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盖秀静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944-945,共2页
目的本研究针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老年高干病房住院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nary syndrome,ACS... 目的本研究针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老年高干病房住院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nary syndrome,ACS)患者203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Ⅰ组(HbA1c<7.0%)和Ⅱ组(HbA1c≥7.0%)。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并观察住院期间恶性心血管事件。结果Ⅱ组空腹血糖(58.65%vs 56.38%)及HbA1c水平(7.83%±1.58%vs 6.17%±1.89%)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在住院期间,Ⅱ组恶性心律失常(23.85%vs 11.70%)、心力衰竭(32.11%vs 17.02%)、再发心绞痛(26.61%vs 13.83%)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高HbA1c水平的老年ACS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恶性心血管事件 老年人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和护理特点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熊进 王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5例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根据干预组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干预,记录在院期间的两组患者发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5例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根据干预组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干预,记录在院期间的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病例数,以及出院后院外猝死率、再住院率,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各个观察指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老年人特点的基础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恶性事件 护理干预 心理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对心梗患者预后评价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燕 刘惠敏 冯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9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13例,按MAU检测结果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观察两组梗死心肌百分比、病变血管数的不同,随访观察患者发病1个月及半...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13例,按MAU检测结果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观察两组梗死心肌百分比、病变血管数的不同,随访观察患者发病1个月及半年内恶性心血管事件(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梗、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MAU异常组的梗死心肌百分比、病变血管数明显高于MAU正常组;MAU异常组发病1个月及半年内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AU正常组。结论 MAU异常的心梗患者病变较MAU正常者重,预后较差,临床医生应多加注意该类患者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恶性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胆固醇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喻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TC)对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胆固醇水平,并观察胆固醇含量对脑出血部位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表明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TC)对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胆固醇水平,并观察胆固醇含量对脑出血部位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通支动脉出血组胆固醇、三酰甘油(TG)含量明显高于皮层动脉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含量与恶性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脑出血急性期LDL-C水平明显下降,但是尚不能代表出血前的血脂水平,TG升高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因素,胆固醇含量与脑出血患者恶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固醇 急性脑出血 恶性心血管事件 预后
下载PDF
他汀类降脂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畅 陈勇 黄欢彩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224-226,243,共4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脂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9月间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回顾其临床资料,并以随诊情况,按是否规律服药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88例)与... 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脂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9月间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回顾其临床资料,并以随诊情况,按是否规律服药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88例)与观察组(112例)。观察组为规律服药治疗者;对照组为不规律服药治疗者。分析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其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指标。但如果患者在治疗中不能规律性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使得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达不到预期效果。故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 降脂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改变 心绞痛发作次数 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宗瑛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1期80-80,共1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院前急救患者125例,记为治疗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患者75例,记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率及恶性心血...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院前急救患者125例,记为治疗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患者75例,记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和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肌梗死 恶性心血管事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心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7
作者 其布日哈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其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 目的探讨老年心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其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单独心理辅导下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发生高血压、心率失常、心肌梗死的病例,出院后有无意外猝死和再次急症入院率,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临床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疾病 心理特点 心血管恶性事件 心理护理干预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研究
8
作者 秦际德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0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非冠脉血运重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00例(非冠脉血运重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口服拜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非冠脉血运重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00例(非冠脉血运重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比观察两组心肌坏死标记物、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血小板数减少、出血情况及心血管恶性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为(0. 10±0. 02)mm,显著优于对照组[(0. 16±0. 05)mm],心肌坏死标记物达峰时间明显提前,两组住院期间血小板减少出血情况、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期间及随访1个月心血管恶性事件如恶性心律失常及再梗死等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非冠脉血运重建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能强化标准治疗的抗血小板、抗凝效果,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出血风险、血小板减少并没有增加。疗效安全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替罗非班 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 血小板数减少 心血管恶性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