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9篇文章
< 1 2 2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通知(赣林规﹝2024﹞1号)
1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6期39-41,共3页
2024年1月25日各市、县(区)林业局,局机关有关处室、局属有关单位:2021年底我局印发的《江西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将于2024年2月29日到期。为保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延续性,现重新印发... 2024年1月25日各市、县(区)林业局,局机关有关处室、局属有关单位:2021年底我局印发的《江西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将于2024年2月29日到期。为保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延续性,现重新印发《江西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我局执法监督处反馈。特此通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和建议 恢复植被 特此通知 执法监督 江西省 林业生产条件 林业局 延续性
下载PDF
自然恢复植被对煤矸石基质有效性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元生 陈祖拥 +2 位作者 刘方 朱健 卜通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为探讨不同自然植被类型下煤矸石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关联性,对贵州中部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自然恢复的马尾松幼林、光皮桦+茅栗幼林和类芦草丛3类植被进行调查,采集其优势植物(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分析煤矸石基质... 为探讨不同自然植被类型下煤矸石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关联性,对贵州中部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自然恢复的马尾松幼林、光皮桦+茅栗幼林和类芦草丛3类植被进行调查,采集其优势植物(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分析煤矸石基质样品。结果表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煤矸石基质的有机碳及有效性氮、磷和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光皮桦+茅栗幼林>马尾松幼林>类芦草丛,3种植被类型之间煤矸石基质的碱解氮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光皮桦+茅栗幼林和马尾松幼林下煤矸石基质的有机碳及碱解氮含量均显著地高于类芦草丛。自然恢复植被后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裸露的煤矸石基质,特别是光皮桦+茅栗幼林。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而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与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自然恢复植被后煤矸石基质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加,对增进煤矸石基质养分转化和物质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植被 煤矸石 有效性养分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煤矿区
下载PDF
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陕西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的通知(陕林策发〔2022〕89号)
3
作者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11期33-37,共5页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和韩城市林业主管部门,局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制定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指导意见》(林办发〔2020〕94号)要求,结合实际,省...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和韩城市林业主管部门,局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制定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指导意见》(林办发〔2020〕94号)要求,结合实际,省林业局制定了《陕西省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并经省林业局2022年第7次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主管部门 补种 恢复植被 杨凌示范区 韩城市 林业生产条件 设区市 林业局
下载PDF
湖北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鄂林规范〔2022〕160号)
4
作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2期26-40,共15页
各市、州、县林业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森林法》,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我局制定了《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请结合有关要求遵照执行。
关键词 林业主管部门 林木采伐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法》 恢复植被 林业生产条件 湖北省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的通知(晋林规范发〔2022〕1号)
5
作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省直各林局,局直各有关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授权,我局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制定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指导意见》(林办发〔2... 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省直各林局,局直各有关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授权,我局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制定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指导意见》(林办发〔2020〕9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林业生产条件 恢复植被 自然资源 第八十一条 《标准》 行政审批服务 草原
下载PDF
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多样性 被引量:43
6
作者 殷秀琴 顾卫 +3 位作者 董炜华 邱丽丽 刘永兵 陶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95-4305,共11页
对内蒙古中部呼集高速卓资段的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前后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结构,揭示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路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 对内蒙古中部呼集高速卓资段的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前后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结构,揭示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路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未进行人工恢复植被的裸露边坡没有大型土壤动物。不论是人工恢复植被当年还是人工恢复植被1年后,西北坡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均高于东南坡。人工植被恢复的时间不同,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异均显著。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随着人工恢复植被时间发生变化。隐翅虫及蜘蛛,线虫、节跳虫、辐螨、革螨和甲螨它们之间相关性大,经常共同出现在人工恢复植被后各边坡,并且个体数量多。无论是大型土壤动物还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均具表聚性。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P、全N含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土壤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5 cm和5~10 cm的土壤含水量为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土壤动物 人工恢复植被 多样性
下载PDF
华北刺槐林与自然恢复植被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动态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风芹 田丽青 +3 位作者 宋安东 桑玉强 张劲松 高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4,共9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植被所需碳、氮的重要"源"或"库",是公认的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退耕还林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林地碳氮...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植被所需碳、氮的重要"源"或"库",是公认的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退耕还林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林地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田(FL)为对照,研究华北土石山区10年生刺槐林、43年生刺槐林、自然恢复植被(NRV)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四季动态变化,并对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其季节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0-2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分别为251.94,290.68,150.66,197.34 mg·kg^-1和30.95,46.46,36.55,45.27 mg·kg^-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最高,其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农田、10和43年生刺槐林的1.15,1.93和1.47倍,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是它们的1.50,1.27和1.03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刺槐树龄增大而升高,43年生刺槐林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是10年生刺槐林的1.31和1.24倍。各植被样地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季节差异明显,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年和43年生刺槐林0-20 cm土层碳氮比四季均值分别为8.64,6.26,4.12和4.36;10,43年生刺槐林碳氮比分别是农田的0.48和0.50倍,是自然恢复植被的0.66和0.70倍。在0-20 cm土层中,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88%,2.00%,1.54%和1.24%,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21%,5.44%,3.55%和2.26%。【结论】各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它们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相关;除此之外,土壤微生物量碳还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随着树龄的增加刺槐林土壤微生物量尤其是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因而土壤的生物肥力也显著提高;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可知,自然恢复植被更利于土壤微生物结构、功能的恢复和生物活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退耕还林 刺槐 自然恢复植被 微生物量碳/氮
下载PDF
石灰岩山地恢复植被演替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惠 张姗姗 +3 位作者 杨宝山 陈青林 韩雪梅 边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4,135,共5页
以暖温带典型石灰岩山地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侧柏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人工造林5、10和25 a的侧柏纯林表层土壤的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恢复演替时间的增加先... 以暖温带典型石灰岩山地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侧柏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人工造林5、10和25 a的侧柏纯林表层土壤的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恢复演替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恢复演替10 a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为(34.79±0.56)g/kg,恢复10 a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恢复5 a、恢复25 a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差异显著,恢复5 a和恢复25a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间无显著差异。随着演替时间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无显著变化,演替5~25 a,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53~1.56)kg/m2。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全氮都为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pH值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恢复植被 土壤 有机碳
下载PDF
露天煤矿不同恢复植被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崔艳 张继栋 +3 位作者 白中科 李晋川 韩丽君 樊文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4-1027,共4页
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恢复生态系统5种植被模式下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共获取大型土壤动物246头,分属于2纲、9目、24科。利用DIC与DG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由多到少的次序为:针阔叶混交... 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恢复生态系统5种植被模式下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共获取大型土壤动物246头,分属于2纲、9目、24科。利用DIC与DG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由多到少的次序为:针阔叶混交林,乔灌混交林,草;针叶混交林,灌木;大型土壤动物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土壤容重、含水量密切相关。影响土壤动物生存的土壤物理条件是恢复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回迁的主要因素。土壤的肥力是影响土壤动物繁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恢复植被 露天煤矿
下载PDF
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11
10
作者 程小琴 赵方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9,共5页
根据53块样方资料,对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进行了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DC-CA排序。结果显示:由TWINSPAN数量分类可将该区自然恢复植被划分为11个群落类型;以TWINSPAN数量分类为基础的DCA二维排序图将样方分为4个生态类型,... 根据53块样方资料,对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进行了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DC-CA排序。结果显示:由TWINSPAN数量分类可将该区自然恢复植被划分为11个群落类型;以TWINSPAN数量分类为基础的DCA二维排序图将样方分为4个生态类型,反映了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规律,即草本群落→灌丛群落→灌丛向乔木群落过渡→乔木群落;DC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自然恢复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第一排序轴表达了朝植被自然演替方向的一个综合梯度,第二轴主要表现出自然恢复植被的坡度、坡向的变化趋势,即水分和温度;DCA排序反映了群落在主要环境梯度上的分布,而DCCA排序进一步表明了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生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头沟区 煤矿废弃地 自然恢复植被 TWINSPAN DCA DCCA
下载PDF
泸溪县露天矿山采石场恢复植被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建生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简明介绍泸溪县露天矿山采石场现状,分析泸溪县露天矿山采石场恢复植被的必要性,阐述了恢复植被的建设思路和恢复植被的原则,就恢复植被技术措施予以研究,以期对泸溪县生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露天矿山 植被恢复 技术研究 泸溪县
下载PDF
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人工恢复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文生 焦树仁 刘亚萍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5-17,19,共4页
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作为沙地里干旱沙丘、湿地与水域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模式.通过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的封沙育草、人工植树种草等人工恢复植被措施,使沙地植被覆盖率提高30%,林带附近风速降低52.9%,水面蒸发降低55.4%,... 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作为沙地里干旱沙丘、湿地与水域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模式.通过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的封沙育草、人工植树种草等人工恢复植被措施,使沙地植被覆盖率提高30%,林带附近风速降低52.9%,水面蒸发降低55.4%,空气湿度提高0.2%~1.1%,同时也提高了沙地肥力,保护了珍稀的残遗植物荷花、鸡头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 人工恢复植被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横断山区恢复植被议
13
作者 王宏昌 《开发研究》 2001年第4期46-47,共2页
本文论述了森林拦蓄水分、调节旱涝的作用 ,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给予论证。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西部应在横断山区恢复植被 ,并对此提出了八条建议。
关键词 森林 恢复植被 横断山区
下载PDF
新青林业局采金回填恢复植被途径的探讨
14
作者 于云生 丛雁鸣 《林业勘查设计》 1995年第1期68-69,共2页
新青林业局是我国著名的红松故乡,地下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有丰富的黄金贮量。十九个林场(所)中的十四个有沙金矿分布。几年来,大力发展采金事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积极探... 新青林业局是我国著名的红松故乡,地下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有丰富的黄金贮量。十九个林场(所)中的十四个有沙金矿分布。几年来,大力发展采金事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积极探索采金回填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 1.采金破坏植被情况及危害 我局黄金生产的历史较早,到1994年底,在我们施业区内从事采金的有一个金矿局、两个黄金公司、上百家个体采金户,采金占用林志达10327亩,年均占用林地少由300亩,多则790亩。过采区造成植被的破坏,特别是采金船和脉矿的过采区,形成一条宽150多米的河卵石带,高出地面3米左右;手工掏金,在地表形成砂丘,高出地面2米左右。采金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植被 占用林地 抵押金 林业局 落叶松 生态环境 黄金生产 人工恢复植被 经济效益 过采区
下载PDF
重庆茅庵林场火烧迹地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严超龙 陶建平 +2 位作者 汤爱仪 梁琴 刘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茅庵林场马尾松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火烧1年后的迹地以及未火烧林地的群落学调查,研究了高强度火干扰后不同群落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抵抗火干扰能力较差,只有少量个体在火...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茅庵林场马尾松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火烧1年后的迹地以及未火烧林地的群落学调查,研究了高强度火干扰后不同群落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抵抗火干扰能力较差,只有少量个体在火烧迹地存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具有在火干扰导致地上部分死亡后产生萌枝的能力,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多;不同常绿阔叶树种抵抗火干扰能力不同,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较多.3种群落火烧迹地存活的优势树种以及所有树种的个体密度大小均表现为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p<0.01).与未火烧林地相比,火烧迹地内阳生木本植物幼苗物种种数增加.各群落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盖度均大于未火烧林地,蕨(Pteridium aquilinum)和小白酒(Conyza canadensis)成为草本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植被恢复 马尾松林 杉木林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不同强度火烧对恢复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宿海峰 闫德民 +1 位作者 董木森 王宇航 《森林防火》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对不同强度春季火烧后当年恢复植被地上部分、枯落物、根系及土壤碳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轻度火烧恢复植被和对照地上部分碳储量、根系碳储量和枯落物碳储量均高于重度火烧,对照枯落物碳储量高于两种火烧处理;不同强度地... 通过对不同强度春季火烧后当年恢复植被地上部分、枯落物、根系及土壤碳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轻度火烧恢复植被和对照地上部分碳储量、根系碳储量和枯落物碳储量均高于重度火烧,对照枯落物碳储量高于两种火烧处理;不同强度地表火烧土壤碳储量在垂直空间的分布与对照一致,土壤碳储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10cm土层碳储量约占40%以上,该土壤深度碳储量轻度火烧〉对照〉重度火烧,10~20cm和20~30cm土壤碳储量重度火烧〉轻度火烧〉对照。研究不同强度火烧对于植被和土壤各碳库组分碳储量的影响,对于认识火干扰后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及森林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强度 恢复植被 生态系统 碳储量
下载PDF
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构树种群及其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国华 舒洪岚 张金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5,188,共3页
以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植被优势种群为对象,对构树及其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9个树种的生态位总体比较接近,都有比较宽的生态位,从群落形成的时间分析,这些树种是在矿区废弃地上的先... 以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植被优势种群为对象,对构树及其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9个树种的生态位总体比较接近,都有比较宽的生态位,从群落形成的时间分析,这些树种是在矿区废弃地上的先锋树种,对废弃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人工恢复这一地区矿区废弃地植被时,可以选用这些树种。构树的生态位较宽,而其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却不是很大,构树在一定时期内,还是矿区废弃地上植物群落的最主要的优势树种,是矿区废弃地最适应的树种之一,可以作为本地区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植被恢复 构树种群 生态位
下载PDF
黄土高原恢复植被防止土地退化效益研究 被引量:83
18
作者 常庆瑞 安韶山 +2 位作者 刘京 王斌 魏永胜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44,共5页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恢复植被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土壤pH 和容重,增加土体中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促进土壤腐殖化和粘化过程的进行。乔木林地速...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恢复植被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土壤pH 和容重,增加土体中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促进土壤腐殖化和粘化过程的进行。乔木林地速效养分丰富,粘粒和> 0 .25m m 团聚体的数量大;灌丛草地则酸性较强,坚实度偏低,> 0 .05m m 的微团粒含量较高。乔木林地防止土地退化的效益好于灌丛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土地退化 改良效益 水土流失 有机质 土壤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宁 贾燕锋 +1 位作者 李靖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了探究加速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的人工物种干扰措施如物种选择与搭配的科学依据,利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33个自然恢复的退耕地样方进行分类,得出退耕地在40 a内主要经历了5个群落演替阶段,分别为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 为了探究加速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的人工物种干扰措施如物种选择与搭配的科学依据,利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33个自然恢复的退耕地样方进行分类,得出退耕地在40 a内主要经历了5个群落演替阶段,分别为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达乌里胡枝子+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和白羊草群落。以各个群落的综合资源环境梯度为依据,对各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分析,提出了不同演替阶段的合理物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植被恢复 退耕地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勇 王晶晶 李玉辉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93-299,共7页
基于喀斯特恢复植被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的要求,采用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模型评价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选取原生滇青冈林、恢复26a的次生林B、恢复21a次生林A、恢复8a的灌丛、石漠化灌草丛和恢复30a云南松林6个样地,分别... 基于喀斯特恢复植被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的要求,采用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模型评价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选取原生滇青冈林、恢复26a的次生林B、恢复21a次生林A、恢复8a的灌丛、石漠化灌草丛和恢复30a云南松林6个样地,分别调查它们的土壤水文结构特征。相对于原生林,石漠化样地经过8a的封禁,其土壤水文结构功能可恢复31%,21a可恢复45%,人工飞播的云南松林经过30a恢复的只有38%,而砍伐林地封禁26a可恢复71%。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模型基本适用于岩溶区不同恢复林地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的恢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植被恢复 土壤水文结构功能 云南石林公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