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竞技中恶害行为的刑法思考
1
作者 余俊 李瑞琦 《运动》 2016年第21期29-30,共2页
为避免体育竞技中恶害行为的发生,促进体育竞技的良性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全面深入分析体育竞技中恶害行为与正当体育竞技行为的差异。
关键词 体育竞技 恶害行为 刑法
下载PDF
行使权利索要财物案件的定性分析--以“恶害”认定为切入点
2
作者 叶明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35-242,共8页
针对行使权利索要财物案件涉嫌敲诈勒索罪的司法现状,认为此类案件的定性应围绕其手段是否符合“恶害”这一胁迫的核心要素而展开。通过对学界争议的梳理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恶害”应以权利基础是否具有财产权属性为核心,并结合索... 针对行使权利索要财物案件涉嫌敲诈勒索罪的司法现状,认为此类案件的定性应围绕其手段是否符合“恶害”这一胁迫的核心要素而展开。通过对学界争议的梳理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恶害”应以权利基础是否具有财产权属性为核心,并结合索要财物手段的性质进行综合认定。在权利基础具有财产权属性的前提下,通告与财产权来源相关联的合法手段索财不是“恶害”,因此行使权利索要财物案件一般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权索财 胁迫 恶害 敲诈勒索 财产权
下载PDF
韩非的“民本”思想
3
作者 杜伟升 《炎黄地理》 2023年第10期95-97,共3页
战国末期,韩非吸收了百家之所长,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需要遵循“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的理念,并根据人“好利恶害”的本性,将赏罚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以此确保民众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关键词 好利恶害 战国末期 民本 韩非 因人情 思想体系 治理 根本利益
下载PDF
对敲诈勒索罪客体的再认识 被引量:6
4
作者 向朝阳 周力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有关敲诈勒索罪的客体 ,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将其认定为一种复杂客体 ,即其在侵犯被害人财产权利的同时还会侵犯到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从关于犯罪构成中客体要件的认识入手 ,敲诈勒索罪客体只能是一种简单客体 ,即财产所有权。
关键词 敲诈勒索罪 复杂客体 简单客体 恶害
下载PDF
法家司法思想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永东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法家的司法思想,认为法家司法思想的理论根据是所谓"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司法的基本要素是明法(通晓法律、司法严明)、尊法(尊重法律、树立司法权威)、慎法(谨慎适用法律)和奉法(严格依法从事司法活动)等...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法家的司法思想,认为法家司法思想的理论根据是所谓"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司法的基本要素是明法(通晓法律、司法严明)、尊法(尊重法律、树立司法权威)、慎法(谨慎适用法律)和奉法(严格依法从事司法活动)等;对司法人员的基本要求是"破私任法";司法的基本目标是"以刑去刑"。尽管法家对司法问题的论述不无偏颇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其中某些观点也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司法思想 好利恶害 以刑去刑
下载PDF
中西性好利论比较
6
作者 王元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韩非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专制君主应利用人性之好恶制定赏罚之法,统治臣民。西方的爱尔维修等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同时又爱人,专制制度是违反人性的,应用民主制取而代之。中西性好利论既有切近实际的一面,又有很大缺陷。韩... 韩非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专制君主应利用人性之好恶制定赏罚之法,统治臣民。西方的爱尔维修等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同时又爱人,专制制度是违反人性的,应用民主制取而代之。中西性好利论既有切近实际的一面,又有很大缺陷。韩非的人性学说在后来很少被提及,政治学说也只是被暗中使用。西方的性好利论被其社会普遍接受,并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西性好利论比较的启示:只有把统治者也视为性好利者,才能监督他们,实现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好利论 好利恶害 自我保存 君主专制 民主制度
下载PDF
“厚禄养廉”思想对现代廉政法治的启示
7
作者 张姗姗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98-102,共5页
中国古代"厚禄养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双重属性和"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在当代廉政法治建设过程中,引入"厚禄养廉"思想,不仅充分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有利于人们思考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和有... 中国古代"厚禄养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双重属性和"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在当代廉政法治建设过程中,引入"厚禄养廉"思想,不仅充分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有利于人们思考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和有度性。"厚禄养廉"思想对于当代廉政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需求表达机制;二是需要构建科学的薪酬原则,即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增长原则、可接受的差别对待原则、薪酬构成比例合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禄养廉” 好利恶害 廉政法治
下载PDF
韩非人性观探析
8
作者 廖海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3期25-27,共3页
阐述了韩非的人性观。韩非认为好利恶害、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应该用法律与道德来规范平衡人们的欲利之心,根据人的好利性来实施对人的行为的操纵。人性论是为他的政治主张服务的。
关键词 韩非 人性论 好利 恶害 私心 公义 赏罚
下载PDF
韩非的人性思想
9
作者 廖海花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4-38,共5页
韩非认为好利恶害、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这种人性既不可改变也无需改造,却可以利用。他主张用法律与道德来规范平衡人们的欲利之心,利用人的好利性实施对人的行为的操纵和控制。韩非正是基于他的这种人性论建构其治国方略并论证其合理... 韩非认为好利恶害、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这种人性既不可改变也无需改造,却可以利用。他主张用法律与道德来规范平衡人们的欲利之心,利用人的好利性实施对人的行为的操纵和控制。韩非正是基于他的这种人性论建构其治国方略并论证其合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人性 好利恶害 赏罚
下载PDF
浅说法家对法治的三大影响
10
作者 蒋黎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5期33-34,共2页
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这种法治思想为实现君主集权的治理方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法家的法律思想尤其是法治思想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解读对现代法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有一定... 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这种法治思想为实现君主集权的治理方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法家的法律思想尤其是法治思想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解读对现代法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法家法治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治国 好利恶害 刑无等级、法不阿贵 历史的进化论
下载PDF
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中国古代法家的行赏观述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4-56,共3页
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中国古代法家的行赏观述要刘志坚古往今来,赏之于国,赏之于社会组织,无时不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们,为了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为了树立并捍卫适合于特定阶级,特定时代要求的道德... 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中国古代法家的行赏观述要刘志坚古往今来,赏之于国,赏之于社会组织,无时不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们,为了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为了树立并捍卫适合于特定阶级,特定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韩非子 社会舆论 政治思想家 述要 商君书 “好利恶害 原则要求 商鞅 法家学派
下载PDF
韩非子人性观及其治国运用
12
作者 安偲 《华章》 202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关于人性的探讨,各家各派历来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韩非子作为法家集大成者,在借鉴和吸收前人人性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极为深刻与犀利的现实视角,得出了自己的人性观点,即人的核心是好利恶害,此为人之常情。韩非基于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提出... 关于人性的探讨,各家各派历来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韩非子作为法家集大成者,在借鉴和吸收前人人性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极为深刻与犀利的现实视角,得出了自己的人性观点,即人的核心是好利恶害,此为人之常情。韩非基于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提出治理国家的“法、术、势”思想,以达维护君主统治、推崇君主至高无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人性观 好利恶害 君主统治 法术势
下载PDF
恶势力及其软暴力犯罪探微 被引量:76
13
作者 黄京平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86,共22页
作为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恶势力成立须具备的各项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其中,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和非法影响特征,是恶势力的基本特征;包含行为目的特征和组织阶段特征的发展特征,才是恶势力的本质特征,是标志恶... 作为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恶势力成立须具备的各项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其中,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和非法影响特征,是恶势力的基本特征;包含行为目的特征和组织阶段特征的发展特征,才是恶势力的本质特征,是标志恶势力与普通共同犯罪相区别的决定性要素。影响恶势力犯罪定性量刑的酌定情节,有着特定的适用范围,不具有普遍适用的属性。刑事政策从严惩处的调控倾向及具体方案,只有转换为正式制度的明确规定,才能获得统一裁判尺度的效果。只有依次分层判断,具备软性恶害特征、组织实施特征,以及包含不法目的和暴力保障的软暴力核心特征,才能判定符合成立软暴力犯罪的前置条件。软暴力的暴力保障形式,主要有在先的暴力、预备的暴力和现实的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力软暴力软性恶害 心理强制 次暴力 在先的暴力 预备的暴力 现实的暴力
原文传递
“软暴力”涉黑涉恶案件办理检视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雅莉 苏琳伟 《中国检察官》 2018年第24期36-39,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涉黑涉恶"软暴力"手段不断转型升级,令被害人不胜其扰,这也给司法实务中"软暴力"手段的审查认定以及证据标准的把握带来了难题。本文以实务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展开探讨,分析涉黑涉恶案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涉黑涉恶"软暴力"手段不断转型升级,令被害人不胜其扰,这也给司法实务中"软暴力"手段的审查认定以及证据标准的把握带来了难题。本文以实务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展开探讨,分析涉黑涉恶案件办理过程中对"软暴力"存在的认识分歧,从实务角度提出"软暴力"行为的取证思路,以期对打击"软暴力"行为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力 “软暴力” 有形暴力 心理恶害
原文传递
权利主导·价值定位·信仰塑造──关于克服“法律工具主义”的理论对策(一)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晖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权利主导·价值定位·信仰塑造──关于克服“法律工具主义”的理论对策(一)谢晖理论法学成熟与否,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法学乃至法制事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当我们把法治确定为改革和治国的目标取向时,成熟的理论法学显得尤为重... 权利主导·价值定位·信仰塑造──关于克服“法律工具主义”的理论对策(一)谢晖理论法学成熟与否,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法学乃至法制事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当我们把法治确定为改革和治国的目标取向时,成熟的理论法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以往通行的理论法学却是高度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工具主义 价值定位 目的价值 工具价值 道德与法律 理论对策 社会系统 “以法为教” 法律信仰 “好利恶害
原文传递
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责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登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4期88-101,207-208,共15页
秦统一天下,历时十五年速亡。而关于秦亡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为重用法家思想。其实从历史的维度看,秦亡与法家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但千百年来,法家却一直背着亡秦的黑锅。本文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侧面论证了法家思想与秦亡的... 秦统一天下,历时十五年速亡。而关于秦亡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为重用法家思想。其实从历史的维度看,秦亡与法家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但千百年来,法家却一直背着亡秦的黑锅。本文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侧面论证了法家思想与秦亡的某些联系,以及法家思想建立在'好利恶害'人性论基础上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亡原因 历史法家思想之责 法家思想之冤 好利恶害论人性论
原文传递
商鞅法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勇跃 《福建法学》 2014年第2期28-34,共7页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秦国依据其法治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与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主张依法而治,树立法的公正性、平等性、公开性与公信力。商鞅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因此君主应当制定法律,明确臣民获...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秦国依据其法治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与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主张依法而治,树立法的公正性、平等性、公开性与公信力。商鞅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因此君主应当制定法律,明确臣民获得利禄的途径。在法与德的关系上商鞅指出"德生于刑",并认为社会的安定有序才是真正的德。商鞅还主张通过"壹赏"、"壹刑"、"壹教"的手段来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最终建立一个"大治无为"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利恶害 德生于刑 重法维刑
原文传递
刑法谦抑思想之根据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馥蔚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4-97,共4页
刑法谦抑思想日益成为贯穿整个刑事领域的一种基本思想理念,要深入理解其实质内涵,并使其为刑法理论及实践所切实领会、贯彻,首先必须对谦抑思想进行准确理论定位,而理论定位的关键则在于正确把握谦抑思想之根据。站在人本主义的刑法学... 刑法谦抑思想日益成为贯穿整个刑事领域的一种基本思想理念,要深入理解其实质内涵,并使其为刑法理论及实践所切实领会、贯彻,首先必须对谦抑思想进行准确理论定位,而理论定位的关键则在于正确把握谦抑思想之根据。站在人本主义的刑法学视角,刑法谦抑思想之根据主要在于人性善恶之并立、刑罚之害恶以及人权保障之必要三个休戚相关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抑思想 人性善 刑罚 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