃时用恒温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盐酸胍、尿素诱导牛血清蛋白变性的过程.并用Privalov提出的简单键合模型对量热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表观键合常数K,简单键合的单个表观键合自由能△G和总吉布斯能△G(a),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方法求出了表观变性焓△Hd.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蛋白与盐酸胍的键合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进行,牛血清蛋白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焓△Hd在牛血清蛋白的pH=6.97和7.05时为350kJ·mol-1,在pH=9.30时为275kJ·mol-1,表明牛血清蛋白在接近中性时较稳定.而牛血清蛋白与尿素的键合在酸性条件下更易进行,此变性焓△Hd在牛血清蛋白的pH=6.97时为295kJ@mol-1,在pH=7.05和9.30时为230kJ·mol-1.此结果说明牛血清蛋白在两种变性剂溶液中的展开程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恒温微量热 盐酸胍 尿素 变性
下载PDF
盐酸胍诱导牛血红蛋白变性的微量热研究
2
作者 李向荣 于洁 郝潇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1,共4页
应用恒温微量热技术,对盐酸胍与牛血红蛋白在30°C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牛血红蛋白变性的过程进行研究,并根据简单结合模型,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自由能。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方法求出了表观变性焓。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恒温微量热技术,对盐酸胍与牛血红蛋白在30°C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牛血红蛋白变性的过程进行研究,并根据简单结合模型,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自由能。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方法求出了表观变性焓。实验结果表明,盐酸胍诱导牛血红蛋白变性的相互作用分为3个阶段。牛血红蛋白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焓在pH5.21时为200 kJ.mol-1,在pH6.70时为540 kJ.mol-1,在pH8.03时为120 kJ.mol-1。牛血红蛋白在pH6.70时,即在等电点时,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红蛋白 恒温微量热 盐酸胍 变性
下载PDF
尿素诱导牛血红蛋白变性的微量热和平衡渗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向荣 陈得军 +1 位作者 杨海艳 卢雁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5-1421,共7页
应用恒温微量热技术和平衡渗析技术,对尿素与牛血红蛋白在30℃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牛血红蛋白变性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尿素在牛血红蛋白上的平均结合数、二者之间的结合焓及每摩尔尿素与牛血红蛋白结合的焓效应,并根据简单结... 应用恒温微量热技术和平衡渗析技术,对尿素与牛血红蛋白在30℃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牛血红蛋白变性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尿素在牛血红蛋白上的平均结合数、二者之间的结合焓及每摩尔尿素与牛血红蛋白结合的焓效应,并根据简单结合模型,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自由能.对实验结果的热力学分析表明,尿素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两种作用造成牛血红蛋白变性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个阶段:尿素浓度达到4molL-1之前为第一阶段,主要产生的是尿素与牛血红蛋白的直接结合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这种作用较强;尿素浓度为4molL-1到6molL-1之间为第二阶段,主要通过尿素与溶剂水的作用造成牛血红蛋白周围水结构的变化,在尿素浓度达到6molL-1时两种作用的叠加造成牛血红蛋白结构的破坏,暴露出原来处于结构内部的基团;尿素浓度超过6molL-1之后为第三阶段,尿素分子继续与暴露出来的基团进行结合.牛血红蛋白次级结构的维系具有协作性,其结构的破坏不是渐进的,而是一次性全部打开,结构破坏产生的热效应并不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红蛋白 恒温微量热 平衡渗析 尿素 变性
原文传递
盐酸胍和尿素诱导溶菌酶变性的微量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荣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4-838,共5页
应用恒温微量热技术,对盐酸胍和尿素与溶菌酶在30℃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溶菌酶变性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简单结合模型,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自由能。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方法求出了表观变性焓。实验结果表明,盐酸胍... 应用恒温微量热技术,对盐酸胍和尿素与溶菌酶在30℃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溶菌酶变性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简单结合模型,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自由能。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方法求出了表观变性焓。实验结果表明,盐酸胍和尿素诱导溶菌酶变性的相互作用均分为3个阶段。溶菌酶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焓在pH=4.16时为81kJ/mol,在pH=7.00时为150kJ/mol,溶菌酶在尿素溶液中的变性焓在pH=4.16时为57kJ/mol,在pH=7.00时为88kJ/mol。此结果说明,盐酸胍和尿素诱导溶菌酶的变性都符合"三态模型"。溶菌酶在两种变性剂溶液中的展开程度是不同的,盐酸胍与溶菌酶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恒温微量热 盐酸胍 尿素 变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