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4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患者腺瘤和癌组织微卫星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耿洪刚 盛剑秋 +8 位作者 张英辉 黄继胜 韩敏 牧宏 孙自勤 王志红 李爱琴 武子涛 李世荣 《胃肠病学》 2008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背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为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目的: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建立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和癌组织的微卫星基因型,探讨HNPC... 背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为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目的: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建立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和癌组织的微卫星基因型,探讨HNPCC的MSI发生情况和MS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源自33个HNPCC家系的腺瘤28例和腺癌14例,其中4例为同步腺瘤-癌;以32例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和2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作为对照。选用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五个微卫星位点行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PCR),以GeneMapper软件分析PCR产物。通过与正常黏膜微卫星序列PCR片段长度进行比较,判定腺瘤和癌组织的MSI情况。结果:HNPCC腺瘤和癌组织MSI-H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64.3%对3.1%,71.4%对12.5%,P<0.05)。4例同步腺瘤-癌均表现为MSI-H,其腺瘤和癌组织的MSI类型不同。结论:HNPCC腺瘤和癌组织MSI-H发生率高。同步腺瘤-癌来源于不同克隆。MSI检测可作为HNPCC的临床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息肉性 腺瘤 腺癌 微卫星不稳定 基因型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盛剑秋 李世荣 牧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建立HNPCC家系登记档案,以便收集、归类遗传性大肠癌临床表型和人口统计学资料,为寻找大肠癌的易感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选择符合阿姆斯特丹Ⅱ标准的13个HNPCC家系为研究对象。观察发病的一般规律:①确诊时的年龄,性别;②肿瘤发生... 目的:建立HNPCC家系登记档案,以便收集、归类遗传性大肠癌临床表型和人口统计学资料,为寻找大肠癌的易感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选择符合阿姆斯特丹Ⅱ标准的13个HNPCC家系为研究对象。观察发病的一般规律:①确诊时的年龄,性别;②肿瘤发生的部位(包括肠外癌);③同时多原发结肠癌;④异时多原发结肠癌;⑤临床表现。 结果:①13个家系中,18岁以上的家族成员共248人,确诊HNPCC的患者64例。②13个家系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64例患者中,女性23例,男性41例。③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1岁,50岁以前发病者为68.75%,60岁以前的发病率达90.63%。④72个原发癌灶中,肠外癌灶15个(20.83%);大肠癌灶57个(79.16%)。大肠癌中右半结肠癌占66.67%(38/57),左半结肠癌为33.33%(19/57)。⑤同时多原发癌4例,其中2例为3次多原发癌,2例为2次多原发癌;异时多原发癌1例。 结论:HNPCC的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比西方患者年轻;右半结肠癌的比例高;大肠癌的垂直传递特征突出;肠外癌以胃癌比例较大;同时原发癌和异时原发癌较多,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长期监护和随诊将可早期发现大肠癌,并可经过于预治疗,降低家系成员的大肠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临床表型分析
下载PDF
息肉性毛母质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戴艳 张力文 刘冬先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8-559,共2页
患者男,20岁。左侧背部出现息肉状损害半年余。皮肤科情况:左侧背部可见一约鸡蛋大半透明的大疱状损害,其中央可触及一约蚕豆大形状不规则结节,质坚,无明显压痛。手术切除物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大量境界清楚的由影细胞、嗜碱性细胞和... 患者男,20岁。左侧背部出现息肉状损害半年余。皮肤科情况:左侧背部可见一约鸡蛋大半透明的大疱状损害,其中央可触及一约蚕豆大形状不规则结节,质坚,无明显压痛。手术切除物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大量境界清楚的由影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过渡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诊断:息肉性毛母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息肉性
下载PDF
MS-HRM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志金 甘爱华 +5 位作者 张淑英 许岸高 李丙生 陈惠新 彭晓峰 徐永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MS-HRM)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95在41例散发性大肠癌(SCRC)和9例HNPC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 目的探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MS-HRM)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95在41例散发性大肠癌(SCRC)和9例HNPC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中的表达水平,随后使用MS-HRM检测miR-195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 miR-195在HNPCC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20±1.48,甲基化比例为55.56%(5/9);miR-195在SCRC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76±1.06,甲基化比例为58.54%(2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95在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837±1.145和2.236±2.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95在SCRC和HNPCC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无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miR-195可能有助于抑制肠癌发展,并且因其甲基化而参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甲基化敏感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miR-195
下载PDF
一个新的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突变位点及其蛋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一芳 邱雪平 郑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筛查一个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MLH1基因突变并进行突变位点与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提取样本c DNA后进行MLH1、MSH2基因外显子测序;利用Poly Phen-2、Anthe_2000、swiss model PDB viewer等工具进行突变位点与蛋... 目的:筛查一个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MLH1基因突变并进行突变位点与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提取样本c DNA后进行MLH1、MSH2基因外显子测序;利用Poly Phen-2、Anthe_2000、swiss model PDB viewer等工具进行突变位点与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结果:检出MLH1基因c.C350T,p.Thr117Met的新突变;分析得出突变型蛋白的疏水性有所升高;突变型蛋白结构突变处侧链缺失,该位点氨基酸与相邻氨基酸形成的氢键也发生了变化。结论:该家系位点突变可能造成MLH1蛋白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HNPC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基因突变 蛋白分析
下载PDF
典型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1例家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珠珠 李文亮 +3 位作者 李云峰 叶盛威 陈明清 董坚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提出HNPCC在临床和基因水平上的筛查策略.报道1例典型的HNPCC家族的临床资料.方法提取肿瘤组织、正常组织DNA,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提出HNPCC在临床和基因水平上的筛查策略.报道1例典型的HNPCC家族的临床资料.方法提取肿瘤组织、正常组织DNA,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1个家系3例HNPCC患者的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状态、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hMLH1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3例先证者3个肿瘤组织均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3例均表现为hMSH2蛋白表达异常.结论典型的HNPCC病例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率较高,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作为HNPCC可疑家系的临床筛选,以及DNA测序前的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 家系
下载PDF
15个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家系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李太原 刘东宁 江群广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2期60-60,62,共2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5个HNPCC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①50岁以前发病者占58.33%(28/48),中位发病年龄45.3岁;②右半结肠癌占43.72%(21/48);③低分化癌占47.91%(23/48);④肠外癌的种类...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5个HNPCC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①50岁以前发病者占58.33%(28/48),中位发病年龄45.3岁;②右半结肠癌占43.72%(21/48);③低分化癌占47.91%(23/48);④肠外癌的种类:胃癌5例,鼻咽癌、胶质瘤、宫颈癌、食管癌各1例。结论HNPCC发病年龄较散在大肠癌年轻;发病部位以右半结肠癌最多;低分化癌比例高;垂直传递特征突出。对HNPCC主张行全结肠切除或结肠直肠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随访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诊治策略
8
作者 顾晋 彭亦凡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7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结直肠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明清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共2页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分为两类:LynchⅠ综合征(又称遗传部位特异性结异性结直肠癌)和LynchⅡ综合征(又称癌症家族综合征),LynchⅠ综合征家系中,结直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分为两类:LynchⅠ综合征(又称遗传部位特异性结异性结直肠癌)和LynchⅡ综合征(又称癌症家族综合征),LynchⅠ综合征家系中,结直肠癌是唯一的一种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LYNCH综合征 部位特异 结直肠癌 肿瘤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生物标志物的血清miRNAs的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晰晰 珠珠 +5 位作者 黄鉴 任俊宇 王跃 张楠 陈明清 董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应用microRNA(miRNA)芯片筛选及qRT-PCR技术检测可作为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生物标志物的血清miRNAs.方法:选取4个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及3个无家族史正常人的血清miRNAs进行miRNA芯片检测,再用q-PCR方法对于芯片结果进行验证... 目的:应用microRNA(miRNA)芯片筛选及qRT-PCR技术检测可作为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生物标志物的血清miRNAs.方法:选取4个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及3个无家族史正常人的血清miRNAs进行miRNA芯片检测,再用q-PCR方法对于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miRNA芯片筛查出57个上调及30个下调miRNAs,在这些差异性表达的miRNAs中选出8个较为理想的miRNAs作进一步研究,运用3个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靶基因后取交集,得到294个靶基因,均是属于mir-20a-5p,mir-548b-5p和mir-548as-3p的靶基因.用qPCR的方法在标本中进行验证发现mir-548as-3p的表达情况符合芯片结果-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结论:血清miRNAs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mir-548as-3p可能为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microRNAs MicroRNAs芯片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晓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肿瘤多发于近段结肠,并常发生肠外肿瘤。HNPCC的发生缘于错配修复缺陷所致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MSI的状态与HNPCC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MSI在HNPCC的基因诊断、筛查及治疗等方...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肿瘤多发于近段结肠,并常发生肠外肿瘤。HNPCC的发生缘于错配修复缺陷所致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MSI的状态与HNPCC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MSI在HNPCC的基因诊断、筛查及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结直肠癌 微卫生不稳定 基因突变 诊断 监测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昌望 珠珠 董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2963-2968,共6页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称为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早,多见于右半结肠,伴同时性或异时性肠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称为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早,多见于右半结肠,伴同时性或异时性肠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等,预后比散发性结直肠癌好.对高危家系人群的筛查和干预能有效降低结直肠及肠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对HNPCC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筛查、预防和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 诊断筛查
下载PDF
我国汉族人群“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临床判别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智 夏庆欣 +2 位作者 庄兢 韩广森 姬社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筛选标准。方法对符合AmsterdamⅡ标准的9个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结果9个家系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发病年龄较散发大肠癌明显提前,多原发癌和低分化癌多见。结论AmsterdamⅡ标准相对严格...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筛选标准。方法对符合AmsterdamⅡ标准的9个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结果9个家系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发病年龄较散发大肠癌明显提前,多原发癌和低分化癌多见。结论AmsterdamⅡ标准相对严格,简化该标准有助于HNPCC的临床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 结直肠癌 诊断标准
下载PDF
新版Bethesda指南、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准确性 被引量:23
14
作者 Virginia Pinol, +8 位作者 MD Antoni Castells, MD Montserrat Andreu, MD 许峰(译) 祝学光(校)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5年第6期373-373,共1页
背景:挑选适当个体进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基因检测有一定难度。最近,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新版Bethesda指南中给出了一套新的推荐方案,以... 背景:挑选适当个体进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基因检测有一定难度。最近,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新版Bethesda指南中给出了一套新的推荐方案,以明确哪些HNPCC个体应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检测 检查诊断 免疫组化 癌症研究所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近年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南 孙敏 尹少尉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结直肠癌 LYNCH综合征 遗传大肠癌 常染色体显遗传病 HNPCC 肠外肿瘤 前列腺癌症 子宫内膜 卵巢肿瘤 血缘关系
下载PDF
PMS2中杂合子突变可引起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Lynch综合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Hendriks Y.M.C. Jagmohan-Changur S. +1 位作者 Van Der Klift H.M. 赵天智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22-23,共2页
Background & Aims: The role of the mismatch repair gene PMS2 in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rcinoma (HNPCC) is not fully clarified. To date, only 7 different heterozygous truncating PMS2 mutations have be... Background & Aims: The role of the mismatch repair gene PMS2 in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rcinoma (HNPCC) is not fully clarified. To date, only 7 different heterozygous truncating PMS2 muta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in HNPCC-suspected families. Our aim was to further assess the role of PMS2 in HNPCC. Methods: We performe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n 112 patients from MLH1- , MSH2- , and MSH6- negative HNPCC-like families. A subgroup (n = 38) of these patients was analyz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In a second study group consisting of 775 index patients with familial colorectal cancer,we performed immunohistochemistry using antibodies against MLH1,MSH2, MSH6, and PMS2 proteins. In 8 of 775 tumors, only loss of PMS2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these cases, we performe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and DGGE. Segreg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families with a (possibly) deleterious mutation. Results: Seven novel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4 genomic rearrangements and 3 truncating point mutations. Three of these 7 families fulfill the Amsterdam II criteria. The pattern of inheritance is autosomal dominant with a milder phenotype compared with families with pathogenic MLH1 or MSH2 mutations.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performed in HNPCC-related tumors from proven carriers showed a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high phenotype and loss of PMS2 protein expression in all tumors. Conclusions: We show that heterozygous truncatingmutations in PMS2 do play a role in a small subset of HNPCC-like families. PMS2 mutation analysis is indicated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 colorectal tumor with Absent staining for the PMS2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LYNCH综合征 杂合子 Southern印迹杂交 突变 HNPCC 大肠癌患者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化研究 MLH1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溃传学检测结果的解释:临床易感检测的 …
17
作者 姜劲迈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0年第4期172-177,共6页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大肠癌 遗传学检测 癌症易感生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移码突变累积对结肠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18
作者 Yamaguchi T. Iijima T. +2 位作者 Mori T. M.Miyaki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21-22,共2页
PURPOSE:Role and timing of frameshift mutations during carcinogenesis in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ave not been examined.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meshift mutation... PURPOSE:Role and timing of frameshift mutations during carcinogenesis in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ave not been examined.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meshift mutations an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in colorectal cancer from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Thirty-one colorectal cancers from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at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 stages were analyzed for frameshift mutation in 18 genes.RESULTS:The frameshift mutations of the ACVR2 and PTHLH genes were found to have an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94-100 percent)in all pathologic stages,and mutation of the MARCKS gene also was high(94 percent)in Dukes B and C cancers.These frequencies were higher than the frequency of TGF βRII gene inactivation(64-88 percent).Mutations of the hMSH3,TCF4,CASP5,RIZ,RAD50,and MBD4 genes were comparatively frequent(>35 percent)in all stages.Frequencies of inactivation of the MARCKS,BAX,IGF IIR,and PTEN ge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ukes B and C cancers than in Dukes A cancer(P < 0.05).The number of accumulated frameshift mutations was larger in Dukes B and C cancers(9.4)than in Dukes A cancer(6.8)(P = 0.003).CONCLUSIONS:The present data suggest that the disruption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uperfamily signaling pathway by the alteration of the ACVR2 and/or TGFβRII genes and the disruption of antiproliferative function by the PTHLH gene alterat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olorectal cancer.Moreover,the further accumulation of alterations in the MARCKS,BAX,IGF IIR,and PTEN genes seem to b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from early to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from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息肉性 结肠直肠癌 移码突变 直肠癌患者 发生发展 临床病理学特征 基因突变率 突变基因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Ⅱ及血脂水平检测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芬 石振旺 孙海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两组血清G-17、PGⅡ及血脂水平,并分析其对患者感染HPⅡ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G-17、PGⅡ、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G-17、PGⅡ、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TG、HDL-C水平升高,TC、LDL-C水平降低(均P<0.05)。以HP阳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是否感染HPⅡ型为变量,做关于血清G-17、PGⅡ、PGⅠ、TG、TC、LDL-C、HDL-C水平的ROC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812、0.742、0.559、0.820、0.66、0.619,进行筛选后将AUC高于0.7的因子纳入联合诊断中建立模型,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对患者是否发生HPⅡ型感染进行诊断,结果显示G-17、PGⅡ、PGⅠ及TC联合诊断的AUC为0.934。结论: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HP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PGⅠ、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感染HPⅡ型患者G-17、PGⅡ、PGⅠ、TG、HDL-C水平高于感染HPⅠ型患者,TC和LDL-C水平低于感染HPⅠ型患者,且G-17、PGⅡ、PGⅠ及TC联合应用对患者感染HPⅡ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息肉 血脂水平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193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20
作者 茹淑瑛 张福文 +4 位作者 李柏 王龙华 李蕊 李娜 杨先照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334-2339,共6页
目的 研究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此病的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根据制定的中医证候信息调查表,选择符合大肠腺瘤性息肉诊断标准的病例200例,采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特点研究。结果 剔除7例患者... 目的 研究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此病的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根据制定的中医证候信息调查表,选择符合大肠腺瘤性息肉诊断标准的病例200例,采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特点研究。结果 剔除7例患者,最终纳入193例患者,因子分析得出脾虚湿阻证、大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气滞证4类证型。结论 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气虚,病位证素为大肠、脾、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癖 大肠腺瘤息肉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