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32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刘阿海 王道军 +1 位作者 靳桂红 李本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9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2例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43.8%、28.1%,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行化放... 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9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2例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43.8%、28.1%,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行化放疗综合治疗的患者在近期疗效(73.3%)和中位生存时间(15.5个月)方面均优于其他治疗方式;6例转移性鳞癌患者,23例转移性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0个月,9.5个月;仅表现为周围淋巴结转移及浅表肿块的患者与表现为实质脏器转移及恶性体腔积液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5个月,10.0个月,7.5个月。结论对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应加强认识和积极治疗;治疗上应根据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给予以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转移癌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原发灶不明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误诊二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2
作者 张朋菲 胡善亮 +1 位作者 王阳 宋轶鹏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原发灶不明肿瘤(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且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恶性转移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CUP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诊断的癌症中占2.3%~5.0%。其中,表现为未知原发癌的转移淋巴结在头颈部CUP患... 原发灶不明肿瘤(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且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恶性转移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CUP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诊断的癌症中占2.3%~5.0%。其中,表现为未知原发癌的转移淋巴结在头颈部CUP患者中占24%~36%[1-4]。研究发现,原发部位不明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约占头颈部鳞癌的2%~5%[5]。本研究分析2例原发灶误诊的颈部淋巴结癌,并综合历年来对原发灶不明颈部肿瘤及口咽恶性肿瘤的文献介绍,为原发灶不明颈部肿瘤的发现诊断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口咽肿瘤 误诊 鉴别诊断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肿瘤组织起源分子标志物的建立与评价
3
作者 王奇峰 徐清华 +3 位作者 陈金影 钱琛晖 刘晓健 杜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1-812,共12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在诊断时无法找到原发位点,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0%。明确肿瘤的组织起源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整合Array Express和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肿瘤... 背景与目的: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在诊断时无法找到原发位点,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0%。明确肿瘤的组织起源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整合Array Express和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肿瘤类型明确的样本数据,构建涵盖22种常见肿瘤类型、5 800例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通过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组织特异性基因,建立肿瘤分类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肿瘤基因表达谱大数据,筛选出96个组织特异性基因,其中包含常见的肿瘤相关基因,如钙黏蛋白1(cadherin 1,CDH1)、激肽释放酶相关酶3(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3,KLK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在206例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182例的基因分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88.4%(95%CI:83.2%~92.4%)。结论:96基因RTQ-PCR检测对22种常见肿瘤类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可作为临床和病理诊断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 肿瘤组织起源 基因表达谱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CT检查、胃镜检查进展期胃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振枫 张新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8期103-105,108,共4页
目的:比较胃肠超声造影检查、CT检查、胃镜检查在进展期胃癌TNM分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后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学习期间)、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 目的:比较胃肠超声造影检查、CT检查、胃镜检查在进展期胃癌TNM分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后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学习期间)、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术前分别接受胃镜、CT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胃镜、CT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进展期胃癌T N M分期中的诊断效果。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胃肠超声造影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期诊断准确率90.00%(36/40),胃镜诊断准确率为100.00%(40/40),CT诊断准确率为65.0%(26/40),胃肠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诊断中胃肠超声造影、胃镜两种方法诊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病理结果:胃肠超声造影、CT诊断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5.00%(30/40)、72.50%(29/40),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进展期胃癌N期判断准确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胃镜不能判断有无淋巴结、远传转移,因此不进行对照。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胃肠超声造影对进展期胃癌术前M期诊断准确率87.50%(35/40),CT诊断准确率82.50%(33/40),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进展期胃癌M期判断准确率与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胃镜不能判断有无淋巴结、远传转移,因此不进行对照。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诊断术前TNM分期诊断准确率:胃肠超声造影、CT诊断结果分别为77.50%(31/40)、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胃镜不能判断有无淋巴结、远传转移,因此不进行对照。结论:胃肠超声造影与CT检查均可用于进展期胃癌侵犯范围、淋巴转移情况。相较于CT检查,胃肠超声造影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且具有可重复检查、无创的优势,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超声造影 进展期胃癌 恶性肿瘤原发灶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