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吴兑 赵博 +2 位作者 邓雪娇 毕雪岩 范绍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9-654,共6页
使用2003年10月—2005年3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云岩雾区路段5套能见度仪的每分钟能见度资料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每分钟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果表明,南岭山... 使用2003年10月—2005年3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云岩雾区路段5套能见度仪的每分钟能见度资料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每分钟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果表明,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各月雾日频率以1月最多,近一半的天数都有雾;3月次之,7月最少。11月到次年5月雾日占全年雾日的80%以上,形成明显的“雾季”。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存在日变化,雾的频率在一天内凌晨最高,午后最低,明显比辐射雾的日变化小,说明夜间辐射降温虽然不是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起雾的主要原因,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虽然南岭山地雾区大气中含有丰富的凝结核,南岭山地形成浓雾还是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至少要达到91%以上才能形成雾。在雾区出现5.2 m/s的大风时仍然有雾,有雾时90%以上的风速在3 m/s以下,有几乎一半的浓雾出现时风速在2 m/s左右,这与辐射雾形成时大都是静小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受地形影响比较大,迎风坡出现雾的频率比背风坡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山地 高速公路 浓雾 恶劣能见度
下载PDF
铜仁区域恶劣能见度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谢仁波 杜柯 +1 位作者 聂云 黎凌云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第4期65-68,共4页
利用铜仁市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多种观测数据分析铜仁区域2016—2018年恶劣能见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从空间分布看,铜仁区域有2个低能见度中心,西部为德江,东部是万山。恶劣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雾和降水现象,其中,已搬迁站受雾影响最为... 利用铜仁市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多种观测数据分析铜仁区域2016—2018年恶劣能见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从空间分布看,铜仁区域有2个低能见度中心,西部为德江,东部是万山。恶劣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雾和降水现象,其中,已搬迁站受雾影响最为显著,未搬迁站(低矮地区)受降水影响最为严重。2019年江口、沿河搬迁后,雾日和小于500 m雾日增长明显,雾由搬迁前造成恶劣能见度的次要因素上升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恶劣能见度 铜仁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