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广跃 闫铭 +2 位作者 杨旻 孟国林 朱庆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感觉恢复的作用。方法 2000-2004年48例断指再植成活者,其中 24例常规术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另24例未给予任何神经生长药物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平均随访8.5个月,均以术后12周随访时测试患...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感觉恢复的作用。方法 2000-2004年48例断指再植成活者,其中 24例常规术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另24例未给予任何神经生长药物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平均随访8.5个月,均以术后12周随访时测试患指指端的两点分辨觉为统计数据。结果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组两点分辨觉的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再植指术后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再植术 神经生长因子 感觉恢复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重建中无神经支配的前臂游离皮瓣感觉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军 李慧增 +1 位作者 史文进 孙远.邓红镭.张从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检验无神经支配的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测试10例采用前臂桡侧或尺侧游离皮瓣分别修复口底、舌、口咽部、颊部和颏部皮肤缺损后6~36个月皮瓣表面冷热感觉、痛觉及触觉。结果:皮... 目的:检验无神经支配的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测试10例采用前臂桡侧或尺侧游离皮瓣分别修复口底、舌、口咽部、颊部和颏部皮肤缺损后6~36个月皮瓣表面冷热感觉、痛觉及触觉。结果:皮瓣感觉恢复次序为热、冷、痛、触觉。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皮瓣感觉恢复较口腔内组织缺损修复皮瓣好。结论:从功能性修复方面,无神经支配的前臂游离皮瓣不适宜用于大面积的口腔及咽部软组织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重建术 外科皮瓣 感觉恢复
下载PDF
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辛林伟 唐际存 +2 位作者 李朝旭 李强 王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17-3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成活59例66指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鞘膜内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鞘膜内注射组于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NGF 7.5μg。...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成活59例66指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鞘膜内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鞘膜内注射组于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NGF 7.5μg。肌肉注射组术后每日臀部肌肉注射NGF 30μg,连续14 d。对照组局部及全身均未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术后3、6个月随访,测定患指指端两点分辨觉距离。结果:术后3个月鞘膜内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鞘膜内注射组与肌肉注射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能促进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神经鞘膜内注射NGF早期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再植术 鼠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鞘膜内注射 感觉恢复
下载PDF
程氏阴茎再造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阳 程开祥 +2 位作者 陈付国 程辰 麻荪香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研究程氏阴茎再造术后阴茎感觉功能恢复的规律。方法 对27例程氏阴茎再造术后患者长期随访,定期进行触觉、两点分辨觉测定,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再造龟头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触觉。6~12个月后出现两点分辨觉,2~3年后趋于稳定,... 目的 研究程氏阴茎再造术后阴茎感觉功能恢复的规律。方法 对27例程氏阴茎再造术后患者长期随访,定期进行触觉、两点分辨觉测定,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再造龟头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触觉。6~12个月后出现两点分辨觉,2~3年后趋于稳定,可达到10~14 mm;阴茎体近端或根部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触觉,6~12个月后可测得两点分辨觉,可达到15~20 mm。结论 程氏阴茎再造术后6个月出现感觉功能的恢复,2~3年后能获得稳定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氏阴茎再造术 感觉恢复 两点分辨觉
下载PDF
感觉再训练对手部神经损伤术后感觉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平 李诗 +2 位作者 唐华峰 肖天锡 冼雪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感觉再训练影响车部神经损伤术后感觉恢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入院的90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感觉再训练,对照组42例仅行一般处理。随访3~4个月,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感觉再训练影响车部神经损伤术后感觉恢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入院的90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感觉再训练,对照组42例仅行一般处理。随访3~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恢复及,两点辨别觉变化。结果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78.7%(P〈0.05);且实验组的两点辨别觉为(5.5±1.2)mm,亦优于对照组的(8.3±2.1)mm(P〈0.05)。结论手部神经损伤术后进行感觉再训练,可改善其两点辨别觉,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再训练 正中神经损伤 感觉恢复
下载PDF
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尚贤 叶英文 谢海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法... 目的:探讨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超早期中医介入法,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主观疼痛感进行评分,分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肿胀度。并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被动位置觉及被动感知阂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休息、术前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术后1周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和肿胀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侧的本体感觉误差和被动感知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本体感觉误差和被动感知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超早期行中医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和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介入 早期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本体感觉恢复 康复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雷鸣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9-61,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应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应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应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应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加中医综合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双膝关节位置觉测定检查。结果: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91±1.26°,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32±1.45°,双侧膝关节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膝总平均偏差为5.09±1.26°,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63±1.66°,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本体感觉恢复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对脑梗死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进 李泽 +1 位作者 潘小平 刘月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16-2417,共2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对脑梗死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38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按肢体肌力≤3级和>3级进行研究,检查健、患侧的S...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对脑梗死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38例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按肢体肌力≤3级和>3级进行研究,检查健、患侧的SEP,MEP,统计两组异常率。结果:SEP,MEP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MEP更为灵敏(SEPχ2=19.551,MEPχ2=79.934,P<0.001)。SEP,MEP与治疗效果有关联,SEP缺失、延长、正常组未愈分别为12,14,7例;MEP缺失、延长、正常组治愈分别为20,12,1例。MEP,SEP检查3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433,P<0.05;χ2=14.328,P<0.01)。结论:SEP,MEP客观反映脑梗死患者中枢感觉运动传导通路功能受损情况,并帮助预测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脑梗死 感觉功能恢复 运动功能恢复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翟利锋 马苟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5期700-702,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感觉恢复的促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6例,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8例.两组患者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感觉恢复的促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6例,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8例.两组患者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及抗血管痉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 h起口服补阳还五汤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统计两组随访12个月时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9.3%,高于对照组为60.7%(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或胫后神经的SCV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感觉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下肢创面修复 感觉恢复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手指皮瓣术后的感觉恢复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秀夫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观察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皮瓣移植术后 ,早期康复训练对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4 6人198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病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 ,在感觉训练前和训练过程中 ,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评定手的感觉等级及两点辨别觉 ... 目的 :观察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皮瓣移植术后 ,早期康复训练对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4 6人198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病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 ,在感觉训练前和训练过程中 ,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评定手的感觉等级及两点辨别觉 ,康复组 89人 ( 112指 )术后 2周开始康复治疗 ,对照组仅行一般处理。经过康复一个疗程 ( 6~8周 ) ,进行第二次评定 ,以后每一疗程评定一次 ,共 4~ 5次。结果 :89人康复训练组手的感觉功能优良率达到 96 % ,有效率为 99%。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术后 感觉恢复 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
下载PDF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中:脊髓后角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树森 马雁 +3 位作者 罗卓荆 胡蕴玉 王军 姚庆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60-261,共2页
背景: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有无修复价值?如果脊髓神经元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其修复后也预示着感觉功能的缺失。目的:定量研究周围神经损伤24周后,脊髓后角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设计:建立以大... 背景: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有无修复价值?如果脊髓神经元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其修复后也预示着感觉功能的缺失。目的:定量研究周围神经损伤24周后,脊髓后角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设计:建立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模型,损伤后24周为最远期观察点,自身对照(对侧空白组),定量化研究。单位: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5在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完成。SD大鼠55只,分成11组,即坐骨神经切断1,2,3,4,6,8,10,12,16,20,24周各组。干预:切断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并结扎其近端的方法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另一侧为对照侧。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试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区的面积。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脊髓后角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纤维的终末分布面积的变化。结果: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P物质时间序列表示:周围神经损伤后2~6周,P物质在脊髓后角免疫反应区面积下降至最低,随之回升,至16周恢复正常,20,24周无明显的进一步变化。②脊髓后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面积损伤与自身对照侧的比值:1周时1.14,6周时1.13,24周时0.29,各时间点基本相似(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至晚期,脊髓后角及后根神经节细胞合成和分泌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功能尚未受到破坏,脊髓后角已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仍有恢复感觉功能的神经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后角 P物质 感觉功能恢复 晚期 第四军医大学 计算机图像分析 骨科研究所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切断 自身对照 免疫反应 阳性纤维 脊髓神经元 后根神经节 定量研究 实验模型 研究对象
下载PDF
确炎舒松-A对断指再植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刘强 陈德松 +2 位作者 王欣 陈宏 章伟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确炎舒松-A对断指再植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3例24指因切割伤行断指再植的病例,对照组13例14指,治疗组10例10指。治疗组按指神经走行,于离断平面近端1cm正常组织处的指神经周围注射确炎舒松-A0.3ml和0.5%布比卡因0.2... 目的评价确炎舒松-A对断指再植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3例24指因切割伤行断指再植的病例,对照组13例14指,治疗组10例10指。治疗组按指神经走行,于离断平面近端1cm正常组织处的指神经周围注射确炎舒松-A0.3ml和0.5%布比卡因0.2ml,并分别于手术后第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感觉功能评价。结果3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感觉功能恢复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和12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神经周围注射确炎舒松-A有利于断指再植后的感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炎舒松-A 断指再植 感觉功能恢复 影响 治疗
下载PDF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促进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肌力及深浅感觉恢复
13
作者 王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110-3110,共1页
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对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31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肌力及深浅感觉障碍基本恢复,步行基本正常15例;肌力及深浅感觉障碍好转,步行改善16例。总有效率为100%。
关键词 电针 穴位注射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肌力恢复 深浅感觉恢复 肌力障碍 深浅感觉障碍
下载PDF
腰-硬膜联合麻醉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和感觉的恢复及VAS评分的影响
14
作者 林红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2期50-50,共1页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糖尿病LEAOD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行全身麻醉,观察组41例行腰-硬膜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2h、1d、2d,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小,下肢肌力评分较对照组...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糖尿病LEAOD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行全身麻醉,观察组41例行腰-硬膜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2h、1d、2d,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小,下肢肌力评分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腰-硬膜联合麻醉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感觉恢复时间,改善下肢肌力,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膜联合麻醉 LEAOD 糖尿病 下肢肌力 感觉恢复 VAS评分
下载PDF
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零 施歌 +2 位作者 陈行素 耿忠楷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858-860,共3页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及吻合微血管皮瓣移植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大量游离皮瓣被应用于舌癌术后的舌体重建。皮瓣移植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不同皮瓣类型、患者的临...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及吻合微血管皮瓣移植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大量游离皮瓣被应用于舌癌术后的舌体重建。皮瓣移植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不同皮瓣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放化疗等因素对移植游离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感觉恢复 舌体重建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对下齿槽神经损伤中感觉神经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宗扬 郭忠瑛 李凤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3期1982-1982,共1页
为探讨围手术期短期内低强度激光治疗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感觉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选取6例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hotonPlus的砷化镓-铝低强度激光治疗仪,与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下唇... 为探讨围手术期短期内低强度激光治疗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感觉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选取6例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hotonPlus的砷化镓-铝低强度激光治疗仪,与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下唇和颏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和神经损伤恢复时间的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经过低强度激光治疗的患者,在感觉神经的恢复时间和灵敏度有明显的改善。证明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感觉神经紊乱恢复的时间和灵敏度方面可以经低强度的激光治疗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感觉神经恢复 围手术期 感觉神经损伤 双侧矢状劈开截骨术 下颌神经损伤
下载PDF
口腔癌根治术后经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感觉恢复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杰 孟箭 +1 位作者 庄乾伟 李志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考察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13例经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口腔癌患者,按照其皮瓣位置分为A组(游离前臂皮瓣)及B组(游离腓骨肌皮瓣),对其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修复区的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 目的 :考察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13例经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口腔癌患者,按照其皮瓣位置分为A组(游离前臂皮瓣)及B组(游离腓骨肌皮瓣),对其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修复区的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时,12例患者的感觉功能开始恢复,且以触觉和痛觉最先恢复。所有患者12个月时的感觉恢复程度均优于6个月时,表明皮瓣修复区的感觉恢复至少需6个月以上的时间。结论:游离前臂皮瓣、游离腓骨肌皮瓣对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作用相仿,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口腔缺损 感觉恢复
下载PDF
训练促进断指再植后手指感觉功能恢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律 霍红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1期1729-1729,共1页
手指功能包括运动和感觉。以前断指再植术后往往关心运动功能的康复,而忽视感觉功能。一个感觉不良的手指,不仅持物不稳,而且容易受伤害。因此断指再植术后的感觉康复尤为重要。
关键词 训练 断脂再植 手指感觉功能恢复 康复 指损伤
下载PDF
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兆伟 李雁 赵兴海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患者行关节镜下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实验组43... 目的观察分析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患者行关节镜下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实验组43例患者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9个月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分别为(90.1±5.6)分、(2.31±1.29),实验组患者术后9个月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采取保留残端重建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残端 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感觉恢复
下载PDF
运动想象对一次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沈涵 荣湘江 +2 位作者 张楠 薛晓亮 封雨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第5期6-7,共2页
对24例健康青年人进行运动性肌肉疲劳造模后,引入运动想象进行干预,应用关节位置重置法进行本体感觉测试,探究MI在本体感觉恢复中的作用。实验运用自身对照法,结果显示在15°下显示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5),在30°(P=0.070)... 对24例健康青年人进行运动性肌肉疲劳造模后,引入运动想象进行干预,应用关节位置重置法进行本体感觉测试,探究MI在本体感觉恢复中的作用。实验运用自身对照法,结果显示在15°下显示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5),在30°(P=0.070)和60°(P=0.220)下无显著性差异。空白干预和MI干预后本体感觉测试在3个角度下差值均小于疲劳造模后的第二次测试。运动想象对本体感觉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在小角度下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本体感觉恢复 运动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