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pfmdr1基因与氯喹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于丹 江钢锋 陈沛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mdr1基因同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特异性扩增pfmdr1基因含有编码第86位、1042位和1246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42个样本中,pfmdr1第86位氨基酸均未发生突变,即86位...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mdr1基因同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特异性扩增pfmdr1基因含有编码第86位、1042位和1246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42个样本中,pfmdr1第86位氨基酸均未发生突变,即86位氨基酸是野生型的Asn,而不是突变型的Tyr。第1246位氨基酸发生突变的样本共有7个,全部为抗性虫株。第1042位点PCR扩增结果阳性的37个样本中突变的样本共有10个,其中9个为抗性虫株,一个为敏感虫株。结论我国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产生与pfmdr186位氨基酸基因多态性无关,但第1042和1246位氨基酸的突变更易在抗性虫株中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mdr1基因 氯喹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pfcrt基因同氯喹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丹 江钢锋 陈沛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crt基因多态性同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集确诊恶性疟患者血样42份,应用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pfcrt基因含有编码第76和356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1)76位点:22个氯喹抗性虫...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crt基因多态性同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集确诊恶性疟患者血样42份,应用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pfcrt基因含有编码第76和356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1)76位点:22个氯喹抗性虫株中有18个发生K76T突变型(81.82%),20个氯喹敏感虫株中野生型和突变型各占50%;2)356位点:所有42个样本的356位点均为野生型。结论我国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的K76T突变与氯喹抗性存在一定关联,而356位点可能与氯喹抗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恶性 pfcrt基因 氯喹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杰 江钢锋 沈际佳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疟疾防治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存在于恶性疟原虫5号染色体上的多药抗药性基因1(pfmdr1)和7号染色体上的cg 2基因和pfcrt基因被认为是氯喹抗性相关基因,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基因 研究进展 pfmdr1
下载PDF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Pfmdr1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杰 江钢锋 陈沛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mdr1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是否与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有关。方法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mdr1基因中含有第86位和1246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mdr1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是否与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有关。方法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mdr1基因中含有第86位和1246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结果45个样本中,Pfmdr1基因第86位氨基酸均未发生点突变,即86位密码子是Asn而非突变型的Tyr;Pfmdr1基因发生D1246Y突变的样本有3个,其中1个是抗性株,2个为敏感株。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Pfmdr1基因的多态性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mdrl基因 氯喹
下载PDF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pfcrt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杰 江钢锋 陈沛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否与pfcrt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有关。方法对45份采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血样,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crt基因中含有第76位和220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否与pfcrt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有关。方法对45份采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血样,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crt基因中含有第76位和220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结果45个样本中,pfcrt基因发生K76T点突变的样本有28个,其中20个是抗性株,8个是敏感株;全部样本的pfcrt基因第220位氨基酸均发生A220S点突变。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发生在pfcrt基因中的K76T点突变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恶性 pfcrt基因 氯喹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安平 高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自从1959年第1例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出现以来[1],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chloroquine resistance,CQR)已经遍及所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在东南亚地区CQR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也有CQR恶性疟的流行.因此,对恶性... 自从1959年第1例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出现以来[1],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chloroquine resistance,CQR)已经遍及所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在东南亚地区CQR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也有CQR恶性疟的流行.因此,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疟疾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抗药性基因已经成为CQR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基因 PFCRT 公共卫生问题 东南亚地区 基因组研究 流行地区 防治研究 氯喹 第1例
下载PDF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cg2基因ω重复区多态性与氯喹抗性关系分析
7
作者 李小波 江钢锋 陈沛泉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30-532,538,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cg2基因ω重复区多态性与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特异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cg2基因ω重复区 ,并对部分目的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氯喹抗性株和敏感株均可扩增得到cg2基因ω重...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cg2基因ω重复区多态性与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特异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cg2基因ω重复区 ,并对部分目的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氯喹抗性株和敏感株均可扩增得到cg2基因ω重复区 ,大小约在 180bp至 5 5 0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cg2基因多态 套式PCR
下载PDF
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3个抗药性基因点突变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亚明 张再兴 +7 位作者 董莹 刘慧 周升 李丽 李崇珍 孙晓东 黄国珍 高白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 3个与抗疟药抗性有关的dhfr、pfmdr1和pfcrt的点突变特征 ,为抗药性恶性疟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 应用特异性套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 (RFLP)方法 ,检测恶... 目的 研究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 3个与抗疟药抗性有关的dhfr、pfmdr1和pfcrt的点突变特征 ,为抗药性恶性疟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 应用特异性套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 (RFLP)方法 ,检测恶性疟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 3个抗药性基因点突变情况。 结果 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内 16,5 1,10 8和 164位氨基酸有不同程度的突变 ,突变型比例高 ,以Asn -10 8和Ⅰle -5 1为甚 ,频度分别为94 3 %和 81 3 %。野生型 ( 3D7型 )Ser -10 8出现较低频率 8 6% ,而AIa -16出现频率较高 68 6% ;pfcrt基因的 76位点由K突变为T ,突变型 (含混合 )占 96 7% ;野生型仅占 3 4% ;pfmdr1基因 86位点由Asn突变为Tyr ,突变型占 3 4 % ;野生型点 48 7% ;混合型占 16 7%。未发现 12 46位点突变的存在。 结论 云南现场恶性疟原虫与抗疟药抗性有关的3个pfdhfr、pfmdr1和pfcrt基因有较广泛的点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恶性疟原虫 点突变 多药基因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氟喹转运基因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泽建 程远国 王嘉玺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参照恶性肿瘤多药抗性(MDR)研究模式而发现的恶性疟原虫的pfmdr1基因不能完全解释其氯喹抗性,但通过氯喹敏感株HB3与氯喹抗性株Dd2杂交而发现的和氯喹抗性有关的cg2基因结合起来,或许能对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恶性... 参照恶性肿瘤多药抗性(MDR)研究模式而发现的恶性疟原虫的pfmdr1基因不能完全解释其氯喹抗性,但通过氯喹敏感株HB3与氯喹抗性株Dd2杂交而发现的和氯喹抗性有关的cg2基因结合起来,或许能对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株可被氯喹诱导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而抗性株却不能,又为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Cg2基因 细胞凋亡 研究进展 疟药 耐药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P-糖蛋白同系物与氯喹抗性
10
作者 Cowman AF 曾庆仁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最近对恶性疟原虫研究的证据提示,氯喹抗性机制与哺乳动物肿瘤细胞多重抗药性表型(MDR)类似,是由一种称为P-糖蛋白的蛋白分子介导的。在恶性疟原虫中,已证明有两种基因编码P-糖蛋白同系物,即pfmdr1和pfmdr2。pfmdr1有几种与抗氯喹表型... 最近对恶性疟原虫研究的证据提示,氯喹抗性机制与哺乳动物肿瘤细胞多重抗药性表型(MDR)类似,是由一种称为P-糖蛋白的蛋白分子介导的。在恶性疟原虫中,已证明有两种基因编码P-糖蛋白同系物,即pfmdr1和pfmdr2。pfmdr1有几种与抗氯喹表型有关联的等位基因。然而,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与敏感株之间的遗传杂交分析表明与编码P-糖蛋白同系物的基因无关。本文概述了氯喹抗性表型与哺乳动物肿瘤细胞MDR表型的一些相似物,探索pfmdr基因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糖蛋白 氯喹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于丹 江钢锋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53-256,共4页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该文通过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产生机制以及与抗性相关的pfmdr1基因、pfcrt基因和cg2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氯喹抗性产生的机制,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该文通过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产生机制以及与抗性相关的pfmdr1基因、pfcrt基因和cg2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氯喹抗性产生的机制,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研究及新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pfrndr1基因 pfcrt基因 cg2基因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蛋白pfMRP1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淑慧 杨照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1-753,共3页
近几年在疟疾的治疗中,抗疟药抗药性的产生成为疟疾控制的最大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的产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蛋白声fMRPl(TheP.falciparumMultidrugResist—a... 近几年在疟疾的治疗中,抗疟药抗药性的产生成为疟疾控制的最大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的产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蛋白声fMRPl(TheP.falciparumMultidrugResist—anteProtein1)被认为是和多种药物抗性产生有关的ABC转运蛋白,与抗疟药抗性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转运蛋白 恶性疟原虫 多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水平 药物 疟药
下载PDF
酮替芬和赛庚啶增强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氯喹反应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权红 汤林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酮替芬和赛庚啶增强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氯喹反应性,及其增效机制。方法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FccSM1/yN株)取自云南省思茅地区恶性疟患者静脉血,经同步化处理,用新鲜血将红细胞感染率调至0.5%~1.0%,红细胞压积... 目的研究酮替芬和赛庚啶增强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氯喹反应性,及其增效机制。方法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FccSM1/yN株)取自云南省思茅地区恶性疟患者静脉血,经同步化处理,用新鲜血将红细胞感染率调至0.5%~1.0%,红细胞压积与培养基体积比(红细胞比容)为1∶9,混匀。制备氯喹药板及氯喹/酮替芬(或氯喹/赛庚啶)组合药板。氯喹药板自上而下每行氯喹终浓度依次为0.3125~2560nmol/L,呈2倍递增。氯喹/酮替芬(或氯喹/赛庚啶)组合药板,是在氯喹药板基础上加入酮替芬(或赛庚啶),每行10孔自左至右终浓度依次为9.77~5000nmol/L,呈2倍递增,每块药板均设A行空白对照。每孔加混匀血样50μl,37℃培养34h,镜检计数每200个疟原虫中含3个核以上裂殖体数,计算氯喹单药及各配伍组对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酮替芬(或赛庚啶)提高氯喹活性的指数(AEI)。选择AEI值较高的配伍组,进行增效时序性研究。当氯喹对虫体作用0~10h分别加入酮替芬(或赛庚啶),34h后检测和计算各时间段IC50及AEI。选择氯喹/酮替芬(或氯喹/赛庚啶)最佳配伍剂量,培养恶性疟原虫20h,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分析药物作用前后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移基因(pfcrt)和多药抗性基因(pfmdr1)表达水平。结果0.3125~2560nmol/L氯喹与625nmol/L酮替芬(或赛庚啶)配伍,增效作用显著,氯喹/酮替芬的IC50为74.53nmol/L,AEI为0.42;氯喹/赛庚啶的IC50为89.70nmol/L、AEI为0.30。5nmol/L氯喹作用6~7h加入625nmol/L酮替芬(或赛庚啶),增效作用显著,氯喹/酮替芬的IC50为67.70nmol/L、AEI为0.47;氯喹/赛庚啶的IC50为81.53nmol/L、AEI为0.37。5nmol/L氯喹与625nmol/L酮替芬(或赛庚啶)配伍,作用20h,氯喹/酮替芬可使pfcrt基因表达水平升高91%,而氯喹/赛庚啶可使pfmdr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14%。结论体外氯喹与适量的酮替芬(或赛庚啶)配伍,能增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氯喹的反应性。氯喹对虫体作用6~7h加入酮替芬(或赛庚啶)增效作用显著。该增效作用与pfcrt基因和pf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酮替芬 赛庚啶 pfcrt基因 pfmdr1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海南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和Pfmdr1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官亚宜 汤林华 +2 位作者 胡铃 冯晓平 刘德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及其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的点突变特征,为探讨抗性分子标记用于氯喹抗性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目的分析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及其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的点突变特征,为探讨抗性分子标记用于氯喹抗性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Pfcrt基因编码第7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和Pfmdr1基因编码第86、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情况。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检测的36份血样中,28份成功扩增Pfcrt基因,导致第76位氨基酸由赖氨酸(K)变为苏氨酸(T)的突变型占64.3%,混合型占14.3%,野生型占21.4%;29份成功扩增Pfmdr1基因,导致第86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变为酪氨酸(Y)的突变型占3.4%,混合型占6.9%,野生型占89.7%。未发现编码第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体外氯喹敏感试验结果显示,72.2%(26/36)分离株存在抗性。治疗前恶性疟原虫Pfcrt76T突变发生率在体外微量测定法显示的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mdr1点突变发生率在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T可以作为监测氯喹抗性的一个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 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 点突变 体外试验 氯喹
下载PDF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艳 王珊珊 +1 位作者 董莹 王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pfcrt)及其76位点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含76位点的pfcrt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分析。结果对恶性疟现症病人血样作pfcrt基因的巢式PCR扩增,目的基... 目的检测分析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pfcrt)及其76位点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含76位点的pfcrt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分析。结果对恶性疟现症病人血样作pfcrt基因的巢式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145bp)检出率为74.05%(117/158),对PCR扩增阳性的产物进行RELP分析,检查突变型酶切片段,突变率为95.73%(112/117)。结论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可以作为一个分子标记用于监测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转运蛋白基因(pfcrt)突变型
下载PDF
氯喹抗性相关基因pfmdrl两个突变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亚明 Adagu +3 位作者 I.S 高百荷 刘慧 张国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 对氯喹抗性相关基因 pfmdrl两突变点进行研究。方法 用新颖的等位基因特异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技术 (AS -PCR/RFLP)检测云南恶性疟的与氯喹抗性相关的pfmdrl基因Asn86 Tyr和Asp12 46 Tyr的突变点 ,了解其与氯喹抗性表现型的相关... 目的 对氯喹抗性相关基因 pfmdrl两突变点进行研究。方法 用新颖的等位基因特异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技术 (AS -PCR/RFLP)检测云南恶性疟的与氯喹抗性相关的pfmdrl基因Asn86 Tyr和Asp12 46 Tyr的突变点 ,了解其与氯喹抗性表现型的相关性。结果 在 10个氯喹抗性分离株未检测 pfmdrl基因 86位氨基酸编码子的突变 (Asn86型 ) ;而在 9个氯喹抗性分离株中检测 pfmdrl基因 86位氨基酸编码子由A变为T ,即86 Tyr型。未检测到 pfmdrl基因Asn12 46 Tyr的突变。结论 提示在云南恶性疟氯喹抗性流行区 ,氯喹抗性表现型与pfmdrl基因 86 Tyr的位点突变符合性仅 47 4% ,似无明显关系 ;而基因Asn12 46 Tyr的位点突变似乎是不存在。这支持除Asn86 Tyr突变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等位基因特异PCR pfmdrl基因
下载PDF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及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联合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莹 孙艾明 +3 位作者 邓艳 陈梦妮 徐艳春 毛祥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抗氯喹转运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Pfcrt)基因和青蒿素抗性相关(K13)基因的联合突变特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5年12月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和报告的云南省... 目的分析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抗氯喹转运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Pfcrt)基因和青蒿素抗性相关(K13)基因的联合突变特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5年12月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和报告的云南省恶性疟病例滤纸血样和流行病学史等相关信息,提取疟原虫DNA,巢式PCR扩增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exon2区和K13基因kelch结构域并测序,测序序列与2655199、PF3D7_1343700参比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 5.04、Arlequin 3.01软件分析Pfcrt基因exon2区、K13基因kelch结构域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期望杂合度(He)及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等,用Network 4.6.0软件制作单倍型中介网络进化图,采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恶性疟病例血样234份,Pfcrt基因exon2区、K13基因kelch结构域巢式PCR扩增产物同时成功测序192份。其中,云南省本地感染病例血样12份,自非洲、缅甸感染的病例血样分别为30和150份。218份血样的Pfcrt基因exon2区DNA序列有7种单倍型,He为0.238 5,错义突变序列占83.0%(181/218),72~76位点呈单重突变(CVMNT)、双重突变(SVMNT)、三重突变(CVIET)的比例分别为1.8%(4/218)、6.4%(14/218)和74.8%(163/218),7种单倍型以氯喹敏感型CVMNK为起始,再按单重、双重及三重突变的路径逐步进化。192份血样的K13基因kelch结构域DNA序列有21种单倍型,He为0.044 9,错义突变序列占35.9%(69/192),在16、446、676等9个位点均只发生单重突变,F446I的突变率最高,为25.0%(48/192),21种单倍型的中介网络图显示"星状"布局。云南省本地恶性疟原虫种群与缅甸种群间的Fst最小,为0.020 3。Pfcrt基因的氯喹敏感型CVMNK血样中,K13基因kelch结构域位点突变的比例为20.6%(7/34),氯喹抗性型CVMNT、CVIET血样中的检出比例分别为1/4和36.4%(51/140)。结论云南省疫情报告病例中恶性疟原虫的氯喹、青蒿素相关抗性基因的联合突变率为27.1%,且青蒿素抗性基因突变型之间可能存在种群扩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恶性原疟虫 氯喹 青蒿素 氯喹转运蛋白基因 青蒿素相关基因 联合突变 分析
原文传递
2012年和2018年我国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多态性分析
18
作者 燕贺 王笑笑 +5 位作者 丰俊 张丽 尹建海 李美 夏志贵 黄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对2012年和2018年我国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样本氯喹抗性分子标记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 sistant transporter,Pfcrt)第72~76位密码子抗性相关位点突变类型... 目的对2012年和2018年我国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样本氯喹抗性分子标记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 sistant transporter,Pfcrt)第72~76位密码子抗性相关位点突变类型,并分析不同输入来源样本的特异性。方法收集2012年和2018年国家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674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滤纸血样本,以样本中恶性疟原虫7号染色体上Pfcrt基因第72~76位点为扩增片段,采用巢式PCR法进行扩增并测序,对目的产物片段测序结果、地理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和2018年我国674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中,95.5%(644/674)来自非洲,其余4.5%(30/674)来自东南亚和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又以西非和中非为主(占非洲样本的80.4%,518/644)。共检测到C72S、M74I、N75E、K76T 4个位点突变和5种单体型类型(CVMNK、CVIET、SVMNT和两种混合型),其中CVMNK与CVIET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恶性疟原虫共有的单体型类型,SVMNT仅在东南亚(缅甸)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输入样本中检测出;2种混合型为CVMNK/CVIET和CVMNK/SVMNT,前者在非洲和东南亚输入样本中分布,后者仅在东南亚缅甸来源样本中检出。自非洲输入的样本野生型较多,占77.7%(478/615);而自东南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输入的样本中,抗性分子标记样本占68.0%(1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非洲不同地区来源样本中,抗性基因比例和野生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非野生型所占比例最低。结论2012年和2018年我国674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样本中,自东南亚输入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第72~76位点抗性基因比例和分子多态性均较非洲来源样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输入疟疾 氯喹转运蛋白 基因多态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咏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4期2001-2003,2007,共4页
目前恶性疟原虫几乎对所有抗疟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研究与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相关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转运蛋白基因(Pfcrt)和恶性疟原虫多药抗药性基因(Pfmdr1)以及恶性疟原虫Kelch螺旋体蛋白基因(K13)突变有助于建立快速有效的疟原虫抗... 目前恶性疟原虫几乎对所有抗疟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研究与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相关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转运蛋白基因(Pfcrt)和恶性疟原虫多药抗药性基因(Pfmdr1)以及恶性疟原虫Kelch螺旋体蛋白基因(K13)突变有助于建立快速有效的疟原虫抗药性分子监测技术,对实现全球消除疟疾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恶性疟原虫药物抗性基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氯喹转运蛋白基因 恶性疟原虫多药基因 恶性疟原虫Kelch螺旋体蛋白基因
原文传递
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突变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水茂 李联军 +3 位作者 贾西帅 杨燕 徐明星 陈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和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fmdr1)相关位点突变情况及其关联性。方法 2009-2016年,采集武汉市从非洲和东南亚等回国人员恶性疟患者血样,利用巢式PCR扩增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和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fmdr1)相关位点突变情况及其关联性。方法 2009-2016年,采集武汉市从非洲和东南亚等回国人员恶性疟患者血样,利用巢式PCR扩增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ApoⅠ、AseⅠ和EcoRv对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相关位点的突变性。结果 232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Pfcrt76和pfmdr186、1042、1246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55.2%、17.2%、5.2%和8.6%,pfmdr1总突变率为26.3%;东南亚患者血样未检出pfmdr186和pfmdr11246位点突变;非洲输入性恶性疟患者Pfcrt76突变和未突变中pfmdr186、1042、1246位点及pfmdr1总突变率分别为28.6%、3.8%、12.4%、36.2%和10.4%、2.1%、7.3%、17.7%。患者症状与Pfcrt76、pfmdr186、1042、1246位点突变连锁不平衡分析,D′和r^2分别为0.230和0.018、0.290和0.004、0.996和0.012、0.150和0.035。结论输入地为非洲和东南亚缅甸的恶性疟原虫pfmdr1基因突变位点存在差异,Pfcrt76突变与pfmdr1突变和pfmdr186点突变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病例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 恶性疟原虫多药基因1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