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和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张虹
郎胜坤
-
机构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特诊科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
-
出处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00-30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和MRI诊断情况,以提高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率。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后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19例,诊断正确率为63.3%,MRI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21例,诊断正确率为70.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联合诊断27例,占90.0%,与单独使用B超和MRI检查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B超联合检查显著提高了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正确率,减少了误诊率,为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B超
MRI
临床诊断
-
Keywords
primary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ultrasou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clinic study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彩超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何岳
苏锡梅
林拓
苏龙彪
-
机构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119-119,共1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探究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彩超诊断的相关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超检查,从而分析探究其血流状况,同时对病灶的大小与流速和阻力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胆囊癌的血流主要为Ⅲ级,胆囊腺癌的病灶检查显示其最大血流速度平均值为42.1 cm/s,以35cm/s为胆囊恶性肿瘤的判断标准,则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91.3%,同时检查显示病灶内的最大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结论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结合相关资料能够对病灶有更全面的认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彩超
诊断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沈燕玲
陈镇标
蒋敏姬
-
机构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贵宾部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超声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33-34,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B超诊断胆囊瘤患者64例,研究分析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经过B超诊断,患者中有胆囊恶性肿瘤56例,正确率为87.5%,误诊8例,误诊率为12.5%。结论 B超检查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原发性
B超诊断
-
Keywords
Gallbladder malignancy
Primary
B ultrasonic diagnosis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 4
-
-
作者
于英蛟
-
机构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
出处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0期49-49,5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究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B超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B超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B超检查中,其检出率为94.6%(53/56),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另外3例出现误诊,其误诊为慢性胆囊样并泥沙样结石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例、胆囊腺瘤1例。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影像学显示:实块型6例、隆起型11例、厚壁型12例、混合型27例。结论: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采用B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将患者的病理特征清晰的反映出来,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B超
病理学检查
-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及B超误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胡玉兰
王育勤
-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电诊科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电诊科
-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213,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老年组胆囊恶性癌肿的声像图特点及B超误诊原因,探讨早期B超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老年胆囊恶性肿瘤病例。结果本组B超诊断符合率为75.7%(28/37),误诊率为24.3%。经B超检查发现而手术者,预后好。仅从声像图特征难以区别胆囊腺癌与非腺癌类肿瘤。结论病人早期就诊行B超检查可以改善预后。
-
关键词
B超
胆囊恶性肿瘤
胆泥
诊断
误诊
-
Keywords
B
mode ultrasound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gallbladder Biliary sludge
-
分类号
R735.804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 6
-
-
作者
谌为红
-
机构
樟树市人民医院
-
出处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期37-38,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对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结果显示,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胆囊内壁局部增厚(66.15%)、胆囊正常形态消失(36.92%)、胆囊内壁回声不均(32.31%)、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29.23%)、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结肿大回声(9.23%);B超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92%,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c2=1.27,P>0.05)。结论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时,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结果更准确,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B超
诊断价值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张罡
-
机构
南阳市中医院超声科
-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1期26-27,共2页
-
文摘
目的对B超诊断方法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62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B超检查,对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对B超检查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62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中,鳞恶性肿瘤18例(29.03%)、腺恶性肿瘤23例(37.10%)、平滑肌肉瘤21例(33.87%);B超诊断下59例被诊断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其中鳞恶性肿瘤17例(27.42%)、腺恶性肿瘤22例(35.48%)、平滑肌肉瘤20例(32.26%),诊断准确率为95.16%(59/62)。另外3例患者诊断中出现误诊,误诊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慢性胆囊样并泥沙样结石、胆囊腺瘤各1例,误诊率为4.84%(3/62)。影像学观察,患者胆囊恶性肿瘤临床分型为实块型、隆起型、厚壁型与混合型,分别为8、13、15、26例。结论 B超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诊断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将病例特征反映出来,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关键词
B超诊断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老年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蒋辉
-
机构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6期136-137,F0003,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老年组胆囊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及B超误诊原因,探讨早期B超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老年胆囊恶性肿瘤病例。结果本组B超诊断符合率为73.6%,误诊率为26.4%。仅从声像图特征难以区别胆囊腺癌与非腺癌类肿瘤。经B超检查发现而及时手术者,预后较好。结论病人早期就诊行B超检查及时诊治可以改善预后。
-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老年
B超诊断
误诊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研究
被引量:3
- 9
-
-
作者
易松涛
-
机构
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
-
出处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23期4515-4516,共2页
-
文摘
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选择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观察记录两者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MRI为92.11%,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超、MRI联合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值得借鉴。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B超
MRI
诊断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8
- 10
-
-
作者
王炜璐
王海宁
张晶
谢小超
-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功能检查科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医学美容科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介入诊疗科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糖尿病科
-
出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47-48,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 58例患者诊断准确的有54例,其中有29例为腺癌,18例为鳞癌,7例为平滑肌肉瘤,有4例误诊患者,其中有2例为肝癌,1例为胆囊腺瘤,1例为胆囊腺肌增生症,B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3.1%,胆囊恶性肿瘤声像图主要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隆起型、厚壁型、实块型及混合型。结论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临床的诊断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B超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
Keywords
B ultrasound
Primary gallbladder malignant tumor
Diagnostic value
-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应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观察
- 11
-
-
作者
胡征道
丁伟
许蓉
-
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超声医学科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小儿外科
-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12期242-242,244,共2页
-
文摘
研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用B超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进行,研究时段为2018年5月-2020年3月,对象为我院65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均借助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设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65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诊断效果,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6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诊断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确诊例数为61例。其中有42例腺癌,占比68.9%, 14例鳞癌,占比21.5%,5例平滑肌肉瘤,占比8.1%。按由大到小顺序对检出率进行排序,混合型>实块型>厚壁型>隆起型。混合型是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混合型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借助B超技术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实施诊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关键词
B超技术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崔嘉倩
-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
-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9期4164-4165,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B超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B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6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确诊,其中B超诊断准确59例,准确率为92.2%,误诊率为7.8%;根据患者B超影像学特点可分为4类,其中混合型27例、隆起型5例、厚壁型9例、实块型18例。结论 B超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高,但仍存在一定误诊可能,可通过联合检查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原发性
诊断
B超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郑婷婷
胡东方
-
机构
庐江县中医院
-
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9期152-153,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使用B超检查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疑似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入院诊断的51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患者均行B超检查,观察患者B超影像学情况判断疾病,同时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疾病诊断应用B超检查的可行性。结果:B超确诊47例,准确率为92.2%;影像学分型,隆起型(3例)、实块型(14例)、混合型(23例)、厚壁型(7例),所占比例为6.4%、29.8%、48.9%、14.9%。结论:B超诊断准确度高,可用于早期原发性胆囊癌筛查、诊断。
-
关键词
原发性
准确度
B超
胆囊恶性肿瘤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60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分析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马建全
徐斌
王永丽
-
机构
河南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功能科
-
出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5期1395-1396,1399,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实施B超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患者实施B超诊断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及患者影像学表现状况。结果:60例患者实施手术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疾病类型包括:鳞癌15例,腺癌40例,平滑肌肉瘤5例。实施B超诊断确诊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55例,漏诊5例,检出率为91.7%,漏诊率为8.3%。患者B超诊断的实际影像学表现类型为:实块型14例,隆起型5例,厚壁型10例,混合型26例。其中混合型的检出率与实块型、隆起型、厚壁型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实施B超诊断的效果及价值较高。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B超
诊断
价值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潘喜华
-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卫生院
-
出处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283-28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B超诊断胆囊瘤患者60例,研究分析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经过B超诊断,患者中有胆囊恶性肿瘤52例,正确率为86.7%,误诊8例,误诊率为13.3%。结论 B超检查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B超
诊断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许爱琳
-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B超室
-
出处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2期8-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究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入的76例原发性胆囊肿瘤患者,经临床病理学检测发现,76例中64例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12例为原发性胆囊良性肿瘤。均采用B超和CT检查。探讨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B超诊断灵敏度(90.63%)高于CT诊断(78.12%),B超诊断准确度(81.58%)高于CT诊断(67.11%),B超诊断特异度(33.33%)显著高于CT诊断(8.33%)。结论将B超诊断方法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其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CT诊断,能够直观观察到胆囊病变。
-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
B超
CT
诊断效果
-
Keywords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
B ultrasound
CT
Diagnosis value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胆囊恶性肿瘤有什么症状?
- 17
-
-
作者
吕大夫
-
出处
《药物与人》
2012年第5期47-47,共1页
-
文摘
编辑同志:
我母亲今年69岁,近段时间经常出现右上腹隐痛,嗳气,胃口不好。因母亲多年前曾患过胆囊结石,我很担心母亲会得胆囊肿瘤。请问胆囊肿瘤都有哪些症状呢?
-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症状
胆囊肿瘤
上腹隐痛
胆囊结石
母亲
-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MUC_2粘蛋白在结石性胆囊黏膜的表达
被引量:5
- 18
-
-
作者
郑伟
陈东风
冷恩仁
马红军
王文正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科
睢县公费医疗医院儿外科
-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272-127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No.39970039~~
-
文摘
目的:检测MUC2粘蛋白在两种不同结石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粘蛋白与形成不同类型结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抗MUC2粘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照组胆囊24例、胆固醇结石和胆红素结石胆囊分别54例、38例黏膜粘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用抗MUC2粘蛋白单抗测得的粘蛋白在胆固醇结石和胆红素结石胆囊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22/54)和50.0%(19/38),与正常对照组21.0%(5/24)相比相差显著和相差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MUC2粘蛋白的表达与形成不同类型的结石有关.
-
关键词
MUC2粘蛋白
结石性胆囊黏膜
胆囊恶性肿瘤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
分类号
R575.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胆囊癌手术前后检测血清CA19-9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王庆
潘申
陈瑛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1-592,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CA19-9对胆囊癌的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胆囊癌、胆囊良性病变及良性非胆系疾病患者共60例进行手术前后血清CA19-9检测。结果:胆囊癌患者术前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胆囊良性病变者(P<0.01),检测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7.5%。胆囊癌根治性手术后血清CA19-9水平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 <0.01),而姑息性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手术前后血清CA19-9水平的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CA19-9
-
Keywords
Gallbladder cancer
Tumor marker
CA19-9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意外胆囊癌的外科临床治疗策略
- 20
-
-
作者
冯康
-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
-
出处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9期64-65,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意外胆囊癌的外科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胆囊癌。10例意外胆囊癌患者治疗方案分别为:4例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后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实施姑息性切除术。术后随访,2例患者术后存活达5年以上,3例术后存活超过2年,4例超过1年,2例患者存活时间小于1年。本研究表明,胆囊癌根治术总生存率(2年以上)高于单纯胆囊切除术(χ2=3.9328,P〈0.05);胆囊癌根治术总生存率(2年以上)高于姑息性胆囊切除术(χ2=5.3087,P〈0.05)。结论意外胆囊癌术前不易诊断,需在病理诊断后才能发现,确诊后按照不同等级实施切除手术。
-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外科治疗
恶性胆囊肿瘤
-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